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缺憾“压心头

2000-12-29滕修胜

祝您健康 2000年7期
关键词:缺憾人生观荣誉

滕修胜

女青年方茹自工作以来常被缺憾所困扰。比如,她可能为某一天早上起床晚了上班迟到,在一天或数天内自责不已;或为某件事办得不力而懊恼不止;平时更会为自己对同事一个不热情的招呼,对领导一句说得不彻底或不全面的话而深感缺憾。她整日忧心忡忡,不知如何是好,即使领导、同事对她评价很高,把她树为工作标兵,她还是缺憾不断,觉得愧对了同事,辜负了领导。

这位女青年所表现出来的缺憾,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很少被人重视的心理体验。缺憾是一种不满足感,是来自对需要的体验,缺憾和需要在人的一生中相伴相随。人们除了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而产生出不同的缺憾体验外,心理因素是形成缺憾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如下。

(1)成就动机的促动。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追求成功,创立伟业,对家庭、社会做出贡献、发挥作用是成就动机的实际内涵。受这一动机的促动。人们向往的是成功,便想方设法避免挫折和失败。然而,追求成功的道路并不平坦,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许多缺憾。

(2)求全心理的驱使。希望完善自我,由此得到社会、他人的认定和接纳。是人们的一种普遍心理倾向,人们在生活、工作中无不这样要求着自己,在成长过程中规范着自己。然而人无完人,“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如果一味求全,必然会使缺憾不断产生。(3)荣誉意识的作用。希望社会认可、他人的赞许是人的荣誉感所需,担心自己的懈怠和疏忽造成对自己信誉的损害,破坏了自己的形象,便会表现得谨小慎微。可是,越是担心越是会顾而不周、缺憾不断。情绪敏感甚至错误地理解了社会和他人的态度,便会把纯属正常或不应产生缺憾的事物也体验出缺憾来。

(4)心理激化的结果。上列心理是人们的普遍心理。由于每个人渴求的强度、投入的力度不同,所以在表现程度上有很大差异。一般说来,刚步入社会,遇到挫折不多的年轻人,成就动机大、求全心理强、荣誉意识浓,结果在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下心里紧张、情绪敏感。从而缺憾顿生,导致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不能自释。

要消除缺憾的困扰,可采用以下方法。

(1)把握需要。即在客观世界中把握合理的需要。以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理解和把握需要。这样与需要相伴随的缺憾就能在实际中获得正确体验,并成为积极意识,不正确的缺憾或超现实的需要就不会萌发和体验,即使有所感受也能心境坦然不为之困扰。

(2)科学追求。追求是实现自我和人生意义之所在,实现追求需要多方面条件。因此,无论在生活和工作中只要自己尽了力就无需自责,接受现实就不会悔恨而产生缺憾,更不会被消极的缺憾所拖累。

(3)树立积极的人生观。端正生活目标和生存意念,把个人需要、个人荣誉和社会、群体紧密结合起来。这样荣誉意识扩大,渴求和缓,心胸坦荡,视野宽阔,就不会和自己斤斤计较,更不会注重他人的态度。

(4)注意摆脱的方法。正确分析缺憾,对无须感受或无法弥补的缺憾,可通过下列方法逐渐淡化、和缓,直至摆脱。一是以体验成功的喜悦抵御缺憾。二是分析缺憾以其不可行性来说服自己。三是以情绪发泄获得缺憾转移。四是升华缺憾使之成为追求成功的动力。

我们每个人都应在工作和生活中承认缺憾,不让缺憾压在心头,否则便难以轻松,长期下去便会成为一种心理负担,并逐渐转为消极意识,导致对身心健康的危害。

猜你喜欢

缺憾人生观荣誉
梁漱溟的“力性”人生观
获得的荣誉
苏轼所写墓志铭与祭文里的人生观
荣誉得主们都说了些什么?
获奖荣誉统计
“渡江第一船”的光荣与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