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主体精神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
1998-09-12欧阳玉谢再根
欧阳玉 谢再根
众所周知,内化是人类个体素质形成的基本途径,当内化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质的飞跃,每次质的飞跃均外现为个体素质的提高。因此,高等教育在积极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重视和关注学生主体性的激发就显得特别重要。
大致说来,人的主体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独立性。人的独立性表明人摆脱对人和物的依赖,成为独立平等的自由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商品社会中,人们虽然不能完全摆脱对物的依赖,但总是力图减少对物的依赖性,增强独立性。(2)自主性。人的自主性特征表明他是自己行为的主人。他有做人的权力,也有做人的责任。他要尊重他人,同时也要求受到他人尊重。他有权对自己的活动和行为作出选择,也有权对他人的活动和行为作出价值判断。(3)能动性。人的能动性主要指人们在认识、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个体和人类的经验内化为自身的智慧、品德、美德;二是使自己的智慧、品德与美感外化、对象化于事物。(4)创造性。创造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人类在永不停息的创造活动中深化对自然和人类的认识,增强改造自然和自身的能力。传统的“应试教育”最大的弊端之一,就在于对学生的主体地位缺乏应有的认识和尊重,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接受器”和“得分机器”,结果是使他们丧失主体精神并沦为考试的奴隶。在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应是平等的民主关系,而不是传统教育中的上下、主客和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并使他们掌握相关学科的方法论,才能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那么,在教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实现教育过程从以教育者为主体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化。教育过程并不是“外在于人的”、“纯客观”的过程,而是在社会大环境下参与教育活动的所有人,特别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双方交互作用、共同建构的过程。受教育者文化素质的提高,归根到底要靠其内因发挥作用,要靠他在对象化的活动中形成其基本的、内在的素质。为了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首先要让学生作为独立的主体参与各种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实现对象与自我的双向建构。学生的能动的主体性,要在活动中形成有机的统一体。为了构建这样的统一体,教育者应向学生展示出自己的完整的活动,并使之向学生方面转化,直至学生逐渐成为这一活动的主体,而教育者则逐步退出活动。这样,在一般实践中主体运用工具直接改造对象的过程,在教育活动中就成为教育者借助自己的活动构建学生的活动的过程。
2.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行全方位自我监控的能力。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具体的学习开始之前,分析学习情境,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即结合个人的特点和经验,分析所面临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环境中的各有关因素(如学习材料、学习时间、学习条件、学习任务等),提出个人的学习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根据这一特定目标安排学习步骤、选择方法策略,构想出各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法,并预测其有效性和可能产生的效果。(2)在具体的学习活动期间,监控学习进程,反馈、维持或调整学习行为。即在学习活动进行的实际过程中,经常检查、评价和反馈学习活动进行的各个方面,分析、发现学习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据此及时强化、维持或修改、中断学习行为,调整学习方法。(3)在具体的学习活动结束之际,检查并评价学习效果,发现不足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即根据有效性标准检查和评价各种学习行为、策略的效果,根据学习目标检查和评价学习活动的结果,正确估计自己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水平。(4)在学习活动完成之后,对其作深入的内省和总结。即总结性地分析和评价已完成的学习活动,吸取教训,积累经验,并将它与以往或他人的相关类似学习活动进行比较,在更高的层次上进行归纳和概括,并作为以后学习活动的基础。
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具备了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才能生动活泼、主动地进行学习。即在学好学校所开课程、参加有关活动的同时,从实际出发,“泛观博览”,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并从中吸取精华,逐步形成知识和能力的“聚焦点”。
3.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培养创造意识。创造意识就是求是、求新的意识。创造意识离不开创造者的自信心。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教育者一定要高度重视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同时引导学生正确地估价自己的能力,既不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2)激发创造动机。创造动机是随着创造者对创造目标及其意义的认识而产生的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这种情绪体验与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等高级社会情感密切相联。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就应在培养学生的上述高级社会情感上下功夫。(3)磨砺创造意志。创造意志是创造者自觉地确定创造目标、克服创造活动中的困难以及实现创造目标的心理品质。它突出地表现在创造活动中的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等方面。磨砺学生的创造意志,也应围绕上述几个方面进行。(4)开展创造活动。创造精神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教育。但仅有理论上的引导和教育还不够,还必须让学生亲自参加各种创造活动。可以说,创造活动是帮助学生树立创造志向、培养创造能力、发展创造精神的根本途径。创造活动是指那些提供具有首创性和价值性的产物的活动。对于学生的创造活动不应过于苛求。只要是能提供某种新颖而又有价值的观念、方法和产物的过程,都应视为是创造活动。论文写作、产品开发、独立实验和科技小发明等就是高校学生最常见的创造活动。
4.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所谓个性,是指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在其生理和心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并经主体内化后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特性,是个体关于世界、社会、人生等的基本价值取向和行为特征的集中表现。人的个性结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生理特征(体质、体能、体形等)。它主要是由先天遗传素质决定的,某些生理特征上的缺陷通过后天的实践和锻炼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2)心理特征(性格、气质、情绪、意志品质、认知能力、兴趣爱好等)。心理特征是在一定生理心理素质的基础上,在教育和外界环境的作用下形成的。(3)意识倾向(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以及理想观念等)。它是在后天的教育和外界环境作用下,并经主体内化后逐步形成的,是个性结构中最高层次的内容。教育中学生的个性至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不同个体之间的个性具有某种相容性,但没有包容性。个体之间在个性上的差异性构成对教育对象不同要求和发展的不同取向的现实基础,也是因材施教的理论依据之一。其次,个性是个体在已有生理和心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并经主体内化后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个体独特性的综合体现。但个性的形成离不开社会、群体和教育的作用。它构成教育中实施开放式教育的根据。最后,个性是人们自身中具有稳定性、持久性的基本品质,但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方面,个性的基本内容具有时代的特征,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个体的个性也随主体人生观的深化、智能的发展、阅历的丰富等而变化。可见,学生个性的发展与文化素质教育息息相关。
马克思指出:“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46页)由于历史原因,建国以来,我国在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在法制上,重人治、轻法治;在经济利益上,重社会、轻个体;在人的发展问题上,重共性、轻个性。这种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传统的家族血缘、宗法等级的人身依赖关系的现代蜕变,事实上出现了一种马克思没有预料到的新的人身依赖关系。正是在这种关系下,“个性”问题成为理论研究的禁区,人们的个性发展受到严重抑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实际上是对这种新的人的依赖关系的解放,是提高人的独立性、自主性的体制保证和动力源泉。这种人的独立性、自主性的争取,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是向人的自由个性的过渡,是向第三种社会形态的过渡。
在文化素质教育中怎样发展学生的个性?首先,要承认学生的个性,承认差别的存在,不求全责备。其次,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对学生的各种正当兴趣、爱好、特长给予必要的指导和鼓励。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如课内的、课外的、集体的、独立的、智力的、非智力的活动等等。因为个性品质是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人际交往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最后,不是对学生的所有个性品质都加以肯定,而是鼓励学生发展那些良好的个性品质,克服不良习性。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高教所(长沙410082)
责任编辑:袁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