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三教”改革路径研究

2025-02-18陈秀梅冯克江

现代商贸工业 2025年3期
关键词:改革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催生了对“新业态”人才的需求,传统的职业教育方式培养的人才已不能满足数字经济发展的用人需求。为此,本文从高职教育“三教”改革角度研究出发,从教学内容、教师建设、和教法改革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实现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高职教育数字化转型;“三教”改革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5.03.010

0"引言

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数字技术不断融入实体经济,积极推动着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作为服务于地方经济的职业教育,已不可避免地走向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积极迎接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开展数字化转型行动。在《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中提到,“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进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数字化升级”《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2022年工作要点》)。在国际上,德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早已将数字素养技能人才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抓手,结合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资源开发利用等措施,作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点改革领域。由此可见,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不仅体现了职业教育对数字化时代经济发展的适应性,更是体现了职业教育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三教”改革(教师、教材、教法)作为助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然而,目前与数字技术融合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与产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对数字技术等数字素养需求存有一定差距,如教材、教师、教法等方面的数字化程度不高,数字技术的应用与实际教学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这都不利于高等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顺利开展。因此,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作为教学的基本要素,教师、教材、教法需要遵循着数字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规律中,以教师数字化素养能力提升为主导,以教材数字化改革为载体,以教法改革为媒介,推动职业教育迈向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

1"我国高职教育"“三教”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1.1"高职院校教材数字化程度仍处于初级阶段

教材是教书育人的重要依托,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教材也需要依托云计算机、大数据、AI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迭代发展,以适应高职教育数字化转型需求。数字教材是当前教材建设创新发展的重点领域。但目前电子教材使用率偏低,且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使用传统纸质教材为主,形式单一。虽然市面上的教材有纸质叠加电子资源、单纯文本电子书、单独封装文本叠加配套资源电子书、智能化数字教材等形式。但众多高职院校以选用纸质教材为主,对教材的数字化升级主要以教材内容叠加PPT课件、微课视频、动画、线上练习等为主,缺乏数字教材所需具备的交互性、开放性、智能性等特征。第二,教材内容数字化改造与现阶段产业数字化转型不匹配,所编排的内容仍以传统知识为主,较少涉及产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所需要的新工艺、新技术等,与当前所需的技术与知识存有一定的差距。

1.2"高职教师数字技术素养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随着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数字技术不断深入地应用,数字技术对教学带来极大的支持,如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建立、数字教材的使用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情景的应用,不仅改变了教师教学方式,也改变了学生学习方式,尤其对职业教育,极大地强化了数字教学的实践需求。然而,对教师的数字技术素养水平仍有待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数字技术的应用水平整体上仍未达到教学实际要求,大部分教师在数字化工具上的使用仍处于较为初级阶段,仍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未能很好地将数字技术与教学相融合。第二,教师对产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出现新的数字技术、新的业务模式了解甚少,难以跟上行业新业态对数字技术人才的要求,不利于对学生数字素养的培养,难以满足产业数字化时代对人才数字素养的需求。

1.3"教学方法与手段与数字技术的融合程度有待深化

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因素。正确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联结教师教学活动与学生学习活动的纽带,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目前来看,二者的融合程度还远远不够。很多教师还是单一依靠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简单地用电脑播放电子课件,没有将数字技术结合数字教学资源进行个性化教学,导致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学习需求,这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字技术技能和素养。

2"高职教育数字化转型研究

随着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化产业不断深入发展,对劳动力市场人才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也要跟随着时代步伐进行数字化升级,以数字化转型驱动教学模式等变革。当前,高职教育数字化转型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已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这些研究主要聚焦于内涵界定、体系建构、发展路径等内容。

有关高职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研究,祝智庭和胡姣(2022)[1]从“数字化”内涵、“转型”内涵及“教育数字化转型”内涵三方面探讨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认为应从教学维度、基础设施维度、管理维度和外延维度来失去教育数字化转型。他们提出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种将数字技术整合到教育领域的各个层面,推动教育组织架构、课程内容、教学过程、评价方式等全方位的创新与变革的过程。杨现民(2022)[2]认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与社会经济发展适配的过程,强调教育数字化过程中的“数据”要素。朱德全和熊晴(2022)[3]则从数字技术的教育系统性创新发展角度,提出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以价值转型为导向、以数据要素为驱动和以实现系统变革为追求的持续创变的过程。杜兰晓和张永波(2023)[4]在厘清教育数字化转型与之前的数字校园、智慧校园、教育信息化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认为高职院校数字化转型是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和数字化方法来实现“智慧校园”的过程样态。

关于高职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体系建构和发展路径研究,杜兰晓和张永波(2023)[4]提出“五化”普适性体系,即智慧化教学支撑、网络化办公办事、智能化校园管理、自助化公共服务、数据化治理决策等五个维度建立数字化转型体系。朱永新和杨帆(2023)[5]认为要真正实现数字化与教育的有机融合,需要从数字环境创设、数字素养提升、国家标准研制、组织制度创新等方面着手,提出应通过均衡教育资源、推进简政放权、坚持依法治教、深化校企合作等治理路径使教育数字化转型向纵深发展。也有学者指出教育数字化转型应从内部驱动出发,从数字技术革新、系统组织创新、人力发展作为内部驱动力,以任务为抓手,从数字技术革新、系统组织创新、教师数字素养等为数字化转型发展路径。

3"高职教育“三教”改革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

基于对上述问题及文献回顾,本文提出以“三教”数字化转型改革为主要抓手,使现代职业教育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不断更新现有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促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与数字经济人才需求相一致,教学内容与工作流程及内容相匹配,全方位推进高职教学数字化转型。

3.1"更新教学内容和课程内容,培养新质生产力所需的人才

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给行业人才需求也有新的要求与变化,许多行业企业对数字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加大,特别是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化人才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在此背景下,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变得更多元化,要求学生需要具备数字化核心素养,具备人机协作的能力和信息数据综合处理能力。职业教育作为人才输送主要渠道,也需要及时更新有关教学内容,尤其是技术的变革和新岗位的出现,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也需要随之发生变化和更新,及时关注行业发展最新趋势,深入分析研究新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要求,以及新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特点,以最有效的方式融入教学内容当中。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依据。教学内容因应行业新技术、新岗位发生了变化,教材也应及时更新其知识内容,将企业最新的典型工作任务、岗位技能等内容,并按教学规律从易到难进行编排,逐层递进融入教材里。另外,在教材开发中,应融入国家职业标准、行业岗位标准以及各类相关X证书考核标准,使教材达到“岗课证”融通,将教材内容、工作岗位需求、课程教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融通,以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变化的需求。

3.2"加强教师数字化素养能力,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升是“三教”改革的重要环节,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包括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方法和教师综合素质等。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管理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字素养和教学能力以应对教育数字化转型需求。在数字素养能力培养方面,教师需要熟悉和掌握各类数字化教学工具,如多媒体教学设备、在线教育平台等,以更好地开展数字化教学。同时,教师也需要学会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对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以更精准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在数字化教学环境下,教师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如混合式教学、项目式学习等,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实施个性化教学,为学生提供更为精准和有效的学习支持,从而提高教师教学,以适应数字化教学的需求。另外,教师应积极与行业企业协同合作,加深产教融合的深度和广度。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参加下企业实践锻炼,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和科研成果转化,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

3.3"探索数字技术与教学方法有机融入,构建以学生技能习得为核心的教学改革

数字技术不断发展对教育教学方法也产生深刻的影响,对教学方法带来很多的变革,如智能化教学工具的运用、在线教育平台的建设以及个性化学习的实施等。这些都要求教师从产学研出发,工学结合,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实施多元化教学方法。除了多媒体在教学上的运用外,数字技术催生了许多新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如虚拟仿真教学、翻转课堂、游戏化学习等,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这些新工具、新的教学方法,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丰富和有趣的学习体验,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

4"结束语

高职教育数字化转型作为当前教育改革与实践中的热点,是未来教育创新变革的重要发展趋势。目前,众多高职院校在“三教”这三方面的数字化转型仍存在不少问题,如教学内容未能与行业企业最新数字技术上接轨,教师数字素养等方面处于较低水平,教学方法仍以传统教学法为主,未能很好地与最新数字技术相结合。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与产业紧密相连的教育类型,须以“三教”改革为抓手,对教学内容、教师队伍、教学方法进行系列性数字化转型改革。在教学内容方面,引入最新的产业案例、技术动态等内容;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加强对教师的数字素养培养等方面培养;在教学方法上,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学流程和方法。通过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紧密结合,提升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有助于培养更多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推动行业和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祝智庭,胡姣.教育数字化转型:面向未来的教育“转基因”工程[J].开放教育研究,2022,28(05):1219.2022.05.002.

[2]杨现民.做好“四项准备”迎接教育数字化转型[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2,(11):1.

[3]朱德全,熊晴.数字化转型如何重塑职业教育新生态[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2,34(04):1220.

[4]杜兰晓,张永波.高职院校数字化转型:内涵特征、体系建构与实现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23,44(05):611.

[5]朱永新,杨帆.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实逻辑、应用场景与治理路径[J].中国电化教育,2023,(01):17+24.

猜你喜欢

改革
不是改革的改革
改革之路
个税改革,你的税后收入会增加吗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