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是教育管理的根本
2004-04-27李长攸
李长攸
地处沂蒙山区腹地的山东省沂水县,是有名的革命老区。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沂水教育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教育质量大幅度提高,2003年被山东省政府授予全省农村教育工作先进县。
沂水教育快速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哪里?我们认为,尊重人、信任人、激励人、发展人的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形成了沂水教育鲜明的办学特色和管理模式。这是沂水教育步入发展快车道、年年有创新、年年上台阶的奥妙所在。
一、尊重人,营造民主和谐的工作氛围。
尊重人,是学校行为的基本要求,是调动教职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保证。这要求我们必须发扬民主、广纳民意、集中民智,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干部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校与家长之间搭建起民主、和谐的桥梁。为此,我们实行了一套旨在营造民主、和谐工作氛围的管理机制:一是民主例会制度。教体局和各学校每周召开一次领导班子例会,通报各成员分管的工作,研究布置下周工作,凡涉及人、财、物等大家关心的问题,一律集体决定;每月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交流思想,共同提高;每季度召开一次教代会,将大事交给职工讨论决定,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二是民主理财制度。单位无论大小,款额无论多少,在经一把手签字之前,必须先由本单位民主理财小组审查通过。三是校务公开制度。凡涉及职称评聘、学校收费等大家关注的事务,还有本单位每月的收支情况,一律在校务公开专栏张榜公示。四是服务承诺制度。将学生、家长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工作,向社会作出服务承诺,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五是质询会议制度。每月召开一次质询会,听取并答复大家对教育工作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化解矛盾,消除隔阂。六是领导班子年度考评制度。每年组织一次由全体教师参加的对各级领导班子的考核评议,考评结果作为干部年度综合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信任人,建立平等竞争的用人机制。
人本化管理的一个重要体现,是给人以充分的信任,相信其行为,激发和增强教职工的管理意识。为此,我们摒弃传统的人事工作方式,放开手脚,把教职工推向同一个平台,给他们一个宽松、和谐的展现自我才能的空间,以平等竞争的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参与学校管理和教学活动。
1.改革学校内部管理。在各学校实行以“校长负责制、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岗位目标责任制、结构工资制”为主要内容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学校校长、副校长、中层干部每3年竞争上岗一次;教职工每年进行一次聘任,落聘率3%,落聘者由所在学校组织学习,待下一年重新进行竞聘;聘任上岗者的工资待遇与工作实绩挂钩兑现。这一机制打破了“大锅饭”、“铁饭碗”、“任命制”和“终身制”,基本消除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体现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增强了人们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有效地调动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优化师资配置。本着“量才适用、好钢上刃”的原则,打破教育系统传统的人事调动制度,实行公开选拔制度。按照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使得人尽其才、才尽其用。4年来,我们从基层公开选拔640名教师到高一级学校任教。对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方式进行改革,毕业生通过考试合格,按“用人自主,就业自愿”的原则,与用人学校进行双向选择。通过公开选拔和双向选择,全县师资配置进一步优化,有效地提高了人才使用效益。
三、激励人,完善科学有效的评估体系。
激励人并发挥潜能,是实施人本化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我们通过榜样示范、目标带动、绩效激励等方式,建立健全评估体系,实施科学有效的评估,使教师能在有序运行中依靠常规动力自主运行,在各自岗位上发挥才智,创造性地工作。
1.整体工作综合评估。自1999年开始,我们制定出台了《教育工作千分考核评估细则》,对各乡镇教委、县直各学校、教体局机关科室及全县广大教职工进行年度综合评估考核,考核范围涉及单位领导班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质量、后勤管理等各方面,满分为1000分。凡连续两年考核在全县最后一名的单位,一把手自行免职;连续两年在全县同学科、同岗位最后3名的个人自行落聘;对考核不足600分的个人,第一年黄牌警告,第二年自行落聘。为了进一步加大评估力度,我们将农村中小学人事管理权划归县教体局,对中小学校领导班子每年考核一次,凡称职票低于60%的原地解散。近3年来,先后有5个乡镇学校的领导班子因考核不合格被解散,成员被就地免职,作为一般教职工安排。
2.局部工作单项评估。评估工作坚持点面结合,在对整体工作进行综合评估基础上,重视对局部工作评估。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实行星级学校和五星校长评选制度。将学校工作分为教学管理、教育质量、队伍建设、后勤保障、安全卫生5个部分,分别进行评估。各学校根据自身工作情况,就以上工作每学期向县教体局提出评估申请,申请评估项目可以是一项,也可以是数项。县教体局根据申请进行评估,评估合格的授予相应级别的星级学校称号,5项工作评估全部合格的学校,授予校长为五星校长。同时,定期对星级学校进行督导,不合格的取消其星级学校称号。通过评选星级学校,各学校既能够找到自身工作的优势.又能够明确不足与差距,学校之间取长补短,比学赶超,有力地促进了整体工作。
四、发展人,打造人才培养的新平台。
发展人是全新的学校管理理念,是人本化管理的最终目标。它既是指发展教师的能力,也是指发展学生的能力;既是发展当前,更是顾及长远。就教师而言,主要是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就学生而言,则是注重个人的特长,提高其生存、发展能力。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水平。以培养和发扬“兢兢业业,無私奉献,尽职尽责,追求卓越”的教育团队精神为目标,我们每年在全县教育系统集中进行一次教育活动,对广大干部职工进行敬业爱岗、为人师表的职业思想教育,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坚定的职业观。我们先后开展了“为师表、树形象讲师德、尽职责、创一流”等一系列教育活动。以培养“不干则已,干则一流”的工作作风为目标,鼓励人们勤于学习、敢为人先,努力做“顶尖”的人。干部和教师每天政治、业务学习时间不少于两小时,每学期至少学习一本教育理论著作,写出不少于两万字的心得体会。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每年春秋两次聘请全国知名专家,对全县干部和教师作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报告,组织县直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各乡镇学校正副校长,到省内外名校蹲点学习半个月以上,确保教育思想和教学管理不落后。
2.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育人质量。一是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在有关年级进行新课程实验,实施信息技术教学,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进行分片联研,在初三和高三年级实施分流教育,大力实施实验教学,现已顺利通过省“实验教学普及县”工程验收。二是积极实施“农科教结合工程”,根据农村教育大县实际,坚持教育、科技与农业相结合,制订农科教结合实施方案,在各初中学校开设实用技术教育培训,使学生初中毕业后至少掌握两门以上的实用技术。同时,农村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进村向农民传授科普知识,提高其科技兴农意识和能力。为搞好这项工作,县乡分别成立了农科教结合指导小组和办公室,农村中小学成立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学校。各乡镇、各学校根据职业教育贴近市场、灵活性强的特点,结合区域经济实际,制订了培训计划,根据计划积极组织编写了地方教材或校本课程。农科教结合工程实施3年来,共为农业和农村工作培养各类专门技术人才3万余人,教育为农业和农村服务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3.发展校园文化,优化育人环境。校园文化是师生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观、作风和行为准则的体现。它对学校的管理既是无形的、又是有力的,使师生自觉接受校园文化中蕴含的准则,产生潜在的压力和动力,让每个教师对工作充满责任感,让每个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在学校管理中,我们将文化建设融入制度建设中,创造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优化育人环境。各学校定准主题,科学规划,加大投入,校园文化建设搞得丰富多彩。仅2003年一年,全县累计校园文化建设总投入316万元,新建灯箱、影壁和喷绘画等80余块,文化壁画100余幅,50米以上宣传橱窗15处,图书角橱500余个,新增图书40多万册,开发隐性课程18种,设置大小警示牌1500余个,名言警语800余幅。当步入每所学校,校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墙壁绿地、室内室外,无不透出文化的理念,凸现人文气息,校园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
通过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教育内部的活力不断增强,各项工作进一步规范,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教育事业得到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正以其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加速推进着沂水由教育大县向教育强县的目标奋进。我们有理由相信,沂水教育的明天会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