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A风暴之后的反思
2001-04-29笑梅
笑 梅
(一)
康泰克——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家喻户晓的治疗感冒的“名牌”药物,在进入新世纪门坎之际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突然“封杀”。导致康泰克“紧急死亡”的原因,是其处方成分中含有苯丙醇胺(PPA)。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服用含有PPA的药品制剂后,容易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心律失常、高血压、急性肾衰竭、失眠等症状。这表明此类药物存在着不安全的问题。除了康泰克缓释胶囊(复方盐酸苯丙醇胺胶囊)之外,含有PPA的药品制剂品种还有:复方氨酚美沙片(康得,复方右美沙芬片,复方美沙芬片)、复方美沙芬胶囊、复方右美沙芬胶囊、复方氢溴酸右美沙芬糖浆、复方美沙芬溶液、复方马来酸卡比沙明胶囊、复方盐酸苯丙醇胺颗粒剂、复方盐酸苯丙醇胺糖浆、复方苯丙醇胺片、复方苯丙醇胺胶囊、盐酸苯丙醇胺片、复方氯化胺糖浆、感冒灵胶囊、斯可服糖浆等。为了保证人民的用药安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立即暂停使用和销售所有含有PPA的药品制剂。同时暂停含PPA的新药、仿制药、进口药的审批工作。
(二)
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过媒体直接向社会通告,要求停止销售和使用某种药物,这在我国还是第一次。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各地药店、医院闻风而动,几乎在一夜之间,包括康泰克、康得等在内的所有含PPA的药品制剂从药品架上消失得无影无踪。生产康泰克的中美史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的有关人士也表示,服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相关决定。然而,此举却令不少对康泰克“早一粒、晚一粒”的广告语耳熟能详的消费者大吃一惊:康泰克怎么啦?治疗感冒的康泰克中为什么要加PPA?前些天刚刚才服过康泰克怎么办?过去多次吃过康泰克有没有什么潜在的危害?既然康泰克是经检验合格后批准上市的,怎么还会有不良反应?以后感冒了不吃康泰克吃什么?一时间反响强烈,咨询电话打爆了热线。
在某银行工作的温小姐说,他们一家人平时感冒时都是服用康泰克的。得知康泰克含有PPA后,她立即把家里小药箱中的康泰克全部扔掉了。经济上的损失固然令她不快,但她更担心的却是以前服用过的康泰克会对全家人的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退休教师张女士以前曾服用过康泰克,但服下去后便有头昏、心率失常的不良反应,后来她就不敢再吃了。她带有几分不悦地说:康泰克已经销售了这么多年,有不良反应早就应该说出来了嘛。出租车驾驶员程先生则认为,除了康泰克之外,有关部门应该把含有PPA的药品名称全部“通俗化”地列出来,因为一般没有系统学习过医学知识的人并不知道复方氢溴酸右美沙芬糖浆到底是哪种糖浆。
(三)
PPA又称盐酸苯丙醇胺或盐酸去甲麻黄碱,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拟交感神经兴奋药。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口服后吸收迅速,主要由尿液排泄。其实,早在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紧急通知下发之前,PPA已经在国外引起了阵阵恐慌。PPA作为血管收缩药,是治疗感冒、咳嗽的非处方药物中的较为常见的成分,也是美国批准的惟一一种非处方类减肥药。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的霍尔维兹博士及其同事在一份题为《脑出血工程》的报告中指出:“有病例显示,服用含有PPA药物的病人容易发生脑中风。”他们通过对2 000个年龄介于18~49岁的成年人,包括702个因脑中风而住院的病人,进行了长达5年的跟踪研究,终于得出上述结论。在研究期间内,服用含有PPA的药物的病人比不服用PPA的病人,患脑中风的机会高出50%;服用含有PPA的感冒、咳嗽类药物的病人,比服用其他药物的病人患脑中风的机会高出25%。更可怕的是,服用含有PPA的控制食欲类药物(即某些减肥药)的妇女,患脑中风的机会增加了16倍。因此,研究者向美国食品和药品局提出了建议:应把PPA列为“不安全”类药物,严禁使用。不久,美国食品和药品局公开了耶鲁大学的研究结果,并且重申:PPA的确与一些成年人,特别是50岁以下的妇女的某些罕见的中风有关。美国食品和药品局指出,虽然含有PPA的药物直接引起中风的几率不是很高,但患者还是小心为妙。美国每年有数百万人服用含有PPA的药物,如果继续准许这些药物销售,每年会导致200~400人脑中风。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PPA进行了长期跟踪研究之后,也发出了停用的通知。
在感冒、咳嗽类药物中加入PPA的成分,主要目的是用于控制鼻塞、流涕等感冒初期的症状。但是,由于PPA收缩了血管,可能引起血压升高,还可能导致一些出血性中风患者的病情加重,甚至出现心律失常、高血压、过敏等不良反应。那么,过去曾经多次服用过康泰克或其他含有PPA的药物,会不会遗留下什么潜在的危害?药学专家指出,PPA的不良反应是急性期的。也就是说,其不良反应出现得非常快,经过段时间之后完全可以代谢完毕。如若服药后没有出现急性期的不良反应,则基本上对人体就没有什么危害了。况且,不良反应并非会出现在每一个服药者的身上。曾经服用过康泰克的人大可不必杞人忧天。如果过去没有出现不良反应,今后不再服用就没有事了。打一个比方:甲和乙两人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吃了被苍蝇叮过的食物。第二天甲拉肚子了,但乙一直安然无恙。有人告诉他们吃了不洁的食物以后,毫无症状的乙却十分焦急地去问医生应该怎么办,这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乙吃进去的不洁食物早就经过代谢后排出了体外。
从药学史上来看,已经检验合格、批准上市的药物又被禁用的事例并不鲜见。50年代普遍应用的广谱抗菌口服药四环素,就曾因“造就”了一批“四环素牙”而被停用。50~60年代不少欧美、日本妇女因服用“反应停”而生出一批“海豹胎儿”,“反应停”因此被停用。70~80年代,链霉素、庆大霉素因导致一批人耳聋残疾而被停用。90年代,治疗银屑病的乙双吗啉因易引起肿瘤而被停用。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是指合格药物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许多临床上正在使用的药物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有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常要滞后很长时间才能被人们发现。国家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其主要目的就是要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减少药害事件,提高用药的安全性。每一种新药(上市5年内均为新药)上市后的细微不良反应病例,都上报到本地区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到的某一种药品不良反应的记录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就会对这种药采取相应的措施,如禁用、停用、限制使用、更改说明书等。随着医药检测技术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一些以前未被发现的不良反应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这应该说是一件好事,大可不必为此忧心忡忡。
(四)
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自限性疾病。由于大多数病毒对抗感染药物不敏感,所以感冒的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用药的目的只是缓解发热、头痛、鼻塞、流涕等症
状。感冒的病程通常在一周左右,无严重症状者一般应尽可能不用药或少用药。感冒期间要注意休息,多饮水,避免过度疲劳。若在服药一周之后症状仍没有缓解,就应向医生咨询,不可盲目地继续用药。
康泰克被禁之后,市场上用于感冒的药物仍然品种繁多,关键是要合理选用。有些药物在改善鼻塞和流涕等症状上可能不如康泰克,但毕竟可以避免PPA的不良反应。应当指出的是,常用感冒药中的其他成分也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使用时也必须加以注意。如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能缓解头痛、发热等症状,但肝肾功能不全者要慎用;双氯酚酸钠也是感冒药中的常用成分,但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肝肾功能不全者、孕妇、儿童禁用;还有一些感冒药也含有减轻充血症状的缩血管药,甲亢、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糖尿病患者慎用或禁用。
为了安全起见,可以选用不良反应相对较小的中成药。当然,即使是中成药也必须对症选用,才能取得理想的疗效。否则,不但治不好病,而且可能加重病情。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表里两感以及胃肠型和暑热型等。①风寒感冒: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恶寒、咽喉发痒、周身不适、咳嗽、痰稀白、鼻塞、流清涕等。可选用通宣理肺丸、参苏宣肺丸,忌用桑菊感冒丸、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片。②风热感冒:主要症状为发热重、恶寒轻、头涨痛、咽喉肿、口微渴、出汗少、吐黄痰。可选用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等,忌用羌活丸、通宣理肺丸等。③表里两感:为风寒和风热混合型感冒,主要症状为高热、恶寒、头痛、眩晕、四肢酸痛、咽喉肿痛、大便干燥、小便发黄等。可选用表里双解、解表治里的药物,如防风通圣丸(散)、重感灵片等。注意不宜单用银翘解毒片、桑菊感冒片和牛黄解毒片。若属流行性感冒,可服用复方大青叶冲剂、感冒冲剂等。④胃肠型与暑热型感冒:主要症状为恶寒发热、热度不高、恶心呕吐、腹痛下泻、头重头痛、四肢倦怠等。可选用藿香正气丸、午时茶、藿香散等。患胃肠型感冒者不宜选用保和丸、山楂丸、香砂荞胃丸等。中药的药性反应时间一般较长,为了尽快发挥疗效,目前不少治疗感冒的中成药中都加入了些西药的成分,故在选用时亦不可大意。
(五)
康泰克事件提醒人们,提高用药安全的意识十分重要。长期以来不少人都认为,只要是市场上销售的、有正式批准文号的、属于非处方范围内的、在电视台做广告的药物,都是安全无害的,可以随意地服用。事实证明,这种观念显然是错误的。先人留下的“是药三分毒”的古训充分显示出了它的准确性和预见性。为了自身的健康,人们必须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安全用药的相关知识。凡是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应该一律不用;凡是复方制剂一定要搞清楚其中的成分再服;凡是在服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都不能轻易忽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远离药害。
请记住:药物是人类“危险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