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皮疹观察婴幼儿的疾病
1982-12-29陈荣华
陈荣华
不少婴幼儿传染病在皮肤上可有皮疹出现。不同的疾病,其皮疹的形态、分布特征、出疹顺序和持续时间往往不同,藉此可以帮助我们鉴别不同的婴幼儿疾病。
皮疹的主要种类
斑疹:是一种红色斑,为皮肤里层(即真皮)的血管扩张在皮肤上的表现。它既不凸出,电不凹下,用手指压后可退色。红斑的大小不等,还可融合成片。
丘疹:是针尖至黄豆大小的颗粒,高出正常皮面,质地柔软或坚实。皮色不变,也可呈其他颜色。
疱疹:也是针尖至黄豆大小的颗粒,高出皮面,内含液体。水疱内含透明或半透明浆液,位置较浅,脓疱内含黄色脓液,位置较深。
紫癜:凡皮肤或粘膜内出血,血液淤积于组织之内,便会出现紫癜。先是在皮肤表面出现鲜红色斑或点,大小不一,用手指压后不退色;以后变为紫色,再转青,最后变成棕黄色而渐消去。紫癜如只有针头大小称淤点,较大的称淤斑。
从皮疹观察婴幼儿疾病
在春季,如果孩子出现的仅仅是斑疹和丘疹,就应首先考虑是否得了麻疹或风疹、幼儿急疹、猩红热;然后再根据出疹子的特点和其他发病情况,进一步鉴别可能是哪一种疾病。
麻疹(俗称“痧子”、“疹子”)t多在接触病人10~12天后发病。出疹前3~4天,先有明显的上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流涕、流泪、结膜炎(即红眼)、畏光、全身不适等。出疹前1~2天可在口腔颊部粘膜贴近臼齿处,或唇内粘膜处,出现直径为0.5~1毫米的细小白点,周围可有红晕,这就是典型的“麻疹粘膜斑”。出疹时热度高,从颜面部开始,然后遍及全身,约3~4天出齐。疹为玫瑰色的斑疹和丘疹,疹间有正常皮肤。疹后皮肤呈糠样脱屑,韭留有异色。
风疹(又名“风痧”):多见于5岁以下小儿,潜伏期(即接触病人至发病时期)9~18天。疹前半至1天有轻度上吸呼道症状。出疹时全身症状较轻。在耳后和枕骨部可以摸到淋巴结肿大。发疹由颜面开始,后遍及全身,约l天出齐。疹为淡红色斑丘疹,较麻疹的细小。约1~2天后退疹,疹后无脱屑和色素沉着。
猩红热:潜伏期2~5天,起病急。出疹前半天先有较严重的咽痛和咽部红肿(咽炎或扁桃体炎),然后一面发热,一面出疹,并且有杨梅一样的舌面。疹从颈、胸部开始,逐步遍及全身,约1~2天出齐。为猩红色疹,疹之间没有正常皮肤,一片猩红,特别在皮肤皱折处,皮疹密集呈线状。疹期小儿颜面部两颊红晕,但口唇周围苍白。典型的猩红热疹后有较大片脱皮,但无色素沉着。
幼儿急疹(也称婴儿玫瑰疹):多见于6~18个月的婴幼儿,潜伏期8~14天。先是突发持续高热,但患儿精神尚好,偶因热高而惊厥。3~4天后热度骤降而出疹。彩是淡红色或玫瑰色斑丘疹,自颜面部开始,后遍及全身,以躯干为多,一天出齐。疹后无脱屑或色素沉着。
水痘:潜伏期13~17天。起病较急,发病第一天即可在面部和体表见到红色斑疹及丘疹,数小叫至一日后转变为周围有红晕的水疱,几天内可干燥结痂。丘疹、斑疹、水疱可同时存在,以躯干部多一些,头面部等也可见到,四肢较少。疹期有热度,但多在39°C以下,1~5天热退。疹后一般不留疤痕,如有继发感染,则留浅痕。
如果婴幼儿发现出血性皮疹,即紫癜(淤点或淤斑),往往表明有比较严重的疾病。如同时还伴有发热、头疼、呕吐、精神萎靡、惊厥、昏迷等,则很可能是危险性较大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必须立即就医,切不可麻痹大意,延误治疗。
对于麻疹、水痘患儿,应予隔离,除对症治疗外,要注意防止肺炎、脑炎等危险并发症的发生。至于风疹、幼儿急疹患儿,主要是对症治疗,发热时卧床休息,给予富营养消化的食物和维生素治疗,热高者可适当用退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