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因激情而美丽
2004-04-27龙小华
龙小华
语文教学要不要有激情?长久以来,语文教育界的意见并不统一。有人提倡,有人反对,也有人既不提倡也不反对。提倡者认为,语文学科是一门很感性的学科,语言文字的习得,思想性情的陶冶,都有赖于心与心的撞击、情与情的交流,语文教学缺少激情,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反对者认为,语文教学和任何别的学科教学一样,都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理性活动,认真和投入是必需的,但激情燃烧只会烧乱课堂,烧坏头脑;也有人认为,教学风格因人而异,或严谨内敛,或灵动张扬,只要形成特色,恰到好处,都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激情的有无、多少,不宜一概而论、强求划一。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似乎谁都有理。笔者之所以重提这一颇具争议的话题,一是有感于自身的经历体会,再就是受到当今语文教学改革新形势的鼓舞。
激情课堂
笔者读大学中文系时,印象最深的老师是一位教“《红楼梦》研究”选修课的吴老先生。记忆中,老先生授课从不带教材讲义之类的东西,整部《红楼梦》的人物、情节,各个时期各家各派的论争、观点,老先生全都烂熟于心。上起课来,老先生眉飞色舞、神采飞扬,口若悬河、妙语连珠。讲到高兴时,则手舞之、足蹈之,全然不像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讲到悲伤处,声音发颤,眼中含泪,一百多人的教室鸦雀无声,所有男生女生都为之动容。老先生的课堂和别人的课堂大不一样,他的课堂像会场、像剧场、像赛马场、像布道场,说到底最像磁场,只要是他的课,我们就好像注射了兴奋剂一样。那时候,我一边在心里感叹:一辈子能碰上一个这样的老师足矣!一边在心里暗暗立志:毕业后也要当一个这样的老师!
初为人师,第一次布置学生写作文,命题为《我的童年》。有一个学生的作文,让我既感到震惊又感到兴奋——为她童年的不幸与苦难而震惊,为她敏锐的生活感悟力和细腻的语言表现力而兴奋。震惊与兴奋之中,我在她的作文后面动情地写道:“好!很好!情感真挚,笔触细腻,文辞雅丽,意韵绵远。苦难不是人生,但人生有了苦难我们一定要坚勇地去面对,只有历经苦难的人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人生。哲人说:‘苦难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催化剂诗人说:‘忧郁的日子须要镇静,相信吧,那美好的日子即将来临。祝你早日走出阴影,谈笑迎接明天。”震惊和兴奋之余,我又禁不住把这篇佳作推荐给了我的师傅——一个负责对我进行“传帮带”的语文老教师去分享。老前辈看完作文之后,沉思良久,开口说话了:“学生的作文是写得不错,很动情,很感人。你下的评语却有些欠斟酌。作文评语也是一门学问,要寻找规律,要讲究规范,要把握分寸,不可随意发挥、即兴感慨。初为人师,切记不要被学生牵着感情的鼻子走,要学会控制情绪,必要时甚至要掩饰真情……”老前辈耳提面命、语重心长,我唯唯诺诺、点头不迭。点完头后,心里却犯了迷糊:老前辈的话似乎句句在理,认真一琢磨,却又不得要领——难道“为人师”就得泯灭个性、拒绝真情吗?
后来,我一次又一次地上转正课、汇报课、比武课、教改课,同事、领导、专家们在评我的课时,每一次气氛都很热烈,意见也常常对立。激赏我的课的人说我上课激情澎湃、气象开阔、灵动不拘、妙趣天成,“初步形成了一种富含生命活力和人文亲和力的教学风格”;而更多的老一辈语文人则批评我上课没有章法,枝蔓太多,哗众取宠,华而不实,“年轻教师上课有激情,这是好事。但这种激情必须是内在的、含蓄的、有节制的,绝不能滥情,不能煽情,不能轻浮,更不能张狂……”措辞之尖锐,令我汗不敢出。所幸的是,在我成长之初,我遇上了一个宽容、民主的好校长,他总是用他那特有的微笑和眼神来包容我的不足,鼓励我继续努力奋进。
诗歌是我钟爱的一种文学样式,上诗歌赏析课,我特别兴奋,特别有激情,路子也特别多。有一次,听一位颇有名气的语文教师上公开课,选讲的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我满怀虔诚前往观摩取经,听完课后却颇感失望。该教师先播放了《再别康桥》的朗诵磁带,然后简略介绍作者和本诗的写作背景,由此带出诗歌所蕴含的情怀主旨,接着分析诗歌的语言节律,最后要学生默诵诗歌,抽查学生背诵。表面看来,整堂课节奏流畅,气氛热烈,要素齐备,无可挑剔。但跳出课堂冷静评判,看得出师生都缺乏激情,教师、学生、作品三者之間没有产生和谐共振,学生虽然会背诵“轻轻的我走了”,却好似“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没有人真正感动,更没有人进入到现代诗歌浓情抒怀的精神内核。鉴于此,我在教学《再别康桥》时,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朗诵诗歌时,我没有用现成的录音磁带,而是自己深情地背诵,不是背诵一遍,而是背诵了三遍。其实,说背诵还有些不确切,应该说是一种内心情感的自然流淌,因为我对这首诗太熟悉、太热爱了。拉罗什富科曾说过:“具有激情的最笨讷的人,也要比没有激情的最雄辩的人更能说服人。”我的朗诵水平虽然不高,但我确信,我饱含情感的现场吟诵一定比录音磁带更能打动我的学生。朗诵之后,我用了差不多一节课的时间给学生演绎了徐志摩与林徽音、陆小曼的恋情。最后,我说:“人们都说《再别康桥》是抒写诗人对母校康桥的依依惜别之情,我看他表达的其实是对流逝的岁月和永不再来的恋情的一种心痛。”话音刚落,台下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那一刻,我的眼中也正噙满了动情的泪水。课后调查,有80%的学生在周记里记下了这节课,并且对“林情徐意”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更为可喜的是,不少学生还把徐志摩的诗集和有关徐志摩的评论都找来读了。
我带着激情,走进生活的海洋;我带着激情,走进学生的课堂。激情教学,是我一生执着的追求。
爱一切高尚的东西
有人说,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激情迷失的时代。激情燃烧的岁月已一去不复返,热血丹心的一代已烟消云散。人们迷失了真理,迷失了信仰,迷失了正义,甚至迷失了爱情。君不见,校园里,有多少年轻的学子,小小年纪,便少年老成,要么满脸沧桑,要么满脸冰霜,在他们身上,己看不到生命的激情,似乎也唤不起年轻的冲动。也有人说,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激情迷乱的时代,人们不是缺失激情,而是找不到释放激情更文明、更理智、更人性的途径。自从人性的坚冰被打破之后,恰如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人性中善的恶的、美的丑的都放飞出来了,人们高举“人性解放”的大旗,任由激情泛滥、物欲横流。于是追星、吸毒、博彩,泡游戏厅、玩一夜情,凡此种种,都是狂热激情的身影,是激情的扭曲、崎形与异化。
这是时代的悲哀,也是教育的悲哀。
学校本是培养人的社会机构,教育应该是提升人性的过程,学校教育应该是“以教化为大务”,教师就应该是点拨人生智慧的“灵魂之师”。而语文教学,以其特有的人文内涵与审美视角,不仅应该而且能够担负起激浊扬清、正本清源的时代重任,成为唤醒、释放与引导学生激情的主阵地。试从两个层面简析之。
第一,语文教学丰富可感的人文内涵使其在开启学生生命激情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激情是生命活力的最高体现。古人说:“哀莫大于心死。”心死了,心如枯井,波澜不惊,无欲无求,坐以待毙,此乃人生最大的悲哀。反之,心有所系,有所追求,有所执着,才是人生莫大的慰藉,才有可能达到人生辉煌的顶点。语文教学要真正体现学科的人文意义与价值,就应当把学生从“应试教育”、“就业教育”的功利桎梏中解放出来,让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舒张,人格得到和谐发展,使学生的生命充满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那些丰富可感的人文资源,去拨动学生心灵深处的琴弦,去点燃学生追求崇高、完美的火焰。夸父追日的神话,牛郎织女的传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古训,“敢为天下先”的信条,苏轼“大江东去”的雄豪,岳飞“怒发冲冠”的悲壮,屈原痛彻肺腑的呼号,鲁迅振聋发聩的呐喊……所有这一切,都可能成为开啟学生生命激情的金钥匙。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诗人领导人们追求生活的崇高,读他们的作品,会使我们对一切庸俗丑恶的东西感到厌恶,领会一切好的、美的东西的魅力,爱一切高尚的东西,读他们的作品,会使我们自己变得更好、更善良、更高尚。”
第二,语文教学独特的审美视角使其在疏导学生生命激情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问天下情为何物?”我们的先哲曾有过这样的描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人的情感需要表达释放,否则,压抑得太久就可能扭曲、变形;情感的表达要有所附丽,因此有高下之分、雅俗之别,所以有人“咏歌舞蹈”而成为高雅的艺术,有人“咏歌舞蹈”而沦为街头的闹剧。激情也是情,是更高形式的情。高尚的激情,恰如天际亮丽的彩虹,令世人瞩目景仰;卑下的激情,却似林中凶顽的猛兽,令世人退避嫌厌。因是,人的激情需要匡扶疏导。语文教学人文性的最大特点是:以“情”为基础,重视“感”的过程,追求“内化”的终极目标。这正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让学生在强烈的情感共鸣和审美愉悦中受到美的熏陶、情的升华,从而起到潜移默化、“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生命,因为激情而更美丽;教学,因为激情而更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