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德益其寿
2001-04-29牟瑞彬
祝您健康 2001年3期
牟瑞彬
世界卫生组织提倡把“道德”纳入健康的范畴,强调健康的人,或者希望健康的人,要注重道德的修养,注重精神上的升华。
我国历代养生观都认为,涵养德行是每一个人养生长寿的重要举措之一。孔子关于养生的思想十分丰富,概括起来大致有三个方面:养德、养性、养身。养德即修德。在孔子看来,养生之道莫大于养德,养身必须养德。东晋著名的养生学家葛洪曾经说过:“若德行不修,但多方术,皆不得长生也。”唐朝的药王孙思邈也曾说过:“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长寿。”由此说来,品德高尚的人始终会处在一种乐观和坦诚的心态之中,而这种健康的心态不仅养身养性,更能利国利民。所谓宽厚养福,仁慈养寿,大德必得其寿,就是这个道理。道德修养差、品行不端、经常做坏事的人,或患得患失,或紧张不安,或忧心忡忡,觉睡不安稳,饭吃得不可口。这些人往往精神空虚,活得太累,于身心极为不利。古人曰:“生命由天赋,寿命由人为。”德不修则会损害自己的寿命,德修则益其寿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心理健康是主导,身体健康是结果。美国科研人员的调查表明,那些人际关系好、乐善好施的人,要比那些为人固执、自感寂寞的人长寿。巴西一位医学家将583名犯有贪污、受贿罪的官员与另583名廉洁奉公的官员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前583人中低于当地人平均寿命的占60%,后583人却只占16%,因而他得出结论:忠诚、善良、正直、廉洁的人,和道德修养差、品行不端的人相比,不仅为社会所做的贡献大,而且身体也健康得多,寿命也长得多。因而,即使是为了健康而修德,也同样是值得提倡的。如果生活中的每个人都能勤于自省,见贤思齐,品行如一,坚守住道德的防护堤,重视道德健康,那么社会的健康发展和文明进步才会有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