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三峡库区文物古迹保护的认识和建议

1999-04-04段志德赵时华

中国三峡建设 1999年1期
关键词:三峡库区

段志德 赵时华

摘要 长江三峡地区是四川盆地和江汉平原之间的咽候。历史上长江流域是东西部文化、中原文化和巴文化交汇的地带,留存至今的文物古迹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财富。三峡工程的规划、论证和设计中,一直高度重视其文物古迹的调查、发掘和保护工作。三峡工程的开工,是库区文物保护工作一次难得的机遇,针对如何按国家有关法规和库区实际情况,做好文物古迹保护发掘工作,提出一些意见与建议,供有关方面参考。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文物古迹 保护建议

1、三峡库区的文物古迹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遗产

三峡地区上承巴蜀天府之国,下连湖广鱼米之乡,历史上是巴蜀文化和楚文化,巴文化和汉文化交汇、融合的地带,其文物古迹是该地区先民们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为我们提供了祖先们如何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信息。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还具有实用价值。各种水文碑刻、题记、洪枯水标志,反映了千余年来长江上游的气象、水文变化,为长江流域的规划、葛洲坝工程、三峡工程的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别具风格的山地古民居,反映了封建社会当地人们的等级观念、经济结构及文化习俗,其依山就势的布局和机动灵活的结构形式,对今天库区移民新区的建设仍具有借鉴意义。党中央、国务院在三峡工程的规划和论证阶段就十分重视库区文物的调查、评价和保护工作。三峡工程建设经全国人大审查通过以后,国务院颁发的《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和三建委批准的《三峡工程水库淹没处理及移民安置规划大纲》,对库区文物保护工作作了明确的规定和具体要求,各级政府、各有关单位都把三峡库区的文物保护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落实。

2、几十年来三峡地区文物考古工作概况

三峡地区的文物古迹、民风、民俗,在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词、散文方志、碑记中都有记述。现代考古学研究,始于本世纪20年代中期。1925年美国学者格兰阶对沿江的文物及古生物进行过收集和调查,30年代中至40年代初中国学者对三峡地区的文物进行了一些勘察和测绘。三峡地区属于国内开展考古工作较早的地区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十分重视三峡坝区和库区的文物古迹遗存状况的调查、评价和研究。几十年来虽然三峡工程几经起伏,但对文物古迹的调查、发掘与研究始终没有中断,围绕葛洲坝工程的兴建、三峡工程的勘测与规划设计掀起了几次高潮,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与成绩。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科院、文化部和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联合组建了文物考古总队,下属十余个分队,其中直属考古队、四川分队及湖北分队,对三峡地区文物进行了普查和发掘。这个时期比较重大的发现有,巫山大溪新石器遗址和忠县甘井沟遗址,以及巴东以下,西陵峡中的杨家湾、中堡岛、柳林溪等50余处遗址。

60年代末70年代初,长办进行了以宜昌到重庆河段为重点的水文专项考古,对长江干流上起宜宾下至大通的历史洪、枯水进行大规模调查考证,自50年代初到70年代共有10次,其中1956、1959、1966年的三次调查较为系统、全面,共考证洪水点据2800处,确定大水年份60多个。围绕葛洲坝工程和三峡工程的水文专项考古,在重庆至宜昌河段,可确切定量的洪水题刻174处,历史大洪水年份19个,最早为宋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距今845年;枯水刻250余段,枯水年份93个,最早枯水题刻为唐广德二年(公年764年)距今1234年。这些珍贵的题刻,反映了长江上游千余年来气候、水文的变化特征,具有极高的科学和实用价值,一直受到我国水利、农业、气象、航运等部门的高度重视,并成为葛洲坝工程、三峡工程及长江流域规划设计的重要依据。葛洲坝工程洪水设计标准正是根据宜昌上下游2000多年的有关洪水文献和三峡库区800余年的大量洪水题刻综合分析后,选定以1788年洪峰流量86000m3/s作为设计标准,以1870年洪峰流量110000m3/s作为校核的。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水文分析计算方法,已为世界水利工程界所公认。

70年代,中科院考古所、长办考古队及湖北省博物馆等单位为配合葛洲坝工程,重点对西陵峡区域的古代文物进行了一定规模的发掘和维修;四川省文物考古机构也对涪陵、万县等地的文物进行过发掘和维护。1990年长办据此出版了《葛洲坝工程文物考古成果汇编》。进入80年代,在国家文物局组织下,三峡坝区中堡岛、朝天嘴、杨家湾、柳林溪等古文化遗址进行了重点发掘,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特别是1993年在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坝址——中堡岛,考古工作者发掘近2000m2,拯救出一批包括6000多年前大溪文化在内的宝贵历史文物,共清理墓葬,灰坑、窖藏、房基200余座,出土校为完整的陶、石、玉质器皿千余件。

三峡工程论证中,将当时经三峡库区各级政府确认的44处文物古迹,全部列入保护处理范围,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县、市级文保单位10余处。全国人大七届五次会议通过兴建三峡工程决议之后,各方面更加关心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工作。国务院颁布的《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对库区文物古迹保护作了原则性的规定;三建委办公室批准的《三峡工程水库淹没处理及移民安置规划大纲》中列出专门章节,提出了明确的具体要求;国务院三建委移民局于1993年发出了《关于做好三峡工程库区文保护前期工作的有关问题的通知》;长江委在经费尚未到位的情况下,委托湖北省考古所对三峡工程一期水位受淹的湖北四县地面、地下文物进行普查。长江委水文局完成了《三峡库区水文文物调查评价及规划报告》。长江委和三建委移民局共同出版了具有史料价值的《长江三峡工程水库水文题刻文物图集》;国家文物局从1991年起就有重点的组织四川、湖北及中央有关文物、考古机构对三峡地区的地面、地下文物进行了专项调查,提出了有地下文物445处,地面文物383处,共计828处的《三峡工程淹没区文物保护规划大纲》。自1993年起,按照国务院三建委的要求,全国近三十个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进入库区开展普查工作,1994年又委派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文物研究所牵头成立规划组,制定三峡库区文物保护规划。三峡工程库区文物古迹的保护工作,一直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政府的重视。

3、对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工作的建议

三峡库区文物古迹数量较多,根据最新调查,有价值的文物点1283处,其中地下文物829处,地面文物453处。既有分布在淹没区、移民区内的,也有移民区外的;既有180万年前更新世早期古脊椎动物与人类化石遗址,也有明清墓葬;既有新旧石器遗址,也有清末民初的民居建筑。这些文物具有人文、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价值。三峡库区文物古迹数量大,时代跨度广、类别繁多,遗存保留状况差别大,如何根据《文物保护法》、《三峡工程移民建设条例》和库区实际情况,全面切实做好保护、发掘工作,值得高度重视,我们认为:

3.1 重大文物保护项目要多学科协同工作

文物古迹的历史性、现实性和多学科性使它受到各方面重视。不同部门、不同学科对文物的关注角度是不同的。因此对受淹文物古迹的保护处理,要协调各有关部门、有关学科的关系,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开展多学科的研究方能作出恰当评价,才能安照“重点保护、重点发掘”的原则,提出各方都能接受的保护、迁建处理方案。例如,张飞庙的迁建和石宝寨的保护不仅需要古建专家研究方案,还需工程地质专家、基础处理专家研究山体和基础稳定性;白鹤梁的保护不仅需要建筑专家、地质专家,还需水利专家、河道泥沙、航运、城市规划方面的专家协同工作。现在全民都关心三峡文物古迹保护,而处理保护好文物古迹需要有关部门、有关学科共同努力。

3.2 贯彻“谁建设,谁保护”的原则,三映文物古迹保护工作要各方支援,保护经费多方筹资。

三峡地区的古代文明遗存,从旧石器时代到明清,跨代长、数量多、分布广,不仅三峡工程,库区所有基本建设项目都会程度不同的涉及到。三峡工程淹没区和迁建区的古迹保护仅仅涉及到其中一小部分地域。为了全面保护好三峡地区文物、应当贯彻谁建设,谁承担相应的文物保护、发掘任务。三峡工程应承担属于受三峡水库淹没和移民搬迁安置涉及到的文物古迹保护任务。地方的基建项目及其它建设项目也应承担其涉及到的文物古迹的保护义务。

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安置迁建的经费是补偿性的是有限的,就城市、县城来说其规划建设区范围一般是移民工程迁建区的1.5~2.5倍。因此文物古迹保护经费,有关建设单位也应相应承担一部分。

3.3 界定库区文物保护、发掘范围,贯彻“重点保护,重点发掘”原则,切实的制定保护处理方案

三峡地区的平坝河谷是人类自旧石器至今,十余万年以来生产、生活的场所。遗址、墓葬可谓遍地皆是,此外各地还有不少旧民居、词、庙等建筑,对此进行全面发掘、搬迁保护显然不可能。只能“重点保护、重点发掘”。

首先要界定库区文物保护和发掘的原则。对那些既不在淹没区也不在迁建区的文物古迹最好的保护是原地不动;在淹没区和迁建区的遗址、墓葬应择具有价值、有代表性的进行重点发掘,对一般的,类同的遗址应少发掘和不发掘;对迁建区的文物古迹要在迁建规划中统筹考虑,凡能避开的尽量避开,留给后人进行研究。三峡库区多数古民居在当地虽有一定意义,但从全国范围考虑并不具备特殊价值,且大多数都已残破严重,不具备复原重建条件。因此除保护、复建存留条件好、有代表性、价值高的古民居外,更重要的是在迁建城镇、居民点建设中,科学地吸取当地民居依山就势的建筑布局、艺术风格与民俗情调,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形成自己新的特点。

对残破严重改作它用的祠堂、寺庙,也不宜大量复建。凡没条件搬迁复建或搬迁意义不大的建筑,应分别进行测绘、拍照、留取图件、文字资料或保留部分有价值的构件。

3.4 文物古迹迁建要与环境保护相结台

三峡库区不少县城的旧城墙,如巫山、奉节、云阳、万县、涪陵的城墙无疑都是重要的文物古迹。但这些建筑大部分既是城墙,又是挡土墙。如果搬迁拆除,库区淹没后,影响库岸稳定。因此,这些旧城墙及台阶、梯道宜留在原地,为保护环境发挥“余热”为好。

库区有大量的桥涵、建在145m高程附近,处在水库消落区内。根据三峡工程运行特点,每年都有几个月到半年以上时间露出水面、届时这些桥涵仍可发挥交通功能,因此也是不宜拆迁的。

3.5 三峡库区文物古迹保护项目的安排应与三映工程进度相衔接,要充分的作好前期工作,提高保护工作质量。

三峡工程蓄水位2003年为135m,2009年达到175m。因此淹没区和迁建区的文物古迹保护项目应先低后高,首先进行处于低水位及相关地区的文物保护迁建、发掘。避免先在高水位或非移民迁建区发掘,而失去对低水位有价值文物古迹的保护时机。

在古遗址、古墓葬发掘中,要提高工作质量,节省费用。地下文物的预见性差,但加强前期勘察工作,完善发掘申报程序,可以使工作得到改善和提高。提高发掘质量,争取多挖“富矿”,少挖空方,把有限的资金、人力、物力和时间用在重点上,用在刀刃上。

3.6 库区文物保护工作应紧密依靠地方政府

在历史的长河中,库区多少文物古迹由于自然的、人为的原因,逐渐地被破坏,无声无息地湮灭了。三峡工程水库淹没既给当地文物古迹带来不利的影响,也带来集中抢救、发掘、研究的难得机会。将矛盾对立的因素转化为相偕、相容的关系,有利于研究、保护三峡地区的文物古迹。例如,对迁建区重要的遗址、古建筑,可以由当地政府划出保护范围,予以避开,这在全国都有很成功的先例。再如对一些重要遗址的发掘,可以通过地方政府、采用提前征地、提前搬迁、提前安置、提前补偿的办法开展工作,这样,虽然不能免除全部的土地征用和青苗费,总可以少花钱多办事。库区文物保护工作有地方政府、移民部门和有关方面的支持一定可以做的更好!

3.7 三峡库区文物古迹保护工作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体制

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工作是件大事,要做好这项工作,应该从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三峡工程管理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出发,建立一个较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体制。例如:建立项目可行性评审、项目立项审批、开工报批制度;建立建设方案征评、建设施工招投标、建设(发掘)项目监理制度;实行成果鉴定验收和财务审计(包括延伸审计)制度等等。完善的制度和规范化的管理,是搞好三峡库区的文物古迹保护工作的保证。

3.8 对张飞庙、石宝寨和白鹤梁保护方案的意见

张飞庙、石宝寨和白鹤梁是库区三处著名的古迹,各方面人士提出许多保护、迁建方案。我们认为张飞庙的搬迁以就近后靠为好,石宝寨的保护关键是山体和基础的稳定,白鹤梁的保护方案应由多部门、多学科参予全面论证。

(1)张飞庙就地后靠的好处有四:第一,拟选新址的地形和环境都不如后靠好;第二,县城迁走后,江北仍有小镇,同样可以得到保护与发展,库区现在的石宝寨就是例子;第三,迁建方便、费用低,一、二台塔吊可将全部构件,甚至连大树都可以移植上去,大环境基本保持不变;第四,张飞庙主要靠招揽外地游客,县城迁走后影响不大。

(2)石宝寨的防护方案不仅是如何保持原来的景观、风格、更重要的是蓄水后它的基础稳定和山体安全,这方面现在注意不够。因此建议请工程地质专家、基础处理专家进行论证,以确保石宝寨的稳定、安全。

(3)白鹤梁是库区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3段,3万余言题刻和14尾浮雕、线雕石鱼及石刻图案不仅具极高的文学、艺术、历史价值,而且记录了1200余年来长江上游珍贵的水文资料和当地农业丰欠情况,被誉为世所罕见的“水下碑林”和“世界第一古代水位站”。它的保护得到各方面的关注。现在提出的水下博物馆方案,规划单位对许多复杂的问题,作了有益的探索。我们认为,水下博物馆方案,是建筑在涪陵河段凹岸、涪陵港前,置于中株罗系泥质岩上的一条长120m,高12m,平均宽20m(最宽32m)的大丁坝;这段航道宽度在枯水期仅200余m,洪水期也不过300余m。因此除要对河道的水势、泥沙、建筑结构、材料和稳定性能进行论证外,还应对基础的抗渗稳定性(55m水头)、施工技术方案、航运安全、施工中题刻保护等问题以及项目的经济合理性进行研究,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保护祖先创造的文明,是一项全民族、全社会的历史责任,在财力有限和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新形势下,如何把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工作做好,不仅是文物部门、三峡工程的建设单位,也是库区各级政府和库区广大人民的共同责任。

[作者简介]

段志德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移民开发局 高级工程师

北京 100036

赵时华 长江水利委员会工管局 副总工 教授级高工

猜你喜欢

三峡库区
三峡库区农业生态化发展障碍、原因及对策分析
湖北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负荷、评价及预警系统
生态原产地保护促进三峡库区绿色发展探讨
论金融支持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策略
三峡库区桑园间作草菇可行性分析
三峡库区低碳经济发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三峡库区的动植物资源概况
三峡库区雕塑遗存忧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