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教育资源的建设与教育网站的发展
2000-04-26王相东
王相东
网络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第三次浪潮
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共出现了三次浪潮:
第一次浪潮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的计算机学科教学,在教学中,主要让学生学习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其标志性的口号是程序设计是第二文化。随着计算机学科教学的不断发展,开课年级从高中、初中,到了小学,课程内容由一开始主要是程序设计,后来逐步增加应用软件的操作与使用,到增加了因特网的知识和应用;课程的名称也改成内涵更为宽泛的信息技术课程”。
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直至今天,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仍是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最重要的措施
这一时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信息技术课程受重视的程度很不够:由于需要配套的软硬件环境,开设课程的成本较大:受师资设备等条件限制,所学内容陈旧。
第二次浪潮是8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计算机辅助管理,主要是开发教学软件课件和教育教学管理软件,将计算机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其标志性的口号是计算机与基础教育相结合是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在这期间,计算机辅助教学不断发展为不再是完全基于课件的课程整合,教育软件类型由展示知识的课件发展到工具型、平台型、素材型的积件。
计算机辅助教学或课程整合目的主要是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但是,十几年的实践证明,如果我们的教育制度、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等不发生转变,尤其是应试教育的大环境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那么无论采取什么样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所谓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或课程整合将仍然可能是传统教育教学的附庸,只能是辅助传统教育或者是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延伸。中小学计算机辅助教学或课程整合”的发展将困难重重,还有一段相当艰难的路程要走。
第三次浪潮就是目前的网络教育,其标志性的口号是建网、建库、建队伍。
仅仅几年的时间,我国的上网用户数大幅度增长,已由1997年的15万发展到目前的1690多万。因特网的飞速发展已对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对我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因特网的浪潮也迅速波及到了教育领域,很多教师和学生已开始上网,由教育部主办的中国教育科研网已初具规模,连接了数百所高校,已成为高等院校教育科研的重要基础设施。一些中小学也开始投入资金组建了校园网。据估计,目前全国已有近3000所中小学组建了校园网,有上万所学校组建了网络化电子教室。建网、建库、建队伍反映了我国中小学校迎接网络时代的迫切愿望。尤其是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全国普通高级中学和城市初级中学最迟于2001年新学年基本普及信息技术必修课程,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初中最迟于2003年新学年基本普及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其他地区的初级中学最迟于2005年新学年基本普及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城市小学最迟于2003年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小学最迟于2005年新学年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其他地区的小学最迟于2010年新学年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而上网则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内容。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力措施将使我国中小学校的上网人数在1年至2年内出现爆炸式的增长,网络教育必将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热点和焦点,从而掀起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第三次浪潮。
网上教育资源建设的不足是制约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
随着中小学网络教育的深入发展,网上教育资源的建设已迫在眉睫。很多中小学建立的校园网由于缺乏教育教学信息资源,有路无车无货,致使投入大量资金的校园网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效益,造成设备的闲置和浪费。一方面,对资金并不富裕的中小学校来说,建设一个校园网使学校资金更为紧缺;而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又使校园网难以发挥其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上应有的作用和效益,随着时间的推移,校园网的软硬件设备又将面临贬值的风险。大量中小学生的上网,也急需适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学习、交流与娱乐方面的教育资源,否则,培养学生在网上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就是一句空话,学生只能在因特网上漫无目的地漫游。
缺乏中小学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已严重制约了我国中小学网络教育的发展,已成为我国中小学网络教育发展的瓶颈。
网上教育资源库的种类有很多,包含教育新闻信息、各类教育统计数据、教研论文库、学科教案库、题卷库、课件素材库、课件库、教育法律法规库、招生考试库、教育产品信息库、教育机构库、共享软件库图片素材库、动画素材库、音像素材库、百科知识库等各个方面。
网上教育资源的建设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单靠政府投资是远远不够的。教育部的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已经启动,总共投资数亿元,但大部分用于中国教育科研网和教育卫星频道的改造,而用于基础教育资源建设的经费非常有限。网上教育资源的建设需要借助社会、企业和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尤其要吸收大公司、大企业的资金和技术优势,引进和培育市場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给网上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发展注入活力,使之进入良性循环。教育行政部门可制定相关规划、规范和要求,积极扶持和帮助企业按市场机制去开发、研制、宣传、推广网上教育资源产品,以解决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缺乏网络教育资源的瓶颈问题。
我国教育网站的发展
教育作为我国市场潜力巨大的领域,与财经、卫生等系统一样,已成为投资商向垂直专业网站方向投资的重点领域。有人预言,网络教育是社会第三大需求领域。全球最大的网络通信设备生产商思科集团总裁约翰·钱伯斯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是什么决定我们的未来?答案是互联网和教育!作为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两个核心动力,互联网和教育将深刻地改变一个民族的历史和命运,改变一个国家、企业、个人在未来时代的竞争力。在方兴未艾的大潮中,谁把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了未来;谁开创了面向未来的现代教育体系,谁将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
随着近一两年社会上的网站热,教育网站发展也非常迅速。从目前网站的性质来分,主要是三大类:
1.教育信息资源类网站,以提供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信息和教育资源为主。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www.K12.com.cn)主要提供中小学的各种教育资源和信息,面向的对象是中小学教师、学生、家长:中国教育信息网(www.chedu.com)属“大教育”概念,面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中国教育热线(www.eol.com.cn)是依托中国教育科研网的教育网站:中国基础教育网(www.cbe21.com)以基础教育为主,带有较强的政府背景和权威特色。以上教育网站均是独立运作的网站,商业运作模式各异,目前均是免费浏览内容。
几个大的门户网站也各自推出其教育频道,如新浪文教频道,搜狐、网易、FM365的教育频道等,提供教育信息继续教育、留学、MBA等教育服务。
独立运作的商业性教育网站的当务之急是如何盈利,如何自我造血和独立生存,那种靠触资上市的发展思路已不太现实。
K12教育网已率先由虚”向实”转向,所确定的发展战略是通过建设海量的网上教育资源和丰富的教育信息,树立K12的品牌和影响;围绕教育资源和内容建设,开发出教育资源系列光盘软件和编辑发行教育系列图书,今年教师节期间推出了上百张教育资源的光盘;发挥K12的品牌和平台优势,组织教育产品专卖店,构建K12的教育产品销售和服务平台,网上、网下相结合,逐步形成以K12教育网为核心和龙头的现代教育文化产业。
2.远程教育类网站,主要提供远程的学历教育或非学历教育。学历教育以高等院校的网上大学为主,对扩大高校招生,满足社会需求,减轻中小学升学压力意义重大。前一两年主要有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上海复旦大学、湖南大学等4所国家批准的网上大学,今年将要发展為31所。非学历教育主要是继续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等,如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等,但这种教育网站的数量很少。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国发展比较迅速的是中小学网校,以提供学校课堂同步教育和中小学生课外补习为主,其内容包括教案、讲义、练习题、考卷、答疑等,与学校教学同步。由于这类网校能够满足应付高考、中考的考试要求,使其他地区普通学校的学生可以接受名校高水平教师的辅导,因而大受欢迎,发展十分迅速,据统计,全国有将近200所中小学网校,最为著名的有北京101网校北京五中万恒)网校、联想网校、科利华网校等。
远程教育类网站中的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类网站网校)将是今后发展的重点。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学历教育的条件不成熟,而且也无必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对中小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发展至关重要,而这恰恰是远程教育的不足之处。目前的中小学网校大多数是为应付考试服务的,属补习提高性质,只是传统课堂教育在远程教育的简单延伸,授课的形式由在同一间教室的教师讲、学生听变成在不同地方教师讲、学生听或是教师准备讲义,学生阅读。学生在授课中的被动接受地位丝毫没有改变,很难充分发挥网络所具有的协作性、交互性、探索性的优势。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目前这种中小学网校模式的发展前景并不乐观。
3.政府和教育科研类的非商业网站,包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电教馆、教研室、教科所等教育机构所建的各地教育信息网,各类教育报刊所办的网络版,各级大中小学校所建的学校网站,甚至教师个人所建的学科类网站等。这类教育网站数量很多,而且增长速度很快,提供了大量各种各样的教育信息和教育内容,成为教育网站中的生力军,为我国网上中文教育资源的丰富作出贡献,应给予大力支持和鼓励。但由于这类教育网站资金、技术力量参差不齐,内容散乱,不成体系,所以就淹没在Internet的茫茫大海之中。但这类网站将永远是教育网站中一道亮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