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好用好降糖药等
2001-04-29陈志春等
陈志春等
尿病的发病率很高。其中90%的病人属于Ⅱ型糖尿病。治疗这类糖尿病的目的,一是解除多饮、多尿、消瘦乏力等症状,二是防止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发生合并症。饮食调理、有规律地运动和服用降糖药物是治疗这类糖尿病的基本措施。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是磺脲类药物。这类药物包括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吡嗪(美吡达)、格列波脲(克糖利)、格列喹酮(糖适平)、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美脲和甲苯磺丁脲等。
磺脲类降糖药主要适用于Ⅱ型糖尿病有一定胰岛功能,但经饮食和运动治疗仍不能使血糖达到理想水平的患者。一般认为,发病年龄在40岁以上、发病前和发病时肥胖的患者最为适宜。而当糖尿病患者发生酮症酸中毒、重症感染、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以及合并妊娠时,一般则不宜使用这类降糖药。多年的临床使用情况证实,磺脲类降糖药的降糖作用强度,从弱到强依次为:甲苯磺丁脲、格列齐特、格列喹酮、格列波脲、格列吡嗪、格列本脲。但只要在使用时将用药剂量稍作调整,各种药物的降糖效果仍可基本一致。在具体选择时,中年轻度和中度糖尿病患者可首选格列本脲或甲苯磺丁脲;60岁以上的患者应首选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或格列美脲;轻度和中度肾功能不全者以选择格列喹酮或格列美脲为宜。磺脲类降糖药的使用剂量应视病情而定,一般应从小剂量开始,以后逐渐加量,使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但任何一种磺脲类降糖药的每日剂量都不应超过其最大用量。由于磺脲类降糖药的作用时间比较长,故每天用药1~2次即可。必要时也可将每天的用药量分3次服用。服药时间以饭前30分钟为好,因为食物会影响这类药物的吸收,从而降低其疗效。
使用磺脲类降糖药,还有几点需要引起患者注意:①同一患者一般不宜同时联合服用两种磺脲类降糖药,因为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表明两种磺脲类降糖药联合应用更有利于血糖的控制。但这类药物可与其他类降糖药合用。②磺脲类降糖药使用不当易发生低血糖反应,严重者可引起昏迷,甚至导致死亡。所以,使用这类药物时应了解其药理特点,注意饮食、活动情况和有无心、肝、肾等功能损害。③氯磺丙脲、甲苯磺丁脲、格列本脲易引起肝功能损害,尤以前者为甚,患者须引起重视。④磺脲类降糖药有一定的胃肠道反应和皮肤过敏反应,患者亦应引起注意。
尿液引起的青霉素过敏
一天上午,某幼儿园25岁的陈老师发现有个孩子在哭闹。孩子妈妈曾交待过,这孩子近两天患上呼吸道感染,早晨刚打过针。陈老师将孩子抱在怀里,哄他不哭。不料孩子却将一泡尿尿在她手臂及腹部。尿液浸透了单薄的衣服。她把孩子放下,想换件衣服。可就在这时,她突然感到头晕目眩,只轻轻喊了一声就歪倒在幼儿床上。闻声赶来的其他老师见她面色发青,呼吸微弱,已渐渐意识丧失。大家七手八脚地叫出租车送她去医院。5分钟后抬至急诊室时,她的呼吸、心跳均已停止。医生全力抢救近1小时,心电图仍为直线,瞳孔散大而固定。靓丽活泼的陈老师终于死亡。
陈老师既往身体健康,无心脏病史,近期未用任何药物,惟独对青霉素有过敏史。事后查询,她所抱孩子已肌内注射青霉素G钠2天。事发前两小时,孩子刚肌注青霉素80万单位。
在死亡原因讨论会上,专家分析认定,陈老师是由于接触注射了青霉素患儿的尿液,导致过敏并引起死亡的。这属于罕见的极易忽略的含药尿液接触过敏猝死。
青霉素G钠进入人体后,约70%的药物在6小时内从肾脏排出。肌注给药后半小时血药浓度即达高峰,半衰期为0.5-1.0小时。青霉素本身及其降解产物可成为半抗原,与特异体质者机体组织中的蛋白质或多肽分子合成抗原,从而导致过敏反应。因此,青霉素高敏者应严格避免接触正在使用青霉素者的排泄物、分泌物。
引起青霉素过敏的途径相当广泛。不但可因注射或口服引起过敏,而且还可通过呼吸道及接触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引起过敏。此外,药物进入人体后在胎盘、乳汁中的浓度为血药浓度的5%~20%,故哺乳期也应慎用。一旦接触可疑过敏物时,应立即用肥皂水清洗。由于接触患者尿液而引起的过敏反应,多属I型过敏反应,有时可闪电般快速发生,甚至就地抢救都难以奏效。
处于青霉素高敏状态的人,应杜绝使用青霉素类药物。与正在使用青霉素的人也要保持一定距离,特别应避免接触其排泄物。有过敏体质的人用其他药物也要十分小心,该做过敏试验时一定要按标准去做。避免在饥饿情况下用药。用药后由家人和医护人员严密观察30分钟,以防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