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绝经后阴道出血 需警惕子宫内膜癌

2025-02-15孙海英

保健与生活 2025年3期
关键词:突变型李女士分型

“医生,我已经绝经两年了,但最近两个月又出现了类似月经的出血,而且出血并不规律。我做过宫颈癌筛查,并没问题。”医生根据患者李女士描述的情况,认为需要做妇科超声检查和分段诊刮内膜病检。

检查结果显示,李女士患有子宫内膜癌,随后李女士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不需要行化学药物治疗和放射治疗,目前随访状态良好。

哪些人群容易被子宫内膜癌“盯上”?

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不孕及绝经延迟的人,或伴有多囊卵巢综合征、林奇综合征、长期服用单一雌激素或他莫昔芬等的人群容易被“盯上”。

哪个年龄段的人更容易被子宫内膜癌“青睐”?

子宫内膜癌的平均诊断年龄为63岁,其中90%发生于50岁以上女性,高脂、高热量饮食和低运动量的生活方式对其影响较大,导致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哪些“蛛丝马迹”可以发现子宫内膜癌?

绝经后阴道出血、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及月经紊乱,血性液体或浆液性分泌物,宫腔积脓引起下腹疼痛、恶病质等。

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及治疗

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依据包括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妇科超声、磁共振等),以及分段诊刮及宫腔镜检查等,组织学检查是确诊子宫内膜癌的依据。

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化学药物治疗和放射治疗常用作辅助治疗。对于早期的子宫内膜癌,单纯手术通常能够解决问题。

哪些因素影响子宫内膜癌的预后?

总体而言,子宫内膜癌预后良好,5年生存率可达81.2%。影响预后很重要的因素是分期,目前最新分期已纳入了分子分型。该分子分型共有四类,按优劣顺序排列为:POLE突变型、p53野生型、MSI-H/dMMR型和p53突变型。

建议有遗传癌症风险患者、具有复发转移风险的患者及晚期患者应进行分子分型检测,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信息。

哪些方法预防子宫内膜癌?

★养成健康的生活及饮食习惯,控制体重,稳定血糖、血压及血脂水平。

★重视绝经后阴道出血及围绝经期月经紊乱的诊治。

★高危人群密切随访及监测子宫内膜。

★正确掌握雌激素应用指征以及方法。

猜你喜欢

突变型李女士分型
失眠可调养,食补需分型
便秘有多种 治疗须分型
擦玻璃
申请信用卡贷款装修房屋常州一女子被骗1万元
基于分型线驱动的分型面设计研究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非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治疗有效1病例报道及相关文献复习
颈椎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影像探讨
CD41-42突变型β地中海贫血重组载体pEGFP-C2-CD41-42的构建及其稳定转染HeLa细胞模型的建立
突变型PUMA(S10A)对Hela细胞的凋亡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中国罕见的移码突变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家系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