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慢性胃炎

1994-12-30姚剑琴

祝您健康 1994年6期
关键词:上腹螺旋杆菌幽门

姚剑琴

儿童慢性胃炎的祸首为幽门螺旋杆菌。

儿童患慢性胃炎时的日常表现为:开始为消化功能逐渐减退,嗳气、恶心、呕吐、上腹饱胀惑、压痛,有的疼痛酷似胃溃疡性疼痛;萎缩期呈现贫血、消瘦型病态体型,舌乳头萎缩,时有腹泻等。溃疡期,则表现为上腹部钝痛、灼痛,受凉或饮食不当时,疼痛加重,大便隐血等。整个病程,时好时坏,反复发作,如此可延及数年或更长。因此,极大地妨碍了儿童生长和发育。目前我国已发现最小发病年龄降至2岁零10个月。由此可见,幼儿上腹慢性疼痛,切莫掉以轻心,应及早去医院查明致病原因,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人患慢性上消化道溃疡者,则更应提高警惕,因为幽门螺旋杆菌可通过共餐进食和相互使用餐具而传染。

目前,治疗用药通常可用三钾二构橼酸铋,每日每公斤体重8~10毫克,分2~4次饭前15分钟口服,共六周为一疗程,近期疗效较好,即便所谓“不治之症”的萎缩性胃炎,亦有很好的疗效。如改用价格便宜的痢特灵,也能起到杀灭幽门螺旋杆菌的作用,且能抑制单胺氧化酶,调节中枢神经,因而效果也较好,疗程仅两周。但不论用哪种药,都有副作用:前者大剂量用药能引起可逆性中毒性脑病;后者大剂量用药时,可出现头晕、头痛、乏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和皮疹等。因此,都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绝对不可自行乱服。

猜你喜欢

上腹螺旋杆菌幽门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健康体检者消化道症状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和胃化湿汤治疗胃肠道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效果观察
经上腹右胸两切口施行食管中下段癌根治术临床分析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的相关性分析
右上腹瘢痕粘连下左上腹两新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改进策略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右胸上腹两切口中段食管癌根治术60例的分析
不同胃黏膜病变中TFF3表达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