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二篇 烧好“第一炉灶”

2000-05-05

人民教育 2000年7期
关键词:德育思想同学

见到冷冉老人,是在一个煦风轻拂的上午。

冷老的小臂上挂着一支拐杖,步履稳秦,神情爽朗,看上去依旧健康而矍烁。

握手,问候,冷老稍显木讷。旋即说起教育,这位81岁高龄的老人立时动情动色滔滔不绝地谈了起来……

这是一位值得尊重的老人。是他,在20年前鲜明地提出了“必须强化教学工作的教育性”的主张。用今天的话说,也就是“必须强化课堂主渠道的德育功能”。

显然,这是一个在今天看来仍属前卫的科学命题。在后来的《旧话提》一文中,冷老这样娓娓道来:“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集道,这并非是由某个领导或教师决定的,这是规律。除去睡眠以外,学生一天在课堂里消耗的时间(包括作业),约占他们生活时间的1/2。在这长长的时间里,他们的认知、情感、性格、意志时时都在发展变化糟,书本上、师生间、同学间的交流日复一日,个性在生活基础,上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是人的社会章质的第一炉灶。

“这是人的社会素质的第一炉灶”!

多年来,“第一炉灶”的教育理念,在大连的教育工作中承前启后,流传深远。分管基础教育的市教委副主任王允庆,有一段上下皆知的名言:“我們的德育应当是主导式、渗透式的德育,应当是贯通课堂教学的一条潜在的红线。我们要使每一个教师都懂得:即使是教知识,也是要把知识引过来,化为形成学生人格的一种力量。

1994年3月,大连市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下发。这份在大连德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指出:“学校是育人的场所。课堂教学是学校向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形式,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应当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有计划有目的地、积极主动地.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道德素质的培养。”

这,既是对以往工作的总结,又是对今后工作的指导。大连市的德育自此迈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不破不立,不塞不流

80年代,由于长期受到“片面追求升学率”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广大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一些程度不同的思想“误区”。对此,大连市教委领导各区(市)、县教委在中小学教师中开展了扎实而持久的“教育思想大讨论”。他们采用专题讲座、座谈会、讲习班、培训班、报告会示范课、汇报课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充实理论,提高认识,铲平思想屏障:

破除“教学无关论”。立论观点认为:学校工作分教育教学两大块,“教育”育人,“教学”教书,各有所领,各司其职。批判的观点认为:课堂教学的内容和课堂教学的环节蕴含着大的德育资源,教书与育人犹如形与影、光与热,密不可分;

破除“理科无关论”。立论的观点认为:文科教材内容不乏德育资源,而理科没有。理科反映自然科学知识,与德育无关。批判的观点认为:人类的一切知识财富都是构成真理的基石,比如数学知识的对应关系,等量代换的数学方法,类比、比例、化归的数学思想无不渗透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实事求是的精神,等等;

破除“额外负担论”。立论的观点认为:课堂教学中实施德育,形同节外生枝,额外加重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批判的观点认为;对课堂教学而言,德育资源不是另外播加,而是本身就有的内容。对德育而言,课堂教学有其特殊意义,为其他渠道所不能替代……

“不破不立”,观念的问题解决了,运作的问题撂上了日程。为了防止赶时髦、走形式、随波逐流的现象发生,大连市教委推荐了沙河口区制定的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的“六要六不要”原则:“要依据教育大纲和教学大纲教书育人,不以智代德;要紧扣教材,不画蛇添足;要融会贯通,不率强附会;要情理交融,不空洞说教;切合学生心理实际,不搞成人化教育;要课内课外结合,不搞形式主义。”

“不塞不流”,建立起一支具有科学德育观的教师队伍,就像建造一艘无坚不摧的破冰船,为德育进人课堂主渠道而不懈地穿凿航程。

为德育“正名”

在一节数学公开课上,有这样一个片断。

执教老师请某同学到黑板上演算一道题。某学生做完后,老师说:“请你回到座位去”,然后,老师发问了:

“同学们看,某同学做得对不对?”“对。”同学们齐声回答。

“谁还有什么补充的吗?”

这时,一个学生站了起来:

“我认为某同学虽然把题做对了,但是他的态度不认真,字迹潦草不说,还不用尺画数轴,结果把数轴画得像条弧线……”老师微微点头,并投去赞同的目光。

“同学们,这个同学说得对不对?我认为是对的。因为无论我们做什么事,都应该有认真的态度,踏实的作风……”

在另一节美术公开课上,有这样一个片断。

执教老师让每个学生面一个小房子,“如果谁认为自己画得很好,可以勇敢地上讲台来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欣赏。

这时,后排的一个同学拿着画向讲台跑来,却被桌腿绊倒了。老师急忙上前把他搀了起来,并扶着他一起走上讲台。在向全班同学展示过他的“小房子”之后,老师双手把这张画送还给这个学生:“谢谢你,你画得很好!”

之后,当听课的教师评论这两节课中的德育渗透时,竟无人提到这两个片断。在座的市教委主任贾聚林对此十分感慨。难道培养“专心踏实,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就不是德育?难道提倡“关心爱护他人,对人热情有礼貌”的文明行为就不是德育?它们不是已经明明写进中小学(德育纲要》里去了吗?

大连市教委结合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青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进行了教育思想大讨论,提出了一个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课题——端正德育思想。

数年过去了,如何科学而全面地把摊德膏的内容与任务,大连人为此付出了努力,也获得了成功。

渗透——在水乳交融之中

德育渗透,就是要在“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把德育本身的目标与各学科教材所内含的德育因素,自然地、有机地、不显痕迹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在这方面,大连的德育实践创造出了繁花似锦的硕果。

a.在教学内容中的渗透。

例一:数学课堂上,在讲到圆周率时,教师动情地告诉同学们:我国古代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叫祖冲之。他在1500多年以前就精密地计算出圆周率的近似值是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计算精确到6位小数的人。他的这项伟大成就,比国外数学家得出这样精确数值的时间,至少要早一千年!

这样的讲述,激发了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鼓动着学生们努力学习、为国争光的志向。

例二:在语文课《小马过河》的教学中,教师根据老牛说“河水很浅”而松鼠说“河水很深”的不同说法,又根据小马在妈妈的指导下过河后,感到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的叙述,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同是一条河,老牛、松鼠和小马感觉深浅的程度却大大不同呢?

这样的引导与讨论旨在告诉学生:凡事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要善于思考,要勇于实践。

例三:这一节课讲《生物进化的学说》。在讲授完课堂主要内容——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之后,教师播放了一段录像:在苍茫的非洲草原上,展现着一场弱肉强食的血腥场面。录像结束,课堂教学内容应该结束了,教师却讲了这样一段话:“我注意到,刚才出现鳄鱼吞噬角马的镜头时,有的学生蒙上了眼睛,有的学生惊叫起来,有的学生不由得要催促角马快快逃生。是的,弱肉强食是自然界的法则,而我们人类是早已脱离了生物界的高等动物,善良、同情心和助人为乐是我们人类所共同拥有的美好品质,也是我们人类区别于低等动物的根本标志……”

这一段结束语绝非画蛇季足。在感受了自然界优胜劣汰、物竞天择的强烈震撼之后,将同学们兴奋的思绪引向人类社会善美的境界。这无疑是一次心灵的擦拭。

b.在教材延伸中的渗透。

例一:这一课讲授元、角、分。讲过基本概念之后,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算术题:我们全校有450名学生,如果每人每天节约1分钱,一年能节约多少钱?如果每人每天节约1分钱,一年能节约多少钱?如果每人每天节约1元钱,一年能节约多少钱?贫困地区的小朋友常常因为交不起每学期60元的学费而苦恼,如果我们把这笔钱捐献给他们,可以为多少贫困的学生交上学费?

显然,题中蕴含着节俭和爱心等德育目标,然而由于设计得自然贴切,入情入理,仍会拨动孩子们的心弦。

例二:在讲授小数和百分数的认识时,教师插入了这样的内容——新中国成立初期,人口数量为5.4亿,现在增长到12亿。人口增长过快已经成了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然而同时,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是中国农业的辉煌成就,也是中国对世界的巨大贡献。

不难看出,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进行了国情和爱国主义教育,因利乘便,浑然一体。

例三:在美好的钢琴曲中,音乐课开始了。继学习了一段乐理知识之后,开始学唱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虽说是一首流传久远的歌曲,可真要唱好却不容易。试唱两遍后,教师问道:

“你们觉得怎么样?”

“不好!”同学们七嘴八舌。“怎么不好?”

“缺少情。”

这时,教师离开了琴凳,一边走向学生一边说了起来:这首歌的词曲作者叫美麗其格,是一个蒙古农妇的女儿,是毛主席共产党带领人民推翻了黑暗的农奴制,才使她改变了当牛做马的命运,并走进中央音乐学院进修。试想,她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这首歌的?在辽阔的大草原上,幸福而自由的翻身农奴一边挥动鞭儿,一边用草原牧民特有的长调唱起这首歌……来,我们再试唱一遍。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这一次,歌声高亢悠远,情意绵绵。

就这样,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缕缕情丝与美好的歌声一道,流进了孩子们的心田。

c.在教学环节中的渗透。

例一:物理教师在提问时,每次都能看到某同学和许多同学一样举起手臂。然而,当真的点名叫他时,他却“卡壳”了。

“一定是紧张了吧?没关系,先坐下,想起来再回答。”教师机敏地为他解了围。然而课后,教师与这位同学进行了一次秘密谈话:

“是忘了,还是不会?”教师问。“不会。”学生垂下了头。

“不会为什么还举手?”

“我成绩不好,同学们常取笑我。我如果再不举手,他们会更笑话我了……”

教师沉思片刻,说:“我们这样约定:你没有把握回答问题时,就举右手;你有把握时,再举左手。你看好不好?”

“嗯!”学生感激地点点头。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第三天的物理课堂上,某同学高高地举起了左手。教师立刻点到他的名字:“请你来回答问题。”

某同学站了起来,问题回答得既正确又完整。

从此,某同学频繁地举起左手,不言而喻,他渐渐地找回了自信。

自信心不但是学习的动力,更是成人成才的精神支柱。以课堂教学为凭借,重树学生的自信心,可谓用心良苦,善莫大焉。

例二:在上《蓝树叶》一课时,一名学生没带语文书。这时,他的同桌悄没声息地把自己的语文书推向两人之间,并示意他一起看。这一幕被教师看在眼里。在进行课文人物性格分析时,教师讲述了他刚才看到的一幕,并让同学们把这位同桌与课文中的林园园进行比较,使同学们对什么是团结友爱、什么是自私自利有了更加形象的分辨。

教学中处处有生动的德育题材。如何捕捉鲜活的事例,如何把握身边的契机,这堂课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

例三:由于匆忙或者马虎,教师在板书中写了一个连笔字。一名学生站起来,指出这个字写错了。教师犹豫刹那,真诚地说:“对不起,是老师写错了,谢谢你。”然后,教师转向全班同学:“如果不是他的纠正,我可能还会写错这个字,所以我要感谢他。今后,不论老师有什么样的缺点,都请你们指出来,这样才是爱护老师,使老师少犯错误……”

“其身正,不令而行。”如何引导学生对待缺点错误,教师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d.在教师形象中渗透。

“亲其师,信其道。”

“身教重于言教。”

这两句可以作为注脚的名言,同样证明着良好的师德形象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刻意义。教师的举止言行,仪表服饰,神态气质甚至习性,无不作为信息传导于学生的大脑,反馈于教学的过程。为此,大连市教委提出了课堂教学“五规范”要求,并将其纳人教师业务考核:

规范语言——使用普通话和文明用语;

规范板书——字迹工整,格式正确;

规范仪表——衣着合乎职业特点,精神饱满;

规范行为——举止大方,行事得体;

规范环境——教具摆放有序,讲台桌、黑板洁净。

教师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带动着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让“近水楼台先得月”

“近水楼台”只是有利的外部条件,如果缺少内在的动力,不要说“先得月”,“不得月”也并非不可能。

大连市教委认为:中学思想政治课和小学思想品德课(以下简称“两课”)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教育的最直接的手段和途径,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a.刹住“应试”之风。

一个,人的政治觉悟是考试能够考出来的吗?

一个人的道德水平是一张卷纸能够说明的吗?

然而,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领域中,居然也存在着严重的“应试”倾向,这不能不令人深思。

思想政治是干什么的?是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尽管其中含有一定的知识目标,但它毕竟是作为思想教育目标的载体而存在的。可是,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思潮的影响和干扰,两者之间发生了“易位”。相当一部分教师的聚焦点,已不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思想和优良的道德品质,而在于如何通过教学来灌输政治常识,并力图使学生牢固地掌握这些政治概念、观点、原理以及它們的语言表述方式,以求在应试中获得尽可能的高分。至于这些敢治常识是否为学生理解、认同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认识,则往往是教师无暇顾及的问题。

思想政治课要真正成为育人的主课,就必须彻底扭转“应试”倾向,实现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1990年,经过认真准备和论证后,大连市教委决定:将初中学生年段会考成绩与日常思想行为表现合在一起,统筹评价,以此作为评定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成绩和上一级学校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

自此,思想政治学科的“应试”倾向开始得到扭转,从而为充分开发其育人功能铺平了道路。

b.理论联系实际。

尽管中学思想政治课与小学思想品德课,有着内容和阶段上的差异,但它们更有着明显的共性,这就是理论色彩较浓。在课堂教学中,要循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压缩讲授时间,加大活动空间,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这一课讲“爱家乡”,老师就拿来了画报。看,那浩如灯海的“大连之夜”,那广阔壮美的“星海广场”,那端庄雄伟的“会展中心”,那拔地摩天的“教师大厦”,那孤傲冷漠的金石滩奇石,那彩幻眩目、绿草红花的友好广场

这一课讲“勤劳致富光荣”,老师就预先布学生采访自己的父母、养殖能手、种粮大户、沃尔玛商场、迈凯乐商厦……

这一课讲“中国人民不可侮”,老师就介绍起大连地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甲午海战旧址、万忠墓、旅顺监狱、白玉山、关向应烈士纪念馆等……

这一课讲“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老师就播放《小平南巡》录像片和《中国北方的开放城市——大连》专题片……

c.“两课”也要“渗透”。

有一种观点认为:“两课”教学直接传授德育知识,犹如“胡同里扛竹竿——直来直去”,无所谓渗进。这种观点十分有害,因为它势必削弱德育的效果,使“两课”教学事倍功半。须知,“两课”内容决不是德育目标的简单堆砌,而是一门具有丰富教学内容和隐性教育因素的独立学科。因此也熟悉大纲、钻研教材,也要把知识点和能力点,也要随机渗透。

思品课《集体力量大》怎么上?一开课,教师请出几名男同学到前面来表演搬讲台桌。之后,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两个同学搬不动,而一组同学就搬动了呢?

然后,教师通过投影向同学们绘声绘色地讲述《蚂蚁搬大米》的故事,接着启发学生看书思考:为什么一只蚂蚁搬不动,而一群蚂蚁就能搬动?通过对比,同学们明白了“集体力量大”这一道理。课上到这里似乎就该结束了,可教师又补讲了《五个指头的故事》,从而将“集体力量大”这个德育点向前推进了一步:即怎样做才能使集体力量大?进一步讲清了“我们每个人都生话在集体中,大家只有团结一致,齐心合力,集体的力量才会大”的道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和热爱集体的思想感情。

林林总总,桩桩件件。只是我们在用心地去梳理它们时,才发现那里竟是如此的精致而宏大。于是我们联想到四个字:“教书育人”,联想到冷冉老人的那段话:“教书育人,青人是目的,教书是手段。教书而不育人好比木雕泥塑,虽有人形而不能活动;青人而不育心,好比盟料玩具,屋可电动,而无生气;育人而不以德,好比断了线的风筝,随风而去,不知所终。”

猜你喜欢

德育思想同学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
阿吾(一首)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