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忽视的急腹症---脾破裂
2002-04-29杜长明
杜长明
下午五时许,急诊室里送来了一位病人。患者是附近第六中学的高中学生,陪他来的有一群同学,还有周老师。周老师急得满头是汗,一见到我就说:“医生,我带学生们正在上体育课,高晓冬突然说头晕,接着就面色煞白,你看这是啥急症?有危险吗?”
我发现高晓冬已处于昏睡状态,面色苍白,手脚发凉,皮肤湿冷,一测血压40/30毫米汞柱,按压腹部有压痛反应,左上腹部贴有两张伤湿止痛膏。我考虑病人有腹腔脏器出血的可能,立即在其左下腹做诊断性腹腔穿刺,果然抽出了血性液体……
我一边吩咐给病人吸氧、补液、准备输血等抢救,一边让手术室做好手术准备,同时继续了解病人的病史。周老师介绍,今天的体育课并没有剧烈的活动,他先带领学生绕操场跑了两圈,然后分组练习投篮。高晓冬是在跑动中得病的,并没有受伤。我问道:“再想想看,最近几天内,有没有谁知道他的腹部被撞过?”在我的提示下,高晓冬的同桌刘丰说:“前天我们小组值日,下午放学后,我和高晓冬打扫教室卫生,他转身时,不当心肚子撞在了拖把把上,他当时按着肚子疼得龇牙裂嘴的,不过一会儿就好了,放学的路上他还在一家药店买了两张伤湿止痛膏贴上了,也没当回事儿。这两天也没见他说疼。”听了刘丰的述说,我心中有了数。又做了其他辅助检查后,初步诊断高晓冬是“脾破裂”,当即进行了手术,手术后证实了诊断。
高晓冬脾切除手术10天后,病愈康复,出院那天,周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来接他出院,周老师对我说:“高晓冬患的是‘脾破裂,大家对脾这个东西都感到很生疏,它怎么这样娇贵,稍微碰了一下就破裂了,还差点出了人命,大家希望您能讲一下关于脾脏的知识。”周老师话音刚落,就响起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看来,我是没有退路了。我笑着说:“好吧,同学们,现在上课。”
人们对胃、肠、肝、肺、心脏等这些有“名气”的自身器官关注比较多,而对于“名气”不太大的脾脏了解的就相对少些,那么脾脏是个什么器官呢?它为什么容易破裂呢?脾破裂会危及生命吗?脾破裂后一定要切除吗?切除脾脏后对今后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这些可能是人们所关心的,今天我就讲些这方面的内容。
脾脏位于人体左上腹内,深居于肋弓之后,是一个颜色暗红、质地柔软的网状内皮细胞器官,成年人的脾脏有巴掌那么大,重200克左右。它由几条韧带“悬挂”在上腹部。一般来讲,脾脏有三大功能,首先它是人体的“血库”,当人体休息、安静时,它开始贮存血液,当处于运动、失血、缺氧等应激状态时,它又毫不吝啬地将血液排送到血循环中,以增加血容量。其次,脾脏犹如一台“过滤器”,当血液中出现病菌、原虫等异物时,脾脏中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就会将其吃掉。此外,脾脏还可以制造免疫球蛋白、补体等免疫物质,发挥免疫作用。
脾脏深藏在腹腔上部,外边有肋弓覆盖,按说轻易不会破裂,但它有血液丰富、包膜极薄、组织结构脆弱的特点,又是借助于韧带悬吊在腹腔中,活动度大,没有组织保护,这就造就了小小的脾脏有个先天性的火暴“脾气”,一旦受到突然的创伤,即可发生破裂,引起大出血。脾破裂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完全性破裂,即脾实质及其包膜同时破裂,血液立即涌到腹腔,若不及时抢救,患者可在短时间内死亡,像一些交通事故、打架斗殴引起的脾破裂,多属这一类。二是中央破裂,即脾实质内部破裂。三是包膜下破裂,即包膜下的脾实质破裂。后两种破裂往往由钝性的外部创伤引起,当时仅有少量失血,并且由于脾包膜的保护,血液局限在脾包膜内,病人症状比较轻微,不易引起关注,医生有时也会误诊、漏诊。而一旦活动剧烈时,继续出血就会造成包膜内压力增高,当张力超过包膜所能承受的程度时,包膜突然破裂,来个措手不及。高晓冬就属于第三种情况,幸亏当时就诊及时,避免了意外的发生。
脾切除术是治疗脾破裂唯一有效的办法,一旦确诊为脾破裂的患者,均应紧急行脾切除术。一般说来,脾切除后,对日常生活及寿命影响不大,但近年来,有人从免疫学角度出发,认为脾切除后会使机体抵抗力降低,新陈代谢减弱,故主张在保证生命安全的情况下,进行脾修补或部分脾切除,以维持脾脏在体内的免疫功能。
总体看来,脾脏虽小,“脾气”挺大。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提高安全意识,在嬉戏、玩耍、逗闹时,要注意避免冲撞,若一旦发现有物体突然向自己的腹部“冲”来时,如实在来不及躲闪,就应立即屏气,使肌肉收缩,保护脾脏和其他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