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题:激情,语文教学的生命

2004-04-27

人民教育 2004年21期
关键词:激情语文课力量

【编辑语丝】激情,是语文的底色。

但所有陈述“语文何为”的句子,似乎都没有把激情直截了当地置于重要的位置。我们说,语文是对诗意的追寻;我们说,语文是要呵护学生心底最柔软的东西;我们说,语文是要为学生打好精神的底子。可是忘了追加一句,所有这些理想的信念,无不需要激情的支撑。教师没有了激情,追寻诗意的课堂就成了一句空话。

语文课往往是靠激情获得力量的。许多人在回忆自己的精神发展史时,都会提到语文老师的人格魅力,提到语文课堂的情感温润,甚至他们的生命轨迹,可能就是由一堂充满激情的语文课偶然决定的。下文中龙小华老师选择当教师,不就是因为倾倒于大学时代吴老先生课堂上的激情风采吗?反之,一堂没有激情涌流的语文课,是无力给学生的心灵留下印迹的。请回忆一下,中小学时代那么多语文课,哪些课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非是流淌着激情的,除非是拨动了你心弦的,你才会梦牵魂系,刻骨铭心。

非但语文课,就是其他学科甚至理科的课堂,也同样需要激情的滋润。什么样的教师算是优秀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以为最简单实用的定义,就是他有本事让学生对自己所教的学科如痴如醉,也就是说,他能点燃学生对本门学科的激情。就像心灵只能由心灵唤醒一样,激情也只有激情能够点燃。一个不热爱数学的老师,是难以让学生对数学痴迷的。激情,是所有教育者应该具备的品格。

那么,激情是什么?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确,激情有其难以说清甚至非理性的一面。但如果把激情窄化为与理性相对的本能冲动,那么激情与仅仅愉悦感官的快乐和对这种快乐的追求之间,就没有本质的区别。这样的“激情”不过是心灵苍白甚至是物欲横流的产物。现在许多课堂上流行的就是这种“激情”,比如语文课上矫揉造作的所谓的个性化朗读、没有真情的声泪俱下的表演、没有心灵碰撞的热闹的对话,等等。我们不知道,这样的“激情”会把课堂引向何方。

所以,我们对激情作了一个明确的限定:对有价值的目标的执着追求。她热烈的力量来自心灵的深处,但促使她迸发和指引她前进的则是理性的判断。大哲罗素在《我为何而生》中写道:“三种单纯而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那就是對于爱情的渴望,对于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心腑的怜悯。”爱情、知识和同情,都是非常高尚的目标。对它们不屈不挠的追求一激情,就构成了罗素的一生。由此可知,要让激情成为人生积极的力量,首先就要懂得欣赏心灵的美丽,与高尚的灵魂交流。一个直面学生精神世界的教师,必然明白自己应该怀抱怎样的激情,明白自己在激情面前应该是什么样的角色——教师,是为求知而生的,是为良知而生的,是为世上所有美丽的东西而生的。

激情不仅能改变课堂,而且能改变教师的人生。有研究者指出,专家教师和非专家教师的关键差异在于他们如何回应工作环境。专家教师善于在行动中获得知识,常把自己的角色理解为“引领变革”的人,更愿意不断反思自己的经历和质疑看似“没有问题”的问题以及积极回应挑战。但是,是什么使他们这样孜孜不倦地创造性地回应工作上的挑战呢?是激情。特级教师窦桂梅在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时就说过:“做一个富有激情的老师,是我的教学追求;富有思想,则是我一生的追求。”

一堂课拥有了激情,教育将获得刻骨铭心的力量;一个教师拥有了激情,生命将因此而灿烂。

猜你喜欢

激情语文课力量
语文课文
萌动的激情
图志
我们的激情瞬间
户外激情
最快乐的一堂语文课
麦唛力量 (一)
孤独的力量
怀疑一切的力量
语文课代表的病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