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记者
搜索
中国记者
2022年4期
浏览往期
订阅
目录
学习
聚焦原创性历史性世界性贡献深刻揭示创新理论思想伟力
——新华社近期关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思想阐释亮点与创新
特别策划
聚焦两会 研思创新
新叙事 新窗口 新通道
——中新社2022年全国两会报道“出圈出海”新探索
向世界讲好中国民主故事
——新华社对外传播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探索与收获
挖掘特色资源 讲好核心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的这五年”采写手记
南方+客户端重大主题报道融合创新路径
海南日报全国两会报道特色栏目策划与思考
“100秒看两会”竖屏时代的碎片化传播
强音有力 合奏和谐 圆融通达
——2022年全国两会国际传播的创新
主流媒体评论的多重“人设”
沉浸式互动与情绪化传播:2022年两会报道的新范式
新技术赋能2022年两会报道的经验与启示
唱响“两个确立”的时代强音
——新华社全国两会总书记报道突破创新、亮点纷呈
全方位聚焦 全媒体发力 全过程精彩
——新华社2022年全国两会报道综述
“XR看报告·绘景未来”可视化解读中的新技术
“两会青年说”:圈粉青年靠什么?
“两会夜谈·双减说”用户深度参与的融媒体互动报道
锐思
让创新要素充分涌流 让创造活力不断迸发
——新华社“揭榜挂帅”创意征集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灾难报道的新闻伦理坚守与报道创新
——以“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报道为例
凝聚经济共识 维护市场稳定
——做好财经报道的方法论
一线传真
挑战不可能,新华社记者战火中的挺进
为了你们爱的人,请你们一定要好好地活着
专题
冬奥报道七年之路
以融合推动冬残奥会报道“破圈”
一名“非体育记者”在冬奥会、冬残奥会报道中的思考
摄影“新兵”征战冬残奥会初体验
不懂就“问”,再也不怕看不懂冰雪运动
——新华社记者带你“看”懂冬奥冬残奥
我们拍到了李文龙摔倒后和任子威击掌接力的全过程
案例与方法
移动互联网下的网络评论新探索
对比新闻的选题、准备与要领
——以《农民日报》记者蒋文龙的报道为例
跨文化传播视阈下中国文化传播新路径
——在日本媒体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专业报开展“双减”报道的实践及思考
地方媒体对外传播的着力点
逝者
我愿意扛起相机在雪域高原上从新锐青年走成新锐老人
有些人来到这个世上,就是为了帮助别人有所感悟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