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学校如何指导和帮助学生选课

2004-04-26石鸥

人民教育 2004年17期
关键词:任课教师手册学分

石鸥

新的高中课程方案对传统课程的最大突破和超越就是大大增强了学生对课程的自主性和选择性,这也正是此次高中课程改革的主旨和核心价值,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学生能否科学、有效地选课就成为关键。因为新的高中课程方案在拓展选择和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学生盲目选择的可能和风险。所以学校对学生选课进行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从我们模拟的情况来看,学生在选课上的主要问题表现在:所选科目(模块)与自己的预期发展方向不一致:所选内容随意、杂乱,平均分配学分;学生选课只考虑眼前兴趣,没有长远规划:不考虑基础学科的重要性;没能正确认识自己的潜力、特点和基础等。原因可能是,部分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畏难心理与急功近利的思想,考虑的主要是怎样容易地获得学分: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不正确:部分学生对课程结构,包括学科内部的衔接关系、必修与选修的关系、模块与模块之间的关系、毕业学分与可选择的学分的关系等缺少必要的了解。

必须指出的是,对学生在选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正确看待。不能因为学生选课出现了问题,就推断学生缺乏选课的能力进而不让学生去选择,关键是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选课指导;另外,学生的选课既不可能一次到位,也不可能十全十美,出现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也是允许的,学校应加强选课指导制度建设,帮助学生在选择中学会选择。可以这么说,学生选择能力不高不是因为选择,而是因为缺乏选择。我们的学生几乎是在教师和家长的包办下成长起来的,他们从来就没有机会真正对自己的大事进行抉择。

为尽量避免学生盲目选课,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渐学会选择,必须建立有效的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包括班主任制度、学生咨询制度、辅导员制度和学生互助制度等,其中比较重要的是以下几点。

一、从组织结构与功能上高度重视对学生的选课指导。

首先,学校要赋予全体教师指导学生选课的职责。这份职责和上课、批作业一样重要。

其次,学校可以尝试建立选课咨询机构或选课指导中心(可以单独成立这样一个职能机构,亦可赋予其他机构该职能)。该中心负责全校学生的选课指导,包括做好选课前的宣传和动员工作,让教师、学生、家长充分参与进来,充分了解高中课程方案,了解学校的开课方案,了解学生的选课基础:负责编制《选课指导手册》并及时发给学生使用。在我国,一般每所高中特别是重点高中都配有学生心理辅导人员,而且学业辅导本来就是心理辅导的一个重要内容,所以对心理辅导室的功能和人员进行重新规划和整合,在此基础上把它变成负责学生选课指导的实体部门,班主任和其他教师进行协作指导,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思路。

二、编制科学实用的学生选课指导手册。

我们认为,在建立有效的学生选课指导制度的过程中,《选课指导手册》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情况是有差别的,因此不同学校所编写的选课指导手册也不尽相同(有的也叫做选课指南)。但无论是什么样的选课指导手册,科学而实用是其基本要求,其构成要素至少应包括:

第一,编制该手册的目的、意义。

第二,高中课程总体结构的介绍。最好以图表的形式,简单明了地表现高中新课程结构。

第三,毕业要求。必须首先明确而仔细地说明学生高中毕业所必须具备的各种条件。其中,最为核心的是毕业的学分要求。如:毕业要求的最低总学分是多少,最低必修学分是多少,最低选修学分是多少,这当中,又有多少必须从选修I中获得,多少必须从选修II中获得等,都应在《选课指导手册》中得到体现。

第四,关于学分的分配与获得、成绩的换算。从合理分配学习负担与学校实际条件的角度上来说,一般是不允许学生的学分在不同年级(学期)差异过大的。因此,学校应该在《选课指导手册》里提出各年级(学期)的大体学分要求。一般来说,学生选修了某一门课程并通过了考试或考核,就可获得这门课程所对应的学分。学校在教学活动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学生学习成绩的统计问题,那么学生学习成绩是统计各科原始分,还是采用别的计算标准?许多学校采用“平均绩点分”来计算学生成绩,但“平均绩点分”怎样从具体分数或者具体等级换算过来的标准并不一样。各校对这些问题应该先有个统一的规定,并且在选课指导手册中说清楚。

第五,关于考试不及格的处理。如果学生选修了某一门课程,但又没有通过该课程的考试或考核,学校准备如何处理?是要求补考?还是要求重修?还是允许放弃该门课程而选修其他课程?时间和费用怎么处理?这些问题最好都在选课指导手册中有所说明,以便学生、家长做出更加全面和慎重的选择。

第六,选课程序。这一内容我们在《人民教育》2004年第12期的文章中已经有所分析。

第七,課程说明。主要指具体课程的简介,包括课程名称及代码、课程内容简介,是必修还是选修,课程学分数,选修该课程的条件(如是否需要先修课),考试或考查方式等基本要素。课程说明最好分学习领域来进行,对每一领域整体规划和解说。在每一领域中给出将要开设的课程和选修的模块,如果可以,最好给出这些课程或模块之间的关系图,并给出大体的选课建议。这样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明白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课程之间的关系。学校也可以根据课程的不同类型(必修课程、限选课程和任选课程)来设计课程说明。课程说明可以简单,也可以详细,比较详细的课程说明一般包括:课程意义和内容介绍、选课条件、任课教师、评价方式、课外作业量、上课地点和时间、学分,等等。略写只要写出课程大致内容、选课条件和教师即可。

第八,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特殊内容的管理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学生选课指导手册分最不宜太大,否则会增加阅读负担和经济负担:学生选课指导手册的编写还必须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以免因变化过大过于频繁而引起学生和家长的不适应与不信任。

我们在文后附中美两份不同的指导手册包含的主要内容供参考。

三、探索学生选课指导的导师制。

针对新的高中课程方案的本质特征,为了避免学生盲目选课,除了成立选课指导中心、编写和发放选课指导手册等措施,我们特别推荐学校试行学生选课指导的导师制。国内外均有经验表明导师在学生成长中的价值与意义。实行导师制可以有效地减少学生盲目选课情况的产生,也有利于学分制下学生的管理,更是学生走班学习形式下的学生管理的新途径。导师制可以确保所有的学生进入高中后都有一个导师指导,三年基本固定不变。这有利于师生间的相互了解,同时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导师制的确立是新的高中课程方案下的一种管理创新,将带来学校文化的重建。

(一)两种不同的导师制。

导师制可以有两种方案,一种是本年级教师指导本年级学生的方案,另一种是全校教师指导本年级学生的方案。下面我们分别分析其利弊。

方案一:本年级教师指导本年级学生。

该方案的核心是学生入校后,由本年级所有任课教师担任学生的指导老师,每位老师指导一定数量的学生。指导老师和学生一经确定,基本保持三年不变,即从入学到毕业。教师不再增加学生,直到所指导的学生毕业再分配新学生。第二年和第三年入学的学生将分别由另外的教师指导。

这一方案的主要优点是:

第一,由本年级任课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学生一入学就要听这些教师的课,就要与这些教师打交道,便于师生快速了解与沟通。

第二,由于每个年级的任课教师相对固定且教师人数较少,便于学校组织,也便于班主任与他们协调。

第三,三年内同一导师指导下的学生相对固定,学生之间会更加熟悉一些,便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帮助。

第四,教师指导的学生一经确立,就不会轻易增减,教师的负担没有新的增加,而且随着对工作的熟悉,导师的负担有可能越来越轻。

第五,先由部分教师进入导师制,他们可以先积累经验,总结教训,有利于帮助后进入导师制的教师。

第六,由于每一个教师指导的学生都在同一个年级,这对于建立以年级为基础的教师组织和进行年级活动有利,也便于调动教师与其指导的学生参加学校大型的年级活动与竞赛的积极性。

该方案的主要缺点:

第一,因为只有本年级任课教师当指导教师,其他教师没有加入,这就导致在新课程方案实施最艰难的第一年易形成高一任课教师是参与者,而其他年级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是旁观者的局面。

第二,因为只有本年级教师当指导教师,本年级教师数最有限,师生比大,这就导致指导教师一开始就要指导比较多的学生,负担较重。

第三,同一教师指导下的学生都是同一年级,不利于学生跨年级交流,新入学的学生得不到高年级学生的帮助。

第四,对于那些教师不参加年级循环(即有的教师一般只教高三,而有的则只教高一)的学校,该方案不宜实施,因为高一年级任课教师都已经当上了导师,而第二年这些教师虽然还是高一的任课教师,但他们不能再当导师了,必须由其他非高一任课教师来当导师,这样就丧失了上述一些优点。

方案二:全校教师指导本年级学生。

该方案是指本年度新入学的学生分配给全校教师来指导,下一年新生进来之后,又将学生相对平衡地分配到各位老师名下。以后以此类推。每一学年每一个教师都要增加新学生。

该方案的主要优点是:

第一,有利于调动所有教师迅速参与到课程改革中来。学校所有教师在新课程实施的第一年基本都担任学生的指导教师,都在第一时间参与到新课程中来,能促进教师尽快了解新课程精神、新课程结构等,有利于新课程方案在学校的顺利实施。

第二,因为每一学年全校教师都当导师,所以第一学年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较少,有利于教师更好、更深入地了解每位学生。

第三,每位教师第一学年的指导任务并不重,其指导任务是逐年增加的,而他的指导经验也是逐年增加的,教师有一个逐渐的适应过程。

第四,同一导师带不同年级的学生,有利于学生进行跨年级交往,便于让高年级的学生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课程选择。

该方案的主要缺点:

第一,每一学年所有教师都分配有新学生,所以同一个行政班指导教师人数比较多(是第一种方案的三倍),会给班主任的组织协调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第二,在新课程实施的第一学年所有教师都进入学生指导体制之中,所有教师都是新手,没有经验可以借鉴。

第三,部分学生的导师没有担任(尤其是在第一学年)他们的教学任务,这对在第一学年特别需要教师指导的学生发展不利,对于加深师生之间的理解不利。

第四,因为每一个教师要指导每一个年级的学生,也即教师跨年级指导学生,这对加强年级组织建设不利,对学校的大型活动和竞赛增加困难,因为每一个教师都将分别在不同年级组织学生活动。

上述两种方案各有利弊,但比较而言,方案一的优势更为明显。因为尽管方案一有许多缺点,但这些缺点有的是想办法可以克服的,有的即使不能克服也不会带来太大的负面影响。而对于方案二来说,实施起来最大的问题就是每一个行政班的指导老师太多,班主任协调起来非常困难。因此,我们更倾向于采用第一种方案。学校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采用.也可创造性地提出其他更好的指导方案。

(二)导师的职责。

要当好学生的导师,必须追求以下几点:

第一,热爱学生、熟悉学生,多方面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情况、兴趣爱好、特长、家庭背景等情况。有强烈的育人意识,保持与学生的经常性接触,及时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生活上的各种问题和困难。

第二,优秀的导师必须具备多种素质:理解与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原理,了解社会主要行业的基本特點及从业要求,能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

第三,掌握高中以及本学校所开设的课程和各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帮助学生制订适合自身特点、能力、素质和就业目标的学习计划,帮助他们合理选课。

第四,熟悉学籍管理制度、学生成绩考核和管理办法,特别要熟悉学分制管理办法,向学生及时提供相关信息。

第五,掌握被指导学生的学习动态,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指导学生在学业上沿着比较合理的道路不断进取。

具体来讲,导师的主要职责是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合理分配学分,并为学生建立选课档案等。导师还可以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要组织者和指导者。总之,导师既要对学生进行科学文化知识上的指导,又要对学生思想发展、人格的形成作指导,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相统一。导师既要对所教班级的每一个学生负责,又要对接受其指导的若干学生负责。指导老师还要承担为学生提供就业和升学信息及指导、心理咨询、奖学金咨询、课余学习计划指导等多项工作。

(三)导师指导学生的原则。

1.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教师应时刻意识到自己在选课指导中仅扮演一个咨询者、帮助者的角色,导师的角色主要是“导”在指导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学习意愿,不能包办代替,更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选课能力,使学生在选择中学会选择。

2.因材指导原则。导师要充分了解学生,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业成绩、成长记录、特长与潜能等为学生做出合理的指导,不能“一刀切”,给学生提供雷同的建议。

3.科学性原则。导师不能随意给出建议,必须有科学依据。一要依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包括学生的气质性格、兴趣爱好、特长与潜能以及学生的发展意向和职业倾向等。二要依据学生的教育背景,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知识结构等。三要依据学生的家庭背景,包括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父母职业与受教育水平、家长对学生的期望等。四要依据社会背景,包括社会发展状况和趋势、就业现状、未来人才需求、高校招生动向等。还要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

附:我国某中学的《选修课学生选课指导手册》和美国某中学《选课指导手册》两本手册所包含的基本要素。

美国某中学《选课指导手册》

●给学生、家长/监护人的信

●指导与咨询

●考试

●四年的学程安排

●毕业要求

●职业计划

●教育发展计划

●职业路径

●课程描述

●综合信息

我国某中学《选修课学生选课指导手册》

●设置选修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高中课程结构简介

●各科选修课程的模块设置与内容简介

●高中各学科课程设计

●学校选修课选课清单

●学生选课须知

●学生选课流程图

●各學科模块代码

●2004—2005学年度选修课挂牌课

猜你喜欢

任课教师手册学分
学分
美食修炼手册
班主任要做好任课教师的推介工作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联手经营 形成合力
广东 开办终身教育“学分银行”
班级管理中任课教师的积极作用
《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四个关键问题——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
School Admission择校
兔兔自杀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