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史学的微观研究
1986-07-15吴怀连
吴怀连
吴于廑先生很早就主张宏观史学研究。早在一九七七年,他就提出要编纂一部既有别于“欧洲中心论”,又不同于国别史汇总的宏观世界史的设想。《十五、十六世纪东西方历史初学集》,就是他们在宏观史学理论指导之下,考察微观世界历史的第一项成果。
按照吴先生的观点,世界史就是宏观历史。宏观历史的特点之一,就是视野要开阔,要从全局看问题,要进行综合比较。如果世界史不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历史进行比较研究,不对特定地区和世界历史全局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考察,就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
吴先生宏观史学的突破口和着眼点,在十五、十六世纪。吴先生认为,在十五、十六世纪以前,亚欧大陆有两个世界:一个是农耕世界;一个是游牧世界。它们以喀尔巴仟山、高加索山、兴都库什山、昆仑山、阴山、燕山、兴安岭一线为界,南农北牧,彼此平行并列地存在着。在漫长的历史年代里,它们之间有和平的经济文化交往,也有相互征伐和掠夺。军事冲突对世界历史发展影响最为巨大的是游牧民族、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三次大冲击。但入侵和移徒的结果,是更多的游牧民族融汇在农耕世界之中,世界那种相对分散隔绝、相对闭塞的状况仍然存在。到了十五、十六世纪,形势则为之一变。在亚欧大陆农耕世界一些地区,在静止的稳定的农本经济内部,已不同程度地生长着否定自身的力量,主要是商品经济和城市的发展。而农本经济受到侵蚀最深,震撼最剧烈,变化最大的是亚欧大陆西端一隅之地。在那里,农本转向重商,封建制转向资本主义。这一率先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地域扩张,冲击着整个农耕体系,从莱茵河以东的欧洲到北非西亚,从中亚穆斯林到印度、中国、日本,到处都感觉到了来自西方的挑战。自此以后四百多年,正是这种世界范围内的冲击与反应,挑战与应战,引起经济变迁的波动与适应,文化交流的批判与吸收,新旧嬗递的隔绝与融汇,使相对孤立闭塞的世界联为一体,人类“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马克思语)。世界史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可以说,只有到十五、十六世纪时,人类才有了真正意义的世界史。因此,“研究这两个世纪变化的各个方面,是从全局考察世界历史的一个必要的开端。”
《初学集》是这个开端的第一步,然而也是坚实的一步。从它收入的十六篇文章选题看,有探讨十五、十六世纪历史变迁大势的宏观之作,也有着眼于区域变动、具体事件和某一政策的微观研究,宏观综览全局,但不空泛;微观精于专题,但不狭隘。宏观微观相结合,它们重点讨论了两大问题:一是封建农本经济内部的变化;二是东西方海上的活动。文章认为,农本经济是一种狭隘的、相对闭塞的、基本上属于地方性自足的经济,要使它转向商品经济,就必须突破两大闭塞,即突破狭隘的耕织自足的地方闭塞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闭塞。而这两大闭塞的突破,又有赖于农本经济内部商品经济和城市的发展,有赖于商业、市场的扩大及海上贸易的发展。所以文章研究的主题和中心,是从农本到重商、由闭塞到开放。
文章讨论的范围,主要涉及英国、中国和日本三个国家。十五、十六世纪时,英国在都铎王朝统治之下,中国在明王朝统治之下,日本在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政权的统治之下,三个国家发展水平大体均衡,英、日比它们各自相邻的大陆还有稍稍落后一些。但是,在这以后,农耕世界西端的英国,却率先起飞、迅速地由农本而重商,转入工业社会,而东方中国则始终没有完成这一转变过程、造成东西方历史发展大相异趣的内部机制是什么呢?有两点原因:
第一,在农耕时代,以农为本,是东西方一致的教条。但是,西方农本经济中产业结构不同于东方。西欧自始至终保留着重视畜牧的古老传统,它的产业结构,实际上是农牧混合的产业结构;而东方中国则是越来越趋向单一的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这种差异,给东西方农本经济内部商品经济的生长以不同影响。本来,从农本经济内部滋生成长的商品生产、商业和城市,开始都是作为农本经济的附庸和补充,与封建制相适应、相协调的。但是,由于西方畜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有相当比重,故它的毛织业特别发达,成为中世纪商业的基础和商品生产的先导。与东方种植业相比,它更容易产生出侵蚀农本经济的力量来。从十二、三世纪开始,到十五、六世纪完成的商业和城市——由农本经济的附庸到对立物——的转变,正是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第二,西方英国和东方中国、日本,虽然都是封建政权,但是它们的经济政策却很不相同,由此影响到东西方经济发展方向和速度的不一样。比如说,英国早在十四世纪就开始采取保护毛织业的措施,到十六、十七世纪,又大力执行重商主义政策;而同期的中国,仍在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控制之下。英国政府鼓励有技术的外来工匠的移入,支持和参与海上亦商亦盗的扩张活动;而中国明朝,其时却在严申海禁,打击海上私人贸易活动,对一些发达地区产生的资本主义稀疏萌芽,也是多方控制,无情扼杀。可以这样认为,东西方经济政策上的差异,是东西方历史均衡发展到不均衡发展,是十五、十六世纪以后东方逐渐落伍,西方迅速领先的又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
(《十五、十六世纪东西方历史初学集》,吴于廑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一九八五年第一版,2.4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