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湛江芒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2025-02-20陈敏忠李晓菲林伟
摘" 要:湛江地处雷州半岛,生态条件优越、土壤肥沃,拥有广阔的土地资源,素有“芒果之乡”的美誉,并打造出广东省雷州市芒果产业园。为进一步提高芒果产量,促进果实品质提升,该文根据湛江市芒果种植经验,总结芒果种植生产管理中的7个关键技术,包括种植园区规划、科学合理施肥、优良品种选择、修剪和整形、成花调控、疏花疏果和保果、防治病虫害,以及果实采收与贮藏保鲜等,以期为该地区芒果增产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芒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要点;湛江
中图分类号:S667.1" " " 文献标志码:A" " " " " 文章编号:2096-9902(2025)04-0060-04
Abstract: Zhanjiang is located on the Leizhou Peninsula, with superior ecological conditions, fertile soil, vast land resources, and is known as the \"Home of Mangoes\". It has also built the Mango Industrial Park in Le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In order to further increase mango yield and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fruit quality, based on mango planting experience in Zhanjiang City, this paper summarized seven key technologies in mango planting and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cluding planting park planning,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fertilization, selection of excellent varieties, pruning and shaping, flower formation regulation, flower thinning and fruit preservation, pest control, and fruit harvesting and storage and preservation, etc., in order to provide technical reference for increasing mango production in this area.
Keywords: mango; high quality and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cal points; Zhanjiang
芒果(Mangifera indica L.),是无患子目漆树科(Anacardiaceae)杧果属(Mangifera)的常绿乔木,因其香甜多汁、果形多样、肉质嫩滑、营养丰富,是仅次于香蕉的第二大热带水果,有热带果王之称[1]。全球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种植,在我国云南南部、四川、广西、广东、海南、福建和台湾等省区均有栽培。广东开展芒果生产性栽培已有近40 a的时间,因芒果适合生长在年平均气温22 ℃以上的地区,且不耐低温,因此在广东最适宜种植芒果的区域分布于雷州半岛南部的雷州、徐闻、遂溪和廉江等地[2],其中雷州的“覃斗芒果”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主要栽培区域包括覃斗、乌石、北和与英利4个乡镇,现有种植面积达到52,000亩(1亩约等于667 m2)。本文根据广东湛江地区芒果栽培管理经验,总结介绍了每个阶段芒果栽培管理的关键措施和技术要点,希望为广大果农提供种植参考。
1" 芒果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广东省湛江市位于中国大陆的最南端,气候条件为热带、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日照时数约2 047 h,年平均气温约 23.2 ℃,年平均降雨量约1 641 mm,全年无霜,光热资源丰富,是我国芒果种植最佳生态优势区之一[3]。在芒果的栽培中,要实现丰产优质的目的,取决于品种,更与种植环境及栽培技术密切相关,需要从多个细节进行管控,如芒果对土壤的要求,对肥料、水分的要求及树体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以及花前果后的系列管理等,只有通过各个环节的严格管理,才能促进芒果的健康生长,最终实现高产和优质的目标。
1.1" 规划园区,整地及定植
1.1.1" 种植园区的规划
新建芒果园尽量选择交通便利,阳光和水源充足,pH5.5~6.5之间,土质为砖红壤、土壤结构良好、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坡度在20°以下的旱坡地或园地。栽培地块应平整、开阔且排水通风性良好,在规划种植园区时需考虑园、林、路和水等基础设施,一般2~3公顷分成一个生产小区,生产小区之间要留有2 m宽的耕作道路。
种植密度的控制没有固定的限制,需要根据园区面积、土壤肥力等因素进行合理调整,一般采用宽行窄株或者矮化密植,亩植22~44株,株行距约(3~4)m×(4~5)m,即:植株之间枝条不交叉,株、行明显,以确保种植的芒果通风透光好,能够获得高效的营养供给。
1.1.2" 整地与定植
建园时,借助拖拉机进行犁翻全垦,清除杂草和石块,确保土壤结构疏松,排水良好。土壤酸性过强,需要进行土壤改良。定植前,提前挖好植穴,挖穴规格以长×宽×深不小于0.8 m×0.6 m×0.7 m较为合适,种植穴挖好后最好暴晒1~2个月,选择晴天,施适量的基肥回填种植穴,基肥以有机肥为主。
根据湛江市的气候特点,芒果栽种的最佳时间是在每年的春季(大约在3月初到5月初之间),尤其是接近清明节的时期,此时气温逐渐回暖,降雨量也有所增加,非常适合幼苗的生长。在湿润的土壤条件下,秋季(9月到11月)也是适合种植的时机,尤其是在雨后进行定植,有助于提高苗木的存活率。
种植时,首先要选用高30~40 cm的壮苗,即品种纯正、根系发达、无病虫害及机械损伤,植株健壮,以确保具有较高的成活率;其次要注意裸根苗定植时要将根系舒展,分层回土压实;营养袋苗定植时,要除去塑料袋,扶正苗木,并用松碎土回穴,压紧土壤;定植后,在植株周围做适当大小的树盘,内盖上干草,并淋足定根水,如遇旱,需每7 d淋水1次,以保持树盘土壤湿润。
1.2" 选择优良品种
芒果品种繁多,被大规模种植的有300余个品种[4]。不同品种的芒果具有不同的生长习性和果实品质,因此,在选种品种时,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及市场需求,选择种植果实品质好、商品率高、产量和抗病性好、耐贮藏的优良品种。适宜广东湛江市种植的早中熟优良品种有:台农1号、蛋芒、红象牙9号、红芒6号、热农1号、台牙、金穗和紫花3号等,主要以台农1号、蛋芒为主。
1.3" 芒果树的施肥
芒果种植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湛江地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弱,且有机质含量低,需根据芒果的生长阶段和土壤肥力状况,科学安排施肥时间和增施有机肥。幼年树以勤施薄施为主,一般采用“一稍二肥”法,即在定植后第2次新稍萌发后开始追肥,施肥种类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施肥量随树体长大而增加。施肥管理重点在促花肥、壮果肥、养护肥。
1.3.1" 促花肥
促花肥在花芽分化前期施用,湛江地区一般在12月,这个时期施肥有利于促进花芽分化。肥料应以速效氮、钾肥为主,建议每株施配方专用肥(氮∶磷∶钾10∶6∶11)0.5~1 kg+钾肥0.1~0.2 kg。同时,也可施用高钾、高氮叶面肥,以刺激芽的萌动,促进花器官的发育,另外,此期叶面补充硼肥也有利于开花时花粉管的萌发,促进授粉受精。
1.3.2" 壮花肥
在湛江地区,芒果树在1~2月份进入开花坐果期,这段时间由于花量大,因此对养分的需求也显著增加。为保障芒果树花序正常发育和开花,促进授粉受精与坐果,这一阶段的施肥尤为关键。施肥时间以末植梢50%现蕾时,每株施尿素0.10~0.15 kg,为提高植株免疫力和坐果率,可结合喷药加入0.2%~0.3%的H3BO3和0.2%~0.3%KH2PO4。
1.3.3" 壮果肥
谢花后约30 d为果实迅速增长期,同时也是春梢抽发期,这时要施壮果肥,以促进果实充分膨大,同时减少落果,还能增加糖分积累和延长采后贮藏保鲜期。应每株追施尿素0.3~0.4 kg、钾肥0.2~0.3 kg,并补充强化氨基酸、钙、镁或其他微量元素,促进果肉饱满,强化风味,结合灌水,以利于果实膨大所需水分。
1.3.4" 采果前后肥
采果前后肥最好分2次施,第一次施肥在采摘前每株施尿素0.2~0.3 kg、钾肥0.1~0.2 kg;在末次梢转绿后第二次施肥应以施重肥为主,此阶段施肥量占全年总量的 60%~80%,因此是施肥的关键时期。以有机肥为主,每株施加20~30 kg的腐熟有机肥。在湛江地区,主要种植早熟、中熟的芒果品种,一般在采果后进行果园清理,并结合深翻和扩穴作业,适量施用复合肥及P、K肥,具体的施肥量应根据上年的产量、土壤营养状况以及树势等综合确定。施后如遇干旱要及时灌水,以促新梢整齐及时长出,为来年结果打好基础。
1.4" 整形修剪
鉴于芒果生长对光照有一定的要求,因此,修剪整形是提高芒果种植产量的关键技术之一。在芒果树的修剪过程中,幼树主要通过整形来培育高产的树冠,例如台农1号和红芒6号适合自然圆顶造型,而红象牙则更适合采用疏散分层的形式。幼树整形需注意:一是整形为主,修剪为辅;二是为尽快形成良好的树冠结构,防止树势早衰,因此长势较弱和发育不良的幼树原则上应避免让其结果,在谢花以后应及时剪除花序;三是选留新梢必须及时,多余的嫩芽要及时抹除。
结果树以采后修剪为主,以促成树木形成高光效的树型。采果后结果树通常于20 d内完成修剪,此过程主要是疏掉过密枝条、枯萎老枝、病虫枝、下垂枝、阴枝及直立枝等那些未能展现生长优势的部分,旨在增强树冠的透光性和改善枝条的分布。通过合理控制枝条的分布,既控制树体高度,又扩大树冠接受光照的有效区域,促使结果母枝健壮,从而有效调节生长与结果之间的矛盾,促进秋梢齐整萌发,同时能够减少病虫害,控制树高,便于田间管理。在修剪完后,用石硫合剂对果园进行一次全面的消毒,消灭病虫源。
1.5" 芒果成花调控技术
芒果花期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芒果芽无论是抽梢还是开花,都与温度有着密切的关联。一般而言,较低的气温(19 ℃/白天、13 ℃/夜间)有利于花芽分化,而较高的气温(31 ℃/白天、25 ℃/夜间)则更有利于植株的营养生长。在湛江地区,芒果的花期大多集中在1~2月,此时气候较为潮湿,若遭遇连续阴雨或急剧降温等不利气候条件,便可能导致芒果低产甚至无产情况发生。为避免低温对芒果花期产生严重影响,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即成花调控。
一是培育优良结果母枝。首先,应当合理放梢,一般情况下优良结果母枝可选择放二次梢即可。在低温到来之前,应尽快促使秋梢老熟,如果秋梢未能及时老熟,可通过摘顶或加喷高钾叶面肥来促其快速老熟;其次,采摘后的修剪应适宜,不宜过重,否则会导致新生的枝梢长势过旺,从而导致养分积累少,不利于成花;最后,秋季采果后,应合理施肥,避免单纯使用速效氮肥,应增施磷、钾肥,以促进花芽的分化。
二是采取物理方法控梢促花。进行树干和枝条的环割,结合铁丝结扎的方式,对促进花芽的分化效果显著。在开花最适期的前1个月内应施行环割,幼树可于主干位置进行,而成龄树则适合在主枝位置操作。可选用螺旋环割或闭合环割的技术,确保切割深达木质部并切断韧皮部。铁丝结扎是用12~16号的铁丝缠绕在植株的主干或主枝上1圈,并用钳拧紧至穿透表皮,结扎日期要比环割日期提前约20 d,待花芽显现时再将铁丝解开。
三是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控梢促花。在秋冬季节,待结果母枝转绿至老熟前,可在土壤中施加15%多效唑(每株施15~20 g),或在叶面喷施含乙烯利的溶液(通常浓度为150~200 ppm),这些措施都具有控制冬梢并促进花芽分化的作用。此外,树冠可喷布催花剂,进入花芽萌动期后,如果芽体没有及时抽出,可使用2%~3%硝酸钾混合20~30 ppm的细胞分裂素进行叶面喷洒,并结合灌水可促进花芽萌动,提高花质和雌雄花的比例。
1.6" 疏花疏果及保果
疏花疏果目的也是为了保果,疏花可以减少开花营养消耗,当花穗抽出约10 cm时,疏去过密过弱和过于旺长的花穗,视花穗大小短截花穗,以利养分集中,提高花质和坐果率。谢花后50 d内应喷2~3次10~20 ppm赤霉素,或者萘乙酸10~30 ppm。有利于保果。
疏果在果实迅速膨大前完成,应当去除小型果、畸形果、发育不良的果实以及严重受到病虫害影响的果,保留那些无损伤、外形大且规整的幼果,使树体合理承载,这些措施可有效提升平均单果重和商品果率,同时也能改善果实的内在品质。
在第一次生理落果后30 d左右,此时果实的大小差异明显,应进行1次疏果,去除那些发育不良、体积较小及生长过密的果实,每穗应保留2~4个。同时,需剪掉残存的花梗,以避免风力对花果的表皮造成损伤。在果实膨大期,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果实发育。
1.7" 芒果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是芒果栽培管理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开花和坐果期,要随时掌握病虫害发生情况。湛江地处热带、亚热带,病虫流行发生的条件较好,病虫害的影响较为严重,主要涉及的病虫害包括炭疽病、细菌性角斑病、白粉病、芒果流胶和煤烟病等,以及蓟马、横纹尾夜蛾、桔小实蝇、切叶象甲和芒果叶瘿蚊等。在芒果的病虫害防控方面,应坚持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实施综合治理的策略,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手段,同时选择那些高效、低毒及低残留量的化学农药[5],以经济、安全、高效的方式管理病虫害,确保产品达到无公害的标准,符合绿色食品的生产规范。在使用化学农药时,要严格遵照使用规定,注意安全使用。
1.7.1" 农业防治
在芒果种植过程中,首先要选用形状稳定且抗病的优良品种、健康种苗。其次,加强水肥和花果管理,增强树体抗逆性;施足有机基肥,注意氮、磷、钾平衡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同时,合理修剪,去除交叉枝、过密枝、病虫枝,及时清园,进行中耕,翻地晒土,以改善果园生态环境,减少病虫害滋生条件,尤其冬季应彻底清洁田园,并对果园进行消毒,以减少传染源。
1.7.2" 物理与生物防治
采用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黄板和性诱剂等进行杀虫。提倡使用生物农药防治,对良性杂草适当保护,以创造有利于天敌、授粉益虫生存的生态环境。此外,采用套袋技术,防治病虫害,以减少农药的施用。套袋应在第二次生理落果结束时,注意选择在晴天,疏除果柄或果穗基部上多余叶片,视需喷1次杀虫、杀菌剂,再进行套袋,可有效防止桔小实蝇等危害果实。
1.7.3" 化学防治
芒果病虫害主要以炭疽病、细菌性角斑病、白粉病、蓟马、横纹尾夜蛾和桔小实蝇为主,病虫害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产量和商品果率。
炭疽病是在芒果生长期及采收后均发生、对芒果果实为害最为严重[6]且具有潜伏性的病害,如遇连续高温高湿天气,最容易感染。防治该病应于发病初期交替使用杀菌剂进行喷洒,在新梢萌动抽生时,每7~10 d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3次;在花蕾期每10 d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3次;小果期每月喷洒一次。可选常规药剂如1%波尔多液、50%多菌灵、65%代森锌、75%百菌清,以及70%甲基硫菌灵等,还可以使用阿米西达、氟吡菌胺、肟菌酯和戊唑醇等具有广谱杀菌效果的药剂。
细菌性角斑病可通过树体创口感染,或在台风暴雨侵袭后造成短时间内暴发,导致叶片、果实脱落,甚至枝条枯死,影响芒果生长[7-8],应结合防治芒果炭疽病,喷施30%氢氧化铜或10%农用链霉素等药液。
芒果白粉病主要发生在花期,严重时会造成大范围的落花、落果,抽蕾前后为最佳防治时段,可选用10%世高水分散剂、20%粉锈灵、50%硫磺胶悬剂、70%甲基托布津,以及50%多菌灵等药剂,建议每隔10 d进行1次防治,重复2~3次即可。
蓟马是芒果的主要虫害,可对嫩叶、花朵及幼果造成显著威胁,因此在花期至幼果期及秋梢抽发期的防治尤为重要。可以选用10%的吡虫啉粉剂或1.8%的阿维菌素乳油等相关药剂,每7 d进行1次喷洒防治,共持续2~3次。
横纹尾夜蛾又称芒果钻心虫,以幼虫危害果树为主,主要危害花芽和嫩稍,可选用阿维菌素、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粉剂和敌百虫等进行复配防治,每7 d喷1次,连续2~3次。
桔小实蝇俗称“针蜂”,以幼虫蛀食果实为主,从而引起裂果、烂果、落果,可选用高效氯氟氰菊酯、阿维菌素等杀虫剂,复配药剂时添加红糖,进行喷洒树冠防治效果佳。
2" 果实采收
芒果为呼吸跃变型果实,不同成熟阶段采收会影响果实的品质、风味,甚至影响采后运输与贮藏。因此芒果采收不易过早或过晚,应根据果实外观、比重、果柄流胶程度判别果实成熟度:果肩由扁平变浑圆,蒂部略下陷,果粉厚度、果点或花纹渐明显,则表明已成熟;将果实放入静水中,若其能自然沉没或半沉没,则说明已经达到采收成熟度;近果蒂处采下果,未熟果果柄流胶快,胶的颜色较透明;若胶流出较慢,胶的颜色较白,则达到成熟度。
采收应在晴天上午露水干后进行,雨天采收或露水未干采收会加剧贮运期间的病害,采用“一果两剪”的方式,先带花梗从树上采回集中包装,包装前保留果柄,剪除花梗,为防止果柄流胶污染果面,应将果柄朝下分级装框。在采摘过程中应当小心谨慎,以减少机械性伤害,采摘后的果实应尽快移至阴凉处以便散热。
3" 贮藏保鲜
芒果是呼吸跃变型水果,采后呼吸代谢旺盛,易感染病害,保鲜难度大,必须尽快进行储存,同时为了提升贮藏效果,还应在储存前进行一定的处理。首先,应对挑选出的健康水果进行彻底清洗,去除果皮上的污垢和果柄上溢出的汁液,并且在清洗的过程中可以考虑使用防腐和杀菌剂,以预防炭疽病和蒂腐病等疾病的发生。同时,还要采用科学的贮藏方法,如热处理和化学防腐剂保鲜法、乳化涂层(EC)贮存法、湿冷保存法、间歇低温升温处理法,以及气调贮存、新型乙烯作用抑制剂1-MCP、辐射贮藏法、臭氧保鲜技术和涂膜处理等[9],皆可用于减缓果实的腐败进程。总之,芒果的贮藏保鲜是一个系统化工程。需要采前、采中和采后处理相结合,同时还要结合“冷链”流通,运输时要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和包装材料,保证果实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伤和污染。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芒果栽培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包括品种选择、施肥管理、灌溉排水、病虫害防治、整形修剪、采收后处理及贮藏运输等。标准化的芒果园兼具品种优质化、水肥智能化、生产机械化、管理数字化和防控绿色化的特点,作为种植户以及农业技术人员,需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采取科学的管理和精细的操作,才能实现芒果的优质丰产,做到满足市场的需求,推动芒果产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热带园艺专业委员会.南方优稀果树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2] 刘岩,易干军,钟云,等.广东芒果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J].中国热带农业,2008(5):17-18.
[3] 湛江市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覃斗芒果:DB 4408/T 4—2023 [S].2023.
[4] 卢明升,刘馨语,资晶.湛江芒果特色种质资源果实品质性状变异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22,50(1):7-13.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芒果生产技术规程:NY/T 5025—2001[S].2001.
[6] ARAUZ L F. Mango anthracnose:economic impact and currentoptions for integrated management[J].Plant Disease,2000,84(6):600-611.
[7] 陆英.浅析百色芒果主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J].南方农业,2018,12(35):40-41,43.
[8] 喻群芳,漆艳香,张辉强,等.3种诱抗剂防治芒果细菌性黑斑病试验初报[J].中国热带农业,2020(6):63-66.
[9] 孙晓东,谭书明,刘芳宏,等.新鲜芒果采后贮藏保鲜综述[J].食品与发酵科技,2016,53(1):7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