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业国际产业转移的特征与我国利用外资的趋势
2004-03-01杨丹辉
杨丹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纺织服装业获得了巨大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纺织服装生产和出口大国。在纺织服装业发展过程中,外商投资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加入WTO后,纺织服装业利用外资稳步发展,呈现出了一些新的趋势和动向。
一、纺织服装业国际产业转移的特征与方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全球纺织服装业内部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生产组织方式不断变革,使该行业的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特征。
(一)制造成本仍然是纺织服装业产业国际转移的根本动力
纺织服装业是较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效率、低成本是纺织服装业发展持续追求的目标。20世纪50、60年代,顺应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浪潮,纺织服装业进行了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发达国家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将纺织服装业的制造能力大量向亚洲“四小”、拉美的巴西、哥伦比亚以及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等劳动力成本低并具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国家和地区转移,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纺织服装业获得了较快发展,迅速成为世界纺织品服装生产、出口的主要力量。
20世纪80年代,随着亚洲“四小”等国家和地区步入工业化的中后期,这些国家和地区相继开始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这一时期,由于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及对外开发速度加快,特别是随着中国大陆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纺织服装业的外资逐步向中国大陆、越南、印度、巴基斯坦等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转移,使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纺织服装业利用外资在其利用外资总额中的比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或波动。
(二)国际产业转移的领域向纺织服装产业链的上下游环节延伸
相对而言,纺织服装业的最终产品制造环节进入壁垒较低。不少发展中国家的纺织服装业在接受了发达国家转移生产能力的基础上,逐步具备了通过国内积累实现自我发展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纺织服装业国际产业转移的步伐并未因此停止,而是其转移的重点领域和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纺织服装业的大跨国公司开始在纺织原料、高级服装面料、染整等产业的上游环节以及设计、展示、营销等下游环节进行大规模的海外直接投资。纺织服装业产业转移向上下游领域的延伸为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投资的纺织服装企业以及当地企业提供了更全面的配套,有助于在当地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从而完善产业链条,进一步降低生产和销售成本。
(三)外包成为纺织服装业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方式
目前,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下,纺织服装业的“外包”已经不再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代工”和“贴牌生产”(OEM),外包业务的范围从成品加工逐步扩展到了纺织原料和纺机研发、产品设计、展示、营销等更多领域。一方面,纺织服装业出现了越来越多从事研发、设计、展示、营销的专门公司,这些公司凭借其突出的核心能力掌控着行业的战略资源;另一方面,随着发展中国家纺织服装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及其设计能力和产品质量的改进,其中一些企业已经不再被动地接受发达国家大跨国公司的资产转移,而是更广泛地参与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体系,其作为合同制造商在行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有所提高。外包的发展使纺织服装业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式更趋多样化。同时,需要强调的是外包并不排斥资产转移,相反,外包为全球纺织服装业内部的要素流动和资源整合提供了更加灵活、多样化的组织方式。在这种方式下,纺织服装企业可以结成多种有效的分工和战略合作关系。
(四)需求个性化、技术创新与纺织服装业的外资回流
近年来,在需求个性化和技术创新的共同作用下,纺织服装业出现了外资回流的现象,即一些发达国家撤回了在发展中国家的部分投资项目,转而在母国或其他发达国家生产。如日本著名服装公司ON WARD、三阳商会、第一纺织等服装企业相继将在中国、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部分生产计划撤回日本国内。此举不仅可以使生产更接近主流市场,以适应产品周期缩短、需求个性化的要求,而且有助于通过生产布局的多元化克服海外投资的风险。需求个性化和技术创新为纺织服装企业实行差别化经营营造了更广阔的空间,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发达国家企业在面料开发、产品设计和营销等环节固有的竞争优势,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纺织服装领域国际产业转移的门槛。劳动力优势已不再是吸引外资的惟一因素,而培育综合性优势则成为引资的关键。
尽管部分外资回流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纺织服装业要素国际流动的区位指向,使纺织服装业产业转移出现了双向互动、有进有出的态势,但从长远来看,劳动力成本仍将是纺织服装产品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纺织服装业的生产能力由高劳动力成本的国家和地区向低劳动力成本的国家和地区转移是纺织服装业产业转移的主流,而资本回流则是其支线。这两条线路流量的大小将由纺织服装业未来的市场需求、技术创新和生产方式变革共同决定。
二、外商投资对我国纺织服装业发展的贡献
1983—2003年,纺织服装业合同利用外商投资项目数约占全国合同利用外商投资总数的10%,合同利用外商投资额约占全国的5%。
受上述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内投资环境变化的影响,我国纺织服装业利用外商投资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79—1991年为初始发展阶段。以港、澳、台的中小项目为主,协议外资项目数和协议外资金额呈渐进式增长;第二阶段1992—1995年为高速增长阶段。外商投资呈跳跃式发展,项目数和外商投资金额大幅度增长,独资的大项目逐步增加;第三阶段1996至今为调整提高阶段。外商投资的协议项目数和协议外商投资金额均出现了下降趋势。外商投资的阶段性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纺织服装业产业国际转移固有的特征和规律。
总体来看,外商投资企业带来了资本、品牌、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发挥了我国劳动力资源的优势,推动了纺织服装业的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扩大了纺织服装业的出口能力。外商投资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资产总额、产品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四项主要经济指标约占全国该行业的20%,尽管近年来呈下降趋势,仍达到了45%左右。
三、纺织服装业利用外资的新趋势
一是投资方式中外商独资企业呈明显上升趋势,并由直接投资转向并购、嫁接改造等多种形式。大跨国公司以并购的方式调整在华投资布局,并迅速掌握了投资项目的控股权。二是外商投资的来源趋于多元化。目前我国纺织服装业外资的来源已从港台澳地区更多地转向了美日欧地区,这些国家的外商更注重我国的工业整体配套能力、巨大的国内市场以及高端产品的生产条件。三是投资企业规模呈扩大态势,大项目、大企业明显增多。世界纺织服装业的大跨国公司均已在华建成或正在建设大型的投资项目,其中一些跨国公司在华建成了多家外商投资企业。四是投资企业的总体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投资领域逐步向纺织服装产业链的上下游辐射,但投资行业结构仍以纺织、服装业为主。五是从投资地区分布来看,外商投资虽然仍集中投向东部沿海地区,但已经出现了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态势。
纺织服装业外商投资的这些新变化与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大背景密切相关,同时也表明由劳动力成本驱动的产业转移及其引发的外商对中国纺织服装业投资热潮已经告一段落。大跨国公司将利用产业集聚效应,致力于在中国形成、完善纺织服装业的内部分工体系,大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四、对策建议
从纺织服装业国际产业转移的规律以及我国利用外资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吸引外资的主要因素正由丰富、低廉的劳动力逐步向劳动力、市场、技术、供应链等多元化的区位优势过渡,同时,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实力的增长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中国纺织服装业的纺织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自我积累规模,并具备了对外投资、向制造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转移生产能力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应调整外资及其他相关政策,以适应纺织服装业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形势,促进纺织服装业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的共同发展,全面提高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快纺织服装业由大转强,使我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纺织服装“世界工厂”。
(一)培育多元化投资主体
政府应进一步减少私人投资的障碍,完善中小企业的投融资体系,并从企业家资源开发、信用关系培养、创新氛围形成、产业链整合、劳动力流动、专业市场和营销渠道建设等多个层面,建立产业发展的长效动力机制,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使我国纺织服装业的投资主体逐步趋于多元化,以避免产业转移和外资流动对纺织服装业发展带来的冲击。
(二)吸引大跨国公司对纺织服装业投资,优化产业链,完善产业体系
目前,我国纺织服装业仍具有吸引外商投资的有利条件和较大空间,今后,一方面,要继续优化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促进因东部沿海地区成本上涨而意欲转移的资本向中西部流动,以提高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水平,防止纺织服装业外资大量外流;另一方面,为纺织服装业大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创造条件。在跨国公司的全球布点中,争取获得其产品价值链的关键环节,从而完善纺织服装业的产业体系,进一步提高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国际分工地位。
在吸引大跨国公司投资的过程中,各地应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战略,对引资的重点领域进行重新定位,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扩大规模经济。同时,各地区之间应协调引资战略和政策,克服地方保护主义,消除地区性的市场进入壁垒,促进地区间人才、资源流动,为各地区纺织服装业跨国公司之间以及跨国公司与内资企业之间的竞争扫除政策障碍。
(三)积极推行“走出去”策略,加大纺织服装业对外投资的力度
随着我国制造成本的攀升,一些有实力的纺织服装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到境外投资设厂。目前,我国对外投资的政策体系尚不完善。为帮助纺织服装企业有效规避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在纺织品出口方面设立的各类门槛,引导纺织服装企业成功“走出去”,2004年,商务部制定了《在亚洲地区开展纺织服装加工贸易类投资国别指导目录》。在此基础上,国家还应进一步开放对外投资的领域,简化相关审批手续,并为有意到海外发展的纺织服装企业提供必要的咨询、培训和推介服务,以减少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