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降价——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2004-09-14
日前,华晨宝马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普莱斯勒针对中国市场的降价风潮说,宝马从未在全球卷入任何一场价格战;而一汽轿车则向媒体表示,马自达M6“一经定价,三年内就绝不降价。”可是这些话一出口不到三周,宝马和马自达明里暗里都降了1 万多。
其实,全球汽车市场和中国市场多少还是不一样的,欧美汽车市场已经发展了近百年,各种汽车产品的价位已经基本形成相对稳定的体系。而中国汽车市场处于高速发展期,正在一个血雨腥风的争战时代。每年,中国汽车市场的价格以 10% 左右的速度递减。此外关税的逐年下调和进口许可证制度的废止等都在影响市场价格。在一个动荡变化的市场里,哪来一成不变的价格。
厂家为什么屡屡宣布不降价呢?无怪乎担心降价会让消费者持币待购,因而导致销量滑坡。但是,真的死抗着不降价而削弱了产品的竞争力,销量就更无从谈起了。市场的规则就是竞争,把降价作为一种竞争手段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于是,降价如山倒。真有不少车降得让消费者心里痒痒的。很多车的价格和国际接了轨,还有不少车,比如不到 27 万元的蒙迪欧 2.5V6 、 16 万元出头的标致 307 、 10 万元的 POLO ,定价似乎已经低于了欧洲的价格。但是,如果仅仅以是否和国际接轨来判断一款车是否降价到位,许多中国老百姓还不服气。因为,中国人的收入还没有和国际接轨,汽车在收支中所占比例明显过大。
在欧洲,人均月收入是2000 欧元,半年的收入就可以买到一部 A 级车;在美国这个时间被缩短到 20周。而在中国月收入 7000 元人民币已经 是金领了 ,但半年的收入仅仅够买一辆 QQ 。在这里要正视中国还是一个尚未完全脱贫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社会财富 才是让 更多平民百姓有望享受汽车文明的根本。
中国的汽车产品降到多少才算真的“到底”了呢?再降多少才合理?似乎业内和激进的消费者很难取得共识。但是汽车产业的利润还丰厚得让冰箱彩电企业也蠢蠢欲动的地步,反证了这是一个不成熟的市场。如果在两年前谁告诉你, 赛欧会 降一半,那你一定觉得是天方夜谭。那么,今天我们能否大胆的预测,中国的汽车企业迟早会用一种极低的边际利润来抢占市场,如同今天的冰箱彩电一样。那时才是“到底”。估计这个时间不会太久。消费者有权用最低的价格,购买最好的产品,没什么不好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