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卢梭传》

1989-07-15

读书 1989年4期
关键词:忏悔录爱弥儿大革命

晓 丽

读过年初问世的《读书》,才记起今年是法国大革命的第二百个年头。于是,对手中这一册罗曼·罗兰的《卢梭传》不觉又多了几分兴趣。

此传篇幅有限得很,所据又多自《忏悔录》,但间或穿插其中的三五句评述,却使我感到了一种至深的理解——而卢梭生前身后所受的攻击则多半出于不理解,无论有意的,还是无意的。

罗兰说,关于卢梭,最特殊的一点是,他的名声和天才所产生的种种后果不仅为他不曾预料,甚至它们的来临简直就是违反他本意的。“好像一份惊人的暂时的礼物赐给了他,一种从天而降的命令使他担负起一种使命,并使他振奋起来,过了十二年高尚的生活,即十二年天才的生活一一以后,他每沉溺于他从前时常渴望的那种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和梦想的生活中。”

这正是《忏悔录》中所表达的,而罗兰理解了。

卢梭不足以称为理性的思者——与康德黑格尔式的德国哲学家恰为相反的两极,他更多的是诗人的气质。尽管他在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上占据了光荣的一页,但这份光荣,对他个人的一生来说,恰恰是个最大的误会。

人们有理由怀疑各种各样的忏悔(高利贷者夏泼莱脱因为“忏悔”而成为圣夏泼莱脱,可为是证——详见《十日谈》故事第一),但依一种纯属个人的情绪,我愿意相信,卢梭和他的《忏悔录》都是真诚的。诚然,《忏悔录》第二卷几乎通篇都是辩解之辞,却有一种特殊的力量让人无法怀疑他对自己的解剖与对友人、对友情的真诚。他渴望过一种真实的、不矫饰一己天性的生活,“我们的种种智慧都是奴隶的偏见,我们的一切习惯都在奴役、折磨和遏制我们。文明人在奴隶状态中生,在奴隶状态中活,在奴隶状态中死:他一生下来就被人拥在襁褓里;他一死就被人钉在棺材里;只要他还保持着人的样子,他就要受到我们的制度的束缚。”(《爱弥儿》第15页)不幸的是,他的愤世嫉俗却未能使他免于入世和媚俗(我猜想,这是不知其然而然)。他只渴望爱与被爱——从平民百姓到达官贵人,只企望能有一种热烈而纯真的情谊。幻想一再破灭后,非止他恨世,而且也为世所不容了。

并且他太天真,太诚实,这使他变得脆弱:既承受不了爱,也承受不了爱的背叛。爱使他感动而不能自制,必得抱以十二分的爱;爱的背叛则令他狂怒而无可自己,由是生出十二分的怨恨。

何况他的爱又是那样至深至切。正是因为他全心全意爱着他的朋友,才使他生怕失去,因而变得多疑和敏感。终于,他发疯了,或者说,是近乎发疯。

“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活得最大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爱弥儿》第15页)真诚地感受生活使他付出了痛苦的代价,却也获得了人生的意义。不过这意义更多地是由人们对他的攻击中体现出来的,未免令人感到凄凉。

罗兰动情地写道:“这不幸的人,他临死还以为他自己是‘孤单的活在世上,而且被注定‘永久是孤单的,他却不曾知道他已战胜了现在和未来。”是啊,身后的荣耀已足堪抚慰九泉之下的英灵。

“一个活生生的具有相当价值的性灵比最伟大的艺术品还可贵。”(《罗曼·罗兰文钞》第324页)罗兰没有将之用来评价卢梭,真让人有点遗憾,不过我却由此想到一个愚蠢的问题:后于卢梭二百年而活于世上的人们,如果没有一部乃至几部足以抵销舆论毁损的如《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般的辉煌之著,那么是否有勇气真诚地去生活,并是否值得为此而付出毕生痛苦的代价?

——但这毕竟已远离罗曼·罗兰作《卢梭传》的初衷,而卢梭的名字本来是与法国大革命连在一起的。

(《卢梭传》,罗曼·罗兰著,陆琪译,华岳文艺出版社一九八八年二月第一版,1.20元)

猜你喜欢

忏悔录爱弥儿大革命
论卢梭《爱弥儿》的教育学思想
虚伪忏悔录是“两面人”典型套路
试论《爱弥儿》中的爱情观教育思想
奥古斯丁《忏悔录》中的时间问题分析
《旧制度与大革命》将何去何从
浅析奥古斯丁《忏悔录》中的文艺思想
英国会重蹈“大革命”覆辙吗?
自然主义教育观适应性研究
卢梭的“发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