被架空的逻辑
2005-02-03余慧娟
余慧娟
看到陈素平老师的来稿,让我陷入了沉思。无独有偶,几天之内,邮箱里又收到穆老師同话题的案例,这种偶然性似乎能说明些什么。想一想,一两年前去学校听课,一个关于“个人要服从集体、少数要服从多数”的内容,教师硬是没能说服学生。当时,学生的理由是:“我不这么认为。因为往往只有少数人能想出很好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比如大家在做题的时候。”后来,老师又出了一个讨论题,说,学校本周六上午要开运动会,要求全校所有的班级都要参加,参加的人数记入班级考勤成绩,但小A的母亲早就花了一千多元给他报了一个补习班,上课时间是每周六上午。小A应该怎么办?讨论的结果,学生不能理解,为什么要放弃自己的学习机会,这也是母亲的心血钱。班上那么多人,少一个又有什么关系?老师的逻辑是:“你不去,他也不去,那么还有集体活动吗?”可我记得,学生的脸上仍然写着“怀疑”两个大字。
这与上面的两个案例如出一辙。这样的情况不会是少数。
数年来,我们的道德教育效果低下,与一个一个这样的课堂关系密切。问题出在哪里呢?教育内容的随意拔高、脱离生活实际是一个方面,我想,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教师自己怎么来理解和解释道德。从“清洁工”的例子以及“可爱的家乡人”和我前述的例子都可以看出来,教师本人对于所要教学的目标并没有深刻和透彻的理解。仅仅简单的几句“职业只有分工不同,并没有贵贱之分,同样对社会有所贡献,学会尊重劳动人民”,并不能构成课堂的全部内容,也不可能说服学生。所有的教学活动设计及其实现,都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目标和内容理解的准确性与丰富性。同样,一句“你不去,他也不去,那么还有集体活动吗”也不能说明“个人要服从集体”的真正必要性所在,其间还有诸多“为什么”需要阐明和解释,不然,便是被架空的道德逻辑,如同解证明题一样,虽然把结论写在那里,尽管结论是正确的,但缺少严密的推理,自然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道德的产生缘于人类社会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需要。因此,任何道德规范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从道德产生的理由出发,应该是最有说服力的。教师完全可以将当初的理由以现在的情景加以呈现,让学生自己来作讨论和判断,但不只是站在个人的角度,而是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社会的角度,特别是要从解决矛盾的角度出发,从向善的基础原则出发,这样,道德规范才可能超越个人的利益而被理解、认识和接纳。另外,任何一个道德规范也是有适用条件的,并不是一条可以滥用的通律,这样,教师必须学会承认不同情景下的价值取向有所不同。对于学生的质疑,回避、不加理睬或者不能解释,都将带来德育的“真空”化。
价值观的引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课堂变得越来越民主和开放,当孩子变得越来越活跃和有主见,我们的教育便越不能漠视和回避。如同陈老师所言,我们要有直面现实的勇气,面对孩子们真实想法的勇气。另一方面,道德教育又必须高于现实,否则便难以成为道德教育。但这种超越也不应该脱离生活的逻辑,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于清洁工的看法———薪水低、累、社会地位低,谁都不愿意去当清洁工,这样的想法很真实,但教育除了承认,还必须超越,这个超越不是要让孩子们都承诺愿意去当“清洁工”,而是要让他们认识到,不同的劳动对于社会都有不可或缺的贡献,这个贡献,无论大小,都应该得到尊重。不仅如此,我个人认为,还必须让学生认识到,清洁工在人格上与其他公民都是平等的。当清洁工固然有自身职业上的不足,但清洁工自有清洁工的快乐和自由。靠自己的劳动挣钱,忠于自己的岗位,将每一件事情做好,在工作中体会到乐趣,等等,这些都是帮助我们的学生来立体地认识一件事情,更加真实地来看待一件事情的重要方面。
从真实、平常的事情说起,用真正的道理去解释和讨论,让每一步的逻辑都坚实起来,这样,道德的观念才能真正在孩子们的心里面牢牢地树立起来,从“他律”走向“自律”。从某种程度上说,道德教育比其他的学科教育更加需要理性的“建构”,而不是灌输和牵强附会。作为从事品德教育的教师,我以为,目前最需要的是加强哲学、伦理学、道德教育乃至信仰教育等专业素养,加深自身对于道德的理解。这是一个“传道者”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