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城的长期主义:有所为,有所不为

2025-02-19施芸芸

汽车纵横 2025年2期
关键词:长城汽车哈弗皮卡

30多年来,长城汽车始终坚守长期主义和底线思维,实现企业的稳健可持续发展。本文从产品规划、运营盈利、研发布局等方面切入,以小见大,来解读长城汽车的做法与经验。

什么是长期主义?

这个在1997年由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提出的概念,近几年已经成为了不折不扣的热词。在汽车行业里,最常说这四个字的人,恐怕要数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建军。前不久,魏建军在直播采访中强调:“汽车产业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实力和制造水平,企业不能光看利润,还要看我们为用户创造哪些价值,为国家做出哪些积极贡献。长城汽车要坚守长期主义和底线思维,才能行稳致远。”

近年来,在不同场合中提出要走“长期主义”道路的车企并不少,但想要真正判断一家车企是否坚持长期主义,不能靠宣传,甚至不能靠一时的行为与动作,而应当站在更长维度的时间线上,审视企业的做法与战略,以及背后的决策和思维。本文将从产品规划、运营盈利、研发布局等方面切入,以小见大,来解读长城汽车过去30多年的做法与经验。

“专注、专业、专家”

1990年,26岁的魏建军正式任职长城汽车总经理,从此开始了他的汽车生涯。

最初的路总是特别艰难,长城汽车几度遭遇波折,直到魏建军找到了一个全新的商机——皮卡。那时的长城汽车,虽然还没有认识到“长期主义”的重要性,但已经拥有了长远发展的意识,魏建军专门买了辆日本丰田皮卡放在车间,树立标杆。一年后,第一辆长城皮卡迪尔下线,顿时在中国市场一炮而红,并成为国内皮卡的“霸主”,年产销高达7000多辆。

对于一家汽车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战略决策是什么?是产品规划。

那么,汽车产品的规划又应当基于什么?绝不应只根据市场当下的热点与潮流,还需要拥有对未来市场走势的准确预判。

千禧年过后,魏建军意识到,由于皮卡不能进城,因此市场整体规模有限,而另一方面,中国已经加入WTO,私人汽车消费市场蓄势待发,在皮卡之外,长城应该找寻新的增长空间。在外国认真考察后,魏建军终于再次发现了SUV这个“新品种”。

2002年5月,长城赛弗上市,迅速赢得了市场的青睐,上市后仅7个月,全国销量就达到了11283辆。作为国产SUV的“开山之作”,赛弗之于长城,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为国人打开了SUV这个“新世界大门”的同时,也为后来的哈弗品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1年8月,长城哈弗H6问世,以一己之力改变了合资品牌霸占国内SUV市场的局面,拉开国产SUV崛起的大幕,并在一年后登上了国内SUV的销冠宝座。随后,哈弗品牌不断推陈出新,如今已拥有了完整的SUV产品序列,涵盖了从小型SUV到大型SUV的多个细分市场;2016年,长城瞄准高端SUV市场,正式发动向上攻势,成立了全新的子品牌——WEY(现已改为 “魏牌”)。

坚持长期主义之所以难,其实并不只在于固守一方阵地,更重要的,是能够正视自己,抵制“诱惑”,恰如魏建军所言:“有战略定力,有自己的节奏。”

2014年,长城汽车宣布:“暂时放弃轿车,将有限的资源聚焦SUV,要保证SUV先做到‘专注、专业、专家’,做世界最大的SUV品牌,并持续盈利。”随后,长城汽车不断稳固并扩大自身优势,成长为中国最大的SUV和皮卡制造企业之一。2024年,长城皮卡全球累计销售177100辆,在国内连续27年销量第一,市占率接近50%;哈弗也依然是长城汽车的销量“担当”,2024年共卖出70.6万辆新车。

当然,发展到今天,长城汽车的产品线已经逐渐完整,拥有哈弗、魏牌、欧拉、坦克、长城皮卡等品牌,产品涵盖SUV、轿车、皮卡、MPV四大品类,动力包括传统动力和插电式混动、纯电、氢能等新能源动力,产销网络遍布全球。

“要追求有质量的市场”

2023年汽车圈的价格战,让汽车行业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困境。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3年,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累计实现营业利润2263.7亿元,同比下降26.3%,减少额为808.8亿元;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292.7亿元,同比下降25.9%,减少额为802.4亿元;累计实现利润总额4306.4亿元,同比下降15.9%,减少额为811.7亿元。

为此,深知“盈利才是王道”的魏建军,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呼吁要坚持长期主义:“汽车行业的发展应该追求稳健和可持续性,而不是短期的销量和利润。”长城汽车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这些年,长城汽车非但没有亏损,反而一直保持着良好的财务状况。

2025年1月14日,长城汽车发布了2024年度的业绩预告,称2024年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24亿元到130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53.78亿元到59.78亿元,同比增加76.60%到85.14%;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4亿元到100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45.66亿元到51.66亿元,同比增加94.47%到106.88%。

哪怕是在2023年,长城汽车也实现营业总收入1732.12亿元,同比增长26.12%,创下历史新高;净利润达到70.23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48.34亿元,同比增长7.98%;海外营收536.11亿元,同比增长100.41%;总资产达到2,012.70亿元,同比增长8.59%。

面对来势汹汹的“价格战”,不少车企都在“要销量还是要利润”这个难题面前犹豫不决,长城以实际行动证明了,不参与“价格战”同样可以活得很好。数据显示,在2022年~2024年,长城汽车20万元以上车型的销量占比,分别为15.2%、18.3%和25.1%。2024年前三季度,长城汽车单车综合收入为16.66万元,较去年同期提升2.83万元。也就是说,在其他人纷纷“降价换市场”之际,长城汽车的平均售价却逆势上涨,推动了盈利水平的上升。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长城汽车的毛利率是20.76%,同比提高了约2个百分点,为近8年来最高水平。

众所周知,长城汽车的成本管控水平在业内处于较高地位。在2024年长城汽车的股东大会上,魏建军就曾表示,长城汽车要追求有质量的市场,有所为有所不为。亏损特别严重的就适度地少销售,不亏、微亏和利润高的就大力推广。作为这句话的印证,2022年2月,由于芯片短缺供应以及原材料涨价,长城果断停产了欧拉旗下销量最好的黑猫和白猫。

敢投入,全产业链布局

许多人对“长期主义”都拥有不同的解释,作为这一概念的创作者,杰夫·贝佐斯在书中指出:“长期主义不仅仅是一种信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它要求我们在做决策时,不仅要考虑眼前的利益,更要关注未来的价值和影响。”对于长城汽车来说,勇于舍弃亏损严重的产品是在践行长期主义,但另一方面,敢于投入,斥巨资垂直整合产业链,掌握核心技术同样也是在推行长期主义。

2000年,在研究欧美和日本厂商的发展规律后,魏建军得出结论,长城汽车要想做大做强,供应链垂直整合之路要加快:“有人认为垂直整合就是造了多少发动机、变速器或座椅,但它的准确定义是由主机厂主导的组织,主导就是绝对的掌控。”于是,长城汽车成立了内燃机公司,专注汽车动力总成研发。之后,通过并购和合资,长城汽车建立起了发动机、车身、前桥、后桥、内饰件和空调器等重要零部件的供应链,更富有远见的是,魏建军对所有的合资项目都坚持控股51%。

一手抓产业链整合,另一只手则牢牢掌握着汽车产业的核心技术。以智能驾驶技术为例,早在2011年,长城汽车便前瞻性地开启了智能化技术布局,至今已完成了三次大迭代。2024年,长城推出的第三代智能驾驶系统Coffee Pilot Ultra,能成功应对各种复杂场景,实现无高精地图的全场景覆盖。

核心技术的背后是大量人力、物力和精力的投入,在布局研发领域时,魏建军从不“手软”。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和2024年前三季度,长城汽车研发费用分别为44.90亿元、64.45亿元、80.54亿元和61.98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46.36%、43.56%、24.97%和12.67%。

2023年全球汽车专利大数据平台榜单显示,长城控股(包括长城汽车、长城控股旗下零部件等子公司)荣获中国民营车企年度专利公开量、在华车企专利授权量和新能源汽车领域专利公开量、授权量四项年度冠军,连续三年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长城汽车的海外布局同样走的是“敢投入”的长期主义道路。从泰国的罗勇工厂,到巴西的伊拉塞马波利斯工厂,再到厄瓜多尔、巴基斯坦等地的KD工厂,长城汽车通过推进“生态出海”的战略,在海外赢得了不错的口碑,全球累计销量已经接近1500万辆。

走偏了的新能源汽车

2020年7月16日,魏建军以一篇《长城汽车如何挺过明年》来迎接长城汽车的30岁生日,文中用“命悬一线”形容当前处境,并提问:“长城汽车挺得过明年吗?”

对此,当时业界的普遍反应大多是“危言耸听”,甚至有些“哗众取宠”,然而,当我们站在今天再度审视这篇文章,却发现当时魏建军的“危机感”不无道理。但可惜的是,魏建军所看到的挑战更多来自于数字化、智能化以及全球经济形势,唯独没有预判到更短期内新能源汽车的快速爆发,错失了良机。

长城汽车的新能源之路,起步并不晚。2006年,长城成立了独立的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在2008年北京车展上,长城首次展出了新能源概念车,包括长城的纯电动概念车欧拉(当时英文名叫GWKULLA)、长城精灵EV以及哈弗混动车型。但此后,长城汽车在新能源领域一直“寂寂无名”,甚至在2016年表示,只做新能源汽车的追随者。直到2017年,长城才发布了首款量产纯电动汽车——长城C30EV;2018年,长城成立了自己旗下的首个纯电品牌欧拉。同年,长城汽车与宝马签订了50:50的合资协议,光束汽车项目正式成立。

到2020年,长城汽车的新能源汽车已经大幅落后,当年只销售5.74万辆新能源汽车,而特斯拉却已经达到了50万辆。

好在长城汽车看到了市场的转向,及时转型。事实上,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难免犯错,能及时认识到错误并予以纠正,同样也是秉持长期主义发展理念的体现。2023年,长城推出了全新智能四驱电混Hi4技术以及全新哈弗新能源系统,并实现了纯电、混动和氢能三条路线并行发展。2024年,长城汽车的新能源车型销售已经超过了32万辆,同比增长22.82%,再创新高。

值得强调的是,长城汽车在新能源领域并非全无建树。2015年,长城开始“默默”研究氢能产业;2018年,长城成立氢能技术中心,并收购上燃动力51%的股权完成全资控股,开始深度部署;2019年,长城成立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旗下氢能源业务;2021年,长城未势能源发布车规级“氢动力系统”全场景解决方案“氢柠技术”。同年,未势能源100辆49吨氢能重卡项目的落地投运。虽然目前氢燃料电池还处于小规模示范运营的阶段,但相信等到市场爆发的那一天,长城汽车就能因为长期的耕耘播种,收获硕果。

贝佐斯说:“只有长期主义者,才能赢得未来。”通过回顾长城汽车在产品规划、企业运营以及技术布局等方面的历史,可以看到长城汽车对长期主义这一概念拥有准确而深刻的理解,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前方的道路上,机遇与挑战并存。长城汽车能否与时俱进,继续选择走难而正确的道路,让我们拭目以待。

猜你喜欢

长城汽车哈弗皮卡
哈弗枭龙双雄
哈弗H6新能源
某商用皮卡NVH性能试验
皮卡丘诞生记
长城汽车半年报发布 营收超400亿元
长城汽车净利润暴跌
新四化加全球化 长城汽车领衔“破冰”开创中国品牌新航道
哈弗:不想只在家里考第一
哈弗F5“智商”爆表?
长城皮卡备战新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