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耳针体针并用预防胆心反射效果观察

2000-06-13马守菁阎怀士等

中国针灸 2000年7期
关键词:耳穴牵拉胆道

马守菁 阎怀士等

马守菁 阎怀士 秦 红 陈昆洲

(安徽省立医院麻醉科,合肥230001;1安徽省立医院针灸科)

摘 要 胆囊切除术60例,随机分为4组:Ⅰ组耳针组,Ⅱ组体针组,Ⅲ组耳针体针并用,Ⅳ组不加耳针和体针。术始前均静注杜氟合剂半量。结果:Ⅰ、Ⅱ、Ⅲ组强刺激3分钟后平均动脉压(MAP)明显上升,心率(HR)明显增快,牵拉胆囊时Ⅰ、Ⅱ组MAP下降,HR减慢(P<0.05)。Ⅲ组探查腹腔及牵拉胆囊时MAP平稳。第Ⅳ组探查及牵拉胆囊时MAP明显下降,HR明显减慢(P<0.01)。结论:Ⅲ组可能能预防胆心反射,耳针体针并用能使机体维持循环功能稳定。

主题词 耳针 反射 胆心综合征/针灸疗法胆道系统手术发生胆心发射在临床上很常见,严重的胆心反射病人不仅出现牵拉痛,而且可因反射性冠状动脉痉挛,心肌缺血而致严重心律失常,甚致心搏骤停,为此我院采取针刺耳穴及体穴并用的方法预防胆心反射,收到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60例胆囊炎、胆石症行胆囊切除术的病人,术前均无心血管及肺部疾患。男27例,女33例;年龄28~77岁。体重43.5~74.6kg,施择期胆囊切除术。术前肌注安定10mg,阿托品0.5mg。

2 治疗方法随机分为4组,组间一般情况无差异。4组均行连续硬膜外麻醉,穿刺点T9~T10间隙并向上置管,麻醉药为1.6%利多卡因,加0.2%地卡因,加1∶20万肾上腺素,麻醉穿刺完毕平卧后均鼻导管吸氧。Ⅰ组针刺左耳穴:心、交感、肝、胆,均为1寸毫针刺入0.5寸,强刺激3分钟后留针至术毕,术始前静注杜氟半量。Ⅱ组体针:阳陵泉、胆囊穴、内关,均用3寸毫针深刺,太冲用1寸毫针刺0.8寸,针刺行强刺激3分钟后留针至术毕,术始前静注杜氟合剂半量。Ⅲ组耳穴加体穴,穴位及针刺方法同Ⅰ组加Ⅱ组,术始前静注杜氟合剂半量。

3 疗效观察观察麻醉前(基础值)、针刺强刺激3分钟时、进腹时、牵拉胆囊时、关腹时的MAP(平均动脉压)、HR(心率)、SPO2(血氧饱和度)、EKG(心电图)的变化,所有数据作统计学处理见表1。

MAP:Ⅰ组、Ⅱ组、Ⅲ组强刺激3分钟后明显上升,分别为99.39±9.42,99.98±10.23,101.75±11.74,与基础值相比,P<0.05。进腹时、牵拉胆囊时Ⅰ、Ⅱ组下降明显(P<0.05),第Ⅲ组平稳无变化,Ⅳ组下降非常明显分别为92.98±6.85,82.52±6.44(P<0.01)。HR:Ⅰ、Ⅱ、Ⅲ组针刺强刺激3分钟时明显增快(P<0.05),Ⅰ、Ⅱ组牵拉胆囊时明显减慢,分别为70.16±11.22,73.81±9.57(P<0.05),Ⅲ组HR较平稳,Ⅳ组进腹时、牵拉胆囊时非常明显的减慢,分别为66.6±10.78,64.71±4.29(P<0.01)。SPO2:Ⅰ、Ⅱ、Ⅲ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Ⅳ组在牵拉胆囊时有降低趋势,97.21±1.72(P<0.05)。EKG:在牵拉胆囊时Ⅰ、Ⅱ、Ⅲ组未发现异常,Ⅳ组中有2例ST段低平,并有轻度压低,未作处理,胆囊切除后自行好转。

4 讨论胆囊手术在连续硬膜外阻滞时,交感神经也被阻滞,阻滞部位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减少,阻滞心脏加速神经纤维心率减慢,心搏出量减少,血压下降。同时副交感神经兴奋出现缓脉,此时胆道部位迷走神经密集,且有膈神经分支参与[1],加之胆道堵塞胆汁淤积增加了迷走神经兴奋性。因此在胆道手术时发生胆心反射,可引起反射性的冠脉痉挛,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而致血压下降。本研究体现出第Ⅰ和第Ⅱ组进腹探查和牵拉胆囊时的反应相似,但对循环系统还是有所影响。第Ⅲ组耳针和体针并用,循环系统较平稳,对血流动力学无影响。第Ⅳ组由于不用耳针和体针,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且有2例ST段压低现象。单独用耳针可增强胆囊舒缩,促进胆汁排泄,增强奥狄氏括约肌的调节作用,解除胆绞痛而引起的良性双向调节作用。阳陵泉、太冲、胆囊穴,有解痉止痛作用。内关可以促使经脉气血运行通畅,调整脏腑机能并维持内环境的相对恒定。耳穴心属于耳穴系统的脏腑穴,作用于心系(心血管系统)。内关和耳穴心皆有改善冠心病患者左心功能的作用,两穴联用能增强效果[2],并可改善急性心肌缺血,加速心率[3],对异常的心率具有调整作用,对慢心率具有拟交感神经样作用;对快心率具有拟副交感神经样作用[4]。耳针和体针并用对心血管调整起着重要作用,并能预防胆系手术的胆心反射,有关机理还需进一步探讨。

5 参考文献

1 李树人.腹部、妇科和泌尿科手术麻醉.见刘俊杰,赵俊主编.现代麻醉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754

2 龚传美,邵荣世,朱元根,等.体针耳针并用对胆囊运动功能调整的临床研究.中国针灸,1996;16(1):2

3 李树林,李育良.内关、心俞与心脏相关的神经基础.中国针灸,1996;16(2):34

4 杨元德.内关穴临床应用与机理的文献综述.中国针灸,1995;15(1):53(收稿日期:19990722,赵昕发稿)

猜你喜欢

耳穴牵拉胆道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道穿刺置管引流在急性胆道感染治疗中的应用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在高血压伴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耳穴按压对肺部疾病患者的保健作用
胆道癌如何早发现
3个“15秒”缓解颈部不适
牵拉孩子请温柔 当心引发牵拉肘
莫将小儿胆道闭锁当作黄疸
耳穴压豆功效多
保证体育课训练效果的灵丹妙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道损伤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