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烹饪专业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分析与激发探索

2025-02-18卜培娇孙超

现代商贸工业 2025年3期
关键词:烹饪专业学习动机高职

摘要:文章以江苏旅游学院为例,选取烹饪专业在校生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展调研。分析学生学习动机现状,并从专业兴趣、成就动机和关注心理3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职;烹饪专业;学习动机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5.03.079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和模式基本形成。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影响力、竞争力不断增强,职业教育面貌发生了历史性、格局性变化。

烹饪高等教育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初,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逐步建立起完整的教育体系,且一直以高职(专科)教育为主体[1],高职烹饪教育为社会餐饮产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综合型人才。社会渴求技能型烹饪人才,相应地就要求提升高职烹饪教育质量,而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之一在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主动。但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不强,学习动机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教学质量难以提升;如何采取有效的方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动机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难题。

以高职院校烹饪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调查该专业学生学习动机现状,探讨符合专业教育实际的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策略。为高职院校烹饪专业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激发提供针对性的理论依据,促使学生通过有效学习获取有用的知识和技能,真正达到学有所获。

1"研究背景

学习动机是“激发、维持学习活动的动机”[2]。学习动机能够提高教育对象的个人记忆能力和认识事物的效率,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能力[3]。较强的学习动机能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使学生将教育要求内化为积极学习的要求,让学习的效果变得更好。反之,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只会被动地学习,应付式学习,甚至厌恶学习,教学质量也会降低,形成恶性循环[4]。

随着职业教育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心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机问题。朱莉发现,厌学的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会大幅度增加[5];赵玲调研发现,25.05%的学生选择职业院校单纯是为了拿到毕业证书,7.58%的学生经常不完成作业或者从来不完成作业,学习态度、学习行为上的问题相当严重[6]。在学习动机缺乏原因的研究上,张红表示高职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和高职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是高职教育的现状,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是高职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难题[7];于德泷将学生学习动机不足归纳为学校教育原因,社会原因,个体原因和家庭原因[8]。王景新强调要从内外部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动机[9],李宁基于教育心理学提出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心理指导[10]。

基于以上研究发现,对学习动机的研究多为期刊论文,且理论研究较多,有针对性的实证论文较少,有关烹饪专业学生的学习动机研究较少;对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多数从学校层面出发,尤其针对在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或指导方法提出。

2"学习动机现状分析

2.1"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以江苏旅游职业学院烹饪科技学院在校生为调查样本,共收取有效调查问卷221份,其中一年级学生占比52.04%,二年级学生占比47.96%;男生占比42.99%,女生占比57.01%;一年级男生占比31.67%,二年级男生占比11.31%,一年级女生占比20.36%,二年级女生占比36.65%。

对比一年级学生和二年级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未发现明显差异,说明样本中并未出现随着学习年限增加,学习状况改善,学习动力增强的现象(图1-A)。男生中有28.4%认为目前自身的学习状况是兼顾上课认真听讲和课后经常性学习,56.8%认为自身注重课堂上的学习,课后偶尔学习;9.5%表示只能做到上课认真听讲,课后不会花费时间学习;5.3%显示出对学习没有兴趣。女生同类别比率分别为:19.8%、68.3%、11.1%和0.8%(图1-B)。综合分析,大部分学生认为自身的学习状态是能做到课堂认真听讲和课后偶尔学习;对比男女同类别的人数比例,男生出现对学习没有兴趣的概率比女生高。与上述情况描述一致,同年级中男生出现对学习没有兴趣的概率比女生高,认为自身能保持课堂学习兼顾课后偶尔学习的学生占多数(图1-C)。

2.2"专业兴趣

专业兴趣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满意度,强烈的专业兴趣会激发学生的自身驱动力,因此学习动机得到强化。调查样本涉及烹饪工艺与营养、西式烹饪工艺和中西面点工艺3个专业,占比分别为56.1%、8.2%和35.7%。针对“选择本专业的原因”这一问题,77.8%的学生表示出于个人兴趣,想要学习技能;5.0%的学生表示是由于家长的期望;13.1%的学生表示是随便选择的结果;其余4.1%则是出于没有其他选择(图2-A)。

调查结果显示,出于个人兴趣选择专业的学生,对专业的感兴趣程度随着课程的学习逐步加深,学习状况普遍保持课堂认真听讲和课后学习兼顾,且认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以后工作的选择与发展很大程度上有所助力;没有其他专业选择的学生在接受系统的课程学习后,都对自身专业逐渐产生兴趣,同时思想上发生转变,认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对工作的发展有些许帮助;因为家长的期望选择专业和随便选择专业的学生,即使经过系统的课程学习,仍有40%-50%学生表示对本专业毫无兴趣;这些学生认为自身偶尔或者不能在学习中感受乐趣,且学习的专业知识对以后的工作没有帮助。

2.3"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的设立是学习动机的来源,是考查学生学习动机状况的重要参数,学习目标模糊或缺失可能会导致学生学习动机弱化。调查样本中,62.4%的学生显示有清晰明确的学习目标,9.5%的学生表示没有清晰明确的学习目标,余下28.1%的学生并未系统思考是否有学习目标这一问题。

设立清晰明确的学习目标一定程度上会正向激发学习动力,了解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因素对教育教学至关重要。针对“目前你的学习动力是什么?”这一问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81.5%的学生其学习动力是获取知识和全面提升个人素质,14.0%的学生显示是单纯想要获得文凭,3.6%的学生是因为父母和老师等外界环境的驱使,余下0.9%的学生认为目前没有学习动力(图2-B)。按照调查结果中能够激发学习动力的因素频次进行排序,依次为:学习带来的成果、个人兴趣、自身驱动力、周围的学习氛围、就业形势、家长和老师的鼓励和专业认同感。

针对课堂表现情况的自述,样本中57.0%的学生存在课堂上不经意走神的现象;在图书馆学习频率调查中,占比22.6%的学生能够保持至少一周一次的图书馆学习频率,但是仍有27.6%的学生表示至今并未去过图书馆学习;其中可能存在学习地点不局限于图书馆的情况,针对此现象作了补充调查,67.87%的学生表示经常性看到周围同学在宿舍和教室等场所学习的现象。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自身具有学习动力,同时设立清晰明确的学习目标,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却与理应呈现的结果不一致,表明学生的自控力有待提高。

3"对策与建议

3.1"聚焦课堂教学,提升专业兴趣

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深化理论课堂和实践课堂协同促进,激发学生专业兴趣,提高专业认同感。

基础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水平影响学生课堂学习效果。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学得慢、忘得快”"的学习特点,在授课过程中,针对这一学习特点,教师应当融合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使理论知识更易被学生吸纳,例如:真实案例分析、情景教学、反转课堂和信息化教学等,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学生对专业的兴趣。

实操对烹饪专业的学习至关重要。调查发现,样本中72.9%的学生更偏向于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优化实训室的结构布局和资源配置,建成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成立产业学院,为实践教学搭建平台;邀请产业教授、烹饪名师进校园与师生面对面交流,依托淮扬菜大师工作室、“一站式”学生社区等进行技能展示,发挥榜样引领示范作用,提高学生技能学习的热情;以技能大赛、实践教学周、职教展示周、“1+X”职业技能等级认证和校企合作项目等为契机,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丰富专业技能实践渠道,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对专业与岗位的深度认同。

3.2"设定成就目标,强化自我效能

设立清晰明确的学习目标会正向激发学习动力,结合多数学生认为“学习带来的成果能够激发自身的学习动力”这一现象,引导学生设立阶段性成就目标,

基金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2年第二批立项项目(22097060151524)。

作者简介:李超越(1990-),男,汉族,湖北仙桃人,工学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建筑环境与能源利用。

从追求目标和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得到满足感,形成内生动力,强化自我效能感。成就目标的涉及面广泛,可以是荣获“优秀共青团员”“学习标兵”或“三好学生”等称号、也可是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或校内奖学金等。就成就目标的设定而言,既需要有长远的目标指引方向,也需要具体的阶段性目标,逐步实现阶段性目标的过程更易获得成就感,过高和过低的目标设定极易引发放弃心理,不利于学生从中获取自信心,从而影响学习动机的激发。

当代学生目标设定不符合自身实际的情况时常发生,原因在于自我认识不清晰。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特点,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能力、不同特点的学生辅助设定合适的成就目标。即使设定合适的成就目标,多数学生也会因为自控能力差而缺乏行动。由此看来,阶段性评价反馈和组成互助小组外界的辅助是必要的。

3.3"关注学生心理,掌握学生动态

当代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社会责任感缺乏、团结协作观念较差、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逐步养成以自我为中心而又脆弱敏感的心理特点。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对学生的学习起正向作用,严重的心理问题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更有可能造成身体损伤。

完善心理测评方式,阶段性开展摸排工作,准确把握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及变化规律,做好特殊时期高危人群不同季节的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工作。通过个别咨询、团体咨询,深入开展细致的谈心谈话,提供学生倾诉压力的途径,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苦恼,把工作落到平时,将学生情况熟记于心,真正做到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同时充分发挥好学生干部的群体特殊性,融入学生,了解学生;建立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健全心理危机预防和快速反应机制。

参考文献

[1]石自彬.高职烹饪专业学生优良学风形成途径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2023,(03):6972.

[2]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3]韩笑.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动机的激发[J].现代交际,2019,(16):2.

[4]罗庆莎.中职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21.

[5]朱莉.中专生厌学心理透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2):4345.

[6]赵玲.职校生学习的心理障碍与解决对策[J]西北职教,2007,(2):4647.

[7]张红,任喜臣,杨国清,等.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培养[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5,20(02):97100.

[8]于德泷.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研究[J].辽宁经济,2019,(01):8687.

[9]王景新.高职高专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04):204206.

[10]李宁.基于教育心理学的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J].科技资讯,2018,16(06):171172.

猜你喜欢

烹饪专业学习动机高职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烹饪专业技能竞赛对教学影响研究
烹饪专业教学中的项目教学法应用研究
基于就业视角的中职烹饪专业教学研究
四“抓”入手,做好始业教育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来建立有效的学习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