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创造历史,历史又创造了人

1990-07-15柳和城

读书 1990年1期
关键词:左联左翼文学史

柳和城

“左联”是中国现代革命文艺运动的堡垒。对它的研究,历来是文学史家所关注的题目。《三十年代在上海的“左联”作家》选择了一个新的角度——从它一个个具有代表性的成员着手,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作家》介绍的六十七位“左联”成员,有左翼文坛的盟主和主将鲁迅,有党的文艺运动领导者和组织者瞿秋白、潘汉年,有历届“左联”负责人冯乃超、冯雪峰、茅盾、胡风、周扬,也有杨人等“转向”者。这里,有著名的“左联”五烈士,也有过去介绍得较少的刘一梦、戴平万、冯宪章、天虚等。是他们,创造了“左联”历史。他们的活动轨迹,交织成一幅中国现代革命文学的历史画卷。当年鲁迅对斯诺说过:“当前我们最好的作家几乎毫无例外都是左翼的,因为只有他们所写的内容才具有充分的生命力,足以引起知识界认真的注视。”《作家》各篇都以大量篇幅介绍传主的代表作品。从小说、诗歌、杂文、戏剧,到理论、文艺批评、翻译和文学史研究,门类齐全,再现了当年文坛风貌,也又一次证实了鲁迅论断的正确。对于“左联”历史上的几件“公案”,如开除郁达夫、胡风被诬、“国防文学”论争、鲁迅与徐懋庸绝交等,《作家》都不回避,对当事人的评价也比较注意全面。

三十年代特定的时代需求,把一群不同出身、不同经历、来自天南地北的文艺家汇集在一起。夏衍,根据党的安排去开辟戏剧、电影工作,从政治走向文艺,成了这方面的专家。潘汉年,则从艺术走向政治,成为党秘密工作的杰出领导人。吴莫如,黄埔军官学校的入伍生,是大革命的烽火,把他锤炼成一个革命作家;继而斗争又把他推到党中央军委特科的战斗岗位,始终奔波于文武两个战场。阿英,又自理论批评转向对近现代文学史史料的搜集研究,成为著名的散文家、藏书家、版本学家和史料学家。这一切,都与他们自身的特点与个性相关。文学研究的任务,某种意义上说就在于充分展露作家的个性,从而指示出某些规律,以推动新时代的文学发展。《作家》在这一点上具有一定的启迪性。

《作家》对“转向”者的评述颇具特色。左翼文艺队伍中有“转向”者,或叛变或落荒隐退,他们历来只是被鞭挞的对象,而缺乏全面公正的研究。他们的著作湮没,史实失实,有的甚至连生卒年也长期搞错。《作家》对杨人、杜衡、谢冰莹这些人,作出了实事求是的分析。《杨人》的作者,走湖北,下广东,入四川,几乎访遍了杨人的亲属和故友,查阅了历史档案,从而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搞清了这个被鲁迅斥之为“革命场中的一位小贩”的思想递变轨迹,澄清了若干以猜想代替史实的传讹。其治学精神值得发扬。杨人在创办太阳社,提倡革命文学,以及后来抗战中从事翻译,都或多或少有其可取之处。

人,作为社会的细胞,历史的主体,是文学创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文学研究当然也应该如此。《作家》可说为此作出了可喜的努力。

(《三十年代在上海的“左联”作家》(上下卷),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一九八八年四月第一版8.00元)

猜你喜欢

左联左翼文学史
文学史的语言学模式与“话语”的文学史
丁玲与《北斗》
软性电影
《文艺复兴》与现代长篇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中国共产党以怎样一种领导方式推动了左联的成立
郭松棻哲学追问与文学创作中的左翼坚守
“左联”在中共意识形态建构中的作用
忘忧草不是黄花菜
姚辛:穷尽一生为“左联”
百年后的文学史“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