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夏季生活调养
1999-06-06涂才江
涂才江
人体生理活动最适合的外界气温是20摄氏度左右,而夏季气温常常在30摄氏度以上。这种高温天气,对老年人生理活动的影响尤为明显。因此,老年人的夏季生活调养很有学问。
一、夏季注意饮食调养:
由于老年人生理机能衰退,脾胃虚弱,一到夏季,消化功能明显下降,不思饮食,稍不注意,易患多种疾病。因此,要注重老年人的夏季饮食调养。
一是肉类的选择。由于夏季昼长夜短,机体代谢旺盛,出汗多,消耗大,蛋白质分解加快,体内常处于蛋白质缺乏状态,所以,要吃些富含优质蛋白质的有滋阴补气作用的食物,如瘦肉、鲜鱼、鸡蛋等。属性偏热偏温、含脂肪多的鸡肉、羊肉、肥肉等,夏季应忌食。
二是蔬菜瓜果的选择。夏季身体出汗多,水溶性维生素C随汗液排出较多。因此,夏季应尽量多吃些水分大的新鲜蔬菜水果,这样既能补充因身体大量出汗丢失的水分及钾、钠等无机盐,又能保证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还有清热解暑作用。加之,夏季是瓜果蔬菜的旺季,适当多吃些营养丰富的西瓜、西红柿、冬瓜、黄瓜、莴苣、扁豆等,对增强体质有一定作用。
三是主食的选择。要粗细粮搭配,多吃些稀饭、面条、牛奶等,既有营养又易于消化,少吃或不吃油条、油饼、油炒饭、糯米食品等,以免食物在胃中停留时间延长,使人感到饱胀而更不想吃饭。
四是冷饮冷食的选择。啤酒、汽酒、汽水、凉粉等冷饮冷食,可根据各人的身体状况适当吃一些,但不可暴饮暴食,防止胃肠受到冷刺激而引起功能紊乱,出现腹痛、胃痛、腹泻等症状。
二、盛夏须防“热伤风”:
感冒是一年四季的多发病,别看它不算“大病”,有时症状也不轻,还可因并发症而给人带来大麻烦。人们常认为伤风感冒多发于寒冷季节,其实在盛夏季节患感冒的人也不少,俗称“热伤风”。人们观察到热天一旦患感冒,体温往往很高,热度不易下降,还伴有头痛、乏力、食欲不振、胃部饱胀、大便溏泻等症状。
“热伤风”常发生于下列原因:1.在出汗较多的高温环境中,如在乘凉时瞌睡,因为汗腺大开,毛孔疏松,邪风乘虚而入,降低了免疫功能而发病;2.盛夏贪凉,把电风扇对着身体直吹,或者在洗浴后不等擦干皮肤,就吹电风扇。这样,虽然散热很快,却扰乱了生理规律,病毒便乘机发难。
“热伤风”重在预防。在盛夏季节要保持有规律的生活起居,尤其要当心因贪凉而患“热伤风。”
三、夏季谨防中风:
中风是老年人的常见心血管疾病,可因脑缺血或脑出血而导致偏瘫、失语、昏迷等,严重的则发生猝死。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中风与气象关系密切,当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或32摄氏度以上时,是中风的发病高峰。因此,老年人入夏谨防“热中风”。
据医学临床调查发现,老年人在夏季易诱发“热中风”的原因是忽视防暑降温。有些老年人由于体温中枢调节功能不灵敏,大脑反应又迟钝,当气温上升至32摄氏度以上、相对湿度在70~80%时,才感到天气“热”。尤其是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心功能不全的老年人,更易因“闷热”而导致中风。为此,对这类热适应能力差的老年人,应及早采取措施防暑降温;有心血管疾患者应坚持服药,防止脑出血。
另一方面,老年人由于脑动脉硬化,神经中枢对缺水的反应并不那么灵敏。夏季气温高,人体出汗,老年人常处于轻度脱水状态,如不经常补充水分,血液过度浓缩而形成血栓,使脑血管梗塞而缺血,诱发中风。因此,老年人即使不感到“口渴”,每天至少也要饮水1000毫升以上。在出汗多或发热、腹泻等情况时,更要多饮水。清晨起床饮一杯水,可使血液稀释和促进大脑的血液循环,防止中风。此外,老年人要重视中风的征兆,如发现一过性脑缺血发作,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异常及精神状态异常等,应及时请医生诊治,以防发生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