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变高等教育观念 迎接知识经济挑战

1998-09-12戚业国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1998年6期
关键词:知识经济技能大学

戚业国

在最近的几十年里,信息革命的发展成果在悄然改变着整个世界。美国42岁的比尔·盖茨仅用20年的时间就超越积累了上百年的钢铁大王、汽车大王、石油大王而成为世界首富,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同过去以劳动力、自然资源、资本为基础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不同,以生产、分配与利用知识、信息为基础的一个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正在改变着整个世界,对知识、人才、教育提出全新的要求和概念。

信息时代人们的社会实践力主要体现在对信息、知识的生产、利用和分配上。一块小小的半导体芯片,其价值超过了成百上千吨钢铁,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中凝结的人类智慧和创新。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目前市售的计算机芯片,在其全部售价中,3%属于原材料和能源的主人,5%属于有设备和设施的人,6%属常规工人,而85%以上用于专门设计、工程服务以及相关的专利、版权等。在知识经济时代,产品更多体现为一种知识创造的载体,其价值最主要体现在其所包含的知识和智慧,所含的人类创造性的劳动成果。

信息革命的洪流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整个世界,高等教育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知识经济是以生产、分配和利用知识、信息为基础的,大学作为知识传播(教学)和知识利用(科技产业)的一个综合载体,可能会获得新的巨大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功能越来越具有社会可替代性,最近几十年来,大学在逐渐走向社会的边缘。美国的IBM公司提出,只需使用大学学费的1/3-1/2就可以使学生获得同样的教育,他们提出为什么不能给他们授学位的权力?事实上,1996年6月,美国加利福尼亚等10个州共同创建了各州及高校承认课程学分的“虚拟大学”,学生可在网络中选课并获得学分。我国已有哈尔滨工大等校的12名研究生通过因特网学习获得了相应的学分。

传统的教育主要承担着传递人类文化遗产的使命。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阶段,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技能的更新主要依靠工匠们实践经验的积累,每一代人的创造和进步都是极为有限的,而传递又是困难的,因而教育的基本任务表现为一种继承的“传递功能”。近代社会,蒸汽机的发明启动了工业革命的火车头,机械能和电能的广泛运用,使人的实践能力提高到一个空前高的阶段。如果说畜力的运用使人的体力得到一定解放的话,机械能的应用大大强化了人们改造自然的力量,使人的四肢得以极大延伸,与大自然苦苦抗争了几万年的现代人类第一次感到了自身力量的强大,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新的飞速发展的时代。机械的规范运动同时规范着人的劳动形式,社会的少数领先者改造和创新着机械,大众劳动者主要是掌握规范的劳动技能。在知识上,要求首先继承前人已有的实践技能和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造。在自然科学已经成为相对独立体系之后相当长的岁月里,从理论的研究成果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在实践中应用,也要经历几十甚至上百年的时间,在这样的历史时期学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任务显然就不那么迫切,而继承的任务却显得很重要。

如果说工具和机械使人们改造世界的四肢得以延伸、力量得以强化的话,信息革命的成果则把人们的大脑大大延伸了、强化了。在信息革命以前的时代,人们首先要记忆存储大量信息和知识才可能进行知识的加工利用,无法存储的只能依靠大量的印刷的文字载体,信息查询和再现的速度限制了人们对知识的加工利用。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人的大脑已不可能存贮那么多信息,事实上也没有这个必要。大量需要的信息瞬间就可呈现在你的面前,真正需要的是一种创造和加工的能力与智慧。因而对教育和人才的培养也就提出了新的不同的要求,教育的使命在于要教给学生获得信息的技能、培养学生利用信息的创造能力。大学的教学和知识传递,如果不是为了树立概念、培养人的思维和创造能力,不是为了培养人的一种素养与想象力的话,这种教学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就应受到怀疑。在知识经济时代,真正的知识掌握者是能够不断阐明未被前人所识别的问题的人,是能不断提出创造性解决问题办法的人,仅仅懂得学术符号是完全不够的。在电脑成为普遍工具的知识经济时代,事件、代码、数据、公式和法则都是垂手可得的,真正有价值的是有效和创造性地利用这些知识符号的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是以信息革命为特征的人,人类知识的总量在以空前的速度增加着,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在这样一个时代,真正体现了连续学习的需要,比如从事计算机工作的人,新的工具、新的软件不断出现,如果不连续学习,仅几年的时间恐怕连工具都无法使用了,更谈不上创造。应对这样一个时代唯一有效的法宝就是连续学习、自我学习的能力。

在高等教育史上,大学是以其人文价值和职业发展价值获得存在与发展的合理性的。在无所不能的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的人文教育氛围,大学提供的充满想象力的思维与探索活动是真正不能为其他社会机构所替代的。大学传授知识的功能可以被替代但大学“培养人”的功能是不能替代的。

面对这样一个时代,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思想必须有新的转变:

第一,必须由重视传递知识转向重视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

任何创新都是在继承基础上进行的,继承前人积累的知识是任何社会都必须重视的,但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意义。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比较尊重传统,形成了重视知识传递的教育思想。直到今天,我国学校教育的特点主要体现为重视系统知识的传授,学生知识基础比较扎实,因而保证了我国整个教育的基本质量。但我国为什么建国以来没有培养出大科学家、大学者?为什么至今没有自己培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我们必须承认我国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的差距,我们的教育思想需要有新的反思。

我国学校教育重视传播学科的体系、理论框架,这当然是必要的,但仅仅如此是远远不够的。我国教育中存在的高分低能问题,在本质上是积累了大量知识却缺乏运用这些知识能力的现象。面对知识经济时代,我们的课程理论课程组织必须有新的发展。在继续围绕建立概念、掌握原理组织课程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运用整体化知识进行教育,从以知识传递为中心转向传授与应用结合,使学生掌握知识,更要学会运用知识。

第二,必须重视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必须认识到“知识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要教学生学知识而不能仅仅教给学生知识,这样可能会更为困难些,但不如此又如何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想一想,即使作为一个大学教授,中学里学的知识除帮助建立一些概念、提高思维能力外,有多少知识是能直接应用的呢?我国古代有“授人以渔”和“授人以鱼”的教育思想,在知识经济时代里,学生不仅要学会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更要学会如何才能知其然,如何才能知其所以然;既要知道“渔术”,更要知道如何才能学到“渔术”,而后者是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

第三,要注意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人的发展最突出特征是协调性,包括身心的协调,也包括自然性社会性的协调、不同发展阶段的协调、个体发展与整体发展的协调等等。虽然戈尔曼的情商理论还有大量

问题,也受到了不少批评,但在人的发展过程中,非智力因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必须承认的。知识经济时代一方面人的工作和生活更趋个性化、个体化,另一方面社会发展又更具社会化、集体化,每个人独立从事的工作是更大一个整体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离开协作几乎一事无成,学会协作、学会与他人相处更为重要。尤其在我国,独生子女问题将越来越突出,学会调适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需要学校教育的不断努力。为此,学校必须重视学生伦理道德教育,要把“做人”的教育与“做事”的教育结合起来,给予足够的重视。

第四,要重视学生自我保持健康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英年早逝者越来越多,缺乏自我保持健康能力是现代人的突出问题。在知识经济时代,脑力劳动代替了体力劳动成为人类最主要的劳动形式,人自身的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帮助学生获得保持健康的知识是现代学校教育的使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是仅依靠体育课所不能解决的,塑造一个具有自我保持健康能力的人,是整个学校教育的任务,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信息时代,大学的教学内容必须变得更为清晰和精炼,大学的教学活动应围绕创造能力的培养来展开,教学方法上重视寻根探源,培养学生充满想象地思考和探究。这个时代需要两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运用知识的创造技能和学会查询、获取知识手段运用的能力。因此大学的课程设计应以两个方面为目标:着重心智开发的思维与创造训练的课程;以帮助学生获得利用信息和知识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课程。为此必须开展全面的教学与课程的改革:

一是要优化课程与教材。世界经合组织(OECD)在1996年发表的《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的报告中,把知识分为四类:事实知识(know—what)、原理知识(know—why)、技能知识(know—how)和人力知识(know—who)。事实知识更接近我们通常所说的信息的概念,它能够被分解为信息单元(比特),在一些复杂的领域,专家必须拥有大量的这种知识才能完成他们的工作,如律师、医生等。原理知识是关于自然原理或法则的科学知识。技能知识指做某事的技巧或能力,人力知识主要是指关于某人知道某事并知道如何做某事的信息。在四种知识中,事实知识和原理知识主要通过学校教育得到积累,技能知识是在把事实知识和原理结合到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而人力知识主要是在工作中积累的。在信息时代,事实知识一部分是必须掌握的,更多的部分随时可以通过查询获得。原理知识主要通过学校学习得到,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技能知识在不同的专业教育计划中具有不同地位,应用型人才需要在学校学习期间通过实践活动得到一定积累,以便尽快适应实际的工作,这些知识更多要通过毕业后的培训和工作获得。所以大学课程应依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各课程的知识特性进行全面的优化与改革,以原理知识为大学课程的核心,主要围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展开,事实知识和技能知识的学习中,重视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虽然技能知识和人力知识主要在工作中获得,但它是以大学的事实知识和原理知识为基础的,加强人文和综合素质教育为学生工作后积累技能知识和人力知识奠定基础。

二是要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就一门课程而言,其所含的知识也主要包括这四个方面。今天,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教学时间与知识量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不仅大学需要设置的课程越来越多,每门课的教学内容也越来越复杂。在强调大学素质教育的今天,解决矛盾的唯一途径就是优化课程的教学内容。如果按知识特性,根据各课程在教学计划体系中的地位和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内容的重新组合,就能较好解决这个矛盾。比如,目前物理、化学等专业的基础课程都开设了不少,而且有越来越多的趋势,近来有个学校的知名教授对几门相近基础课程的知识体系进行了新的分析和组合,根据原理知识的内在关系,三门物理合成一门,三门化学合成一门,新的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大大减少,但仍然可以使学生达到掌握后续课程所需知识的目的。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应对挑战的主要措施是课程与教学内容的不断优化,以此不断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益。

三是要加强教学管理改革。信息时代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大学提出了挑战,培训性的功能(以帮助学生获得技能知识和人力知识为主的教育活动)会更多转向社会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大学教学必须体现出“教育”的特性。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益。要把潜课程的建设放到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大学培养计划实施的重要环节加强投入和建设,营造一种培养人才的氛围和环境,这是大学的价值之所在。

在教学管理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实行完全的学分制,把学的自由还给学生,教学要更多体现出满足学生的需要。要鼓励教师投入到教改中,教师应成为相应课程教学的专家,当前教师投入教改的精力不足,是影响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因素,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作者单位:华东师大教育管理学院(上海200062)

责任编辑:邵英

猜你喜欢

知识经济技能大学
知识经济背景下优化企业法务体系问题及改进对策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评价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至善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
创新网络活动对大中型企业研发绩效动态影响研究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