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中空镜头的应用
2004-04-29郑国帅陈秋红
郑国帅 陈秋红
现今,影视制作中对空镜头的运用是越来越普遍了,随之而来有关空镜头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然而,但凡提到空镜头,人们就会与电影、电视艺术片、电视风光片、电视纪录片等联系在一起,而有关电视新闻中空镜头运用的研究却是凤毛麟角。空镜头对于电视新闻类节目而言到底有着怎样的作用?在电视新闻中空镜头的运用还存在哪些问题?
提到空镜头,电视界的同仁们似乎都不会陌生,但要追根溯源,查找“空镜头”这一概念最原始的出处,却着实很难。在《电影艺术词典》中对它有这样的解释:“空镜头”亦称“景物镜头”,是指画面中没有人物的镜头。
我们知道,电视是一种视听媒介,是给人们看的,画面承载着“视觉”通道上的所有内容。因此,空镜头常常被作为一种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视觉语言而为电视剧、电视纪录片、电视散文诗等广泛采用,那么,在电视新闻中空镜头这一视觉语言,又是如何运用的呢?我认为,空镜头在电视新闻中有三个方面的功能:即写实功能、写意功能和结构功能。
就写实功能而言,我想有以下三点可以拿来探讨:
第一,用空镜头交代新闻发生的地点及环境特征。在电视新闻中,这也是空镜头被运用得最多、最简单的一种。作为对周围环境忠实记录的空镜头,常常被记者们用推拉摇移及定格等形式用来交代新闻发生的地点及其周围的环境。如:中央电视台制作的《南京冠生园:年年出炉新月饼,周而复始陈馅料》(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2001年度电视新闻长消息一等奖、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该片一开始由四个空镜头组成:“这就是南京著名的食品企业——冠生园食品厂”(全景一个固定画面)。“在它沿街的一幢厂房里有整整一层的窗户都被纸蒙得严严实实”(三个隐蔽拍摄的镜头相接:沿街的一幢远景厂房;被纸蒙得严严实实的窗户的近景;特写),“我们的调查就从这处厂房开始”。短短的一组镜头,非常直观地向观众交代了新闻发生的地点:南京冠生园食品厂;同时也交代了一个独特的环境特征:被纸蒙得严严实实的厂房。窗户上为什么要蒙上纸?莫非有什么玄机?里面到底在干什么?这个隐蔽的生产环境自然要引发观众的一连串的疑问。
第二,用空镜头凸显新闻真实。传播学原理认为:“事实是新闻得以形成与成立的基础,新闻是在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归纳而获得的,新闻依赖于客观存在的事实而存在。”而空镜头所反映的正是新闻赖以生存的客观事实中的物质世界,相对于人类世界而言,物质世界更接近于新闻本源事实,可信度更高,同时在人们的心理接受上,“物证”的作用要大于“人证”的作用,通常人们更愿意相信现场的“物证”所传达出的信息。所以对于忠实地记录新闻现场客观物质的空镜头来说,它常常能消除受众在接受信息传播时间的不确定性,为新闻事实起到一种有力的“见证”作用,从而使新闻具备真实性,更易为受众所接受。
第三,用空镜头再现电视新闻的过去时空。我们知道,昨天的新闻就是今天的历史。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既然电视新闻是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又从何谈起用空镜头再现电视新闻的过去时空呢?我认为,之所以提出用空镜头再现电视新闻的过去时空的观点,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一观点是针对特殊的电视新闻而言,并非适用于所有的电视新闻。比如:在《新闻调查》类的节目中,当节目需要表现已经成为过去的人和事时,又没有原始的资料素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妨可以寻找现存事物或实地,将这些现在时的空镜头进行技术上的处理,使之呈现过去的时态,以此再现这个事件的新闻背景。
清代诗人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诗贵在其有深意”,“文贵在曲婉”。电视新闻中空镜头的写意功能,又何尝不是“贵在有深意”和“曲婉”呢?
首先,空镜头在电视新闻中的隐喻象征作用。视觉隐喻就像修辞中的比喻一样。通过镜头的连接不同的形象加以并列,以甲比乙,以此喻彼,暗示出一种视觉上的直喻使内容更含蓄。比如:《2003风云人物——高耀洁》这期节目介绍河南中医学院退休教授高耀洁自己出钱宣传防治艾滋病。她退休后给人看病从不收钱,看好一个病人就让他们自愿地资助一名因艾滋病而失去亲人的孤儿。但是后来,高教授发现这些钱并没有用在孤儿身上,而是被这些孤儿的亲戚给花了。高教授非常气愤,决定不再寄钱而是给孤儿们找个新家。在这期节目中有两组镜头的应用就颇具匠心。每当她给一个孤儿找到一个新家的时候,她都非常高兴。屋顶上的小白鸽展翅欲飞和树丛中的阳光,斑斓闪烁,它暗示着高耀洁此时的愉快心情和她为那些已经找到了收养家庭的艾滋孤儿的未来生活的美好希望。这时空镜头的表现让观众产生想象,使观众暂时离开事件的叙述,让视觉的感受力集中去领略事件的情绪色彩。
其次,空镜头在电视新闻中还具有情感效应。笔者认为,在电视新闻中还有一种独特的空镜头表现形式,这种空镜头更能激发电视新闻的情感效应。这是一种包括“人物”的空镜头。其中的人物也许是采访对象本身,也许不是,但在这些镜头中人物仅仅是画面的线索及元素之一,镜头的目的除了展示事件的地点、场所、背景和时间以外,它更着意地要表达颇具时代感的社会面貌,以及隐藏在这背后的一种难以言状的情绪。比如:北京电视台的长消息《“7·13”——申奥成功日万众欢腾时》紧紧抓住2001年中国乃至世界最为瞩目的重大事件——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的新闻事实,进行全面、精确又具体的报道。记者全面、生动地记录了申奥成功时北京市举城欢庆的热闹场面,为观众留下一组组令人难忘的经典镜头:世纪坛群众欢呼雀跃;长安街上车水马龙;天安门广场彩旗飞舞;街道社区、大学校园处处欢声笑语;等等。也许从严格意义上说,这些镜头中都有人物的出现,它们似乎不属于“空镜头”的范畴,但我认为这正是电视新闻中常常见到的比较独特的“空镜头”。正是这些镜头生动地展现了一个欢呼雀跃的激情之夜。北京沸腾了!中国沸腾了!隐藏在这些镜头背后的是一种难以言状的情绪,欢乐属于每一颗中国心。千万颗激动的心涌向天安门广场,长安街立时汇聚成一条奔腾的河流。
我们知道,电视中的结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哪一种结构方式,在结构过程中都离不开空镜头。因此,空镜头在电视新闻中,同样具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作用,即结构上的功能。
总之,要在电视新闻中真正拍好、运用好空镜头并不容易,因为新闻现场的物体很多,并不是任何物体的空镜头都有用。它需要电视记者本人不断提高文化素养、拍摄经验、临场反应、生活阅历等在内的综合素质,能从大量纷繁复杂、错综变幻的现场客观物质世界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找到真正能揭示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本质的物体,并将它准确、恰当地表现出来,合“情”合“景”,才能使空镜头用出新意,为节目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