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牙不必心生畏俱
2002-04-29任常群
任常群
高中生小丽今年16岁。一天照镜子时,发现一颗右下牙有个洞,她知道患了龋齿,该去补牙。但是,一想到自己8岁那年的看牙经历,她就不寒而栗。那种难以名状、无法忍受的疼痛,在她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她曾发誓,这辈子再也不去看牙了。小丽就一直拖着。直到半年后,她的牙痛得再也扛不下去了,才在妈妈的陪伴下迈进口腔医院的大门。可是,等她一躺到牙科椅上,她就条件反射般地心跳加速,周身战栗;医生把钻头放进她口里,开始钻磨牙齿时,她“呀”地一声从椅上跳起,钻针险些把她的颊黏膜钻破。后来,在妈妈的安慰和医生的解释下,小丽才总算熬过了这次“炼狱”般的就诊过程。
20岁的小伟是一名大学生,在一次体检中被查出患了龋齿。医生建议他尽快去补,但同窗好友小高告诉他看牙痛得很,还向小伟绘声绘色地描述了自己两年前看牙时的“痛苦”经历,听得小伟也有些胆怯,就一直没去补这颗牙。等到一年后再次体检时,那颗牙齿只剩下牙根了,无法保留,只好拔掉。小伟年纪轻轻就戴上了假牙,实在可惜。
实际上,上面讲的小丽和小伟都患了“牙科畏惧症”。这是近年来发生率很高的一种心理疾患。患者多为儿童和大中学生,且以女性多见。
牙科畏惧症,顾名思义,就是对牙科治疗的害怕和焦虑。具体来说,有人是对治疗中的某些环节害怕,如怕钻牙、怕打麻药、怕出血等;还有人对牙科治疗的所有环节都害怕。怕的程度有轻有重,有人稍觉烦躁不安;有人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血压升高;有的人高声叫喊,躲避或阻挡医生的检查和治疗。
有研究发现,牙科畏惧症的产生与首次不良的治牙经历有关,如医院环境恶劣,医生态度生硬,拔牙时的麻醉效果不佳,补牙时钻磨时间过长等,都可给这些年轻患者留下阴影,以致许多人以后看到牙钳就胆颤,听到牙钻的声音就心惊,一躺到牙科椅上就发抖……
牙科畏惧症的危害是很大的。
首先,降低了早期就诊率。因为怕看牙,有了牙病就忍着。殊不知牙病是不可逆的,绝不是熬一熬就能挺过去的,只能越拖越重,到牙齿大部分“烂掉”,疼痛难忍,或牙齿已大幅度松动时,才来看牙。这意味着将花更多的钱、更长的时间、忍受更多的痛苦,消耗更多的人力物力……最主要的是,获得的疗效将大打折扣。
其次,降低了诊治质量。看牙时,牙医常常要详细地了解病史,以明确诊断和拟定治疗方案,而牙科畏惧症患者因焦虑、害怕或紧张,要么夸大症状,要么遗漏了重要信息,容易造成医生误诊。另外在治疗中,牙科畏惧症患者会突然出现头部躲闪、举手阻挡等动作,不仅严重影响医生的操作,而且容易造成唇、舌、颊黏膜的意外创伤。小儿患者常有高声哭闹、拒绝张口等行为,医生的操作质量很可能因此而下降。
最后,恶化了医患关系。对于牙科畏惧症患者,医生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来做劝说、心理安抚等工作,有时用在这方面的时间甚至远多于实际治疗所用的时间。对个别拒绝治疗者,还不得不采用按压四肢、固定头部,甚至用开口器强行开口等强制性措施,这不仅大大延长了诊治时间,还可能会使这些患者对牙医更反感、更畏惧,造成恶性循环。
那么,怎样战胜牙科畏惧症呢?这需要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
平和整洁的诊室环境、和蔼可亲的医生面孔,耐心温和的解释语言,娴熟轻巧的操作手法等将给患者一种安宁祥和、安全可靠的心理感受,必要时可使用局部麻醉以及口服镇静和止痛方面的药物等,这些都是医生应该做的。
对于患者来说,应避免受他人“看牙剧痛”夸张说法的恐吓,充分相信现代科学技术,尽量到条件好、水平高的大医院就诊,心理上尽量保持镇静,对医生提出的问题要准确详细地回答,对医生的各种操作要尽量配合。
如果真正做到了这些,您就会发现牙科治疗其实并不那么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