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集双核心高成长
2004-04-29王伟力袁来
王伟力 袁 来
集装箱需求稳定增长
影响集装箱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是全球贸易,受国内宏观紧缩影响较小。世界经济的复苏、中国进口关税的下调、外资在华的投资增加、制造业逐步向中国转移等,都将直接刺激经济贸易。据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预测,2004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比2003 年提高0.5~1 个百分点,世界贸易增长率也将提高1.5~3 个百分点。预计未来三年,集装箱市场需求复合增长率在6%以上。
中集集团(000039)作为全球集装箱行业龙头企业,占据世界集装箱制造领域约42%的市场份额,产品定价能力强,有调控集装箱产品销售价格的能力,毛利率有望提升。2003 年以来,主要原材料钢材(占成本40%以上)价格大幅上扬,加上2004 年公司产品出口退税率由原来的17%下调到13%,这些因素都大幅增加了产品成本。
但是,由于集装箱制造能力主要集中在中国,中国集装箱产能占全球的比重接近80%,其中干货箱在90%左右,因此,上述影响因素对主要制造企业来说都存在,加上中集集团主导产品干货箱、冷藏箱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分别高达50%、46%左右,具备较强的产品定价能力。记者了解到,二季度开始公司干货箱的价格已经达到每标准箱1900美元,较2003年均价高约40%。因此,公司产品价格的上涨,已经能弥补钢价的上涨和出口退税率的下降的影响,预计2004年全年平均毛利率将提高到14.18%。
保守估计,2004 年、2005年公司集装箱销量分别为131.55万标准箱、144.70万标准箱,分别增长12.12%、10%;预计2004年、2005年集装箱销售收入分别达189.27亿元、197.78亿元。未来,集装箱市场高速增长势头将渐缓,但仍将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采购能力优势明显
一个对集装箱销量有重要影响的因素,是世界集装箱的更新换代需求。一般情况下,集装箱的使用寿命为十年,每年全球集装箱更新换代比例一般为10%,以现在全球集装箱保有量700~800万标箱计算,每年需要更换70~80万标箱,但今年以来,集装箱价格居高不下,一些箱东推迟了更新换代的需求。如果明年集装箱价格下来的话,今年积蓄的更新换代需求可能会释放出来。
对于成本的攀升问题。记者了解到,在一个标准集装箱的成本构成中,钢材要用1.6吨左右,占总成本的50%,木地板占20%,人工和其他费用占30%。钢材和木地板价格的升降直接决定了集装箱成本的高低。
今年以来钢材和木地板的价格均呈上涨趋势,集装箱制造成本也随之攀升。以集装箱主要用钢Corten钢为例,年内以来每吨价格上涨了约40%。中集每年的钢板需求量在100万吨以上,公司对钢材进行集中采购。
由于公司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这一方面使得公司进行采购时比同业公司享有一定幅度的优惠,另一方面,在钢材等原材料供应紧张情况下,能够获得一些中小集装箱企业无法得到的稳定的货源。
半挂车营造新增点
半挂车目前广泛流行于欧洲、美国、澳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是内陆货物运输的主力军。一般而言,中长距离的公路运输均可以由半挂车等大型运输车辆来承担,这样的选择是最经济的。在国内高等级公路普遍实行收费的背景下,半挂车的市场潜力未能真正发挥。
但是,随着综合治理道路超载的实施,其发展高峰可能比预期的来得要早。今年中期以来,依据5月1日正式生效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七部委联合开展治理公路超载行为,使公路货运成本急剧上升,运输车型由中型卡车向重型卡车方向发展,散装卡车向厢式货车等方向发展,这样的公路运输模式已成不可避免的趋势。国家已开始积极倡导在高等级公路上使用现代化的运输工具,由此,半挂车将迎来飞速发展。
在集装箱制造这一核心业务的市场龙头地位确立之后,中集集团又选定了半挂车领域为下一阶段的重点发展业务,目前该项业务方面已初具规模。中集集团的半挂车业务主要是通过兼并收购进行技术积累和市场开发的。
中集发展半挂车业务具有四大优势:一是客户延伸优势,目前集装箱大客户马士基集团、中海物流、阳明海运等都签订半挂车定单;二是采购成本优势,半挂车与集装箱同属钢材密集型产品,共享低成本采购体系;三是技术研发优势,目前国内20 家半挂车厂因规模小而不愿增加研发投入,而中集专门成立半挂车研发中心,从车型设计和新材料方面增加技术含量;四是国际化视野的规模优势,国内引入东风汽车作为战略伙伴,国际并购美国HPA,形成中外互动的集团化运作优势。
2004年上半年,中集的半挂车产量7619 台,实现销售额6.95亿元。该业务规模正处于高速扩张阶段,预计今年全年公司的半挂车产量可达25000辆,收入20亿元。由于规模效应迅速显现,该业务的毛利率有望在上半年已经大幅提升到9%的基础上进一步上升,半挂车业务的利润将下半年加速体现,并成为公司未来的另一项核心业务和长期利润增长点。
目前中集已经拥有了5家大规模半挂车生产基地,今明两年的产能将分别超过4万辆和6万辆。从全球来看,半挂车的市场规模约为140亿美元,是集装箱的3.5倍。根据公司的五年规划,未来公司力争能在半挂车产业内做到行业的领导者,占全球10%的市场份额,到2008年,公司的半挂车业务收入将接近14亿美元,其销售收入将与目前的集装箱这一核心业务的收入相当。
团队稳定谋求更强更大
中集集团董事长李建红谈到,公司之所以能持续发展,是因为具备了三个因素:一是社会因素和市场机遇;二是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三是良好的企业经营机制。
中集集团总裁麦伯良则认为,中集虽然在集装箱行业已经连续五年世界第一,但与其他行业的世界级企业相比,无论是资产总额和企业规模,还是战略管理、品牌知名度等方面,还有相当距离。他特别强调,如果没有资本市场的支撑,就没有中集的今天,正是借助在资本市场的融资,公司实现了20世纪90年代前期的快速扩张。
作为改革开放后诞生的首批中外合资企业之一,中集集团较早构造了合理均衡的股权结构和层次分明、分权制衡的决策和监督体制,形成了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的股权分散,不存在绝对的大股东,国有股、外资股和流通股股东之间形成股权的制衡作用,令企业得以将股东利益最大化作为经营的标准。
多年来,在稳定的股东结构基础上,中集保持了经理层的相对稳定,自1991年起,公司董事长更换了几任,但总裁依然是麦伯良,管理团队也基本保持稳定,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公司中长期规划和经营思想的一致性、连续性,企业的长远战略目标得以顺利实施。
目前公司拥有国内外30多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员工人数达2.8万人,实现了统一采购、统一销售、统一研发、统一生产、统一核心干部管理的集团化管理;同时,通过构建多种协同与创新机制,推广集团范围内的知识共享和经验传播,使集团所属各企业协同进步,集团自身和谐发展,成本领先战略得以充分实施,为中集赢得了强大的国际竞争优势。
中集的策略是先做强然后做大。麦伯良认为,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行业领跑者,仅有产销量第一是不够的。负起领跑者的责任,就是要在产品的安全、环保、节能、智能化以及国际标准的制定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麦伯良表示,中集一开始就致力于走国际化道路,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公司发展成为世界集装箱制造行业最强的企业,现在和将来的目标就是要谋求如何将企业做大,实现世界级企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