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与建议
2025-02-20冉溪孙庆刚
摘要:数字经济以其高度的创新性、强大的渗透力和广泛的覆盖面为特点,不仅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也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支柱和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文章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首先从数字经济规模、两化融合、数字经济投资建设、数字经济治理、数字政策五个方面说明了贵州数字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再基于2012-2021年的统计数据构建了一个由5个维度、17个基础指标组成的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文章基于指标评价体系的分析结果提出贵州发展数字经济抢抓住机遇打造自身竞争力、优化数字金融发展体系、加大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加强应对风险挑战能力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贵州省;数字经济;熵权法-TOPSIS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后的第三种经济形态。其特有的快捷性、直接性、可持续性和外部经济性等特性,催生出更具共享、普惠、开放和开源的经济生态。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数字经济可通过对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物流业等行业的影响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具有正向空间关联性。但同时存在区域上的差异,具体来说,数字经济对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最大。贵州作为西部地区的一员,是长江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重要枢纽,以及西部大开发的重要领域。在实现产业资源配置、推动国家战略布局、承接国内产业转移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贵州作为我国相对贫穷的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却在国内占据独一无二的地位。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贵州时称:“贵州发展大数据确实有道理。”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要求贵州“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下,贵州奋力前行推进数字经济发展从“落地生根”到“聚集成型”。
康明远(2022)分析了贵州省数字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效、存在的不足以及面临的机遇,并给出了相应发展建议。王晨曦、黄彦平(2024)等人基于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研究贵州数实融合实践路径。裴耀祖、张军(2023)通过分析数字经济下贵州省中小企业商业模式并提出助力贵州实现数字化商业模式创新升级的有效策略,丁煌、马小成(2021)基于贵州大数据综合实验区建设分析,归纳出政府统筹多元共治实现场景关联的数据赋能。在实践方面,贵州在数字经济推动地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发展数字经济的特色道路。文章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构建数字经济评价体系对贵州省数字经济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建议,以期为贵州省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些许参考。
一、贵州省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一)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提升
贵州省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的战略定位,以“贵阳为核、市州互补”的模式种“数”耕“云”,打造属于自己的“数字城市”名片。以数字化赋能产业生态,通过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生活和治理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数字政府对数字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引领作用。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也在不断凸显,2022年,贵州省数字经济增速为14.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0%。贵州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自2017年后逐渐上升,从2017年的19.7%增长至2022年的35.2%,年平均增幅为3.1%。2022年,贵州省数字经济规模总量为7879亿元,数字经济占GDP比重的39.1%,较2017年上升了15.5个百分点。2017年至2022年五年间,贵州经济以18.1%的复合增速位居全国第一。数字经济成为贵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保持着平稳增长的态势。
(二)两化融合稳步持续推进
在助推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方面,贵州持续挖掘大数据技术对工业产业的赋能作用。截至2022年,数据显示贵州产业数字化规模占比89.2%,数字产业化规模占比10.8%,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指数达44.5。全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达到53.4%,较上年提高3.6%,数实融合向前迈进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推进。在“千企改造”“万企融合”和“一硬一软”助力下,打造产业升级新引擎,重塑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全链条发展。山果王和林泉电机分别利用工业互联网和5G智能供应链,提升加工效率和业务自动化水平,推动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上云用云企业突破3万家,融合改造覆盖85%以上的规上企业。数实融合聚焦8个重点行业和4个重点领域,形成全面铺开、重点突破的发展格局。
(三)夯实数字经济投资建设
贵州拥有国家首个大数据综合实验区,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大数据交易所。在稳步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建设体系中,相关在建项目50个,完成投资总额39.13亿元。诸如网易、南方电网能源、美的云、东数西算贵安新区算力产业集群配套等数据中心的投建,带动着上游内容核心计算服务和基础设施的服务器发展。“新基建”为数字经济更快更好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全省数字基础设施逐渐完善,2023年累计建成5G基站12.02万个,实现5A级景区、高校、三甲医院等重点场所以及产业园区、交通枢纽5G网络全覆盖。每万人基站数超全国平均水平,已实现乡乡通5G、县县通高速。此外,互联网出省带宽累计4.53万Gbps;光缆长度30.4万公里累计已达211.4万公里;完成光纤到户数累计已达3435.47万户。
(四)数字经济治理不断完善
贵州数字治理在政务、民生、医疗、交通等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数字治理为提升政府管理效能、社会治理水平和提高民生服务质量方面提供了重要支撑。数字治理为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水平和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绩效评估连续5年位居全国前三提供了坚实基础。在大数据的助力下,高效完成国家数据对基层试点工作的社会治理方案。政务服务标准事项“全程网办率”达到100%,省级数据共享平台汇聚数据超9.38亿条。依托“一云一网一平台”,建成“贵人码”“贵人卡”“贵商易”等服务企业和民众的便利平台。四川桃子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大数据机遇,与白云友爱医院合作办理了贵阳首家互联网医院资质。这为建设贵州海鸥数字医疗器械产业园奠定了基础。
(五)相关数字政策相对丰富
进入新时代以来贵州不断致力于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聚集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为领域,涵盖了政府政务、企业发展、数据安全等多个方面,以达到扎实数字政府底座、数字赋能实体经济、促进数据高效流通使用等目的。这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提供制度保障。政策保障是贵州在抢占数据先机的基础。多项前所未有的政策颁布使得贵州在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定上独占鳌头。如全国首部信息基础设施法规、首部大数据地方法规、首部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地方性法规等,这些政策为贵州建立全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大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省属大数据发展管理局以及助力贵阳成为全国首个共享开放政府数据的城市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二、贵州省数字经济发展评价体系
(一)数据选取与说明
本文参考王军、刘宁宁等人研究选取参考指标,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最终选取2012-2021年数字经济载体、数字生活水平、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数字金融发展水平五个维度作为一级指标,光缆线路密度、移动电话基站密度、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密度等共17个指标作为二级指标,来综合反映贵州省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采用熵权法和TOPSIS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测算。该方法客观性强、适用范围广、具有稳定性和一致性,能够保证测算结果准确、客观且可信。数据主要来源于北京大学数字金融普惠指数、《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信息产业年鉴》和工业和信息化部。
(二)测算结果说明
根据熵权法结果显示,从选取的十年指标数据来看,数字生活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对数字经济载体的发展与建设。当前贵州数字经济发展中,民众的数字生活水平占比相对较高,其次是数字经济载体。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数字经济载体的发展具有乘数作用。数字产业化和数字金融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在数字经济评估体系中占比相对较低,分别为13.78%和11.69%。从选取的二级指标占比来看,人均电信业务总量、快递量、软件业务收入、电子信息制造业收入占比排名相对靠前。这说明贵州以大数据为引领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电子信息制造业、通信业是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目前,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电子信息制造业、通信业三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逐渐成为贵州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数字金融数字化程度”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从业人数”占比相对较低,反映出当前贵州数字金融发展水平有较大提升空间,人力资源配置还需加强。(详见表1)
TOPSIS结果中,C表示相对接近度,其取值范围是0-1。越接近1表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从结果显示来看,贵州省2012-2021这十年间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上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且增长明显。其峰值出现在2020年,为0.817073。其中,对比去年同期,增长率最高年份是2019年,增长率为24.4%,接近四分之一。但在2021年,数字经济发展评价综合数值下降。根据其当时所处的背景,可知经济受到后疫情时代的影响,全球经济出现低迷,处于经济增长困难时期,全球经济呈现高通胀、高利率、更高债务和低增长的趋势。因此,全球经济低迷一定程度上也在数字经济发展进程中体现出来。(详见表2)
三、促进贵州数字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抓机遇打造自身竞争力
紧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加大对宽带网络、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平台的投资,加快打造全国算力高地。加快华为云、中国电信等智算中心建设,提升数据中心效能,推动腾讯、苹果以及各银行的重点数据中心项目落地,提高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覆盖范围和质量。充分发挥贵州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聚集优势,在市场细分领域打造自身的不可替代性。着力支持数据加工产业的发展,可以对梦动科技、科讯慧黔等数据标注企业实施政策倾斜。如提供税收优惠和专项资金支持,为聚焦数据清洗、标注、分析与可视化以及数据衍生增值服务提供发展机会。以5G商用为契机,大力发展“5G+大数据+产业”的新形势、新业态、新模式。做大做强关键基础产业,如电子元器件产业。鼓励贵阳、贵安、遵义、黔东南、六盘水等区域推进新型电子元件的发展,包括片式微波元件、智能控制组件、先进连接器、继电器等。
(二)优化数字金融发展体系
推进贵州本地银行打造数据库和地区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网络银行、手机银行、智慧网点等金融数字化平台作用,实现及时、可靠、便捷的金融服务,解决民众注册慢、操作难、流程繁琐等难题。借助大语言模型智能客服,协助优化存款、贷款等业务,利用易鲸捷数据库实现智能贷款、智能营销、智能账户管理,打造适配性强、个性化突出、安全性高的金融服务体系。要加快推进金融服务“数实融合”,支持省内中小企业发展以满足其融资需求。辅助诸如高登世德、维加信通等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资产证券化、税务数据分析、供应链金融产品的开发。政府可通过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机制。同时,调整房地产金融体系,构建其发展新模式,以控制金融体系的风险。
(三)加强应对风险挑战能力
为更好地应对“黑天鹅”“灰犀牛”事件的发生,并保持数字经济独具的韧性和潜力,需加强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全面提高数据安全能力,推动区域链加密技术、商用密码技术等运用、强化云上贵州多彩宝平台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各平台用户信息安全。加强跨部门、跨地区协调工作,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预测分析和制定决策,提升数据监测、风险预测和经济管理的能力。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收集和分析来自医疗机构、社交媒体、移动应用等数据源信息,实时监测公共卫生状况和疾病传播情况。利用AI算法分析当前和历史数据,识别疾病传播模式和趋势,预测未来发展形势,从而避免类似疫情事件影响经济稳定。此外,还可以通过宏观经济分析,如对生产、消费、贸易等流动数据进行分析,把握市场需求变化,指导企业调整生产和经营策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四)加大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数字经济发展的根本是数字经济人才。因而,推进数字经济人才发展、全方位培养和引进人才至关重要。首先,需要丰富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加强本土人才培养、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制定个性化栽培方案。通过跨省协作、校企合作、国内外交流等方式,围绕信息、传输软件、网络安全、数据分析等方面,开展数字经济人才专项培养。同时,建设数字经济人才实训基地、实验室、技术中心等提升人才吸纳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设施建设。其次,充分利用好数博会影响力,构建人才所持有的生产力转换为经济价值、收益大小的分配机制吸引、激励人才发展自身潜能。建立“大数据+人才服务”管理模式,一方面,数据化分析能更好地实现能岗匹配、发掘人才工作潜力;另一方面,数据技术可以实现工作状态和工作成效的数字化转化,以更全面有效地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指标体系和效益评价体系。最后,也可以通过设立“人才绿卡”,给予政策优待的方式以更好地留住数字经济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少甫,陈亚辉.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服务业结构升级的视角[J].工业技术经济,2022,41(05):111-121.
[2]郑嘉琳,徐文华.数字经济助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基于区域异质性视角的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0(08):148-151.
[3]时小干.贵阳后发赶超——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调研记[N/OL].经济日报,2021-03-22(13762)[2024-02-20].http://paper.ce.cn/pc/layout/202103/22/node_01.html.
[4]康明远.贵州省数字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22(17):176-178.
[5]王晨曦,黄彦萍,陶刚.贵州省数实融合实践路径研究——基于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J].中国商论,2024,897(02):1-4.
[6]裴耀祖,张军.数字经济下贵州省中小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J].对外经贸,2023(12):41-44.
[7]丁煌,马小成.数据要素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治理逻辑与创新进路——以贵州省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为例[J].理论与改革,2021(06):128-139.
[8]刘瑾,李振,王开.数字经济创新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理论分析与贵州经验[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21,32(02):20-30.
[9]冯倩.数字赋能加“数”奔跑[N].贵州日报,2023-05-22(001).
[10]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2023年全省大数据领域项目投资和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情况[DB/OL].2024-01-31[2024-02-20].https://dsj.guizhou.gov.cn/zwgk/xxgkml/zdlyxx/zdjsxm/202401/t20240131_83655360.html.
[11]江婷婷.“数实”加速相融发展引擎“轰鸣”[N].贵州日报,2023-05-23(001).
(作者单位:冉溪,贵阳学院;孙庆刚,贵阳学院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