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梅花大鼓

2025-02-14

农家书屋 2025年1期
关键词:鼓书曲种过门

梅花大鼓是起源于北京、盛行于天津的曲艺曲种,产生于清代中期,初为票友“清客串”时演唱,被称为清口大鼓、北板大鼓。民国初年,金万昌、韩永忠、韩永禄、苏启元等对其进行改革,改革后的梅花调被称为南板梅花调。在20世纪10年代中期,金万昌来津献艺,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从此,长期在津演唱。因其嗓音宽厚洪亮,行腔曲折婉转、吐字有力,被称为金派。20世纪30年代,他曾与刘保全、王佩臣一起被观众誉为“鼓界三绝”。

天津知名弦师卢成科曾为金万昌伴奏,其基本功扎实,能抓住各曲种唱腔的规律与特征,伴奏严密贴切、舒展流畅、烘腔托调、效果出色。1930年左右,他开始精心研究,对曲调、唱腔、唱法、伴奏都加以整体改革和丰富,在金派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一种新风格,被誉为“卢派”或“花派”;在伴奏音乐上也充实了很多新鲜活泼的“过门”,尤其是“三番”间奏,曲调热烈火炽、优美动听。卢(花)派的梅花大鼓至今在天津仍是最有影响力的艺术流派。

梅花大鼓是鼓书一绝,不但曲文美,而且音乐美。这种音乐美异于别的鼓书:“过门”一般是简短而一律,只为托腔“换气”而已;梅花鼓书则不然。第一是三弦四胡之外,又加上琵琶、扬琴。二是大过门几乎成为曲牌大合奏,可以脱离鼓词而独立起来,那真是琴师们的“用武”之地,可以大展才华——曲苑中的特例,无有第二家。

由此,梅花大鼓便成为北方鼓曲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曲种。

梅花调的演出形式有多种,最常见的是打鼓唱书;五音(换手)联弹和含灯大鼓,因其主要内容也是以梅花大鼓为主旋律,所以也属于梅花大鼓的表现形式。除五音联弹、含灯大鼓外,还有双鼓合音的形式。

(来源: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猜你喜欢

鼓书曲种过门
阳城鼓书田野调查与研究
浅析常德鼓书传承发展路径
莒县过门笺的传承与保护
双簧
浅析山东梆子慢板板式
浅析山东梆子慢板板式
浅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曲艺传承与保护
中国“说唱”艺术的精粹——潞安鼓书
少数民族曲艺是各民族精神与文化的艺术展现
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