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沉醉兴山

1999-04-06李华章

中国三峡建设 1999年6期
关键词:王昭君昭君秋色

李华章

兴山多山,因山而雄奇。城东的高岚,无山不奇,无峰不秀,无石不怪。有的岩峰状如拔节的竹笋,孤峰独立,呈红色,俗称“红石笋”;有的峰峦像绿色的屏风,绮丽秀美,有“花屏石”之称;有的山峰若雄狮张开大嘴仰天长啸,人称“朝天吼”;有的山连绵起伏,像一尊仰睡的大佛爷:头部平放,嘴巴张开,双乳丰满,肚腹隆起,双腿直伸,脚掌竖立,这座“睡佛山”真是栩栩如生……难怪被人们誉为“十里画廊”,称赞道:三峡风光数高岚。

兴山多山,因秋色而美丽。深秋时节,我重访兴山,依旧红叶满眼,满山烂漫,从山脚红到山腰,从山腰红到山顶,风风火火,热热烈烈,生机勃勃,洋溢着山野气息,一反古代诗文悲秋的情调,呈现出一种赏心悦目的天然之美。

汽车向城北神农架方向行驶,山道迤逦,香溪澄碧,层林尽染。人站在盘龙洞下,凝望对面的满山红叶,好似彩霞飘飘飞落,给秋山凭添几分抚媚,问导游小姐:山上的红叶是什么树?她笑答:大多是无名杂树,为金风所染红。既不像北京的香山红叶,也不似岳麓山枫林的“霜叶红于二月花”。要论名份,它也许是卑微的;不入雅舍之堂,但它迎着秋风霜雾顽强地生长着,火红着,营造出一种自然的意境,透露出一般浓浓的情味。她的话深深地打动了我。

大山里固然有贫穷的一面,但也有惊人的一面。山里人有山花、红叶一般美丽的家乡,似磁铁样地吸引着他们。

不一会儿小姐主动为我们唱了一支《昭君村之歌》:姑娘住在宝坪村/村后纱帽山/常年生白云/村前有条古老的河/姑奶对我说/河里传说用船拖/姑娘常在河边洗衣裳/洗下胭脂顺水荡/至今河水还飘香……/山歌甜美而深情。原来,她是王昭君的七十二代后裔。

纱帽山下的宝坪村,是王嫱的出生地。这里秀山碧水。据宋朝《闻见后录》记载:“昭君故宅为绿竹村,绿荫盖日,箭竹插天,宅前是青黛的香溪水,宅后靠墨绿的纱帽山”。眼前的昭君宅,已经修葺一新,掩映于红叶烂漫中。两栋仿明清式的建筑,古色古香,围墙古朴,庭院幽雅,青石阶梯,彩石耀眼。院子里王昭君的汉白玉塑像,生动地活现出昭君的丰姿,引人留连依恋。

走进另一个宅院,书画绚烂,令人陶然色喜。著名书法家舒同生前题写的楹联:“云从石上起,客到花间迷”,道出了别具一格的情景。廊柱上还刻有费新我等著名书法家的字。四壁有周韶华、峻青众多名家的画,琳琅满目。更有本地画家自创的“红沙画”,把画画在沙地上,然后用纸拓片而成,开人眼界。碑记为郭沫若夫人、著名书画家于立群的亲笔题字。置身昭君宅,真有“百年书味润身心”(费新我)之感。陪伴我们的年轻画家宁平,他曾一头扎在昭君宅,一干好几年,精心设计绘制,把兴山的美山、美水、美人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观赏过院子独有的紫竹之后,便登上了幽静雅致的昭君梳妆台。小姐指点说,台阶17级,正是昭君出塞时的年龄;台上种了33株柏树(即昭君出塞时为公元前33年),名“胭脂柏”;四周栽有梨树,名“香水梨”。山村女儿的气氛、风韵极浓,往事越千年,昭君依旧得到兴山人民如此深情的厚爱和怀念,九泉下的王昭君应欣欣然梦回故里……

兴山的秋色是迷人的,醉了秋风,醉了游客。昭君村的万亩柑桔林,有如万倾碧波荡漾,苍翠中点缀着桔红,与山上山下的红叶相映衬,似火若霞,美丽极了。我想,自然之秋不正是人生的象征吗?一个人的人生之秋,也该同样这般丰实而美丽。徜使我们的品格恰似那烂漫的红叶,我们的脊梁像那雄伟的高山,世界该是多么美好啊!

我爱兴山浓郁的秋色。尽管秋终有落叶的日子,终会被寒风冷霜凋零美丽,但它曾经拥有美丽。举起我们的生命之杯吧,永远沉醉在兴山的烂漫之!

猜你喜欢

王昭君昭君秋色
秋色里的祖国
温岭坞根之秋色满塘
民族团结视角下的昭君文化
《汉宫秋》中王昭君的形象解读
脑筋急转弯
马致远《汉宫秋》中王昭君的爱情与婚姻
透过历史文化还原昭君的多维价值
《苍松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