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以大爱当好班主任

2025-02-21黄念

科教新报 2025年8期
关键词:垃圾桶座位日记

身在乡村小学,我整天被孩子们包围着,每一天的课堂互动、课间的嬉戏都让我感受到班主任这一身份的独特魅力,体会着辛劳中满满的幸福。

一、以心耕耘,爱在细节里

新的班级新的面孔,每个学生都想在这条新的起跑线上有个新的开始。进入班级,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我给了自己两天时间,在调整好座位后,我随身带着座次表。先从上课开始,通过位置辨认,将每个座位与名字对应起来,不到半天,我已记住了每个座位上的同学了。下午上课时,我不看座位表点名答题,他们一脸的兴奋,我知道我的努力起作用了。当然这还不够,我必须把人和名对应起来,让自己在学生离开座位后也能喊出他的名字。除了上自习课时仔细观察学生的体貌特征外,下课时,我主动到教室和他们“搭讪”。到了第二天下午的大扫除,我已经可以随意地“调兵遣将”。

二、以身作则,爱在劳动中

劳动不仅能锻炼学生们的意志品质,更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开学以来的第一次大扫除,我们班的重任落在了厕所的清扫上。农村学校的厕所没有通水,只能一天多提几次水来冲洗。面对这样的环境,许多人在打扫时选择草草了事,潦草应付。我深知唯有身先士卒,才能激发他们的劳动热情。于是,我和班上的同学一起冲洗脏污、擦拭墙砖、清扫蛛网,努力将这个公共区域还原清洁。在劳动的过程中,我逐渐察觉到,学生们的积极性在我的示范下逐渐提升。看到我不怕脏、不怕累,他们也开始放下羞怯,与我并肩作战。我则利用这个机会进行思想教育,告诉他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人只有通过劳动,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我还要求他们:“即便年纪还小,也要力所能及地帮父母做些家务活。”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我还承诺以后将自己列入班级的卫生安排中,劳动面前人人平等。

三、以点带面,爱在日记中

教了十多年的语文,我知道写日记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性。可有些学生就不这么想,我不止一次在日记本的角落发现他们写的打油诗:日记日记,天天要记,不记不行,老师生气。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向学生提出,这个学期,不写日记,改写随笔。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不要拘泥,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写。我会在每周一把自己的随笔本挂到教室里,大家都可以看,还可以跟我留言。这一招还真起了作用。我的第一篇随笔《垃圾桶旁的纸飞机》,内容就是我看见教室垃圾桶旁的地面上落着一个纸飞机,并对此发表我的看法。我在随笔中分析了这个飞机“制造者”的做法,既批评了他乱扔垃圾的错误,也对他想把废纸折成飞机扔进垃圾桶给予中肯的评价。此文一出,随后留言的同学有很多,班级卫生管理得到很大的改观。意料之外的是这架飞机的“制造者”还主动向我承认了错误。一个小小的随笔本,就能让孩子们爱上写作,学会写作,何乐而不为呢?

四、以文化人,爱是一家人

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新学期第一个班会就是关于班级文化的建设。在班会上,我让学生谈自己的理想,谈对班级建设的看法。在他们的发言中,我发现了他们对于建设好班集体的美好愿望,还觉察出他们对于初中生活的向往与紧张。于是,我提出打造以“家”为理念,以“开心学习,快乐生活”为班训的班级文化体系。文化不仅要上墙,更要入心。我在班级小家务栏里张贴出《人生需要放下的八种东西》和《人生需要养成的三十种习惯》两篇文章,并在班会课上和学生逐条讨论,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在教育的沃土上,教师如同园丁,悉心培育着每一朵花的成长。作为班主任,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引导者。在这条漫长而又充满挑战的育人之路上,我会继续怀揣着耐心、爱心和包容心,让这些可爱的花朵在适宜的时机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猜你喜欢

垃圾桶座位日记
换座位
垃圾桶等
投进垃圾桶的信
投进垃圾桶的信
飞进垃圾桶
巴士上的座位
换座位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