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缘
1994-03-31葛兆铣
葛兆铣
走进整洁幽静的院落,绿树丛中有幢檐角高翘、长窗镂花的小楼。二楼上一块横匾最引人注目,是国画大师吴作人书写的“安徽省泾县宣笔厂”八个大字。就在这座楼上,有许多书画家挥毫泼墨,题字作画,使之成为一座小小的艺术品收藏库。我在大厅里浏览,不厌其烦地记下部分名家的作品名目。
1974年8月,著名书法家林散之初试宣笔,作行草一幅,题诗云:“人人都爱湖笔好,岂料宣城笔亦佳。秋水入池花入座,斜笺小草兴无加。新制几枝初试手,尖圆齐健足堪夸(尖圆齐健,笔之四德——原注)。谁谓今人不如古,蒙恬自是后生家。”
同年,著名画家黄胄试用宣笔,使出他的拿手好戏,挥毫作竹画驴,题赞宣笔云:“刚柔得中”。
1975年,著名书法家启功,用宣笔写下毛泽东词《十六字令三首》。
同年,著名画家陈大羽来宣笔厂,画雄鸡一幅,写字数幅。
1976年,著名画家亚明来厂,作《黄山迎客松》图。
1977年,赖少其、田园、阿牛等著名书画家,来厂参观试笔。赖老写毛泽东《七津答友人》,阿牛写“妙笔”二字。
1980年,著名书法家武中奇来厂试笔,写李白诗一首。
同年,李苦禅大师用宣笔作画数幅,并题赞云:“笔妙如神”。
同年7月,85岁的刘海粟七上黄山之前,偕夫人来到宣笔厂,从十数种高档毛笔中选用“莲蓬斗笔”,大书“宣笔纵横,蝉蜕龙变”八字,并特选“莲蓬斗笔”、“古法胎毫”和“特号石獾”三种,署“刘海粟选毫”刻于笔管。
1981年,81岁的老画家陈叔亮,写“泾县宣笔,书画元宝”。
1982年5月,上海著名书法家宋日昌来厂试笔,写下“国内名笔”四个大字。
1985年4月,吴作人偕夫人去故乡泾县茂林镇,途经宣笔厂参观,挥笔写下“运毫如剑”四字。作人先生出于对家乡的深情和对宣笔厂的厚爱,以后又两次写来厂名牌和“中国宣笔”四字。
其余,尚未查清创作年份的名家作品,有韩美林画的牛,舒同写的“笔走龙蛇,墨铸友情”,孔小瑜83岁时画的牡丹。
……
地处皖南山区的泾县宣笔厂,为什么受到许多著名书画家的青睐?如果仅是说:因为这里制作的毛笔好,这样的答案未免简单和肤浅。研究一下泾县宣笔厂的发展史,就会发现它同书画家们有一种特殊的“缘分”。在道出这种“缘分”之前,让我们先回顾一下宣笔史。
中国的书写工具,可以说是同文字、绘画“与生俱来”的。太古时代,结绳纪事,伏羲画卦,恐怕还谈不上是书画。相传,黄帝时左史仓颉造文字,是为古篆。有了文字就必须有书写工具。据《物源》载:虞舜造笔,以漆书于方简,用漆写的字,笔画头粗尾细,称为蝌蚪文。醮漆写字的工具,也恐怕谈不上是笔。至于刻在甲骨、钟鼎、石鼓、竹简和陶器上的文字和绘画,用的是刀而不是笔。据《博物志》载:蒙恬造笔。后人从其说,大概是有根据的。因为中国的文字在变化,仓颉之后,周宣王时太史籀创大篆。秦时李斯又作了省略改进,创为小篆。文字不断改进,书写工具也随之改进。与李斯同时代的蒙恬,对古代的书写工具作了改进,才称之为笔。在此之前,称谓也不统一。《说文》载: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秦谓之笔。秦始皇统一六国,“书同文,车同轨”。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蒙恬造笔是完全可能的。
有人考证认为,蒙恬就是宣笔的创始人。韩愈《毛颖传》载,秦将蒙恬南下伐楚,途经中山,发现这里的兔肥毛长,便以竹为管,用兔毛作笔。说中山在宣州的是唐宪宗时的宰相李吉甫,他写的《元和郡县志》就有宣州中山兔肥毛长故可用的记载。王羲之《笔经》云,诸郡兔毫,惟越国毫中用。因为“平原广泽,无杂草木,惟有细草。所以兔肥,毫长而锐,须仲秋收之采毫”。似乎强调平原地区的兔毫才能做笔。但是,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的《笔阵图》则说:“笔取崇山绝仞中兔毫,八、九月收之。笔长一寸,管五寸,以锋齐腰强者。”秋天收的兔毛叫“秋毫”,笔工选毫必须明目细察,大概这就是“明察秋毫”成语的由来。唐代诗人白居易也说宣笔是用山兔毛做的,他在《紫毫笔》诗中说:“江南石上有老兔,食竹饮泉生紫毫。宣州之人采为笔,千万毛中造一毫。”李诩在《戒庵漫笔》中说得更具体:“兔用肩毫,取其劲也,有全用者,有参半者。故笔有全肩半肩之号。”现在泾县宣笔厂所制紫毫笔,就是选用山兔脊上的毛做的。山兔脊上的毛为紫色,故称“紫毫”。
说宣笔产于唐代的人很多,如叶梦得《避暑录话》:“笔盖出于宣州,自唐惟诸葛一姓,世传其业。冶平、嘉佑前有得诸葛笔者,率以为珍玩。”“熙宁后,世始用无心散卓笔,其风一变。”黄庭坚《笔说》有云:“宣城诸葛系散卓笔,大概笔长寸半,藏一寸干管中。唐时宣州紫毫是很珍贵的,白居易说:“每岁宣城进笔时,紫毫之价如金贵。”《北户录》载:“宣城岁贡青毫六两,紫毫三两。”另外,新、旧唐书均有宣州向朝廷贡纸、笔的记载。由此可见,宣笔在唐代是贡品,其工艺已臻精美。由唐及宋,宣笔的名声十分显赫。
泾县古属宣州,境内崇山岭,草丰泉美,为山兔栖息繁衍的好地方。泾县艺人取山兔毛为笔,称之为紫毫宣笔。这同泾县宣纸的命名,似有相同的原因。后来沧桑变化,宣笔的显赫地位逐渐被湖笔所代替。泾县的制笔艺人,流落分散,少数人生产时断时续。现在的泾县宣笔厂,就是在50年代初期组织民间艺人办起来的,原来只能生产20多个品种的普通毛笔,现在发展到470多个品种,成为全国三大名笔(京笔、湖笔和宣笔)之一。
1973年,中国国画院的四位书画家来泾县宣纸厂参观。他们在泾县书法家张洪炉的陪同下,又到宣笔厂参观试笔,并建议厂方试制画笔。从此,泾县宣笔厂同书画家们结下不解之缘。厂方请张洪炉、黄树勋等送第一批画笔去北京,邀请更多的在京书画家试笔,并虚心请教,回来改进和提高。在书画家的热心指导下,他们把仿古和创新结合起来。后来成立了“宣笔研究所”,根据书画家和用户的意见,并得到四宝协会、荣宝斋、安徽博物馆以及文化用品外贸等部门的支持,认真查阅资料,努力挖掘传统工艺,恢复失传的古代珍品,研制适销对路的新产品。
深受书画家欢迎的“古法胎毫”,就是著名画家赖少其先生提出来的。据有关资料记载,南朝梁国子祭酒肖子云的笔,就是“用胎发为柱”。古人有诗云:“内惟胎发外秋毫,绿玉新裁管刺牢。”但是这种笔失传已久,现在谁都没有见过。赖老指教:“羊毫为柱,胎毫为被。”泾县宣笔厂知难而进,从向理发师收购十分难得的婴儿胎发开始,经过多次设计、配方,反复研制而成。这种笔健圆柔美,愈是功底深的书法家,愈爱使用“古法胎毫”。
“莲蓬斗笔”的问世,还有一段颇有传
奇味的佳话。远在贵阳的业余书法家陈易知来信说:他经常为商店写招牌,苦于笔太小,把儿枝捆在一起使用,效果很不理想。他日夜冥思苦想,忽于梦中得一古笙形斗笔,便画了草图寄来。泾县宣笔厂为了使他的梦想变成现实,组织力量经七次试验,终于制成莲蓬式的角质笔碗,笔头主锋居中,周围十二支护锋,命名为“莲蓬斗笔”,尖圆齐健,四美俱备,使用起来雄浑洒脱,悉如人意。
泾县宣笔厂对于书画家和用户的意见,无不抱欢迎态度。如采纳著名画家陈大羽建议,研制成“安吴遗制”宣笔。根据中国画研究院几位同志的设计,制成特长锋“冰肌玉骨”,深受日本书画家的欢迎。采纳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副会长孙惟秀的建议,研制“仿宋诸葛高紫毫”和“十二生肖”套笔,都很畅销。还应日本客户的要求,特制“施无畏”、“浅草寺”等产品。其它仿古产品,有仿宋徽宗的“玉管紫毫”、“仿唐鸡距”、“仿古瓷笔”和“乾隆遗制”等等,都是在博物馆及有关专家指导下生产出来的。新产品“回归自然”和“松、竹、梅”、“吉祥如意”等,则是根据销售部门意见制造的。
无论仿古还是创新,他们都是一丝不苟,绝不使用代用原料。为了收购兔毫、狼尾、石獾、山羊及野狸等动物毛,他们每年四处奔波,几乎走遍除台湾、西藏以外的全国各地。他们在工艺上精益求精,正如黄山谷题跋所云:“笔工最难,其择毫如郭泰之论士,其顿心著副如论扁之斫轮。”对于来之不易的原料,工人们精心拣选,真是“千万毛中选一毫”。然后是“水盆工艺”,以及装套、修笔、刻字、检验和包装。细细算来有一百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严格把关。全厂一百多名职工,百分之七十是明眸、手巧、心美的女性,技术上都经过严格的训练。为庆祝中日恢复邦交二十周年,中日友协和日本国传统的工艺产业振兴协会,在北京举办“中日传统工艺品联展”。国内毛笔行业参展的仅有泾县宣笔厂一家。中日双方都安排了制笔现场表演。泾县宣笔厂副厂长黄凯等人,带了工具和原料去现场操作。他们的精湛工艺技术,得到日本朋友的称赞,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对方的同行们认为,我方“水盆工艺”中的“齐毫用板”等工序,要比日方先进。
功夫不负有心人,泾县宣笔厂的“三兔牌”宣笔,受到海内外各界朋友的欢迎。为国家外贸出口的免检产品。行销国内二十多个省市,出口香港、台湾、日本、东南亚和西欧等国家和地区。泾县的“宣纸”和“宣笔”,可以说是“珠联璧合”,相映生辉。
泾县宣笔厂获得有关部门的多次奖励。“三兔牌”宣笔,是省优、部优产品。1983年、1991年,两次获得国家外贸部荣誉证书。1988年,在轻工部全国轻工优秀企业出口产品展销会上获铜牌奖。同年,在“安徽省首届名优新特消费品汇展”会上,被评为“消费者喜爱的产品”,获银杯奖。第二届北京国际博览会上获铜奖,首届北京全国轻工产品博览会上获银奖。泾县宣笔厂是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厂长陈翠花是四宝协会毛笔专业委员会的副主任。
无论有多少奖牌、奖状和荣誉,那都只能说明过去,在强手如林的今天,泾县宣笔厂的干部职工,在上级及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正在奋力拼搏,决心生产更多更好的产品,为发展我国文化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责任编辑邑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