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好马跳槽”等问题的背后

1987-08-24钱晔

中国青年 1987年5期
关键词:青年工人文凭技师

钱晔

在我的案头上放着两份来自企业的调查材料。材料中反映的问题使不少厂长感到忧虑,他们急切呼吁:这个问题到了该解决的时候了。

第一份材料反映“好马跳槽”的问题。

一位技术很高的模具钳工,不安于本职工作,去拿了一个他并不感兴趣、更不擅长的文科专业的文凭,于是被安排在厂宣传科工作—昨日优秀的模具钳工,今天变成了蹩脚的宣传干事。这种并非个别的现象使优秀的技术工人“流失”,一线骨干减少,机关科室非生产人员增多,给企业造成了不利影响。

第二份材料反映“招不进,留不住,关键岗位后继无人”的问题。

某无线电仪器厂在全市到处张贴广告,急需招收一批板金工、冲压工,结果只有一人前来报名。某机器厂通过厂技校招工,计划招电工一个班、机加工两个班共120人,结果只招进70人。学员进厂后又有些人退学,剩下的大部分学员也是兴趣不大,劲头不足。该厂技校铸工班计划招80人,实招38人。这批学员学完上岗后,全部在外自费学习与铸工毫无关系的专业,想通过取得中专或大专文凭离开现工作岗位。然而按现生产任务量计算,这个厂的铸、锻、喷漆等工种尚缺工人近40%。

近几年来,有不少青年工人要求调离企业或调离第一线生产岗位,个别人调动不成干脆要求除名。某农机总公司所属的10个企业中,近二三年调出的职工占职工总数的13.6%,其中75%是调到其它行业的非生产单位。目前在不少企业内部,出现了“人员倒流”现象:一线流向二线,前方流向后方,有定额流向无定额,基层流向科室。许多工厂的一线工人只占职工总数的30%左右,生产第一线上,老的看不见,小的奔文凭,使生产受到很大影响,有个厂冲压车间的能力工时仅为任务工时的36%。

不少青年工人由于不钻研技术,技术素质差,致使一些关键岗位、一些重要的技术工种出现无人接替的状况。某机器厂一个老工人退休后,两天的活要干六天,而且合格率很低,只好又把他请了回来。某机床厂的高精度外圆磨机床主轴,只有一个50多岁的老工人能够胜任操作,他请一天假就要少出12台机床。到1990年,这家厂所有高级技术工人骨干几乎全部要退下来,那时会出现怎样的情景啊!难怪厂长们为此忧心仲忡。

无论是“好马跳槽”,还是“招不进,留不住,关键岗位后继无人”,其背后都并非只有简简单单的原因,也并非只靠简简单单的办法就能解决。改变某些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人才观念,正确估价和重视技术工人,无疑是重要的一环。

过去有个“工之侨为琴”的故事,大意是:古人工之侨得到了一块好桐木,他用来做了一个琴,音质非常好—金声而玉音。他把琴献给宫中征集乐器的官员。得到的回答是,这个琴不古,因此不是好琴。工之侨回到家里请来漆工、篆工商量,按照古琴的样子在这个琴上刻描上断层和花纹,写上古款,然后埋到土里。经过一段时间再取出来拿到市上卖,这时人们连连称赞:此乃稀世之珍品也,并酬以千金。崇尚古旧而贬斥真品,就必然引导人仿古造假。令人遗憾的是,当今在人才问题上,存在着类似的重形式轻内容的偏向:重文凭轻能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变成了尊重文凭、尊重有学历者,盲目鼓励人们奔文凭、求学历,“千人同挤一趟车,万人同走一条路”。这对生产第一线的青年工人来说,冲击不小,使他们觉得现在就靠文凭说话,工人干得再好也没出路。有的青工说:现在真干的、能干的不行,不能干有文凭就行。会干活的不如会读书的,谁还好好干?因此,不少普通工人不钻研技术,千方百计拿文凭,一些熟练技术工人为了“成才”必去奔文凭。

没有文凭的工人能不能成才,有没有出路?没有文凭的技术工人是不是人才?这是必须弄清楚的问题。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依仗手的创造(技能的创造)和脑的创造(思维的创造)共同推动的。任何一个国家的技术力量实际上都包括三个系列的人才,即科学家系列、工程技术人员系列和技术工人系列。在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中,这三类人才通常分别占5%、10~15%和80~85%。各类技术工人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一个企业中,优秀的管理人员是人才,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是人才,优秀的技术工人也是人才。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的建设来说,这三类人才缺一不可,也不能互相替代。离开了技术工人,不可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最终产品,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在目前,技术工人的地位和作用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也缺乏有力的措施和政策鼓励工人钻研技术,学习业务,干好本职工作。

我们提倡行行出状元的人才观;呼吁纠正靠文凭吃饭,有了文凭就能离开生产第一线的偏向;主张诸神归位,各显神通。但是,仅仅提倡和主张是不够的,关键是要使企业中不同类型的人才都能各得其所。目前应持别注意用合理的利益机制调节人才流动,提高企业第一线工人尤其是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去年开始试行的技师评定制度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尚有两个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一是规定只有高级工才有资格参加技师评定,不尽合理。现行的工人技术等级仅仅是工龄长短的代名词,并不是工人实际的技术等级。按这一规定,进行试点的几个企业评出的30名技师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最大的年龄已达63岁。这些评上的技师大多干不了几年就到退休年龄,对实际工作意义不大。二是只设“技师”一个职称,职称不配套。由于技师相当于工程师的待遇,真正能参加评定的人太少,能评上的就更少了。评定技师试点的北京某厂,5000多名职工中,只有60人能进入考评行列,被评上技师的仅15人。这对青年工人吸引力不大。青年普遍反映:“奔头倒是有了,就是离我们太远。”这就大大削弱了青年工人的积极性。

因此,不少工人和厂长认为必须建立包括高级技师、技师、助理技师三档的技术工人职称系列。这样做的好处,一是使技术工人职称系列和社会其它职称系列(如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相对应,形成完整的技术人才结构。二是符合工人技术水平层次结构的现实,有利于整个技术工人队伍整体效能的发挥。三是对技术工人分档筛选,技术职称循序渐进,有效地保证了技师和高级技师的质量。四是有利于给“青年鲁班”创造一个大显身手、脱颖而出的机会,鼓励青年积极钻研技术,造就新一代能工巧匠。

猜你喜欢

青年工人文凭技师
不单纯以“文凭证书”识才——营造“高可成低可就”的人才聚集磁场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空中杂技师
巴西要发电子文凭
抓小偷
建阳 建阳区在书坊乡开办中专班老区群众自家门口拿文凭
“工士学位”不只是一纸文凭
青年工人是怎样成为技术业务带头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