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让人向往伟大
2005-02-03赖配根
赖配根
再过近两个月,就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纪念日。我们拿什么献给这个伟大的日子?
一边是像刘老师这样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去亲近狼牙山五壮士,感受他们舍生取义的民族精神;一边是推土机正在夷平打响中国抗日第一枪之地“东北军北大营”的旧址。
两种截然不同的行为,折射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历史观念:前者是尊重历史,重现历史的复杂面目,以便理性选择未来的方向;后者是一刀切断过去,拆除或者颠倒所有的历史记忆,以随心所欲界定明天。
我们的教育准备选择哪种历史观念?这本来是不难回答的问题,但在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戏说历史已成为时尚的今天,许多人对历史早已丧失了严肃的态度和考究的欲望。表现于教育,就是以人性或其他堂皇的名义,不惜以个人的卑琐去度量伟大,以一己的庸俗去想象英雄。于是《祝福》变成了一件陈年旧案(有的老师让学生扮演侦探去解开祥林嫂的死因),愚公移山不过是一桩蠢事,“落花生”的朴实受到讥嘲……而《壮士》这样的课文,据说因为不符合“生命理性”、不符合我们时代对英雄如体育偶像等的定义而被某些教材所拒绝。
在这样的背景下,刘老师的努力和探索就显得愈加可贵。但我以为,他的可贵,不在于让学生走进了那段历史,而在于让学生理性地面对那段历史。历史的面孔从未只有简单的一面,随着时代的推移,有些叙述被修正,有些记忆被模糊,但更多的重要细节也可能逐渐显露。教育应该引领学生去面对历史的多重面孔。因为,亲近历史,是从尊重历史开始的;开创未来,是从认识真实的历史开始的。简化历史和粗暴地割断历史一样,最终都只会让学生从一种悲情走向另一种悲情,从一种厌恶走向另一种厌恶。当然,刘老师引入真实而复杂的历史细节时,需要考虑学生的理性辨别能力和习惯偏见,因此需要通过多角度的审视和更充分的讨论,让学生对历史的复杂性比如日寇向五壮士行军礼这样的行为有更理性的认识。
刘老师的可贵,不在于让学生理性地面对历史,而在于唤醒学生对英雄的崇敬和对伟大的渴望。如果去除《壮士》的特殊背景和特殊时代的语言色彩,它之所以仍然打动我们,就在于它充满了英雄色彩和伟大气息。五个手持简单武器的人居然能把百倍于己的敌军玩弄于股掌之上,这不是典型的英雄行为是什么?好莱坞大片塑造的天地英雄,也不过如此。最后,他们不选择生还而选择绝路,不选择瓦全而选择玉碎,不就是孟子所说的“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吗?不就是我们民族千古以来多少慷慨悲歌之士所铸就的以身殉道的伟大精神的体现吗?刘老师的课就在这上面浓重着墨。他自觉地舍弃渲染历史血腥场面的传統教学路子,就是为了让学生去咀嚼五壮士的英雄气质,去熏染英雄身上的伟大气息。这样,就使一些教学细节比如对“自尽”一词的讨论,有了不同寻常的精神意义。从课后学生倾情关注葛老的病情并为英雄的去世而惊愕、而伤心来看,刘老师的教育目标达到了:他们已经知道向英雄和伟大致敬。
不过,如果条件许可,老师还应该引用一些我们民族历史上类似的英雄故事和先贤论述道义的文章或言论,作互文解读,让五壮士与民族的精神血脉直接贯通起来,这对学生理解他们的英雄主义内涵和伟大品格或许会起到拓展、深化的作用。另外,如何让舍生取义这些似乎非常抽象、远离时代生活的伟大品格以更活泼、更生动乃至更人道的方式(但不能以“卑下的好奇心”去猜疑英雄行为的动机,不能把朴素的伟大转化为庸常、琐碎,不能以温馨的“小叙述”代替理性的“大叙述”)为学生所接受、认可,甚至融入他们的血液,仍然需要进一步探讨。
但不管怎样,某个伟大的故事可以从教材中消失,“这个”英雄可以被“那个”英雄所替换,但我们不能剥夺学生亲近英雄、向往伟大的权利。否则,推土机铲除的就不仅是大地上的历史遗址,而是我们精神肌体中的高贵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