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海量网商”时代做好准备了吗?
2004-11-15汪苑菁
汪苑菁
中国的电子商务教育基础很弱,培养的学生很平庸。
梁春晓,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电子商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易趣杯”首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评委。
中国新闻周刊:作为电子商务业界专家,你是否觉得大学生这个年轻的群体给电子商务带来了一股新鲜的空气?
梁春晓:电子商务的泡沫状态在2002年下半年就结束了,已经进入赢利状态。现在从事电子商务没有不赢利的,情况和三年前正好相反。大学生投身于电子商务,进一步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大学生也可以利用电子商务发展的大好时期推动创业步伐和学业。
中国新闻周刊:电子商务是否是缓解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好的渠道?
梁春晓:电子商务对大学生个人创业,创造了条件。阿里巴巴总裁马云提出了“网商”的概念。将来有非常多的人从事电子商务,我把它叫做“海量网商”的时代。
一些个人电子商务平台,像易趣、阿里巴巴,为许多大学生带来了就业机会,这是我们经过调查证明的。另外,企业的发展也需要大量的电子商务人才,现在企业很缺乏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电子商务人才,他们很需要这一类专业的大学毕业生。电子商务是未来的就业方式是毫无疑问的。
中国新闻周刊:作为“易趣杯”首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的评委,你对参赛的大学生选手总体水平有何评价?
梁春晓:这次大赛组织得非常好,但是我对参赛选手的表现很失望,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看法,大多数评委都有这样的看法。参赛选手几乎没有创新的想法,想法非常平庸,也没有特别的长处,总体的感觉就是太平。
中国新闻周刊: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现象?
梁春晓:原因出在我们的教学上。我国的电子商务教育基础很弱,培养的学生没有某方面的特长,很平庸,这和我们电子商务教学中存在的培养定位不清晰有很大的关系。
电子商务教育一定要分类培养人才,我把它分为三方面的人才:第一类是商务型电子商务人才,这类人擅长网上营销和采购,懂一点技术;第二类是技术型电子商务人才,他们对电子商务技术非常精通;第三类是战略型电子商务人才,这类人大部分是硕士,给企业的升级换代,对电子商务发展以战略性的规划。要让那些长期从事电子商务经营和咨询的人才在电子商务教育上有发言权。
中国新闻周刊:你觉得大学生怎样处理好学业与“练摊”的关系?
梁春晓:在网上开店是一件很费精力的事,要做好肯定得非常投入。所以,除非是生活特别困难,我建议大学生别太着急“练摊”。有些大学生把“上网练摊”作为一种体验,那我很赞成。电子商务发展太快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根本来不及更新,密切关注和跟踪电子商务的最新发展动态一点都不亚于学习书上的理论知识。
中国新闻周刊:有没有专门制定一些法律来保护网上买卖双方的利益?
梁春晓:网上欺诈被人为夸大了,我们也专门就此作过一些分析。人对新事物有一种天然的恐惧感。上世纪80年代,银行卡推出来的时候很多老年人都不敢用。现实中有很多的欺诈行为,我们都司空见惯了,但在网上出现一点点就被夸大。我1998年就开始在网上买东西,没有出现过一次问题。
网上的欺诈行为当然有法律来管,专门针对网络的法律有的已经正式出台,像《电子签名法》,还有一些也在准备中。同时我们现有的法律对网络依然适用,易趣网就因一个客户拒绝支付佣金而向法院提出起诉,最后法院判决易趣胜诉。不是说在网上就没人管了,法院、工商部门都可以来管。
中国新闻周刊: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如何?
梁春晓:现在电子商务发展得非常好,进入了第三个时期。从泡沫进入寒冬,现在迎来了明媚的春天,这是电子商务发展的最好的时期,从行业里的投资和兼并就可窥见一斑。未来若干年内,电子商务会发展得很好,这给许多大学生带来了很好的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