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情海明威

2004-04-29由庆华

世界文化 2004年4期
关键词:丧钟哈德韦斯特

由庆华

上个世纪20年代末,被称为美国的“爵士时代的桂冠作家”司各脱·菲兹杰拉德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海明威每写一部小说都要换一位太太。”

当时他说这话只不过是打趣,可是,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这句玩笑话后来竟然成了预言。世人公认海明威有四大小说,即《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和《老人与海》。在时间上对应这四部小说,他的一生的确先后娶过四位太太。

一、《太阳照常升起》——第一位太太哈德莱·理查逊

1920年在芝加哥认识哈德莱时,海明威正陷于困境。在这前一年,他身负200多处弹伤,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场回国,既无退伍或伤残军人津贴,又无工作。他一连几个月写小说,可是一无成功,只得离开家乡,来到芝加哥,想找一份工作以维持生计。命运垂顾海明威,让他在芝加哥结识了哈德莱。哈德莱虽然比21岁的海明威年长8岁,可是性格腼腆内向,由于缺乏生活经验而处事犹豫,与果断而有主见的海明威恰成性格互补;且哈德莱父亲早亡,母亲刚去世,从家乡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来到芝加哥,住在老同学家,与写作失败,到芝加哥寻求生计,前途未卜的海明威都需要心灵的慰藉。这两个漂泊的人很快就由相识发展到热恋,并于1921年9月结婚。

这次婚姻给困境中的海明威带来了转机。哈德莱继承了一笔5万美元的信托资金的遗产,年息可获3000美元。这笔钱使海明威可以带着夫人到巴黎、瑞士等欧洲各国观光旅游,阅读欧洲最新的文学作品,向意象派大师庞德和著名女作家斯泰因求教。此间海明威写了一些短篇小说,如《大双心河》、《雨中的猫》、《打不败的人》等,而最大的收获是1926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这部小说使海明威名声大震,他成了“迷惘的一代”作家的代表。

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没有哈德莱,没有哈德莱为海明威的学习和写作提供金钱上的帮助,就不会有《太阳照常升起》。可是,太阳不仅照常升起,它也会照常落下。当海明威自己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以后,那曾经照耀过他的太阳却暗淡了。另一位光彩夺目的女人将要取代哈德莱。

二、《永别了,武器》——第二位太太保琳·帕发弗

作为女人,保琳的魅力显然大于哈德莱。

保琳是一位富家女子,和海明威相遇时虽已30岁(长海明威3岁),但长得小巧苗条,体态优美,加上爱穿新潮而合体的服装,更显得年轻、美丽。她是法国《时尚》杂志编辑,文化素养较高,读的书也很新潮,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现代派小说、亨利·詹姆斯的心理分析小说到艾略特的文论,都是她所喜欢的,而且有很高的鉴赏力,哈德莱与保琳完全相反:她不但长得粗壮,且不注意修饰;对文学的爱好只限于19世纪的小说;她虽然也常和海明威一起看斗牛、滑雪、骑车、到处旅游,可是内心并不喜欢这种漂泊不定的生活方式,而是希望当个家庭主妇,过安定的家庭生活。从趣味、爱好和思想意识看,她和保琳就好像是两代人。

保琳本是海明威家的朋友,经常跟随海明威夫妇一起活动、外出旅游,同时与海明威暗恋。善良的哈德莱却蒙在鼓里,丝毫没有察觉。当她知道了真情,责问海明威时,海明威却大发雷霆,既不承认也不否认。从此夫妇俩经常吵架,或各行其是,互不理睬,直至分居。

分居后不久,哈德莱提出一个条件,建议海明威与保琳分离100天,如果100天以后他们仍然相爱,她就同意离婚。保琳根据海明威和哈德莱签署的书面协议,决心与海明威100天不见面。她从巴黎回到美国,和父母住在一起,度过痛苦的百日分离。

百日分离期满后,保琳满怀爱情的渴望回到海明威身边。海明威与哈德莱于1927年4月离婚,一个月后,与保琳在天主教堂举行了婚礼。次年3月,他们由巴黎乘船经哈瓦那来到美国最南端佛罗里达群岛的基弗斯特。这是一个气候温暖、风景优美的小渔村。保琳在这里生下了一个男孩,而海明威则在这里完成了他的不朽名作《永别了,武器》。这部作品奠定了海明威作为世界著名小说家的地位。有评论甚至因此而称海明威为“三十岁的大师”。

三、《丧钟为谁而鸣》——第三位太太玛瑟·盖尔荷恩

海明威非常喜爱基韦斯特。他说:“我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没有见过这么好的地方。”基韦斯特既有利于出海游览又是捕鱼的好地方,这两项活动都是海明威终生喜爱的。保琳还在三年内为他生了两个儿子。这一切,使基韦斯特不但是海明威温暖、舒适的家,而且还是他人生的一个幸福的港湾。可是,海明威是个把写作视为第一需要的作家,他必须密切接触生活,深入、细致、多方面地了解生活,为创作积累素材。为此,他经常离开家去看世界,对妻子和孩子却毫不在意。这不能不引起保琳的不满。海明威有时对女招待的不检点行为,令保琳厌恶;而在他家度周末的老朋友和保琳吻别,海明威却要责怪她,保琳为此而大发雷霆。漂亮的妻子对丈夫的放荡生活感到厌倦,而这位作家丈夫却因受到约束而感到窒息。他们的婚姻出现了裂痕。

这时,另一位女性出现了。

1937年2月底,海明威接受北美报业联盟之约,赴西班牙战场报道西班牙内战。在那里,他经常与一个同样也是受派报道西班牙内战的女记者玛瑟·盖尔荷恩来往。他们是在基韦斯特相识的,玛瑟还在海明威家里住过几天,同海明威志趣很相投。但当时他们怕保琳知道,不敢过多来往。而在西班牙,他们不但是恋人,还经常在一起工作。在采访中,有时不能乘车,他们就一起步行,甚至还要爬悬崖。在艰苦、危险的工作中,他们的关系更亲密了。

1938年11月海明威回到纽约,与保琳住在一所公寓里,后因俩人不和,分别离开纽约。海明威先在玛瑟在哈瓦那附近租的“辽望农场”写作《丧钟为谁而鸣》,后又和玛瑟一起去爱达华州的太阳谷继续写。1939年11月,他想回基韦斯特过圣诞节。可是保琳写信告诉他,如果他不把基韦斯特当作自己的家,他将不受欢迎。保琳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这一两年前她曾试图修复和海明威的婚姻,后来觉得已无可挽回,不得不彻底放弃了希望。12月中旬,海明威一个人回到基韦斯特,孤零零地过了圣诞节。

1940年4月,海明威为刚完成的小说定名为《丧钟为谁而鸣》,与此同时,他与保琳签订了一个临时协议,每月支付保琳500美元生活费,两个孩子归保琳抚养。10月,《丧钟为谁而鸣》正式出版,11月,他与保琳婚姻的丧钟也敲响———他与保琳正式离婚。而后,他与玛瑟在怀俄明州结婚。

四、《老人与海》———第四位太太玛丽·威尔什

不幸的是,这不祥的钟声余音不尽,它在海明威和玛瑟的爱情的天空继续回响———结婚刚才一年多,他们俩人的关系就出现了裂痕。

海明威是个男性主义者,要求妻子以他为中心,为他服务。他的友人不断到他家“辽望农场”小住,经常是从早到晚都要招待宾客,很少有安宁的时候。酒足饭饱之后海明威不是嗜睡不醒就是一走了之,残羹剩饭杯盘狼藉全由太太率佣人收拾。而玛瑟却偏偏是个事业型的女人,不但热心于记者工作,业余时间还写小说。她宁可自己一个人乘船去加勒比海一带一连几星期巡航采访,回家后埋头写报道,而不欢迎客人来农场打扰。海明威经常抱怨玛瑟出去采访,把他留在家里过单身汉的生活。俩人之间开始发生口角、争吵,并互相挖苦。有一次在哈瓦那,海明威当众骂玛瑟小气,独自开着林肯车回农场,把她扔在哈瓦那不管。还有一次,海明威喝了酒,玛瑟不让他开车,他竟然用手背打了她一个耳光。玛瑟控制车速,慢慢行驶,有意向沟里开,把车撞到树上,然后自己走回家,也把海明威一个人扔在野外。1943年夏,玛瑟写完一部小说去纽约定稿,然后去伦敦当记者,又一次把海明威一个人留在辽望农场。海明威抱怨说:“偌大一个农场就像是一座监狱。”熟悉他们夫妇俩的朋友们说,玛瑟和海明威都是才华过人,他们俩不易磨合。

1944年4月,玛瑟飞回哈瓦那,劝海明威去欧洲战场当记者,报道英国皇家空军的作战情况。玛瑟的这一建议,给海明威第四次恋爱和婚姻制造了机会。海明威在伦敦认识了后来成为他第四任夫人的玛丽·威尔什。玛丽那年36岁(海明威年长她9岁),在《时代》、《生活》、《幸福》杂志驻伦敦办事处工作,研究分析政治、经济资料,为三大杂志提供背景材料。她的丈夫是澳大利亚籍记者,不常在伦敦。海明威对玛丽一见钟情,不断地追求她。

1945年下半年玛丽和海明威先后办理了离婚手续,次年3月,他们在哈瓦那举行了婚礼。

1951年初海明威开始写《老人与海》。1952年5月6日,《老人与海》在《生活》杂志首次发表,获得巨大成功,这期杂志竟在48小时内售出500万份。1953年,《老人与海》获普利策奖。1954年,海明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说,海明威之所以能够获此殊荣,是因为“他精通现代叙事艺术,这突出地表现在他的近作《老人与海》之中……”

《老人与海》以后,健康状况开始影响海明威的创作,他再也不能写出可以和以上四部小说相媲美的作品,也没有力量再进行一场新的充满激情的恋爱。然而当激情不再时,他唯一的选择仍是激情,1961年7月2日早晨,他把他那支曾在非洲打过狮子的猎枪的枪口伸进自己的嘴里,悲壮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猜你喜欢

丧钟哈德韦斯特
寻找最美味的胡萝卜
寻找最美味的胡萝卜
全球金融治理:美元体系的“丧钟”将要敲响?
韦斯特罗斯新旅游中心
格拉迪丝·韦斯特:协助开发全球定位系统的隐藏人物
夺爱计
“侃爷”迷惑操作看呆网友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童心造就成功
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