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检察官
搜索
中国检察官
2015年23期
浏览往期
订阅
目录
特色馆藏资源建设、利用与服务——中国检察文献中心挂牌仪式暨检察文献研究与应用研讨会纪实
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价值
“互联网+检察”助推派驻检察室工作
检察职业素养的价值目标
刑事责任体系的重大完善——对《刑法修正案(九)》就总则条款所作修正的解读
我国职务犯罪侦查权性质刍议
论诉讼中科学证据的审查采信
基层检察参与禁毒治理的路径分析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的检察分析
客观义务与指控犯罪——兼论公诉检察官的法律监督定位
特殊言词证据在“审判为中心”诉讼模式下的审查与运用
审查起诉阶段全面听取意见的现实困境及建议对策
惠农专项资金领域渎职案件的防控
提升惩治职务犯罪法治化水平的思考
职务犯罪预防调查机制的完善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有关问题研究
完善刑事执行检察监督职能的思考
民行检察办案中对“倒三角”结构的应对机制
《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对民事检察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基层检察院开展民事执行监督工作的主要经验
案管部门加强执法为民工作研究
“大案管”模式推进案件质量管理试探
职务犯罪侦查中扣押、冻结及处理涉案款物的规范
派驻检察室谈话制度“四化”法
也谈庭前会议的适用范围
浅谈司法会计账目查证技巧
宽严相济与中庸反腐
法官责任制度的三种模式
背景与方略:中国《刑事诉讼法》第三次修改前瞻——基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思考
形式与实质刑法解释论的来源、功能与意义
检察动态
民事虚假诉讼检察监督问题研究**本文系国家检察官学院2015年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GJY2015C36“虚假诉讼检察监督问题研究”研究成果。该科研基金资助项目负责人为郑新俭,主要参加者为吕洪涛、肖正磊、颜良伟[100726]
以“五个过硬”为要求的“五个表率”之实现**本文系最高人民检察院2014年度检察理论研究重点课题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GJ2014B06)。
刑事执行检察视野下对诉讼监督的分析和思考**2014年度刑事执行检察理论研究重点课题1等奖。
检察长视界
以“五个过硬”为要求的“五个表率”之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