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应届大学生毕业生谈谈分配问题

1983-08-21高聚慧

中国青年 1983年5期
关键词:实际困难科技人员志愿

高聚慧

今年暑期,祖国和人民期待的又一届高等学校毕业生,将要告别大学生活,奔赴四化建设的不同岗位。如何选择自己的工作志愿?怎样正确对待国家分配?这是每个毕业生面临的实际问题。

根据我国经济建设发展之需要,今年毕业生分配的主要去向是:面向基层,加强生产第一线。农、林、医、师和有关专业的毕业生,多数要分配到县以下的基层单位,为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服务。对关系国民经济建设全局的薄弱部门以及能源、交通、建材等行业,要给以必要的保证。对有关改善人民生活和提高消费水平的轻纺、粮食、食品等工业要适当加强。对科研和教学需要的人员要相应的补充,特别是对新建院校和新型学科的需要要切实保证。

目前,我国科技人员的数量和分布区域与四化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许多国家关键性的新建项目和关系国民经济建设全局的薄弱部门迫切需要充实和加强。例如煤炭工业,首先要搞好我国十大煤炭基地的建设,尤其要迅速开发内蒙、山西的五大露天煤矿。可是,煤炭工业系统的技术力量很薄弱,现有的工程技术人员只占职工总数的2%多一点,急需配备一大批各类科技人员。边远省区的科技人才也很紧缺,西藏已建起了三个电站,而所需的科技人员大部分还没有配备。农村人才短缺的情况更为严重。据了解,陕西省的农业科技人员只占农业人口的0.06%,而在农村的,平均一个公社还到不了一个。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责任制的推行,越来越多的农村社队把科技人员当成“活财神”来抢,许多基层单位和边远地区把科技人员当成“宝贝疙瘩”去求。可见,这些地方对人才的需要是何等地迫切。今年毕业生的分配去向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提出来的。

在选择工作志愿的时候,毕业生将会遇到许多问题。譬如,毕业生的分配去向与毕业生来源地区的实际分布存在较大距离。这届毕业生中,来源于城市、文化经济发达地区的多,而这些地区正是向外输送人才的地方;农村和边远省区的毕业生较少,那里又正是科技人员短缺的地方。必须从毕业生较多的地方调剂一部分到毕业生较少的地方去工作,才能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之需要。而科技人员奇缺的部门和地区,又大都是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比较艰苦的地方。毕业生到那里去,要有“吃苦”的思想准备,要有为事业而献身的奋斗精神。

当然,从个人角度讲,一些毕业生想分到离家近的地方工作,这是可以理解的。说起来,谁家没有点实际困难呢?学校在分配的时候,也会尽可能地照顾到毕业生的工作志愿和家庭的实际困难。但在实际分配中,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有国家多方面的需要,有用人单位的要求条件,等等。因此,完全照顾到每个毕业生的工作志愿和实际困难,是很难做到的。希望毕业生能以国家利益为重,自觉地服从分配。据我们所知,这届毕业生年龄虽小,但大都有一腔报国的热血,很多同学表示:“服从国家分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有的还向学校递交了去边疆的申请书。然而,也有少数同学因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以及家长的阻挠,贪恋城市,害怕艰苦,“不管专业对口不对口,一心想留家门口”,甚至把党和人民培养自己取得的知识当成向祖国和人民讨价还价的资本。这是不对的。所学非所用,对国家是个浪费,对个人也将会带来痛苦和悔恨。中国有句古话:“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古今中外干大事业者,没有一个是守在家门口,轻轻松松取得成功的。达尔文不考察五洲就没有《物种起源》;李时珍不尝遍百草就没有《本草纲目》;李四光不踏遍万山千水,东方难以升起地质之光。去年辽宁省将一批毕业生分到技术力量极为薄弱的中小、集体企业,被看成“金凤凰”,很受欢迎。他们在业务上倍受重用,政治上、生活上均得到关心照顾,政策上还明确按全民所有制对待。多数学生去了安心,涌现出一些改变企业面貌和艰苦创业的好典型。在82届毕业生中,还有数百名自愿参加西藏、新疆等边远省区的建设,受到当地组织的重用。我们相信,历史将证明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正象历史证明许多老革命家抛弃优厚生活,冲破重重封锁,奔赴延安是正确的一样。“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这将要分配的时刻,愿你们以自己的行动,交出一份祖国和人民满意的答卷!在经济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创造出一个有价值的人生!

猜你喜欢

实际困难科技人员志愿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我志愿……
你有来自祖国的“健康包”请查收
解决退役大学生实际困难助力高等院校思政教育
浅议怎样克服困难当好一名基层共青团干部
制造业企业科技人员激励机制研究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如何提高基层科技人员撰写田间试验报告的水平
科技人员也应实行排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