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有效提问 提升阅读实效
2025-02-13张琴
摘要: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水平。然而,并非所有的提问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提问措施,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阅读学习。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提问
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提问则是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有效的提问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提问的设计和实施,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
一、保证科学提问,强化阅读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提问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阅读理解能力及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一直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1]。科学的提问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文本背后的深层含义。因此,保证科学提问,强化阅读思考,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至关重要。
例如,教师在对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文《春》进行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朗读全文,感受作者笔下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随后,教师提出了一系列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如“作者如何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春天的特点?”这个问题鼓励学生关注文本中的细节描写,从而体会作者的情感和观察入微的笔法。接着,教师又提出:“在朱自清的笔下,春天与生命有何联系?”这个问题旨在引导学生思考文本的深层含义,理解春天作为生命复苏的象征在文中所扮演的角色。随着讨论的深入,学生开始主动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观点,不仅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还锻炼了批判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通过科学设计的问题、开放的课堂讨论以及及时的评价与反馈,教师成功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锻炼思维能力,并提升了他们的文学素养。
二、利用趣味提问,激发学习兴趣
当学生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和好奇心时,他们会更加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深入思考和探索文本的深层含义。趣味提问的核心在于将传统、枯燥的提问方式转化为有趣、生动的问题,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点。
例如,教师在对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文《背影》进行教学时,讲述了与“背影”相关的生活小插曲,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随后,教师提出了一系列富有趣味性的问题:“如果你是一个摄影师,你会如何捕捉一个令人感动的背影?”“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哪个‘背影’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问题立刻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纷纷开动脑筋,展开想象的翅膀。接着,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求他们边读边思考:“作者在文章中是如何描绘‘背影’的?”“为什么作者会对这个‘背影’如此难以忘怀?”这些问题不仅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还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更加专注地寻找答案,同时也对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对于问题的回答还是对于文本的解读,教师都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通过趣味提问教学方式,学生不仅深刻理解《背影》这篇课文的内涵,更重要的是他们的阅读能力与文学素养得到了发展。
三、了解学生需求,提高提问质量
学生的需要是其学习动力之源,更是教师进行教学策略调整的重要基础。教师只有对学生的需要有了深刻的认识,才会设计更加符合学生兴趣与认知特点的问题,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
例如,教师在对统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文《乡愁》进行教学之前,通过个别交流、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了学生的阅读习惯、兴趣点以及对乡愁主题的了解程度。这些信息为教师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课堂上,教师根据学情,精心设计了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相连的问题。对于寄宿生,教师问:“你们在离家的时候,会有哪些特别的感受?”对于对乡愁有初步了解的学生,教师则问:“你们认为乡愁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它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思乡之情有何不同?”这些问题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能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文本。在讨论过程中,教师敏锐地捕捉到学生的困惑点和兴趣点,及时提出针对性问题。例如,当发现学生对诗中某些意象的寓意不太理解时,教师便问:“诗中的‘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分别代表了什么?它们与乡愁之间有何联系?”这样的问题既解答了学生的疑惑,又深化了他们对诗歌内涵的理解。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始终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学习进度,确保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有效促进他们思考。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提问方式不仅提高了问题的质量,还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效果。
四、优化提问评价,强化教学效率
提问不仅是一个教学手段,更是师生互动、思维碰撞的重要桥梁[2]。而提问评价作为这一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于优化教学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科学合理的提问评价,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教学策略,从而更有效地推进教学进程。
例如,教师在对统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文《社戏》进行教学前,特别注意问题的设计,确保问题具有层次性、针对性和开放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在提问过程中,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不仅关注答案的正确与否,更重视学生的思考过程和表达能力。还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即使回答有误,也会耐心引导,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思路。同时,教师也注重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对学生的进步与亮点给予了肯定,对有待完善之处给出了具体改进意见。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不仅掌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内涵,还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教师也通过优化提问评价,更加准确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需求,为后续的教学提供了更加有针对性的帮助。
综上所述,有效的提问对于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文本内容,提高问题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利用趣味化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拓展提问评价,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阅读学习。教师还应不断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不断完善和优化提问策略,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阅读体验。
参考文献:
[1]马艳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分析[J].科技风,2020(06):109.
[2]陈敏.初中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提问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7(35):139.
作者简介:江苏省宜兴市万石中学语文教师。