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对慢性胆囊炎患者足少阳胆经的显像研究

2000-06-13周章玲刘心莲等

中国针灸 2000年11期
关键词:腧穴循行清除率

周章玲 刘心莲等

周章玲刘心莲黄国峰田嘉禾徐白萱姚树林

(解放军总医院,北京100853)

摘要将高锝酸钠洗脱液注入慢性胆囊炎患者胆经的悬钟穴内,观察到针刺前核素迁移轨迹与古典经络吻合率为78.3%,针刺后上升为85.0%;针刺前20例中有9例出现"轨迹变异",针刺后有7例得到改善;计算机数据表明针刺后核素示踪轨迹的潜伏期较针前明显缩短,局部清除率提高,通过时间缩短,迁移速度加快。针刺前后有显著或非常显著的差异。

主题词胆囊炎/针灸疗法胆经/放射性核素成像

运用核素示踪法探讨经络的有关内容,是近年国内经络研究较为先进的方法之一。但过去的研究对健康者的十二经脉循行路线的主要特征等生理基础方面做的较多,而有关针刺对经络病理状态下作用的探讨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将放射性核素高锝酸钠(99mTcO4)注入慢性胆囊炎患者足少阳胆经的悬钟穴内,观察针刺前后核素示踪轨迹的变化,从而探讨其迁移特征及经络病理状态下针刺对其作用的表现。

1对象与方法

1.1观察对象

共20例,其中男10例,女10例;年龄24~70岁;病程2月~14年。所有病例均依据《实用内科学》[1]慢性胆囊炎的诊断标准而确诊,无其他并发症的门诊或住院病人。

1.2观察方法

(1)示踪剂:取无菌、无热源、新鲜的高锝酸钠洗脱液,稀释至放射性剂量为5~10 mci/ml。示踪剂在体内转归接近生理盐类,化学、物理性质优良,对受试者无毒无害,显像效果理想。

(2)实验仪器:采用东芝90B睸PECT机,视野为35 cm×50 cm,配备微型计算机程序控制。采集时要求其探头尽可能贴近受试部位,并最大限度地包容注射穴位的向心肢体;注射试剂后立即动态采集,每5 s拍片一帧,共64帧照片,计5分20秒。

(3)针前观察:患者取左侧卧位,右下肢暴露并伸直,膝及脚下垫高,使臀、膝、踝三者处同一平面,以使阳陵泉穴垂直于探头面。按全国高校统编教材《腧穴学》[2]的取穴标准,先于右侧外丘、阳陵泉、中渎三穴上点置放射性99mTcO4源;继在右侧悬钟穴皮下注入┆99mTcO4 0.1 ml后,即开始观察核素示踪轨迹的变化。观察时令患者静止不动,直至所定程序结束。

(4)针刺观察:在针前观察结束28 h后方可进行针刺观察。针刺前仍先在外丘等三处点置99mTcO4源,随后给予针刺处理,穴取丘墟、侠溪,均为右侧,常规消毒,针刺得气后接通WQ6F型电针仪,以病人感觉针刺部位跳动为度,5 min后在右侧悬钟穴注射0.1 ml示踪剂,并观察迁移轨迹。

(5)迁移参数分析:以腧穴上事先点置的99mTcO4源为准,对轨迹迁移的形态进行比较,并利用计算机技术在注射点和迁移轨迹不同部位设定感兴趣区,根据不同区域放射性活性变化的时间差以及区域之间的空间距离,计算出迁移潜伏期、局部清除百分率、平均清除时间、迁移速度等参数。实验数据用中位数和四分位点(MED,Q1~Q3)表示,采用非参数符号秩和检验和卡方检验,用SAS软件实现。

2实验结果

慢性胆囊炎患者针刺前后胆经的核素示踪轨迹均呈向心性走行,基本沿着古典的足少阳胆经的循行路线行走,迁移线与设定放置的99mTcO4源相重合者为吻合,试验结果为:迁移轨迹与标识的60个古典经穴相吻合47点,吻合率占78.3%,针刺腧穴后有51点吻合,其吻合率升至85.0%,针刺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

慢性胆囊炎患者胆经的核素示踪轨迹多呈一条直线上行,但也有一少部分在走行过程中出现分叉、或偏离经脉循行路线、或循行不满视野的,相对于古典胆经循行线来说,称之为"变异"。20例病人中有9例轨迹迁移出现变异,9例中分叉者5例,偏离者1例,未走完全程者3例。针刺后有7例患者的"变异"得到改善,针刺前后有非常显著性变化(P<0.01)。

通过计算机技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针刺前慢性胆囊炎患者胆经核素示踪轨迹的潜伏期、清除率、通过时间以及迁移速度的平均值分别为52.8 s、11.7%、38.5 min和9.38 cm/min;针刺丘墟和侠溪二穴后,核素示踪轨迹的潜伏期较针前明显缩短,局部清除率提高,通过时间缩短,迁移速度加快,针刺前后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的差异(见表1)。

3讨论

在经络穴位处注射99mTcO4,通过体外显像技术,可以完整、动态地观察检测注入体内示踪剂的进入、运转、分布、存留、排出等一系列生物活动过程。其信息受全身机能状态的调节和控制,一旦生命结束,体内生物活动终止,经络运行气血通道的属性也就消失,核素显像就无法进行。这与祖国医学对人体生理特性的认识是一致的,"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血无气不行",所以核素显像与经络的气血运行,都依靠并反映着活体的机能。核素显像是客观地显示出图像,而这种图像的基础是体内的生物过程,不需要任何主观、人工的描述和加工,具有很高的客观性和可重复性。在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后这一方法就更具有科学性[3]

从针刺前核素示踪轨迹的显像结果看,它具有以下特点:(1)循行部位基本沿经而行,但循行方向与经典描述不同。慢性胆囊炎患者的示踪轨迹由注射点外踝处的悬钟穴起,沿着下肢外侧的足少阳胆经循行线上行,与事先标识的经典腧穴吻合率为78.3%,20例均未出现离心方向行走者,这与足三阳经脉由头走足的特点不符,且《灵枢·经脉》也指出:"足少阳之脉,……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显然,示踪轨迹的循行部位与经典论述相符,但循行方向相反。(2)轨迹形态呈线状迁移,在轨迹周边虽有一定数量示踪剂的弥散,但主线十分清晰(图1)。另外,示踪轨迹的异常多表现为分叉或缓滞不前,但其分叉多在膝下即自行终止,故在示踪轨迹图像上的分叉表现得较短小(图2),针刺可使之改变(图3)。(3)迁移速度平均为9.38±4.1 cm/min(针刺后为15.8±7.3 cm/min),这一迁移速度明显不同于电刺激引起的经络感传速度27.5~48.0 cm/s,也不同于脉搏波传导速度5 m/s和主动脉内血流速度25 cm/s,而是一种与神经、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不同的放射性循经迁移通道。

核素注射穴位后,在荧光屏上立即可以见到注射点的圆形光斑,直到圆形光斑中出现迁移线之前的一段时间称为潜伏期。正如迁移轨迹只在活体中出现一样,潜伏期的长短与推动示踪剂迁移的动力以及其阻力的大小有关。本组病例针前的潜伏期为52.8 s,针后明显缩短到36 s,这说明针刺腧穴对核素迁移轨迹有促进推动作用,而这种作用从根本上讲仍表现为一种调整作用,因为无论是无力推动示踪剂迁移的"虚"还是阻止其迁移的"实",针刺均可使其改善。

核素注入腧穴后,机体即开始将其向外转送,使得原注射点的核素量不断减少,其注射时的放射性强度与动态采取64帧后注射点的放射性强度减少的百分比即局部清除率。针刺前〖LL〗〖PSAYT1,+163mm。71mm,BP〗清除率为11.7%,针后提高到16.8%,提示针刺可以促进核素示踪剂的运行和转送。示踪剂在体内的平均通过时间与清除率相关,因此针刺后通过时间也显著加快。这一结果不但较好地客观显示了针刺的效应,而且反过来证明了示踪剂所显示的迁移轨迹就是古典经络循行。针刺前示踪轨迹与古典经穴不吻合,或分叉、或行走缓滞等现象在针刺丘墟和侠溪后均出现明显变化,吻合率由针前的78.3%升至85.0%,轨迹分叉的合二为一,行走缓滞未满视野者走完全程,整个示踪轨迹异常现象由针前的45.0%降至10.0%。这证明针刺腧穴可加速核素迁移过程,这应该看作是针刺的通畅经络、行气活血的作用。这一现象还说明,示踪剂所显示的线状轨迹是足少阳胆经的本质所在,否则,它就不会沿着足少阳胆经行走,它就不能对针刺胆经的腧穴起反应,其变化规律也不能用经络理论来解释。至于迁移轨迹的向心运行与《灵枢·经脉》所述不同,有待进一步研究。

4小结

《灵枢·根结》"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灵枢·刺节真邪》"用针之类,在于调气"。这些纲领性的语言早已在临床中得到证实,但用科学的、客观的方法来证实其作用,做得还不够。本实验通过针刺慢性胆囊炎患者的丘墟、侠溪二穴观察针刺对足少阳胆经的迁移轨迹的影响,不仅客观地显示了示踪轨迹沿经而行的迁移特点,而且也证实针刺可使其潜伏期缩短,清除率提高,通过时间加快,这一结果客观地显示了针刺的效应,对经络研究及针刺临床均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5参考文献

1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2杨甲三,曹一鸣.腧穴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3孟竞璧,田嘉禾.十四经脉显像探秘.中国科技出版社,1998

(收稿日期:19990916,成平发稿)

猜你喜欢

腧穴循行清除率
马王堆导引术循经导引基本规律与特征初探
旅途止泻按脾腧
序贯疗法在提高儿童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中应用的Meta分析
腧穴解剖学之教学设计
督脉循行考
常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临床对比
模拟胃液条件下维生素C对蔬菜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