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历史 面向和平
2005-02-03刘发建
20世纪的中国,曾经有一段历史是那样刻骨铭心;在那场民族存亡的烽火硝烟中,有一群壮士曾经是那样惊天动地……
不知如今的孩子,对那一场民族浩劫有着怎样的概念?不知如今的国人,对那五位壮士怀有怎样的情感?亦不知如今的教师,在课堂上是如何传承历史与英雄的故事?
读《卢沟桥烽火》,我们听到有的孩子竟然高喊“要感谢日寇”;读《刻骨铭心的国耻》,我们又听到有的孩子高喊“我们也要来一次东京大屠杀”……
面对孩子对历史的如此无知,面对孩子那汹涌着的反人性的复仇火焰,我们忧虑,我们不安,我们不得不深深地思索——我们的语文教育,面对那一段历史,面对那一群英雄,到底该把什么传承给孩子与未来?是继续不断地强化世袭历史的恩恩怨怨,还是应该引领孩子从历史与英雄的故事中汲取正义的力量?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但牢记历史是否就一定要延续仇恨?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该迈着怎样的步伐与时俱进地前行?
我们以刘发建老师的《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实践为例来思考这些问题。
教学现场:
〔本篇课文教学的基本流程是:了解学情——你听说过《狼牙山五壮士》(以下简称《壮士》)这个故事吗;介绍背景——教师介绍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着重介绍1941年这个非常时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读通文本,初知大意;理清思路——划分段落,明确故事的发展与文本的结构;细读文本——感受五壮士在生死抉择时对连队和老百姓的一腔真情;深度挖掘——感受壮士壮烈跳崖时表现出来的宁死不屈、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理性思索——让孩子明白,战争过后,教学现场我们该牢记的历史,我们该前行的方向。下面的教学片段是在第一课时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进行的。〕
师:下面,老师来当一回连长,请五个男同学扮演五壮士。在连队转移之前,连长肯定要集合部队下达命令。下面开始集合。
师:马宝玉!(我突然提高嗓门。学生的精神为之一振。)
生:到!(“马宝玉”吓了一跳,其他同学则哈哈大笑。)
师:(走过去握着他的手说)别忘了你现在是班长,是壮士呢!明白了吗?(该生点点头。)
师:马宝玉!
生:到!(该生声音异常响亮。有几个调皮的男同学还暗暗窃笑。我看了看他们。)
师:葛振林!
生:到!师:宋学义!生:到!……(学生回答一个比一个响亮,一个比一个有气势。
课堂里再也没有人脸上挂着笑容。)
师:同志们!敌人又将对我根据地发动新一轮的大扫荡,虽然一个月来我们坚持游击战争,成功地粉碎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但是敌人并不甘心失败,这一次敌人集聚了两千多人,企图将我军一网打尽。面对来势汹汹的鬼子,为了保护老百姓和保存战斗力,连队决定暂时向龙王庙转移,避开敌人的主力。今天交给你们一个艰巨而光荣的任务,掩护部队转移。有没有信心完成任务!
生:有!有!有……请连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孩子们开始兴奋紧张起来,战争的硝烟正在课堂弥漫。)
师:同学们,你们还真有点壮士的风采。给“壮士们”鼓掌。面对连长的信任和重托,面对来势汹汹的大批鬼子,五壮士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掩护任务。战斗的结果如何呢?生:完成掩护任务后,五壮士英勇跳崖了。
生:完成掩护任务后,他们没有退路,就毫不犹豫地跳下悬崖。
生:在弹尽粮绝的时候,五壮士跳崖自尽了。
师:嗯?等一下,“自尽”这个词用在这里,老师感觉好像有点不对劲。大家说说看。
生:我也感觉有点不恰当,好像有点自杀的味道。难道说五壮士的跳崖是自杀?
师:对呀!五壮士的英勇跳崖怎么会是集体自杀呢?生:“自尽”用在敌人身上还差不多,不能用在五壮士身上。
生:我觉得没什么不可以,“自尽”就是自杀的意思,五壮士已经没有退路了,只有跳崖自尽,否则就会落到敌人的手里,那会死得更惨。
师:那照你这样的推想,五壮士是因为害怕死得更惨才跳崖的?他们是怕死鬼了?(全班大笑。)
师:同学们,如果单纯从不怕死的角度来看,五壮士的英勇跳崖,好像和我们平常所说的“某某人跳楼自杀、某某人上吊自尽”没多大区别。但是,如果仔细想一想,我们平常所说的某某人自杀自尽,往往是因為自己在生活上或者工作学习上碰到了什么困难,觉得自己无法战胜,就以自杀自尽的方式来逃避。五壮士的英勇跳崖也是为了逃避困难吗?也是为了他们自己吗?生:不是!师:那是因为什么?生:他们是为了掩护部队转移而跳崖的。
生:他们是为了宁死不当亡国奴才跳崖的。
师:对呀,五壮士是为了部队和老百姓的安全转移,为了打败日本侵略者,为了保卫我们的国家,也是为了我们今天的——生:幸福生活!
师:对呀!所以我们说,五壮士的英勇跳崖,不是为了逃避困难的自杀自尽,而是为了掩护部队、保卫国家的英勇献身,是英雄本色。大家现在觉得“自尽”用在这里是否有点不恰当呢?(学生纷纷点头。)
师:好,下面我们再回到刚才讲述的战斗结果,难道结果就仅仅是五壮士英勇跳崖?结果我们的部队和人民群众怎么样了?敌人又怎么样了?
生:部队和人民群众得到掩护,安全转移。敌人上当了。
师:敌人上当,就没有伤亡?
生:敌人被消灭了很多。
师:对,敌人不仅仅是上了当,中了计,还死伤无数,伤亡惨重。所以全面来看,战斗的结果是——(师板书“战斗的结果:部队和群众——安全转移敌人——伤亡惨重五壮士——壮烈跳崖”。)
生:老师,我有一个问题,五壮士在胜利完成掩护任务之后,为什么还要跳崖?师:问得好!首先老师从你的提问中感觉到,你心里很不愿意五壮士就这样跳崖牺牲,对吗?(生点点头。)
师:不希望五壮士就这样奋勇跳崖的同学,请举手。(举手的不到三分之一。)
师:哦!还有这么多同学没有举手,我们来听听他们的意见。
生:不跳崖行吗?三面是万丈悬崖,一面是黑压压的鬼子,他们还有退路吗?
生:除非你派直升飞机去救援。
生:再不跳崖,就等着被鬼子打死。死在鬼子的手里,还不如跳崖。
师:我听出来了,刚才没有举手的同学,其实心里也是不希望五壮士跳崖的,只不过你们非常清楚,五壮士已经无路可走了。如果可能的话,我们不但不希望五壮士跳崖牺牲,而且希望五壮士能够活下来,活到今天,能够走进我们的教室,给我们讲述他们的战斗故事。对吗?(大家都点头。)
师:老师就不明白,五壮士在撤退的时候,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条没有退路的绝路呢?难道就没有别的路可选择了?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第三自然段。
生:他们是为了把敌人引上绝路,自己才走上绝路的。
生:他们是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才放弃了那一条安全的路,走上绝路的。
师:五个战士要把大批的敌人全部消灭,在当时的条件下,可以说是不可能的。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走上三面悬崖的莲花瓣,无疑是走上一条死路。五壮士已经胜利完成了掩护任务,而且完全可以选择一条安全追上部队的活路,为什么还要舍生求死呢?一条是活路,一条是死路,假如你是班长马宝玉,你会为自己和战友选择哪一条路?
生:我会像班长马宝玉一样,选择绝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
师:同意他的选择的请举手。(绝大多数同学都举手了,只有四五个没举手。)下面我们来听听不同的选择。
生:假如我是班长,我可能会选择通往主力转移的那条路,因为我们已经完成了掩护任务,而且我们可以跑得快一点,甩掉敌人,追上连队。那多好呀!生:你跑得快,敌人也照样跑得快,这样不就很容易暴露连队主力吗?生:作为班长,既然已经完成了掩护任务,就应该带领战友转移。所以我会选择通往部队主力的那条路,带领战友和主力部队会合。
师:是呀,每一个战士的生命都是宝贵的,作为班长,不但要珍惜自己的生命,更要珍惜战友的生命。在这生死抉择的时候,班长到底有没有为自己和战友们的生死考虑呢?
生: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走哪一条路呢”,可以看出班长是经过了慎重思考的。
师:从“走哪一条路呢”,的确可以看出班长他们心里也是非常希望自己能够赶上部队主力,活着完成任务;同时他们也非常清楚,走上莲花瓣的后果就只有和敌人血战到底。在这生死抉择的关键时刻,五壮士经过慎重考虑后,毫不犹豫地走向莲花瓣,不是不珍爱自己和战友的生命,而是因为他们深深地爱着人民和连队,宁可牺牲自己,也不能暴露人民群众和连队。(师板书“爱人民爱连队”。)
生:还有,五壮士他们之所以要把敌人引上绝路,就是想利用有利地形狠狠地打击敌人,可以消灭更多的鬼子。
师:对呀!到手的鬼子怎么能让他们给溜了呢?只有把鬼子给消灭了,人民群众和连队才能真正安全。
师:同学们,在打完最后一颗手榴弹之后,面对像恶狼一样扑上来的鬼子,在班长马宝玉的带领下,五壮士相继纵身跳下深谷。请大家大胆地想象一下,当疯狂的鬼子冲上来,原本想着“抓活的抓活的”,却发觉五壮士跳下深谷不见踪影,鬼子们会怎么想怎么做呢?生:不用说,日本鬼子肯定是气得哇哇乱叫。
生:鬼子肯定会向悬崖深谷丢炸弹和手榴弹,把悬崖下炸个稀巴烂。
生:鬼子一定会气得发疯,然后举枪向深谷疯狂扫射。
师:同学们,你们都猜错了,鬼子上来后,的确是气急败坏,四处寻找五壮士的下落,企图全部活捉。当他们发觉五壮士的确是从万丈悬崖上跳下去的时候,他们没有放一枪,没有放一炮,而是集合部队,列队向五壮士跳崖处,低头,庄严地行了三个日本军礼。
生:啊!?不可能吧?(学生顿时骚动起来,有叽叽喳喳讨论的,有目瞪口呆惊讶的,有摇头晃脑疑惑的。)
生:刘老师,日本鬼子真有那么好吗?
生:刘老师,你这话是听谁说的?课本上可没有这样写呀?生:电影我也看过,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事情,刘老师你是骗人的吧?
生:日本鬼子有多凶残,你不知道?南京大屠杀三十万,连妇女小孩都不放过,他们会对五壮士这么有礼貌?
师:日本鬼子的确是世界上最凶残的侵略者,日本鬼子在南京、在上海、在重庆、在长沙……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我们是永远都不能忘记的。但是,日本鬼子对五壮士行军礼一事确实是有根据的。我军著名将领杨成武在回忆录中就提到这件事。事实上,如果日本鬼子像我们大家刚才猜想的那样,疯狂扫射,狂轰滥炸,葛振林和宋学义即使被树枝挂住,也很难有生还的可能。同学们,这可是你死我活的战场呀,更何况鬼子倒下了一具又一具的尸体,他们会这样甘心地低下头颅?请你再好好地朗读课文的最后一段,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到底是什么让疯狂凶残的日本鬼子低下头来,向五壮士致礼?
生:可能是日本鬼子也佩服五壮士的宁死不屈的精神吧。
生:日本鬼子行军礼,可能是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军人能像五壮士一样宁死不屈。
生:鬼子能够这样对五壮士行军礼,这说明在鬼子眼里,五壮士也是真正的英雄。
师:对,这就是真正的英雄!是五壮士宁死不屈的精神彻底征服了疯狂的鬼子。当鬼子看到五壮士一个个相继从悬崖上纵身跳下的身影时,他们一定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们不相信世界上会有这样視死如归的军人;当鬼子听到悬崖边传来五壮士“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时,他们的心里一定在发抖,在发颤,他们一定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们不敢相信世界上会有这样宁死不屈的军人。请大家齐读课文最后一段。(生齐读课文,个个热血沸腾,五壮士壮烈跳崖的英雄壮举,激荡着每一个人的灵魂。)
师:五壮士壮烈豪迈的口号声,传到敌军耳朵里,令敌军胆战心惊;五壮士壮烈豪迈的口号声,传到了鬼子司令部,司令官一定在发抖;五壮士壮烈豪迈的口号声,传到日本天皇的皇宫里,日本天皇一定在颤抖。传到日本国土的上空,让日本帝国主义明白,坚强不屈的中国人民是永远不可战胜的!生:再读最后一段,荡气回肠。
师:同学们,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狼牙山五壮士壮烈跳崖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60多年前抗日战争的烽火与硝烟,在那腥风血雨的民族浩劫中,在那民族生死存亡的灾难岁月,无数的中华儿女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与侵略者展开了最为惨烈的战斗,谱写了一曲曲坚强不屈的卫国战歌。他们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让我们看到中国人民对和平的渴望,以及中国人民捍卫祖国尊严与和平的坚强意志。日本帝国主义在60年前就已经倒台了,他们在坚强不屈的中国人民面前无条件地举手投降了。但是日本军国主义会随时死灰复燃,特别是近年来,日本的军国主义势力又开始猖獗,他们修改教科书,他们想美化侵略史。在这和平的岁月,我们要时刻提高警惕,联合全世界人民,包括日本人民,一起来维护祖国与世界的和平。中国人民深深地热爱和平,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网页上,有这样两句醒目的话:让战争成为过去,让和平书写未来。
这就是我们中国人民最真诚、最坚定的心声。
教后反思
《壮士》是一篇老课文,记得读小学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朱老师朗读课文时咬牙切齿义愤填膺的神态,如今如在目前。特别是他那双愤怒的布满血丝的眼睛,还有他那满头的银发一甩一甩地抖动,加上他那近似呐喊的声音,如今回想起来依然令人热血沸腾。
我从事语文教学十多年来,每当执教《壮士》,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朱老师,情不自禁地像朱老师那样引导学生感受五壮士对敌人的仇恨,并努力激发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似乎只有对敌人恨得愈深,才能表明自己对祖国爱得愈深,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才做得更到位。所以在教学中,讲得最多、读得最多的,就是五壮士如何奋勇杀敌的文字,每当读到“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山坡上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就是孩子们最开心最兴奋的时候。
可是近年来,我发觉孩子们在阅读这样的故事时,似乎越来越没有了我们儿时的那种激情。很少有孩子像我们小时候那样听着朱老师那并不标准的朗读而热血沸腾,甚至有的孩子说“我不喜欢读这样的故事”。更为糟糕的是,很多老师也不喜欢甚至害怕上这样的课文,所以在近年来异常火爆的公开教学场合很难见到《壮士》的风采(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
这学期拿到教材,没想到第一课就是《壮士》。新年第一课,不敢马虎,遂反复研读文本,四处搜集资料。当我从官方网站得知“日寇行礼”的史料时,我的心猛地一震——不可能吧!我怎么也不敢相信疯狂的日寇竟会有这样的人性举动。可这是葛老英雄的亲口叙述。说实话,这一段史实不知道也就罢了,这下,这课怎么上呀?是讲还是不讲?不讲吧,这可是重要史实;讲吧,又势必要对我们头脑中的许多习惯性的观念和思维产生冲击甚至颠覆,到底该怎么讲呢?
我陷入深深的思索:那一段历史,那一个故事,到底要让孩子们在课堂上铭记什么?我们在走进那一段历史的时候,到底该从中汲取什么?我们拨开历史的硝烟,除了看到血腥拼杀和民族的血泪,还能看到什么?不就是在面对强敌时,壮士英雄源自心底喷涌而出的对祖国和人民的挚爱吗?不就是壮士以生命的彩虹表达出来的不屈民族精神对敌人的彻底征服吗?
于是我将教学的重点,由过去的感受五壮士痛击敌人以及对敌人的仇恨,转移到感受五壮士“爱人民爱连队”胜过“爱自己”的献身精神。在教学的立意上,也就是人文精神的拓展,重点放在五壮士壮烈跳崖所表现出来的宁死不屈的民族精神对敌人的征服上,通过揭示敌人的人性的一面,来反衬出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
这一次,我基本上回避了“壮士杀敌”的血腥场面,而这在过去,可以说是无法想象的。“奋勇杀敌”是壮士的英雄本色之一,感受壮士奋勇杀敌是孩子们最痛快最兴奋的;“奋勇杀敌”的过程也是文本落实语文训练的重点之一,如抓住人物特点具体描写,按事情发展顺序铺展,过渡衔接等等。当然这里的“回避”不是刻意的逃避,只是没有像过去那样“以杀敌为重点”来感受壮士的英雄本色。
事实上,能反映壮士本色的主要是“狼牙山顶的壮烈跳崖”,沿途杀敌仅仅是次要的方面。从内心深处的感受来说,我似乎愈来愈不愿意看到课堂里孩子们因为“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而欢呼雀跃的场面,我觉得有比这些更重要的东西需要孩子们去感受,去体验,去汲取。
事实也正是如此,当知道“日寇行礼”的这一幕时,孩子们震惊了,在随后的反复朗读中,他們真切地感受到,五壮士的壮烈一不再展现历史的血腥跳所表现出来的宁死不屈的民族精神,是世界上任何先进的武器都无法企及的,这种以勇于自我牺牲而彻底征服敌人的民族精神,正是我们的孩子要铭记的,要汲取的。
由此我想到,语文教材中像《壮士》这样的带有鲜明主流价值观的文本,可以说占有相当的比例,在如今多元化的时代,如何对这样的文本进行科学解读,如何准确地把握文本的主流价值取向,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时代命题。这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去探索。
最后一课”
很遗憾的是,这是一堂很粗糙的家常课,没有公开教学的精雕细琢,事后想想,有很多的语言训练点可以做得更扎实更到位。
很不幸的是,我们的下课铃声刚刚响起,就传来葛老英雄的病危消息;随后,我每天和孩子们在早操之后,一起为葛老英雄祈祷、祝福;再后来,就传来葛老病逝的噩耗……
我清楚地记得,当我把这噩耗告诉孩子们的时候,他们那一张张刚才还灿烂如花的笑脸,霎时变得肃穆。我能感受到孩子们的心里,充满了惊愕,写满了悲伤……
更不幸的是,我们还没有从葛老病逝的惊愕与悲伤中恍惚过来,就听说《壮士》这篇课文已被某些新教材拿下,或者删除,或者改编……我没有把这个消息告诉孩子们,我不敢把这样的“噩耗”告诉他们……没想到,这一次的教学,也许竟然成了“……
(关于《壮士》在教材中的去留,请参阅《中国教育报》2005年3月27日的消息《〈狼牙山五壮士〉仍在小学语文课本中使用》——编者)
对话重要的是体会英勇气概
□陕西 李志远
我很同意,《壮士》这一课教学不能单纯地再现“历史战场的血腥场面”,而是要通过描写这些场面的语句,去感受五壮士的爱国主义精神。我想起了美国大片《拯救大兵瑞恩》,它再现了当年战争的残酷,并且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但是导演是把它用来突出人物的崇高形象,突出人性,教育我们保卫和平,为国献身,为别人的幸福献身。好的作品总是这样,它表现战争,为的是远离战争;它表现残酷,为的是珍惜幸福;它表现宁死不屈,为的是激励我们不断奋斗。因此,我以为,这一课的教学是不应当避开“历史战场的血腥场面”的,而是要由此紧紧抓住课文的重点,引导学生认真读书,讨论交流,抓住人物的言行、动作神态,理解和体会五壮士的英勇气概和勇于牺牲的精神。当然,我们在展现“历史战场的血腥场面”的过程中,要把重点放到五壮士的英雄行为上,引导学生体会五壮士的民族精神,而不应离开课文的重点,去渲染“历史战场的血腥场面”。
价值观教育要兼顾语言训练
□浙江 张祖庆
教师的态度,有时直接决定了文本将以什么样的面目出现在学生面前。充满愤怒、痛斥日寇、振臂高呼、同仇敌忾是一种态度;冷静思索、不急不躁、不疾不缓、理性剖析也是一种态度。两种态度传递给学生的信息肯定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在带领孩子走进文本之前,先要想一想,学生学习《壮士》这篇课文之后,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怎么样的体认与变化。
我想,作为和平年代的小学生,他们理应通过学习课文对这段历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是基点。如果连这点都不落实,那简直就是对英雄的不敬,对历史的不忠。在此基础上,我们要让学生汲取什么?获得什么?是再现成为永恒历史的一幕幕悲惨的画面,去展现那血淋淋的历史?还是让壮士的英气、骨气与傲气植入学生的心田?如果是我,我愿意选择后者。因为,这段历史太沉重了,沉重得难以让十一二岁的孩子去承受。我宁可让孩子们对历史只有一个鸟瞰式的了解,不愿意他们稚嫩的肩膀扛上祖辈们的太多的悲伤。
有了这样的剖析,总体上,我支持刘老师对这篇课文采取新的解读方式。但是,刘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将歼敌的场面全部放弃了,从语文训练这个角度来看,是比较可惜的——因为这段话毕竟写得很精彩。在新形势下,面对传统的爱国主义教材,语文教师怎么样在充分把握课文价值观的基础上,兼顾与融合语言训练,做到爱国主義教育的个性化实施、主流价值观的引领以及语言实践的和谐统一,值得每一位老师深思。
只想问孩子几个简单的问题
□浙江 楼淑建
如果我教这一课,首先,我根本不想谈什么“拥抱和平”的空洞口号,这个话题太沉重,也太复杂,仅靠这篇爱国情仇的文章,真的无能为力。如果要谈“战争”与“和平”的话题,与其花这么多时间在这篇课文上,还不如选用一些新闻和史实,让孩子们读读、看看、交流,因为没有太多的知情权,也就没有太多的发言权。
其次,如果真的不想去涉及题外话“最后一课”“和平”和“仇恨”这样的字眼儿,我想,我们所能做的便是让孩子去感受那种在特殊年代特殊场合才会具有的如此伟大的爱国精神。当然,所有这一切,还是需要通过语言文字来完成这种熏陶作用,并最终提升孩子的语文素养。
如果我教这一课,我只想问问孩子们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读了这篇课文,有什么地方感觉特别惊诧、激昂、沉痛、悲愤,甚至没有什么特别感觉都可以。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你问过自己吗?然后撇开其他原因不谈,仅就文本的写作特色和表达方式重点来谈,以学习这篇文章的一些妙处,也可以鼓励学生对这篇文章进行修改并润色。第三个问题:记录战争事件的文章很多,你能例举几篇,并说说和本文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吗?当然,除此之外,这篇课文也可以作为训练孩子复述故事能力的例子。
再次,刘老师在教学中从正面、侧面、反面来烘托五壮士的英勇气概、爱国情怀,特别是引用日本人向五壮士脱帽敬礼的史实,更是将“民族魂”渲染到极致。我想,如果我有足够的勇气足够的学识足够的见地,我也许会引领孩子将问题看得更清楚些。
我会和孩子一起在交流中明白:历史是不能忘却的!每一段历史,是辉煌,是耻辱,都是前辈留给我们的财富。谁都不可否认,教材写就时,那个时代的读者无不将所有的恨倾注在这“痛打鬼子”之中,爱有多深,恨有多切;但是,爱国并不等同于战争,爱国也并不一定是轰轰烈烈。不同的时代,爱的表达方式也不相同。对于读书的孩子,民族之爱又有特殊的形式。我会给他们各种真实的资料,如日本人修改教科书的事件等。我也会给他们讲述身边真实的事:在餐馆里见到的中日孩子的比较,在我们学校就读的日本孩子的表现……
我会尽可能用本原的历史和理性的审视告诉孩子们:五壮士的“壮”在如今又有了新的内涵和方向,而且竞争就是从你们开始。
我们不能延续仇恨
□刘发建
挖掘文本的人性,意在回避战场的血腥;回避血腥拼杀,是因为孩子的幼小心灵不能承受如此的残酷场景。理解当时民族的仇恨,不一定要重新展现血腥的杀人场景。即使对那些恶贯满盈的罪犯,痛恨得咬牙切齿,我们也不能在课堂里面教孩子去“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我们的教育要真正面向世界,就要培养世界性的公民意识,打破狭隘的民族视野。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仇恨而不断地延续这种仇恨。
我们播撒捍卫和平的信念,不一定就非得不断地强化对敌人狠狠地打的观念,也不一定因为眼前的和平隐患而非得不断地强化和平是遥不可及的梦的说法。严格地说,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弱小,就感到和平的珍贵与难求,也不能因为有一天自己真正强大了就感到可以和平到永远。说句悲观一点的话,世界也许永远不会有完全和平的那一天,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因此而放弃追求和平的信念。当然,这仅仅是我们教师的一种意识,不一定要在课堂上大肆渲染什么和平、战争、正义、仇恨等。
我们还是来听听温总理的一段话吧,也许对今天的教师会有所启发。
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的记者招待会上,温总理在回答印度记者提问时,有这样一段情深意切的即兴发言:“愿我们同受庇佑,愿我们同受保护,愿我们共同努力,愿我们文化辉煌,永远不要仇恨,永远和平、和平、和平!”
理性处理“日军行礼”
□山东 陈金铭
就《壮士》一课的教学,我最欣赏的就是刘老师心中树立了这样一个指向:不能忘记历史,但也不能让历史的血腥融入学生的血液里。我们不能让孩子被太浓的历史血腥浇灌,不能让他们背负太重的历史阴影,不能让他们心中燃起不正常的历史复仇火焰。我们要做的是让他们的精神茁壮起来,眼睛明亮起来,步履轻健起来。刘老师在教学中引入了日军向五壮士行军礼的内容,从而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血腥中脱身出来,去体会宝贵的民族精神,我以为这是好的。但,我不以为刘老师已经做得尽善尽美了。感悟五壮士歼敌的英勇,是需要的——刘老师在一定程度上回避了这一点。其实完全可以用一个比较简练的板块引导学生读——语文味在语文课上任何时候都不能丢。
另外,刘老师只引入了日军行军礼这一部分,可能极易引起学生的误解,这对要实现的教学目标来说是比较冒险的。实际上老师还可以引入更多的资料,比如日军侵华的种种史实、有关日军在中国的野蛮行径的资料、孙云晓在十三年前写的轰动全国的《夏令营的较量》以及日本强占钓鱼岛、政要参拜靖国神社的种种现实行为……这些史实材料,学生可能不会当堂消化,但,一扇了解历史、走近历史、正视历史的窗户已经打开。走出这扇窗户,学生学会的是冷静地思考,构建的是一种宏阔的历史视野。这,才是我们通过《壮士》要让学生学会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