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原色
2003-04-29村夫李坤山
村 夫 李坤山
楔子
1.一步一个脚印的履历表
2002年7月1日,谷城县委大礼堂。谷城县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一周年大会正隆重举行。今年的庆祝活动十分特殊,不是请书记讲党课,也没有表彰优秀党员。而是请全县廉政标兵给党员干部们作廉政报告。当主持会议的县委领导宣布:“下面给我们做报告的是县检察院检察长饶明达同志,他报告的题目是‘秉公执法终不悔。”台下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掌声热烈的程度表达了全县干部群众对这位外地交流到本县的检察长的态度,在这之前,《今日湖北》月刊、《襄樊日报》曾以显著位置刊发了报道谷城检察院全面工作的通讯《铁肩担道义,清廉写忠诚》;《谷城日报》、中共湖北省纪委《楚天风纪》、国家监察部《人民监察》分别刊发了报道饶明达个人事迹的通讯《勤廉楷模》;2002年10月,经湖北省检察院推荐,湖北电视台《焦点透视》栏目来谷城录制了《人民满意的检察官——饶明达》和反映谷城检察院干警风采的系列专题片,在党的十六大召开前夕连续播出,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巨大反响。谷城县人民检察院和检察长饶明达清廉执法和服务经济建设的事迹引起了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笔者受《检察日报》湖北记者站委托,负责撰写反映饶明达事迹的通讯报道。为了真实全面反映饶明达的工作,笔者循着饶明达工作的踪迹进行调查走访后写出了这篇报告文学。读者读过这篇文章,或许会对这位检察长的曲折的人生历程和丰富的内心世界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饶明达,1952年出生于湖北南漳县巡检镇甘溪村;
197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1976年复员回乡担任本村民兵连长;
1977年任村党支部书记;
1978年特招在公社信用社工作;同年任公社人民武装部部长;
1979年任巡检区人民武装部部长,区党委委员;
1984年任巡检区党委副书记;
1987年调任雷坪乡党委副书记;
1989年任巡检镇党委书记;
1995年被襄樊市委评为模范乡镇书记被破格晋升为副县级;
1996年任南漳县检察院副检察长、副书记;
1998年任南漳县检察院检察长、党组书记;
2000年2月任谷城县检察院检察长、党组书记;
2002年被中共谷城县委评为勤政廉政楷模……
2.少年艰辛中萌生出兼济天下的责任感
甘溪是个深藏在大山皱折里的小山村。它位于南漳县最偏远的西南角,山脉水系与远安和保康紧密相连;由于远离县城——在没有公路没有电话的年代,两百多里的实际距离在人们心理上的感觉如同外国一样遥远。世代的甘溪人在封闭得几乎与世隔绝的小山村过着桃花源里那种“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悠闲日子。然而,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期,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却缩短了它与外部世界的距离,一种神奇的力量使从不关心山外事物的人忽然变得浮躁起来,一些平素连树叶掉下来都怕打破脑壳的山民胆子突然大起来。他们明火执仗地成立了“造反”组织,公然将他们认为在当地最有权威的公社和大队干部们称为“走资派”,并将他们手中的权力夺了下来。后来又将战果扩大,将凡是在外吃公家饭的体面人物都纳入了打击范围。既然是革“文化”的命,一些吃文化饭的人便成了重点打击目标。北京揪出了吴晗为代表的一大批文化人,北大、清华等一批著名学府的专家教授也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远在甘溪山村的人们为了表示与北京保持一致的革命态度,便以庄稼人的精明,照葫芦画瓢地将本地一位学问最高的人,也是一直被村里人视为楷模的人——在甘溪中学当教导主任的饶老师当作“反动学术权威”进行批斗。
饶老师不满十五岁的儿子饶明达看着这突然变得怪异的世界感到十分迷惘。他不明白宁静安谧的小山村为何变得这样狂躁,原本世代以来一直相亲相爱的人们一夜间竟变成了仇敌。人们相互攻讦,无情斗争,恨不能你吃了我、我吃了你。饶明达不知这仇恨始自何时,来自何方。而那些素不相识的人对他这个十五岁的少年的仇恨更让他不可理喻。他从小以父亲为榜样,处处与人为善,对认识和不认识的父老乡亲都尊崇有加。在他年幼的记忆中从未得罪过任何人。可是这些在一夜间疯狂起来的人们却对他充满了仇恨。他们把他的父亲斗得卧床不起,进而把仇恨的目光和折磨的兴趣转到他头上来。不让他读书对他管制劳动似乎还不解恨,他们折磨他的手法到了惨无人道的地步。凡是队里最重的活都派到这可怜的少年头上。十五岁的饶明达根本没有问一问的权力,他只能把不明不白的屈辱压在心底,逆来顺受地默默承受着一切。用自己幼小单弱的身子干着比强壮劳力更重的活,他使出吃奶的力气拼命地干,希望用自己虔诚的心灵和踏实的劳动来减轻人们对他的仇恨,改变自己的处境。
多少年以后当了区委书记的饶明达记起这段经历时,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也使他对国家法制和人的生命进行深层次思考。因此在他后来担任区委书记和县级检察机关的主官时,他心里总是有一种肩负天下苍生的沉重责任感。也许正是这幼年时代的痛苦经历成就了饶明达。
在后来的人生道路上,他珍惜每一个机会,只要给他工作机会,饶明达就会用一颗赤诚的心披肝沥胆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使他在每一个并不显眼的岗位上把作用发挥到极致。当文革最疯狂的阶段过去,社会开始恢复理性之时,父亲恢复了名誉,饶明达也于1970年被作为回乡优秀青年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部队,他连年被评为五好战士、五好班长、后来作为提干对象抽到团部做政治工作。但命运再次在关键时刻考验饶明达,组织上正在为他办提干手续时,赶上小平同志恢复工作抓军队大整编,停止从战士中提干,军队院校却又没恢复招生。部队首长十分舍不得这个优秀的政工干部苗子,留他工作到1976年,派一位政治干部代表部队首长送他回乡,并十分负责地将他在部队受重用情况和工作能力向地方党组织介绍。地方党委当即安排他当了村里的民兵连长,很快又转任党支部书记,第二年公社将他录用为亦工亦农的信用社干部。接着又调任公社武装部长,因工作出色,次年又调任区武装部长。在任区武装部长期间,饶明达勤勤恳恳地献身人民武装事业,抓民兵素质训练、抓全民战备教育,工作十分出色,连年被省军区和武汉大军区评为模范单位。
1984年,他改任巡检区委副书记兼任巡检镇委书记;在1987年撤区并乡中改任雷坪乡党委副书记,1989年再度调回巡检镇,担任这个南漳南部最大乡镇的党委书记。
上篇:“卞和献玉”桑梓情
3.“春蚕到死丝方尽”——他以一片赤子之心带领山民挣脱贫困
“要引导农民选择产业,决不能简单把农民推向市场!”
巡检是个古老的历史名镇,也是宜昌远安与襄樊地区交界处的最大集镇。可是由于长期以来左的思想在农业种植上的形而上学,使整个农村陷入贫困之中。位于荆山山脉腹心地带的巡检镇,远离县城二百二十多里,全镇虽有二百五十平方公里版图面积,人均耕地却不足一亩山地。亘古不变的玉米——土豆耕作模式难以维持山民起码的温饱。改革开放十多年了,全镇农民人平收入不足四百元,全镇两万多山民始终在贫困线上挣扎。
1989年底,巡检镇党委书记再度易人——土生土长的巡检镇人饶明达被县委从荣获全县“十面红旗”的雷坪乡调回巡检。饶明达回乡当了一把手,深深了解饶明达的乡亲们高兴了,心想,这回巡检人有希望了!但不知他这次回来是扎根还是中转?面对家乡的贫困状况,面对家乡父老乡亲们艰难窘迫的生活现状,饶明达动了真情,解放几十年了,可是乡亲们仍然在饥寒交迫中苦挣扎,作为一名党的基层领导人,他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他迎着干部群众热切期盼的目光,在全镇党员干部大会上坦诚地表态:“作为党员干部,升降去留一切服从组织,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不改变家乡贫困状况,我是不会离开巡检的!”决心是下了,但要让这个既不靠城,也不靠海,既无区位优势又无资源优势的类似边城的深山小镇脱贫致富谈何容易!饶明达开始重新审视家乡的贫瘠山地。他认为,巡检必须走一条符合自己特点的路,把劣势转换为优势。首先要改革那种“包谷+土豆”的传统种植模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当时的舆论导向正在宣传“把农民推向市场,让农民什么值钱种什么”。饶明达在党委会上提出:“农民走向市场是现代农业的必然趋势,我们应引导农民逐步适应市场,帮助他们科学地选择农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具体措施,而不是简单地将农民推向市场。”
“引导农民走出传统农业的贫困,科学调整山区农业产业结构是我们党委的重中之重!”在饶明达引导下,镇党委一班人发动群众以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围绕“到底什么是巡检的优势?巡检产业结构调整之路到底怎么走?”展开热烈的讨论。深思熟虑之后,饶明达把大家的目光逐渐引到他关注已久的一种灌木——桑蚕上来。巡检历史上有植桑养蚕的悠久传统,但是长期以来这优势并未引起人们重视。只有懂行的老太太们养两张蚕纸卖了丝换油盐,要一下子把强镇富民的“宝”押在这小虫身上,大家都还是感到有点“玄”。因为巡检人历史上吃过不少盲目跟风的亏。当年一些领导不顾实际,盲目掀起“苎麻热”、“长毛兔热”、从京郊引种“板栗热”等,结果劳民伤财,阴影至今还笼罩在巡检人心头。饶明达提出将桑蚕作为支柱产业的想法并非凭一时兴致。当年父亲曾用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感人诗句引导他怎样做人。从那时起他就对蚕这种奇特的昆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为蚕那种“蚕死丝尽”的精神所感染,也为它吃进桑叶吐出绸丝的特殊技能而惊叹,当干部以后饶明达开始了对桑蚕经济价值的研究。他多年来一直在搜集关于世界蚕茧市场的各种资料,已攒下了几大本厚厚的报纸剪贴。国内和欧美市场的蚕茧价格变化他都了如指掌。具有前瞻性的饶明达相信,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丝绸产品必将会越来越多地进入寻常百姓家。饶明达把这些资料拿到全镇干部大会上,拿到各村群众大会上,同农民一起细细算账,预测市场前景,论证巡检发展桑蚕的有利条件。“一亩地可放养四至五张蚕纸,每张纸可以产茧七十至一百一十斤,每亩桑田效益在两千至三千元之间。”饶明达把这账算给他认识的每个村民听。“巡检有大量可以利用的富余劳力,有二百五十平方公里的版图面积,植桑养蚕的山场潜力很大。”在当时东南风刮得许多人眼花缭乱,纷纷跑到沿海看西洋景时,饶明达却带着巡检镇的领导班子成员到湖南山区华容禹久村和安徽山区金寨等地靠植桑养蚕人平收入过两千元的地方考察桑园蚕山。干部们说“人家考察去海边,饶书记考察山里钻!一路途中住小旅馆,吃方便面,省吃俭用遭了不少白眼。”但却完成了巡检桑蚕大镇建设的科学论证。接着他和镇党委、镇政府的同志一起,村村宣传鼓动,宣传植桑养蚕的好处,介绍外地养蚕致富的成功经验。很快将全镇干部群众的认识高度统一起来。
“开发桑园要拿出当年修大寨田的精神!”
确定桑蚕作为脱贫支柱产业形成了全镇干部群众的共识,饶明达便提出一个人们久违了的口号——用当年修大寨田的劲头来开发桑园!所有的劳力都上了山,饶明达给自己和每个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划出责任区,实行镇领导包片,干事助理包村,各村党支部成员包组包户的大承包局面。千军万马一齐向沉寂的荒山开战。
作为开发总指挥的饶明达,他把铺盖卷搬到了山上,坚持同群众一起吃住在桑园开发工地上。白天同农民群众一样挖山开园,晚上在工地主持战地会议,处理党委的日常事务,制定下一步开发方案,每天熬到夜半更深直至通宵达旦。长期的超负荷的工作,使他身上乙肝、肾炎、荨麻疹等疾病先后复发,浑身软弱无力冒虚汗,上坡下岭奔波一天,端上碗却吃不下饭。知道他健康状况的干部们多次逼他休息,饶明达说:“群众的热情好容易才鼓起来,咱们当领导的可不能泄劲啊!”
饶明达一边挖山,一边在心里盘算一亩桑园养多少蚕、卖多少钱、想着一个农户一季蚕茧能收入多少钱,能否供一个学生读中学的费用和家庭的开支。想着巡检有多少农户,全镇靠蚕茧一年能创多少税,能否够镇上的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全然把自己的那个家忘了。把一双儿女丢给妻子一个人,妻子是法官,自己的业务工作也很忙。但为了不打扰饶明达,她多年来一直默默承担着家里的一切。不料有次在出差时摔断了胳膊住进了医院。万般无奈之下才托人打电话到巡检镇。接电话的人慌忙爬上山把饶明达从山上喊下来。镇党委用组织决定形式让饶明达去医院陪妻子一段时间。党委成员们再三向他保证:“饶书记你只管回去照顾伤员,山上的事交给我们吧!规划任务、质量标准都是你制定的,我们不走样的执行你还不放心吗?”面对组织的关心、妻子的期待,饶明达只好做好工作安排准备下山,临行前他千叮咛万嘱咐,把各村开发工地的情况和注意事项一一交待好了才下山。可他到医院呆了半天就像离开了半年一样,不停地在病房里走来走去。深深了解他的妻子看到他神不守舍的样子,明白了他的心思。是啊,千军万马在山上苦战,作为统帅的党委书记怎么能在医院守着自己老婆?妻子对他说:“其实我只想看你一眼,听你说句话心里就踏实了,你到学校去给娃子们嘱咐一声就回山上去吧,只要你工作搞得好,我再苦也心甘情愿。”饶明达十分感激妻子的理解和支持。在妻子手术单上签了个字就匆匆赶回山上的工地。
党委书记钢铁般的意志和火热的激情感染了全镇干部和农民群众,桑园开发速度在不断加快,一座座长满荆棘的荒山被开发成整齐的桑园,一畈畈望天收的低产田也被整理深翻成桑园,开发中的许多困难也在饶明达这种精神感染下迎刃而解。最大的困难是资金,饶明达动用了自己工作几十年的关系,四处奔走求告借贷,各村群众看到党委书记为桑园操碎了心,心里十分感动,主动将本来已很艰苦的日子再紧一紧,把已降到最低的生活再挤一挤,一分一角节衣缩食,同镇领导共度难关。各村农民们提出“老头卖旱烟,妇女节油盐,小孩不要零花钱,一分一厘建桑园”;“一年少喝一斤酒,男人少抽一包烟,过年只吃半边猪,省下钱来买桑树。”群众们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饶书记建桑蚕大镇的支持。
经过一个冬春的苦战,第一期一万亩桑园计划完成后全部栽上了优质桑苗。从那以后,每逢冬春农闲,巡检人就二话不说上山挖桑园。在饶明达逐年开发、逐年建设,滚动发展的思想指引下,桑蚕作为巡检镇的主导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按照饶明达的规划一直往两万亩的目标奋进。一走进巡检,就会看见山上岭下田埂地边,到处清一色桑树,春天一片鹅黄,夏天一片葱绿,原本色彩单调的贫困山村呈现出勃勃生机。饶明达大胆进行农业改革,科学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农民致富的做法得到了中共南漳县委和襄樊市委的充分肯定。许多外地乡镇都佩服饶明达的眼光,赶来南漳巡检镇参观学习,但南漳是个使改革激进派折戟沉沙的县份,饶明达也无例外地必须面对一场严峻考验。就在桑树即将见成效的前夕,一股阴冷的风从外面吹了过来——
“巡检的自然环境能保全温饱就不错了,想在山上发财那只是主观愿望。”“当干部想出政绩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个人的热情不能代替现实……”
碰巧建桑园的第二年气候十分恶劣,整个夏天没有下一滴雨,新植桑园桑树幼小,桑叶数量质量都跟不上,影响了夏蚕生长,秋茧季节又赶上八十五天的连绵淫雨,秋蚕诱发了僵病、脓病,大部分农户又缺乏防治技术,植桑养蚕的农户未能取得预期经济效益。个别粮田面积留得少的户还出现了粮食亏欠。对于短视而现实的农民,未取得预期效益的失望情绪,加上少数甘于贫困贪恋那种休闲时光的懒汉的趁火浇油,使许多群众不加分析地附和这种观点,并且很自然地将此次种桑养蚕与前些年的“苎麻热”、“养兔热”联系起来。一时间,“蛮干”、“瞎指挥”、“劳民伤财”等议论充斥镇内外。个别无聊的人处于个人目的还给饶明达编了一首顺口溜“巡检出了个饶明达,带人湖南去考察,毁田种桑搞开发,为出政绩往上爬……”一个农民因蚕纸催青同赶上趟,错过了蚕茧收购时间,也把气撒到党委书记的桑蚕调整上来,他把误了节令没卖掉的一袋鲜蚕茧背到饶明达办公室里吵道:“你叫我种的桑养的蚕,你得把它给我变成钱!不然我回去毁桑种包谷!”
各种非难像山一样从四面向饶明达压过来。镇党委的同志们愤慨了。他们亲眼看到党委书记饶明达为了巡检农民脱贫致富操碎了心,累垮了身体,忘掉了个人的一切;他们亲历了和饶书记在一起,同农民一样在山上冬战“三九”、夏战“三伏”,忍饥挨饿挖桑园的艰苦日月;他们亲眼看到饶书记强忍着病痛跟农民一起挖山的感人场景;其实,真正制造不和谐音的只是极个别带有个人目的的人,对于饶书记,每个巡检人心里都有一本账。他调回巡检工作的几年中,大部分时间在基层村组搞调研,摸镇情,巡检的每一座山岭、每一道山冲他都走遍了。一年下来穿破几双解放鞋。哪个村适合种什么,哪个村天旱缺水,哪个村口粮田不足,哪个村有几户特困户,饶明达心里一清二楚。镇政府的干部都忘不了饶书记关心弱智人庹老大的事,这庹老大是个“哑糊”(意为痴呆傻汉),过日子“有粮一顿胀,没了翻眼望”,缸里没米了也不晓得说。饶书记每天路过他家门口,总要拐进去看看,摸摸米缸,揭揭锅盖。没米了饶书记就想办法,要么自己弄点粮票买点米给他,要么交待村干部由村里接济一些。那庹老大是个吃饭不知饱足的人,感谢的话也不会说一句,见了饶书记只晓得“嘿嘿”傻笑。山民们感慨说,“饶书记也像个傻子一样,他连个谢字都不晓得说,饶书记还是帮他,只有共产党的书记才会这样做!”指山崖的群众都记得,为了让他们结束世世代代黑灯瞎火的生活,饶书记大年三十前夕还在山上拉电线,直到家家户户燃起了电灯饶书记才回家和家人团聚。
……
饶明达以他一贯勤政廉洁、求真务实的作风和为群众办实事的精神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爱戴,饶明达的作风和精神不仅是党委的精神支柱,同时也是党委集体人格精神的体现。看到饶书记受到如此误解,党委成员们感到整个党委形象被扭曲了。于是党委成员们背着饶明达做出了几条决议,内容有:规模发展桑蚕是符合巡检镇情的长效产业,饶明达抓桑蚕大镇建设是执行党委的集体决议,党委以集体名义向上级反映情况,澄清是非……
“卞和献玉”的精神终于使巡检依托桑蚕产业走向初步富裕
对于经历过磨难的饶明达来说,挫折只能使他更加坚韧。当他知道党委的决议后十分感动,但却表现了出奇的冷静,他语重心长地说:“群众的脱贫的迫切心情我们应该理解,社会上的闲言碎语我们不必在意。只要我们心地无私,只要能让群众真正脱贫致富,个人受点委屈算得到了什么?巡检镇古代历史上出过一个叫卞和的人,他发现了一块宝玉,想献给国家,但却被昏庸的佞臣们诬为以石欺君,先后被不明真相的励王和武王砍去左腿和右腿。但卞和追求真理至死不渝,终于使宝玉得以面世,后人为了纪念他才把这块玉石叫作‘和氏璧。卞和的精神应该对我们有新的启示,那就是说,我们共产党人在追求真理中应该比卞和更坚定!”饶明达还说,我们不必急于辩解,消除误解的最好办法就是让桑蚕尽快获得预期效益,这就要求我们党委政府的同志们进一步转变作风,树立服务意识,完善桑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保障体系,确保群众在桑蚕产业中受益。卞和献玉的精神感染了饶明达,他像卞和那样以忍辱负重的态度对待误解和挫折,非但没有灰心,头脑更加清醒,发展桑蚕产业的信念更加坚定。他从前段的挫折中认识到,要想把巡检建成真正的桑蚕大镇,成败取决于科技含量的高低和普及程度。认准了方向,饶明达思路更加明晰。他提出要在全镇农民中增强科技意识,加大科技方面的投入,向科技要效益!饶明达在党政会上提出:要提高全镇科技意识,必须从党政领导做起。未来的桑蚕大镇不能有不懂桑蚕技术的领导干部!
在饶明达的带动下,全体镇干部和镇直服务部门的工作人员都报名参加了中国农业函授大学桑蚕专业的学习,将结业考试成绩在政府门口张榜公布,极大地激发了全镇群众学习桑蚕科技知识的热情。在不长时间里,所有的驻村镇干部都成了替群众解决技术难题的土专家。为了为镇里培养更多的技术人员,饶明达还与省教委成教部门联系,在巡检办起了湖北省第二所桑蚕技术中专学校,为镇里培养年轻一代的桑蚕技术员。镇党校也成了桑蚕技术培训基地,民兵、妇联、青年团及各村委会也在这里培训各自的技术骨干,为了向蚕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饶明达又请示县政府,成立了桑蚕技术服务站。服务站按季节巡回给桑农们讲课,轮流给蚕农们放映科教录像,帮助蚕农防治桑树和蚕蛹病虫害,为蚕农预测蚕茧市场行情,并且将养蚕各个生产环节按蚕龄编成操作日程印发给每户蚕农。一个完善科学的桑蚕生产服务体系在巡检建立起来。
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桑蚕业很快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继1993年初见成效后,1994年的春蚕和夏蚕给巡检人带来了期盼已久的惊喜和回报。巡检司村的妇女庹先华由于刻苦钻研技术,大胆引进新科技,每亩桑园产量达到五张蚕纸,每张蚕纸产茧九十多斤,每亩单产效益达到三千二百多元;白鹤船村青年农民陈士信又以每纸一百零五斤的高产打破了全镇单产记录,从而在巡检全镇掀起了一场科学养蚕夺高产的热潮,也给全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1994年,巡检全镇春、夏、秋三季共放养蚕纸四万多张,全年出售蚕茧一百六十多万斤,农民从中获得直接现金收入一千二百多万元!这一千二百多万元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可能不算什么,但对于一直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巡检农民来说可是一笔巨额的财富。在人均占有粮食一千零三斤的基础上,每年手里又陡然增加了一千多万元现金,使人均纯收入由他刚调回巡检镇时的不足四百五十一元增至一千三百五十五元,比植桑养蚕前增长了三倍;镇财政收入达到一百八十一万元,比桑蚕产业兴起前翻了一番还拐一了个弯;社会储蓄的增长更是喜人,仅巡检镇上农行储蓄所一家的社会存款总额就由桑蚕产业兴起前的二百零六万元猛增至七百八十八万元,增长了二点三倍!
蚕茧收入的现金像一股鲜活的春水注入进了干涸的死寂的池塘,贫困萧条的巡检镇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小镇上冷清了多年的供销社和大小商店突然红火起来,积压了多年的电视机、电风扇、电饭煲、摩托车之类过去在山区农民们眼里属于奢侈物件商品几天之内销售一空。小镇商店的营业员们面对农民们突然伸过来的百元大钞,忽然都遇到了找不开零钱的烦恼,一时都慌了手脚。巡检镇上两家新开的家电商店一个冬春就发了财,在从未卖过摩托车的五金商店,打听摩托车的农民一拨又一拨,营业员们一边紧急调拨商品,一边好奇的打量这些过去缩头缩脑的山民,心想他们哪来的钱,怎么突然一夜间“烧”起来了?
巡检镇的购物热情还波及到邻近的南漳县城、当阳市和远安城,一群小伙子相约到当阳一家伙买了十几辆摩托车,远安商场摩托车存货也被巡检农民一抢而空。这些突然潇洒起来的农民,着实让城里人吃了一惊!从1994年底到春茧上市,巡检全镇共购置了摩托车三百五十多辆,电视机、录放机、洗衣机等象征现代物质文明的商品很快普及开来。随着桑蚕产业的兴起,巡检从此结束了因缺钱而失学的悲剧,高清河村农民胡国庆两个孩子都考上了县高中,面对一万五千元的学费,胡国庆眼都没眨,不仅一袋子背到学校,回来时还又花九千元钱买了辆双排座汽车满脸春风地开回了山村……
前一年把一袋子没卖出的蚕茧扔到饶明达面前扬言要毁桑树种包谷的农民买了一挂大鞭来向饶明达道歉致谢。饶明达语重心长地说:“这点收入就满足了么?离真正的小康还差得远呢!”
成为湖北桑蚕大镇的巡检很快便声名远播,外省外县前来巡检取经参观的来了一群又一群,省、市新闻单位的记者也来了一拨又一拨,来巡检视察的省、市委领导来了一次又一次。在令人鼓舞的形势面前饶明达却十分清醒。他在总结几年来桑蚕支柱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又为巡检制定出了以桑蚕产业为龙头,以茶、药、果等多种开发为辅助,以矿产资源开发为后劲的多元立体经济格局的长远发展思路。饶明达对巡检的未来充满信心。他深信,只要坚持求真求实的作风,像开发桑园一样扎扎实实苦干五至十年,地处荆山腹地的巡检镇一定会成为一个农民富裕、集镇繁荣的现代化明星乡镇。
当年,中共襄樊市委报经省委批准,将饶明达的职级提成了副县级,在当时襄樊的近二百个乡镇中只有两个人获此殊荣,1996年饶明达被调任南漳县检察院任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
中篇:秉公清廉日月心
4.以作为求地位——“标杆效应”重塑谷城检察队伍全新形象
新岗位·新挑战
2000年1月已是农历春节前夕,南漳县人民检察院大门口,一辆标着检察标志的小车轻轻开了出来,身着检察官制服的饶明达坐在前排,深情地望着工作了四年的检察院,看着刚刚建起来的崭新楼房,回想着在共同的战斗中与同志们建立起来的感情,心里涌起一股依依不舍之情。车出大门后却停住了,饶明达催司机“不要停,直接走。”司机却说:“大家都在门口等您呢!”饶明达一看,果然见干警们全都守在大门口,齐齐向他行注目礼。自从听到检察长饶明达要交流到谷城县的消息,离情别绪便在干警们中弥漫。饶明达在南漳县检察院时间不长,从副职到正职只有3年多时间,可是却彻底改变了检察院的面貌,不仅还清了债务,为检察干警们建起了新的宿舍楼,把破旧的办公楼装饰得焕然一新,各项工作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局面,使南漳县检察院跃进了省五好检察院行列。赞扬和留别早已在欢送会上表达了多少次,这一刻那一双双眼睛里传递出来的是对战友奔赴新岗位的祝福。
“饶检,愿你在新的岗位上……”千言万语最后都溶化在一句话里。
饶明达原本是个多愁善感的人,此情此景使他在调动换防的路上一直眼眶潮湿。一种说不出的欣慰也一直萦绕在心头。离别的场面唤起他对人生的许多美好的记忆和深层思考。当初他离开雷坪乡到巡检镇时是这样,离开巡检镇到检察院时也是这样,每调动一次工作就要经历一次这样的场面,试想人世间有什么比得到同志的承认和战友的真情更宝贵呢?而他即将去报到的新岗位,等待他的又是怎样的局面?
迎接检察长的是一份冷冰冰的辞职报告
在饶明达印象中,谷城检察院在外面名声不小,每次省市各项评比都榜上有名。然而欢迎会一开过,饶明达刚进入角色就发现这里的情况与他的想象大相径庭——检察院陈旧的小院夹在两个县直单位新建的大楼中间显得十分寒酸,而深入进去一看,一百多个干警挤在十几间狭小的危房里办公,办案的车辆破破烂烂,一个五十多万人口的县检察院,三年办了两件案子,还出了一件赔偿案。县检察院作为国家机器,在社会上没有地位,到单位去查案子,人家把检察官放在又热又闷的楼顶上,要查账,人家拒绝提供,把账本从检察官头上甩来甩去,就是不给他们看。一位检察员同群众一起在街头接受了一个单位一包卫生纸的广告赠品,也被举报到检察院。检察官办案出差没有经费,甚至工资也不能兑现,全院干警的月工资平均不足四百元,一位干部领工资时七折八扣最后账上只剩下十多元钱,气愤得拂袖而去。
整个检察院士气低落,饶明达一到任,检察长办公室的凳子没坐热,就有一个干部向他递交了辞职报告。面对谷城检察院的被动局面,他知道现在正处于焦头烂额期间,这时他需要的是全体干警精神上的支持,哪怕一句鼓励安慰的话他也感到价值千金。饶明达十分希望这位干警留下来,他真诚地对这位干警说:“检察官是个令人尊敬的职业,好多人千方百计想进来,你怎么这样不珍惜呢?”那位干警伤心地说:“我这么大个人,在检察院干了这么多年,弄得连老婆孩子都快养不活了,在这里耗下去还有什么意思?”
饶明达出于对他个人负责的态度,说:“如果你确实想在商海里展现自己的价值,我也不难为你,念你在检察机关工作了这么多年,从你今后前途着想,是不是暂时办个留职停薪手续,站住脚了你就离职,如果不行随时欢迎你归队。”但那位干部坚决谢绝了饶明达的好意,表示去意已决,决不再回来。
这位干部最终还是走了,但饶明达却陷入了深层次的思考。检察机关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门,检察官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是个令人尊敬的职业。这位干部为啥这样坚定的离去呢?这主要是检察院的收入和社会地位造成的。当然社会地位不仅是指检察官职务本身,而是社会对检察院的不信任。在这个问题上作为检察长本身已深有体会。因为在他调来后三个多月,县检察院竟没收到一封举报信,难道谷城真的是一片世外桃源般的净土吗?从他间接听到的街谈巷议中分析,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只能说明群众对检察机关不信任。与举报职务犯罪情况相对应的是讨账的天天上门。这个讨账还不是经济欠账的债主。而是检察院前两年错办案件中受损害的索赔当事人,听说换了检察长便每天守在检察院要求新领导补办国家赔偿。闹得检察院不能正常办公……
这种局面使饶明达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想,组织上和全院干警都把希望寄托在新来的检察长身上,自己决不能让组织和同志们失望!饶明达快刀斩乱麻将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完之后,开始对今后的工作思路进行深入思考。他认识到,要改变检察院在社会上的形象,只有尽快改变检察院过去那种长期无所作为的状况,认真履行法律赋予自己的职能,配合党风廉政建设,顺应人民群众反腐败的强烈要求,加大打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力度,勇敢地承担起保障社会健康发展和优化经济环境的责任才能重新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随着饶明达对情况的进一步熟悉,在广泛征求广大干警意见的基础上,一套重新塑造谷城检察院形象的方略在饶明达心中逐渐清晰起来。
“勤政跟我干,廉政向我看!”检察长为全院干警树起新的标杆
针对谷城检察院的现状,饶明达同党组的同志们一起寻找改变机关形象的良方。他对党组成员们语重心长地说:“一个人,一个单位在社会上有无地位,完全取决自身对社会的贡献。检察工作是很受人尊重的职业,现在人民群众反腐败的呼声这么高,党中央对反腐倡廉这样重视,如果我们检察机关长期无所作为,党和人民能对我们满意吗?检察机关只有把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责任全面承担起来,在法制和廉政建设上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能,人民群众才会信任我们!”
饶明达在各种会议上对干警们讲:“有作为才能有地位,要想有作为就得有一支高素质的检察队伍,衡量一个检察人员是否合格的主要标准,首先是看他在邪恶势力面前腰杆子硬不硬,看他敢不敢办案!会不会办案!”
检察院党组全体成员一致赞成饶明达的看法:加大办案力度、优化办案质量、提高检察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是改变检察院现状的关键。结合县委正在开展的“三争”活动,在饶明达主持下,检察院党组成员带头在全院开展“争当思想解放的先锋;争当勤政廉政的表率;争当合格人民检察官”的活动。饶检带头向全院干警发出了倡议——“勤政跟我干,廉政向我看!”
这口号看起来朴实无华,但敢于喊出这个口号,却展示了一个共产党员心底无私的境界,一个基层检察长的强烈责任感。检察院党组成员紧随其后,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勤政廉政目标。饶明达认为,目标好订、口号好喊,一个单位风气的好转,关键看领导自身的行为。饶明达带头给作为“一把手”的自己制定了严格的生活制度,规定“车子不专、生活不奢、手脚不懒、便宜不占”并向全体干警公开,欢迎群众监督。不仅取消了人们习以为常的“一把手”专车制度,而且将院里原来一直由院主要领导专用的桑塔纳轿车拨给反贪局作为办案专用车,自己和所有党组成员及综合部门共用一台车,不分职务高低谁有急事谁使用。他从外县交流到谷城,不仅家庭无法照顾,生活上诸多不便,连最基本的吃饭问题也成了难题。管机关的同志嘱咐食堂尽量照顾好他的生活。但他却说:“炊事员总是要吃饭的吧?做饭的时候为我多下一把米就解决了嘛。”
他谢绝所有工作以外的宴请,每天同炊事员一起吃饭。一两个小菜往案板上一放便同炊事员一起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对检察长最大的考验是能否抵制办案过程中的说情送礼等不正之风。饶明达认为,一个检察官应该是正义的化身,作为一个基层检察院的检察长,要敢于履行自己的职责,对国家机关内部腐败分子的惩处、对违法犯罪分子的打击就是对国家利益和广大黎民百姓利益的最好保护。但是在注重人际关系的中国,要做到这一点实在不易。因为往往来找自己说情的不是自己的亲朋好友,就是有一定身份的党政领导干部。若要真正当个“黑面包公”,势必会不断得罪人,最后成为孤家寡人。抛开个人得失,也会影响到和许多部门的协调合作。但饶明达想,既然自己干上了这一行,就应该忠于职守,按照国家法度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倘若照顾了情面就等于违背原则、亵渎法律,为党纪国法所不容。在这种两难的境地面前,为了便于开展工作,饶明达决定当一个“善面包公”。
为了避开说情送礼者,他一下班就把有自己寝室的办公楼用铁门反锁起来,让外面的人无法进来。一旦案件进入了司法程序,他便不单独见客,不给关系人打招呼的机会。尽量减少社交活动,不给可能找自己说情的人以接触机会。对实在无法躲开的亲友,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和风细雨中让说情者潜移默化地感受到法律的神圣不可侵犯性。有一次在对一个被调查人初查时,听到风声的当事人迅速托人展开说情攻势。先是托人用电话打招呼,遭到饶明达的婉言拒绝后又托一位公安上的老朋友趁饶明达回老家时以聚会为由请他吃饭。饶明达在躲不开的情况下只好赴约出来见面,但却尽量回避关于工作上的话题。直到吃饭结束时这位朋友才吞吞吐吐地说明来意,绕了一个大弯替当事人说情。饶明达尽量以平静的语气陈述法律的严肃性,并且真诚地对这位朋友说:“人在世上不可能没有朋友,也不可能不找朋友们帮忙办事情,但要看帮什么样的忙,办什么样的事,如果涉及到法律,我们可不能犯糊涂意气用事啊!”
看到那位朋友的脸上露出不悦,饶明达又语重心长的说:“你是个老公安,我是检察长,都是干政法工作的应该懂得法律的严肃性,罪和非罪只在一步之差,如果我依法办案,可能只有一个罪犯,如果我准了你的情,到时候可能就会有三个人同时犯法……”一席话说得那位朋友幡然悔悟,长长出了口气,如释重负地说:“你这一说,我也想通了,面对法律我心里也没有负担了。”
人情关不仅考验着检察长,同时也考验着检察长的家人。有年春节过后的一天下午,饶明达接到一个关系不错的朋友打来的电话,说饶明达调到谷城两年了,自己想过来看看他。饶明达是个很重感情的人,一听朋友要来看他很是高兴,便客气地说欢迎他来指导工作,但那位朋友在同饶明达聊了一会友情之后,忽然话头一转,开始从侧面打听检察院最近正在查办的一件职务犯罪要案的情况。饶明达马上敏感地意识到这位朋友有可能是被调查对象托来找他说情的,便推说自己不直接经手办理案件,不太清楚。然后匆匆结束谈话便将电话挂断了。然而那位朋友很快又打过来,说他马上到院里来找他。饶明达忙说自己要去市院开会,现正在往襄樊赶。那位朋友说,为了尽快见到他,要赶到襄樊与他聚一聚。饶明达赶紧说自己开完会还要赶往武汉去办事。那朋友便说,既然他很忙,就不打扰他,干脆自己晚上到襄樊饶明达的家里去“看望嫂夫人”。饶明达一听急了,挂了电话便给家里打电话,把今天可能要发生的事简略地跟妻子说了说,要妻子晚上躲出去,晚上十点以前不要回家。
饶明达的妻子在法院工作,也是个原则性很强的人。她知道丈夫的工作性质,平时从不接受任何人交办的说情事项。也从不接受任何人的任何礼物。无论谁来家里玩,临走时客人带来的礼物总会被她原封不动地退还。这天她接到饶明达的电话后,下了班便不敢回家,一个人在街上的小吃摊上吃了点东西之后,从不爱逛街的她便一个人盲无目的地在街上漫步。春节后的夜晚仍在严冬笼罩之中。单薄的小袄使她感到身上阵阵发冷,想回家加衣服却又怕真的碰上说情送礼的人。于是她只好咬着牙硬撑着,一个人在春寒料峭的夜晚一趟过去一趟过来直到夜深——
事后妻子埋怨饶明达说,“你这个检察长当得真是怪,害得我有家不能归,寒天冻地的一个人在街上走到深更半夜,差点得了重感冒。天底下只听人说躲债躲难的,还没听说过有人像我这样深夜躲礼!如今的社会风气,只怕说出去也未必有人肯信……”
饶明达说:“那就干脆不说嘛,你我都是国家司法人员,廉洁奉公、秉公执法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我们这样做不是为了给谁看,也不是为了让谁相信,要的是自己问心无愧,对得起检察官这个称号,对得起自己良心……”
这就是饶明达。在检察院干警们眼里,他们的“饶检”,心如镜一般的明,如水一般的清。铁肩担道义,清廉写忠诚。无私无欲无畏,赤诚一片,日月可鉴。饶明达清政廉洁、秉公执法的故事在谷城法院,在谷城老百姓中流传得很多,这些故事感染着谷城检察院党组每一个成员、也影响着每一个普通干警。在饶明达的影响下,谷城检察院的每一个副检察长和党组成员都有了各自的类似故事。副检察长李乡生、林耀德、纪检组长刘传元等党组成员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全院干警做出了表率,他们像班长饶明达一样,顶住了一个个说情风,拒绝了一次又一次请吃,也同样一次次将送礼说情人拒之门外……
在党组一班人的模范示范作用下,广大检察干警纷纷向检察长和党组领导成员们看齐,一个敢于办案、依法办案、秉公执法的清廉之风在全院悄然兴起。谷城检察院多年的沉寂被打破,一个人人争做合格干警,个个争当先进的争先创优活动扎扎实实的开展起来。谷城检察院的工作终于开始了划时代的一页。就这样,饶明达用真诚和原则坦然应对,闯过了一道又一道人情关。
5.反腐出重拳·铁肩担道义
“獠人”的倒台拉开了谷城反腐败序幕
在党中央一系列廉政建设措施鼓舞下,饶明达和检察院党组的同志一致认为检察机关应该将打击贪污贿赂犯罪行为作为检察院工作的重点,通过惩治腐败震慑犯罪,净化社会风气、保障经济健康发展。为使广大群众增强对检察机关的信任感,饶明达代表检察院通过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发表坚决打击贪污受贿犯罪行为的讲话,并代表检察机关向社会作出“有案必查、依法办案、秉公执法”的郑重承诺,号召全县人民积极向检察机关检举揭发贪污受贿犯罪行为。
广大人民群众能通过报纸和广播电视了解了检察院打击贪污受贿犯罪的决心,对检察院的正义之举报以热烈的回应。具有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民群众很快向检察院投来了大量检举信。一批潜伏在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业的贪污受贿犯罪分子开始浮出水面。其中一封举报县直一个委员会任正局级领导干部的艾某有重大贪污行为的群众来信引起了饶明达的注意。根据举报提供的线索,这个干部原任某乡镇党委书记,在即将调县工作前,以为镇里跑项目的名义,用虚开冒领等手段从小金库中贪污了上十万元的公款。饶明达认真分析了举报人提供的线索和相关证据,当即与检委会研究,决定对其立案初查。
艾某在谷城是个有影响的人物,二十多岁就当上了乡镇级领导干部,不仅资历较深且聪明过人,平时为人豪爽,交际广泛,社会关系复杂。加之能言善辩,被称为谷城有名的“獠人”。检察院介入调查的消息很快传到了艾某耳朵里,他便针对饶明达放出话来:“他(指饶明达)才来几天,也不打听打听就想动我。哼!我看到时候是他把我整倒还是他自己下不了台!”
这些话反馈到饶明达那里,饶明达平静地说:“查处贪污腐败是检察机关的职责,我与谷城任何人没有恩怨,不存在想整谁的问题,我当然希望每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都廉洁奉公,执法机关看重的是证据,真没事谁也整不倒谁,真有事谁也包不住谁。”鉴于被调查对象的特殊身份,饶明达决定亲自担任此案领导小组组长,并亲自设计侦查方案。根据掌握的线索开始了艰苦细致的调查取证工作。消息灵通的艾某也随之展开了一系列反侦查活动。转移赃款、销毁证据、与同案人订立攻守同盟、使案件一时陷入僵局。但多年从事检察工作的饶明达已从艾某自作聪明编造的证据中看出了艾某贪污行为的种种破绽,当即请示县委和县纪委对其采取“双规”措施。并直接与艾某进行面对面的接触。饶明达本着以诚待人,以善处事的原则与艾某谈心,并用共同担任过基层党委书记的经历启发艾的良知,希望他能主动交待争取组织上的宽大处理。但艾某自以为一切做得天衣无缝,根本没把饶明达放在眼里,他傲慢的将整个身子蜷曲在沙发中,把腿高高翘在茶几上,做出一副居高临下的样子,对这位心地善良的检察长给予他的最后机会不屑一顾。王顾左右而言他,根本不愿接触实际问题。当问及几笔假白条领取的资金去向时,艾某竟称这些钱送给了省里的某某领导,故作轻松地对饶明达说:“如今出门办事的规矩你是晓得的,要不信你到省里去查。”
饶明达没有去省里,不是不敢,而是用不着。因为他已从艾某编造的看似无法查对的细节中看出了明显破绽。在这种情况下,检委会只好决定把他“请”到检察院。在由办案人员对其进行的例行讯问中,艾某仍是负隅顽抗,拒不交待。在反复规劝无效的情况下,饶明达不得已与之展开了斗智斗勇。故意放松了对艾某的监控。当办案检察干警在“疲惫不堪”中开始对其“漫不经心”时,艾某却突然主动索要纸笔说要写思想汇报。监护人员便给他拿来纸笔并教育他“好好反思,认真交待”,艾某做出认真思考的样子,却久久不肯动笔。这时监护人员“突然”有“急事”被喊走了。艾某不曾想到这是检察院欲擒故纵的策略,认为是传递消息的天赐良机,便急忙抓住这个“空当”匆匆忙忙写起来。没想到刚写完纸条,被喊走的干警却突然折转回来,艾某一见,方知中计,情急之下,赶忙将写好的纸条塞进嘴里。几个检察官涌进屋里将艾某控制住,把纸条从他嘴里扯了出来。见纸条上写着“速将某处密码箱转至某处”的字样。反贪局干警们取获了艾某转移到亲戚家的密码箱,收缴了其贪污的大部分赃款和存折。这个谷城出了名的“獠人”终于在检察官们面前低下了一直高昂着的头颅。开始向反贪局干警交待自己的贪污行为……
艾某贪污案的成功侦破,拉开了谷城反贪污、反腐败的序幕,鼓舞了人民群众与腐败分子斗争的信心,一封封举报职务犯罪的信件源源不断飞到检察院来。饶明达领导检察院干警乘胜扩大战果,在人民群众的配合支持下,一鼓作气破获了一批隐藏在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业内部的蛀虫——
县粮食部门贪污粮款一百多万元的窝案、石花酿酒厂销售人员长期侵占四十多万货款案、县石油公司盗卖石油案、县烟草公司业务员挪用百万货款赌博案、军转办“地下安置办”索贿受贿案先后告破……2000年这一年,从饶明达调来的3月至12月的九个月中县检察院自侦案件立案十二起,侦结起诉九起;2001年,全院自侦案件立案十一件、起诉十一件;2002年1—9月份,自侦案件立案十二起,起诉十二起……
随着这些案件的成功告破,饶明达调来之前1年未办案、三年中办了两件赔偿案的被动局面彻底扭转。谷城检察院声名鹊起,一个纪律严明、执法文明的全新的检察队伍形象重新展示在全县人民面前。
举报信·感谢信·锦旗
一封特殊的举报由反贪局转到了饶明达手里,内容是举报企业法人趁改制之机大肆侵吞企业资产。对每封人民来信都十分重视的饶明达反复研究了内容之后却在心里打起了问号。因为举报信的措辞严厉,问题数额说得很大,性质说得很严重,但却没有比较具体的事实和可供调查的相关证据。饶明达再一看举报信来自石花镇恒尔股份公司,心里便多了条思路。石花镇是全市最大的工业镇,也是全县企业改制的重点,规模以上企业都在按照股份制形式进行彻底改革。这种所有制转换阶段的改革突破了以往人们常说的“最后一道防线”大部分职工思想上一时难以转过弯子来,更大的阻力还是改制的企业要大幅裁减冗员,危及到每个职工担习惯了的铁饭碗,人们在心理上势必造成较大动荡,情急中产生一些非理性的行为也就不可避免。但这只是饶明达多向思维的推理,这种推理并不改变他对举报上访信件慎重处理的原则。因此他找到反贪局局长徐洪合和检察院驻石花检察室主任余界平,一起对举报信进行认真研究。并谈了自己的看法,要求反贪局既要及时调查,又要注意避免因为调查干扰企业改革进程。介入要注意方式,严格控制影响面,以免在无证据的情况下给企业法人造成思想压力。
负责调查的检察官们从检察长考虑问题的细心周到中受到启示,他们把检察长关心企业改革的一番苦心进一步具体化。他们轻车简从,微服私访,以精干的人员穿着便装悄然进入恒尔公司。找知情人暗访,广泛听取群众反映,找举报人谈心,巧妙调阅有关账目……经过长达月余的艰苦细致工作,终于证明这是一封不实举报。举报人在改制中难以接受铁饭碗被打破的现实,对计件工资和严格的现代管理更难以适应,部分职工在新项目中因无技术和技术过时而失掉工作岗位……总之,举报主要动机源于企业改制后的残酷竞争,企图以举报方式引检察机关介入,以动摇企业法人改制的信心。在改制中取得控股地位的企业法人也的确因风传得沸沸扬扬的举报感受到了改制的难度,从而放弃了控股和新项目投资计划,准备撤资到南方发展。而控股人的撤资将使这个刚刚因改制开始起死回生的企业再次面临倒闭的命运,在调查中公司大多数职工对这种用不实举报干扰改革的做法气愤不已纷纷要求检察院出面主持公道,保护改制后的企业尽快将新产品投入生产……
调查结果出来之后,引起了饶明达的高度重视。根据他掌握的情况,已有多家企业在改制中发生这种情况,如不及时纠正,正确引导,就会影响全县企业改制工作的进程,干扰改革的大好形势。饶明达请示了县领导后,与石花镇委共同在恒尔股份有限公司召开了群众大会,会上调查组将认真调查得出的结论和大部分企业职工代表的意见向职工们公开,用查证翔实的数据使似是而非的传闻烟消云散,还企业法人以清白。饶明达还结合该公司以不实举报干扰改革的事例亲自给全厂职工讲了一堂法制课,既讲了检察机关打击腐败和职务犯罪的决心,同时也阐明了检察机关保护改革,维护良好经济环境的责任。既鼓励群众向检察机关提供查处职务犯罪的积极性,同时也申明了法律神圣不可侵犯的严肃性。希望广大群众既作反腐败的斗士,也当好改革的先锋……
饶明达这一课使广大职工都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法制教育,企业法人也从县检察院秉公执法的事例中感受到了法律维护正义、保护改革的力量。对谷城的经济环境重新树立信心,并放弃了在南方发展的打算,重新回厂投资,很快生产出新产品投放市场后收到了良好的效益。税收按时上缴,工人工资按时发放,全厂很快走向了良性循环。工人们联名给检察院写来了一封充满感激的表扬信:
“县人民检察院:……你们在我公司的改制的艰难过程中,对少数职工的不实举报没有简单处理,而是以追求真理的决心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辞辛劳深入群众进行认真调查,终于弄清了事实真相,澄清了是非,还了企业法人清白,保护了企业改革成果,使我们这个差点再次倒闭的企业走出困境获得新生,工人有饭吃,国家有税收,你们不仅维护了法律的尊严,也起到了为改革保驾护航的作用,我们公司全体员工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落款处是恒尔股份公司全体职工,后面是一排职工代表的签名。
在另一个企业,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这家企业是曾经闻名全国的白酒酿造厂,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经济效益每况愈下,最终沦为资不抵债的企业。一个精通财务的中层干部被推到了总经理的位置后,从强化管理降低成本入手将原来由厂里包揽的生活用水用电全部市场化,将无节制的赠送产品严格控制,将一些靠地区价差向内挖潜的产品价格加以规范,使一些靠损害企业自身利益发财的人断了财路,便也用写举报信的方式阻挠新的企业管理制度的实施。这封只有吓人语言没有实际内容的举报同样引起了检察长饶明达的高度重视。又一个专班悄然进驻石花酒厂。几位精通财务的检察官在盛夏酷暑关在厂招待室封闭作业,通过清理账目、群众座谈,知情人举报等多种方式,不仅澄清了法人代表的问题,而且挖出了一批依附企业发财的蛀虫,将一些被销售人员长期拖欠、占有已成为死账的货款大部分收回,一举为企业挽回损失二百多万元,使濒临倒闭的老牌酒厂走出了困境。
2002年,恒尔股份公司再次找到检察院,提供了一个业务员将企业货款卷走的贪污案请求帮助查处。检察院急企业所急,派出专人造寻,终于在广西柳州打听到了这个人的下落。便派专人到柳州,将五万元货款全部追回,一分不少的还给了企业。恒尔公司提出要给办案人报销差旅费,却被饶明达婉言谢绝。饶明达说:“我们检察院是国家机关,打击职务犯罪为企业服务是我们的分内工作,企业发展正需要资金,决不能给企业增加负担。要说回报,你们把企业办好,多为国家做贡献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恒尔公司十分感动,派出代表给检察院送来了一面鲜艳的锦旗。
“人民满意才是检察官追求的最高境界!”
饶明达望着锦旗上“人民卫士,护法尖兵”几个大字,对接受锦旗的办案干警说:“锦旗是人民群众对我们的鼓励,不是我们追求的目的,我们时刻要牢记,人民满意才是我们检察官追求的最高境界。”这不仅是饶明达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他对全院检察干警的要求。
当谷城检察院的声誉在社会的赞扬声中悄然提升之时,饶明达要求干警们保持清醒的头脑,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共同努力建设一支执法文明、纪律严明的检察队伍。在鼓舞干警斗志、加大打击犯罪力度的同时,特别注重加强检察机关自身队伍建设。他认为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检察官不仅仅是敢办案、会办案,同时也要以检察机关自身清廉文明的形象去影响社会,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为地方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饶明达本着“打铁先得自身硬”一贯作风,以身作则为全院干警树起廉政标杆,然后根据最高检察院《关于加强基层检察院建设的意见》,将正在办理的一些职务犯罪典型案例作为教材在全院开展检纪检风整顿教育。他先后六次请二十六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检察院征求意见,并派出副检察长李乡生、林耀德带领专班分头到县直各案发单位去征求办案中的意见。同时对历史上群众关注的一些焦点问题进行认真清理。由控申科、起诉科组织力量对1997年以来的“三不”案件(不立案、不起诉、不逮捕)进行认真的重新清理,由纪检监察、财务和内审机构对1997年以来办案中扣押的收、管、缴钱物进行认真清理审查,进行有的放矢的整改。以“四条禁令”、“四个一刀切”、“九条卡死”和“检察人员生活工作纪律”为基点,建立了从“举报线索管理制度”、“案件管理制度”、“检察人员办案纪律”、“办案廉政监督卡”制度、案件回访制度、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联系制度。使检察人员秉公执法、廉洁办案有了法规制度上的保证。检察人员办案时先把“办案廉政监督卡”交给案发单位的纪检部门,结案后由党的纪检部门对检察人员办案期间是否廉洁的鉴定意见直接寄交检察院纪检组,每件案件侦结起诉后由分管检察长带专班到案发单位征求意见……。饶明达采取这些措施,意在时刻将检察人员的行为置于社会监督之下。经过两年多的运行实践,的确达到了他预期的目的。这些措施不仅杜绝了不廉行为的发生,也进一步密切了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检察院的公众形象在谷城人民心中不断提升。在连续两年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评议中,检察院在谷城县参评的二十多个执法单位中总分稳居第一,人民群众的满意率都达到了百分之百。做一个“人民满意的检察官”成为全院干警的共同追求。
下篇:真诚待人善为本
6.“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出自老子的《道德经》,《道德经》是老子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的精华,而老子这句名言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高度概括,中国的最高学府将它引为校训,许多仁人志士将它作为自己德操的标准。饶明达年少时就从教中学的老父亲那里领悟了这种思想的博大,始终把它作为自己为人为官的“座右铭”。忠于职守是他的党性原则所致,而善待一切人则是他自己善良的天性和本质。
“无情未必真豪杰!”
一提起检察官,人们就会联想到刻板和威严,听过饶明达廉政报告的人也会很自然地将他与舞台上的黑脸包公联系起来。但熟识饶明达的人却都知道,除了在案件上六亲不认以外,这位检察长不仅待人真诚,而且重情重义。“无情未必真豪杰”,自古但凡事业有成的名人或伟人无不有着十分丰富的精神世界。在巡检镇委任党委书记时,他冒着被社会误解的巨大政治风险发展桑蚕产业,也正是处于对家乡父老的感情,在家乡甘溪村的通道桥梁被洪水冲垮后,看到乡亲们生产生活十分不便,便四次筹措资金重建桥梁。最后他将亲友们送给父亲的寿礼也全部捐出来买了材料……事后有人要为他写篇报道,饶明达说,“这不值得,我是党的干部,看见乡亲们行路难的样子,我心里难受啊!” 调到检察院机关工作后,工作性质有了较大变化,但饶明达认为情感并不影响执法。打击贪污受贿职务犯罪是检察官的职责,作为检察人员在掌握执法尺度时自然应该铁面无私,但饶明达却对用“铁面包公”赞扬检察官的提法表示质疑。检察官也是血肉之躯的人,不可能成天像冰冷的铁石一样毫无情感。事实证明,有着丰富情感并不见得就会影响办案执法,相反在办案过程中情感也会对检察干警公正执法起到促进作用,同时情感也会感化犯罪嫌疑人或被调查对象的良知、促使其悔过自新具有其他方式无法替代的积极效果。同时,情感对检察官正确行使职能本身也具有正面的积极影响。每当他处理发生在困难企业和贫困山区里的贪污案时,心情格外沉重。在对职务犯罪人员依法打击的同时对受害职工和农民群众更为同情。因此,在处理赃款时,他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尽量照顾受害职工和农民的利益,将赃款尽可能追还并及时退还给困难企业和农民群众手中。
石花镇有几个村的村干部将高速公路给农民的土地青苗赔偿款贪污私分了,饶明达接触到这件案子后心里十分难受,既恨这些给农民雪上加霜的干部,又对受害的农民深深的怜悯和同情。案件侦查终结后他亲自赶到石花镇,同镇党委一起研究处理方案,召开了高速公路沿线村干部和农民群众参加的大会,将犯罪干部的问题向全体群众通报,饱含深情地给参加大会的所有干部群众讲了一堂法制教育课。从一个干部成长的不容易说到农民生活的艰难,他对那些犯错误的干部说,“我是当过多年乡镇党委书记的人,深深知道你们成长为一个干部是多么不容易,也知道你们生活上的困难,说实话在处理你们的时候我心里比你们更难受。可是你们在贪污的时候难道就没想到过农民比你们更艰难吗?当你们的手伸向这些钱的时候,难道你们不知道这是在犯罪?你们就没想过农民比你们更艰难?看看他们褴褛的衣服、看看他们屋里家徒四壁的穷困样子,你们就忍心吗?”讲到动情处饶明达眼里盈满了泪水。
包括犯错误的人在内的所有人都被饶明达的讲话深深打动了,不少人听得热泪盈眶,几个贪污农民青苗补偿款的涉案人痛哭流涕,他们向农民群众发出了内心深处的由衷忏悔。拿到被偿退款的农民更是感动不已,几个老农民拉着饶明达的手老泪纵横:“检察长,还是你了解我们庄户人家的难处,帮助我们讨回了公道,要不是你们,我们向谁去要这些钱呀!”正如饶明达所言:“无情未必真豪杰”,检察官丰富的阶级情感使他对人民爱得更深,对贪污受贿等渎职犯罪恨得更切。
“用真诚善待一切人”
一名职务犯罪的涉案人员被“请”到检察院交待问题。他在检察院办案人员允许的空间里自由地活动着,在检察干警的“陪同”下一边做一些轻微的劳动,一边思考自己该交待的问题。在审查前饶明达详细地询问了被调查人员的身体状况,当得知这人曾经有过食物中毒的病史时,当时正是炎热夏季容易发病时期,便专门从医院为他请来了一位临时保健医生随时为他就诊。原本安排他与干警们一起吃食堂,但听说他肠胃受过刺激,吃不了较硬的饭食,便让食堂专门每顿为他单独做松软的面食和稀饭。食堂炊事员开玩笑说:“他可不像是来交待问题的!倒像个特殊客人,咱们检察院还从来没得谁吃过小灶呢!”饶明达却宽厚地说:“不管他的问题有多大,但他首先是个人,我们得尊重他的人格和权利。”
“用真诚和宽厚善待一切人”是饶明达情感世界的另一个侧面。他经常对检察院的干警们说:“检察官在别人眼里是执法者,经常查办的都是贪官污吏职务犯罪人员,不是让他们丢官就是把他们投进监狱,容易给人形成‘整人的印象,但我们时刻要谨记,检察官是我们的工作,做一个优秀的检察官首先要具有善良宽厚的优秀品质,宽厚和仁爱是我们中国哲学里的精髓,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执法者要打破世俗的‘铁石冷面观念,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文明执法将成为今后法制建设中的重要课题。我们要真正做到以诚待人,以善谋事,彻底改变执法者形象,以真诚和宽厚善待一切人。”
在本县赵湾乡有个村干部因滥伐森林被判了刑,家庭陷入了十分困难的境地。他自己心里不服,便指使其女儿带了一大包土特产到检察院要求见检察长。炊事员像以往一样帮“饶检”把她挡在门外。饶明达回来后首先要求她把带来的东西拿走再回来跟她谈话。那姑娘只好把东西送到亲戚家去再回来找“饶检”。饶明达认真查阅了卷宗又向办案人员详细了解了案情后对她说:“按照法律条文,你父亲确实触犯了法律,法院量刑是准确的,你应该帮助父亲认识自己的错误,接受教训好好改造,至于你反映的家庭困难问题,我们可以帮助你们想想办法。”饶明达给她出了很多脱贫致富的主意,最后看到她们家境确实艰难,便同办案一起找到县里一家效益很好的民营企业家,做工作让厂里为这姑娘安排了一个岗位,从而解决她本人的生计问题。
县粮食系统破获了一个贪污窝案。其中牵连到不少家庭。饶明达要求干警们“锣做锣打,鼓做鼓敲”,一人犯法一人顶罪,尽量不要给与案件无直接关系的亲属带来影响。
当得知一个案犯的丈夫是某乡镇副镇长时,乡镇党委出身的饶明达给予了特别重视。因为谷城县正在进行乡镇政府机构的精减调整和竞争上岗。他了解到该副镇长与本案并无直接关系,便特别关照办案干警,尽量控制扩散范围缩小影响,以免影响其丈夫在乡镇的竞岗。当机构改革结束后这位干部知道了检察长的苦心后感动得热泪盈眶,自己主动跑到检察院将自己所了解的与妻子案情有关的情况全部提供给反贪局。并捎口信让妻子积极主动交待问题,既回报检察长对自己的关心,也使妻子自己争取宽大处理……即使对那位曾藐视过他的“獠人”,饶明达也仍待之以真诚和善良。作为乡镇党委书记出身的检察长,饶明达为他的沦落感到十分惋惜和痛心。在与之正面交锋时,他从没有倚仗过检察长的威势,而是用在乡镇工作过的共同经历跟他谈起山区干部成长起来的不容易,谈起山区农民生活的艰难,谈山区百姓对“父母官”的期望……直说得这位鲸吞农民血汗的昔日乡镇书记在饶明达面前无地自容。最终,这位“獠人”在检察长的真诚面前放下了硬端着的架子,在交待了自己的问题之后他悔愧交加、痛哭流涕地对饶明达说“饶检……老哥,我对不起组织培养,对不起山里的百姓啊……”当湖北电视台记者到看守所采访他时,他仍无比感叹地对记者说:“我是有罪之人,但饶检没有把我当犯人待,从来没有逼过我,每次跟我谈话都是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起初我并不服,我后来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犯罪,确实是被饶检的真诚感化了……”
在饶明达“以诚待人,以善谋事”为人原则影响下,检察院干警们文明执法的意识普遍提高。在侦查案件时,过去通常涉案人习惯的称为“犯罪嫌疑人”,而谷城检察院的检察官们已开始逐步用“被调查人”来取代“犯罪嫌疑人”这一称呼。这种悄然的变化,不仅充分体现了饶明达“以诚待人,以善谋事”的品德,从更深的意义上看,这也体现了对人权的充分尊重,这是社会文明和法制建设进步的重要象征。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检察长的“情感效应”在延伸
这天,饶明达正在外面搞调查,手机急骤地响了起来。电话里传来焦急的声音:“检察长,徐洪合昏过去了!“你说什么?”饶明达一听,忙说:“那还犹豫什么?快送医院!”
徐洪合是检察院反贪污受贿工作局局长,自从饶明达交流到谷城检察院后,打击腐败和职务犯罪成为检察院工作的中心。反贪局的工作量也日益俱增,这位忠于职守的反贪局长像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没日没夜地忘我工作着。徐洪合的外表给人一种很强壮的感觉,他的病让饶明达颇感意外。
“他一定是累的!”饶明达说着停下手头工作驱车急急赶到医院。徐洪合此时已人事不醒。饶明达先后找到院长和主治医生说:“大夫,我们这个同志完全是为工作累病的,请您一定要想办法把他救过来!检察院不能没有他,不管花多大代价……”当谷城医院告知他县医院对徐洪合的病无能为力时,饶明达差点连自己也急昏了,他急忙同襄樊市中心医院联系,并亲自安排车子到襄樊把专家请到谷城来会诊。会诊期间他一直守在医院焦虑地等着结果。结果终于出来了,是可怕的“脑梗塞”,而新研发的特效药“溶血栓”谷城却没有。饶明达又亲自安排车子再赴襄樊去购。药购回来后专家却告诉病人家属:这种药效果虽好,却有较大的副作用。弄不好还会危及到生命……徐洪合的妻子一听十分担心迟迟不敢在治疗方案上签字。而按专家的说法,这种药必须在发病二十四小时内使用才有效,否则一切都晚了。饶明达比徐洪合的妻子更着急,他对徐洪合的爱人和医生说:“不能再犹豫了,救人要紧,用药,生还的希望是百分之八十,风险是百分之二十,要是不用,就是零!用药吧。我代表院党组签字!”
当徐洪合终于从昏迷中醒来知道了抢救的全过程后感激得一句话也说不出。半天才说:“饶检,我这条命能活过来多亏了你呀……在你这样的好领导手下工作,累死了也值!”徐洪合发自肺腑的话语道出了检察院全体干警们的心声。“为工作累死了也值!”是每个干警对检察长最好的评价。
作为检察院的“一把手”,他从不享受任何特权,心里却承载着对全院上百名干警的重责。检察院每个干警在他心里都有着非凡的分量。哪位干警家里的亲属病了,再忙他也要赶去看望问候;哪位干警的孩子考上了大学,他即使再忙也要组织全院干警为孩子开一个祝贺欢送的茶话会,鼓励要走的学生再接再厉,激励即将高考的学生奋起直追。
每年的中秋节和春节,无论工作再忙,饶明达总忘不了把离退休的老同志请到一起交心谈心,向他们报告院里的建设和发展情况,请老同志们对自己和检察院的工作献计提意见……
无论是班子成员还是一般干警,谁有了思想,只要同“饶检”谈一谈心,心里的疙瘩就会迎面解开……在谷城检察院,饶明达的作用不仅是负主要责任的检察长,而且他像一颗奇特的磁石,将全院干警的心紧紧凝聚在一起;干警们无形中已将他们的“饶检”勤政廉洁的行为视为自己处事的楷模,而“饶检”宽厚博大的情怀和善良真诚的品德已成为班子成员和全体干警们心中的标杆。“作为一个优秀的检察官,公心、爱心、事业心一个也不能少。”饶明达的品德与情怀正在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谷城县检察院的干警们正以饶明达为勤政廉政的楷模,将一支忠诚、清廉、公正、文明的检察队伍形象展示给社会各界。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对全县执法单位进行的评议中,检察院连续三年满意率达到99.2%,面对上级和人民给予他们的荣誉,他们在检察长饶明达的影响下,戒骄戒躁,以高昂的士气、铁一般的纪律忠实履行着自己的神圣职责。
就在本文发稿之时,从谷城县传来了关于饶明达的新消息,中共谷城县委已将他推荐为省委表彰的优秀党务工作者。
荣誉对于年已五十的饶明达已没有多大意义,他只希望在有限的工作的时间里为党和人民尽量多做些事情。
而饶明达所创造的“情感效应”正在谷城检察院、在所有认识他的人们中间悄然延伸着。对于饶明达来说,这比授予他个人的荣誉要有意义得多。
责任编辑何子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