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孩子患上了“恐高症”
2005-02-03穆文红
穆文红
在一次评优课活动中,我听了几节主题都为《可爱的家乡人》的课。其中的一节课上,“教师的精彩”与“学生的无奈”造成的鲜明落差,让我疑惑不解。一段日子过后,我还是想找回依旧清晰的场景和当时思考的碎片,与大家探讨交流。
这堂课大致有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帮助学生初步树立家乡概念,感受家乡的可爱”。教师出示无锡版图,明确告诉学生:“我们的家乡包括两个市、七个区。”然后呈现家乡景点风光和令家乡人骄傲的江阴长江大桥图片,请学生欣赏后,谈谈此时的感受。第二个环节为“走近家乡普通人”,教师放了一段录音和一段录像,内容分别是“一位老人为家乡的建桥事业献出了生命”和“一位市民为抢救素不相识的外地人主动献血”。随后,请学生说说内心的感动和崇敬之情,再介绍身边可爱的家乡人。第三个环节是“走近家乡名人”,鼓励学生根据课前的调查,交流所了解的家喻户晓的家乡名人和他们的成就,在金色的“☆”型纸片上写下他们的名字,贴在无锡版图上。最后,老师总结并寄语:“今天,我们以家乡人为荣;明天,家乡人以我为荣。”
其中,有一些细节很值得回放。
镜头一:素材体验
师:我们家乡有一座令我们家乡人骄傲的桥。它是中国建桥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全长3071米,它就是“江阴长江大桥”。为修筑这座桥,多少家乡人献出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有的人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让我们来听一个感人的故事。(播放故事录音)一位平凡而朴素的老人,他把自己全部的爱、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到家乡的大桥建设上,是多么可爱呀!你听了有什么想法?
一分钟的静默之后,老师见没人举手,就随意点了身边的一位同学回答。
生1:(支吾了一下)我很感动。老师微笑着点头,继而又环视其他同学,示意大家接着说。有两位同学举手了,老师就请他们回答。
生2:我觉得老人是可爱的家乡人。
生3:我们也要做像老人一样的人。
老师微微一愣,想说点什么,又没说出口,然后转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镜头二:语言渲染
师:同学们,正是他们———我们可爱的家乡人,让我们的家园处处充满了温馨和甜蜜;正是在他们———我们可爱的家乡人———的努力下,无锡成为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跨入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投资环境40优之行列。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所交流的只是435万家乡人中的沧海一粟罢了,只要我们用心感受生活,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更多的感动!
老师的表白是饱含深情、满怀激情的,显然想通过语言的渲染激起一个情感的高潮。但学生的表情显得很平静。
镜头三:提出要求
师:今天,我们走近了家乡人,感受了家乡人的可爱,感动着、自豪着。“今天,我们以家乡人为荣;明天,家乡人以我为荣”,这是我们心中共同的誓言,也是我们共同的、要用一辈子才能完成的作业!学生静静地听着。这是老师本堂课上的总结寄语,期待学生带着对家乡和家乡人的热爱走向社会、走向生活,也做一个可爱的家乡人,体现了品德教育向課外延伸的特点。这样丝丝入扣的教学流程,这样富有激情的教师,这样生动鲜活的感人事例,按理说,应该成为一堂成功得近乎完美的课。然而,学生面对具有震撼力的信息却显得无动于衷,随着教学的推进,课堂气氛愈显沉闷,真是令人疑惑不解。
细细回味,再三琢磨,我想:莫非,学生患上了“恐高症”?!
这里说的“高”,具体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1.教师的语言“高”。教师的语言是饱含感情的,但却不能感染学生,打动学生。原因有二:一是高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如镜头二中教师的陈述,学生缺乏相应的知识背景,对“50强”、“40优”之类的术语和含义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难以激发对家乡的自豪感和对家乡人民的热爱之情。二是高于学生的感情顶线,无法引发共鸣。
2.提供的素材“高”。不管是为家乡造桥事业牺牲的老人,还是为他人献血的普通市民,虽然都是普通劳动者,但是他们的事例却是“不普通”的典型,高于学生每天接触的人、目睹的事。要让学生感动,必须基于他们已有的经验、体验来提供素材。教学中更应引导学生从日常“普通”细节中去体会家乡人的可爱。
3.提出的要求“高”。“‘今天,我们以家乡人为荣;明天,家乡人以我为荣,这是我们心中共同的誓言,也是我们共同的、要用一辈子才能完成的作业!”这样的行为目标是远大的,但是缺乏具体的指导意义,无法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学生会觉得空洞和茫然。由此,我在想,什么是“以学生为本”?恐怕更重要的是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思想、贴近学生的感受,真正让他们“动”起来———感动、触动、激动,最后才能落实到行动上来。因此,我始终觉得,学习是学生的一种生活,既然是生活,它应该是本真的、自然的,无需过多的约束和修饰。学生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张扬个性,发挥潜质,生成情感,形成积极的学习心向。
首先,追求教学情感的自然流露。唐代诗人白居易说:“动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感情灌注的教学,才真正具有生机与活力。实施品德教育,教师自身的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充分运用素材的浓重笔墨,突出其情感因素,要用自己的激情、具有感召力的语言、丰富的表情、恰到好处的动作和自身的情趣去激发、感染学生的道德情感,使之受到美的熏陶、情的感染、爱的教育、品德的启迪。但同时我们主张,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观点表达也好,情感流露也罢,都当去伪存真。当喜则喜,该怒则怒,激动、平静、愉快、悲哀、得意、紧张、悠闲……一切都应当是发自内心的,不做作、不矫饰。
其次,尊重教学实践的自然状态。我们常说“老师的眼里要有学生”,课改之后我们又强调“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一句话,就是要关注、尊重教学的自然状态。教师带着预设(即教学设计)走进课堂,但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动态生成进行调控,即及时地、比较清楚地了解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预设,使之与生成目标相一致。教师除了应该具备这方面的能力,还需要在公开课上保持自然的心态。公开课是上给学生听还是上给老师听的?按常理说这不应该成为问题,公开课当然是上给学生听的,而且大多数老师也是这样认为的。但是从不少公开课的教学情况来看,仍然有一些老师在事实上有意无意地面向听课老师上公开课,按部就班地执行教案,并希望学生密切配合不出岔子。我想原因主要是上公开课的老师迫切希望自己的教学能得到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得到充分肯定。说到底,还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问题。
总之,自然,就是真,就是美!让我们回归自然,莫让学生患上“恐高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