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捐赠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刍议

2025-02-18占红霞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5年1期
关键词:社会参与图书馆建设公共图书馆

摘 要:文章概述了我国社会捐赠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情况,总结了公共图书馆在接受社会捐赠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规范捐赠程序、加强捐赠制度管理、实施激励与奖励机制、开展多元化的捐赠宣传工作四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和改进公共图书馆接受社会捐赠的工作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社会捐赠;社会参与;公共图书馆;图书馆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8.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25)01-0020-03

1 背景

新时代,民众的文化生活需求不断增多,对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于2015年至2018年颁布实施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等一系列政策及法规,体现了国家对公共图书馆建设的支持。公共图书馆接受社会各界捐赠,不仅可丰富馆藏资源、优化馆藏资源结构,还可有效弥补图书馆资金不足的情况,因此,公共图书馆应主动引导社会大众参与图书馆建设,广泛接受社会各界捐赠,扩大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开辟全社会共同参与图书馆建设的新局面。

2 公共图书馆接受社会捐赠的概况

2. 1 接受捐赠的来源

捐赠主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个体行为的捐赠主体,如:邵逸夫先生捐赠的“逸夫图书馆”、马大任先生的“赠书中国计划”等。一类是基于组织行为的捐赠主体,如:图书馆为推动资源共享而开展的馆际捐赠;企事业单位、出版机构为提高自身社会声誉度的捐赠;海外华侨、各类商会为支持祖国和家乡文化建设的捐赠;领事馆、国内外友好团体组织文化交流形式的赠送等。

2. 2 接受捐赠的内容

图书馆接受资金和实物捐赠。资金捐赠包括现金、支票、汇票等,捐赠款主要用于新书采购、文化讲座、阅读推广、知识竞赛、竞技比赛、专题基金等费用支出。实物捐赠包括文献、设备、房产及其他财产等,其中文献捐赠最多,种类涵盖图书、期刊、地图、手稿、照片、字画、胶片及具有研究价值的非正式出版物,语种包括中文、英文、法文、俄文及少数民族文字等,国家图书馆的“名家手稿文库”[1]、天津图书馆的“津沽文库”[2]、山东省图书馆的“齐鲁名人文库”[3]都来自社会捐赠;设备捐赠包括向图书馆捐赠触摸检索机、智能听书机、无障碍阅览桌椅等设施设备;资助图书馆已建的、在建的、待建项目的改造和修缮。例如,2018年,石门高金平、易琴夫妇与其双方家族共同创办逸迩阁图书馆,其房屋基础设施和珍稀红木书架均由家族企业无偿提供,社会赠书及捐款捐物是逸迩阁图书馆维持下来的重要支撑。武汉大学图书馆学专家和湖南省图书馆专家评估指出,逸迩阁图书馆是我国已知最大的民办公共图书馆[4]。

2. 3 接受捐赠的形式

图书馆接受社会捐赠的形式包括到馆捐赠、邮局寄送、托人代转、银行转账、图书馆专员协助等。此外,各地图书馆根据本地情况探索出其他接受捐赠的形式[5]。河北、山西、四川、贵州、重庆、南京、武汉、广州等地的公共图书馆对于捐赠数量较大的捐赠者,由馆员提供一对一上门服务。

2. 4 捐赠的奖励激励措施

图书馆普遍采取颁发捐赠证书和网站宣传的奖励措施,前者是通过颁发收藏证、感谢函、图书馆读者证等形式以示鼓励;后者是通过图书馆网站的“赠书名录”“捐赠芳名榜”“赠书流芳”等栏目,发布捐赠者人或机构、文献名称、册数、捐赠时间等信息,予以宣传表彰。此外,安徽、海南、吉林、山东、天津等地的图书馆对于大宗且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捐赠,一般会举办专门的捐赠仪式,在新闻媒体上宣传,并设置捐赠专柜、专室予以陈列;重庆图书馆将捐赠者信息记入档案并编入馆史,以彰显对捐赠者的尊重[6];哈尔滨市图书馆对特别珍贵的文献资料,会适当支付酬金[7]。

3 公共图书馆接受社会捐赠存在的问题

3. 1 捐赠程序存在法律隐患

图书馆在接受捐赠时须遵照相关的法律程序,但图书馆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对受赠款物的合法性进行调查、跟进,在捐赠过程中双方也没有签订书面的捐赠协议,即便已经形成事实上的捐赠合同关系,但捐赠方对所捐赠款物的支配权是否合法还是无从判断。在这种情形下,如果图书馆处理不当,将直接影响与捐赠方之间的合作关系,继而在后期捐赠管理和服务中留下隐患。

3. 2 捐赠管理不够规范

图书馆虽然开展了捐赠工作,但还没有制定统一的捐赠管理标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多数图书馆未制定捐赠文献的接收、入藏标准,受赠文献的类型繁多,质量良莠不齐;馆员仅凭个人经验进行甄选,导致捐赠文献利用率低、重复率高;图书馆在数字化管理系统中未增加捐赠管理模块,导致读者无法辨识捐赠资源。二是图书馆为捐建的分馆提供上岗培训、技术支持、活动支援及更新馆藏等服务,而后续的运营和维护需要延续性保障,如果捐赠中断,就会直接影响捐赠图书馆的服务质量,降低其利用率。三是捐赠资金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资金流向透明度不高,缺少监管和公示措施,如果图书馆失去社会公信力,就会影响捐赠工作的健康发展。

3. 3 捐赠工作宣传力度不够

图书馆的捐赠工作处于自发未展的阶段,在捐赠宣传方面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图书馆没有开展专门针对捐赠的主题宣传活动。二是图书馆网站捐赠栏目设置不醒目,展示内容不充分,数据更新不及时,有的图书馆网站甚至没有捐赠栏目和捐赠办法。三是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宣传渠道不通畅。四是捐赠者对图书馆的捐赠要求及减免税政策不了解。

3. 4 捐赠激励奖励形式单一

现有的图书馆捐赠激励方式单一,同时,很多创新举措也很难被应用于捐赠工作中。一方面,图书馆仅在网站捐赠公告中简单介绍相关激励措施,并未详细介绍后期的承兑问题,造成激励政策沦为一纸空谈;另一方面,图书馆奖励捐赠者的形式比较单一,仅有颁发捐赠证书、网上宣传、专题展览等荣誉性奖励,社会覆盖面有限。

4 公共图书馆开展捐赠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4. 1 规范捐赠程序

公共图书馆应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展接受捐赠工作;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明确捐赠双方的法律权利与义务,最大限度地避免相关纠纷的产生,降低法律风险,维护双方权益[8]。首先,图书馆应规范捐赠程序,出台实施捐赠的具体办法和细则,在接受捐赠过程中与捐赠方签订协议,在其协议界定的权责范围内对捐赠款物进行合理分配,确保捐赠款物所有权归自身所有[9]。其次,图书馆应完善相关捐赠协议,细化协议条目,在捐赠协议中注明所捐赠的种类、数额、用途及合作期限等,把捐赠方的各种附加条款详细列入捐赠协议[10]。

4. 2 建立健全捐赠管理机制

有序、规范的管理制度是捐赠工作高效、顺利开展的基础。首先,图书馆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捐赠征集办法》《捐赠管理办法》《捐赠奖励办法》《捐赠接收工作细则》等规章制度,使捐赠制度覆盖捐赠的征集、接收、入藏、管理、奖励、宣传等环节。其次,图书馆应加强馆员队伍建设,负责接收捐赠的馆员除了要具备图书馆学、图书情报学知识,还应熟知捐赠的各项法律、法规、政策等,并定期参加培训,学习相关知识,扩充知识面,加快知识的更新速度,提升业务能力。再次,图书馆可建立捐赠信息登记、监督、反馈机制,在后台管理系统中增加捐赠功能模块,记录捐赠来源、捐赠日期、捐赠类目、接收人、捐赠去向等信息数据,为后续的统计、分析与决策提供参考;在网站定期公布捐赠资金、实物资产的来源流向,接受社会监督,发布年度报告,提供经过审计的财务数据和受赠情况报告[11];依托文化共享工程,建立社会捐赠信息统计系统,定期发布捐赠数据统计结果、捐赠检查与评估结果等信息,并出台相关制度保证捐赠信息发布工作常态化。

4. 3 全方位宣传捐赠活动

图书馆可采用多种方式宣传捐赠活动,具体如下:一是在网站、微博、微信、抖音、快手、图书馆App等平台显著位置增设社会捐赠栏目,定期推送捐赠相关的活动消息,并及时更新捐赠信息。二是开辟捐赠专柜、专室,集中展示珍贵捐赠,提升社会捐赠的知晓度。三是举办捐赠主题宣传活动,设定捐赠月,安排专业人员负责策划,通过推文、海报、报道等方式广泛宣传,让民众更为直观地了解公益捐赠。四是开展募集活动,动员当地企业、社会组织共同开展募集资金的义跑、义演、义捐、义展等活动。五是在各种主流媒体平台发文宣传捐赠主体,吸引社会各界向捐赠主体学习,积极参与捐赠工作。

4. 4 实施多种激励奖励措施,提升全社会的捐赠积极性

图书馆实施高质量且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可增强捐赠主体的荣誉感,激发捐赠主体的后续捐赠热情,同时捐赠主体可作为榜样辐射周边,最终带动全社会参与图书馆建设。首先,图书馆可降低奖励门槛,不论捐赠方身份、捐赠数量、捐赠价值,都颁发感谢函、荣誉证书、纪念品及举行捐赠仪式。其次,对于突出贡献者,图书馆可授予名誉头衔,或以捐赠者命名展室、馆舍、设施及专题活动,确保冠名符合图书馆文化宗旨,避免商业化。再次,图书馆可充分发挥自身的学科综合优势,为捐赠者提供科研服务,为捐赠者的科研项目培养和输送复合型人才,以实现赠与双方共同发展、互利双赢[12]。最后,图书馆可聘请捐赠主体中知名度较高、社会力影响较大的公众人物担任图书馆的理事,利用公众人物的“名人效应”扩大图书馆捐赠的社会影响力,激发社会各界的捐赠热情。

5 结语

社会力量通过捐赠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公共图书馆利用捐赠资源惠及社会,这是一种公共图书馆与社会力量互惠互利、共建共享的合作模式。因此,公共图书馆应与时俱进,积极探索社会捐赠的新路径,拓宽捐赠渠道,主动引入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使捐赠者既是图书馆的受益者,又是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推动者。

参考文献:

[1] 近现代名家手稿文库建设历程[EB/ OL]. [2024-11-04]. http:/ / www. nlc. cn/ nmcb/ gcjpdz/ mjsg/ jslc/ .

[2] 捐赠细则[EB/ OL]. [2024-11-04]. http:/ / www. tjl. tj. cn/ ArticleChannel. aspx? ChannelID=329.

[3] 捐赠指南[EB/ OL]. [2024-11-04]. http:/ / www. sdl ib. com/ channels/ ch00439/ .

[4] 逸迩阁书院简介[EB/ OL]. [2024-11-04]. http:/ / www. wenming. cn/ dfcz/ hn_1680/201810/ t20181011_48 56500. shtml.

[5] 山西省图书馆开展地方文献专题征集活动[EB/ OL].[2024-11-04]. http:/ / www. shanxi. gov. cn/ hd/ yjzj/ 201612/ t20161228_273084. shtml.

[6] 重庆图书馆接受捐赠文献管理办法[EB/ OL]. [2024-11-04]. http:/ / www. cqlib. cn/ ? q=66.

[7] 哈尔滨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公告[EB/ OL]. [2024-11- 04]. http:/ / www. hrblib. org. cn/ xbwz2018/ xxgk/ shjz/ jzxz/26164. html.

[8] 向佳丽.高校图书馆引进国外数字资源的合同风险管理现状及优化策略[J].大学图书馆学报,2023(3):28-35.

[9][11] 顾玉青,赵俊玲.社会资源与图书馆阅读推广[M].北京:朝华出版社,2022:238.

[10] 侯琳.《公共图书馆法》视角下图书馆文献捐赠工作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9(6):113-115.

[12] 陈雅,谢紫悦.公共图书馆大众化服务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22:325.

(编校:孙新梅)

猜你喜欢

社会参与图书馆建设公共图书馆
网络民粹主义近十年(2007—2016)的研究梳理
网络平台时代下图书馆建设
空间塑形、视觉调度与文化景象的形成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引领社会阅读举措探析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
浅谈图书馆数字化建设
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特点与建设
烟台市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